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代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及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为出发点,研究了解构主义在摄影创作中怎样被应用,探讨了解构主义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的原因。
【关键词】:摄影;解构主义;后现代
1.引言
摄影作为一种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诞生就备受争议,在不到二百年的短暂发展过程中,摄影自身始终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界的挑战。如今的摄影早已不再局限于达盖尔的“纯摄影”——它经历了一个使用、掌握、新闻报道、“文以载道”传统文化模式的语意专制、纪实、个性的释放、摄影本体语言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
今天,摄影正逐渐走出纪实和唯美的束缚,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通过对图像的解构来表达个人情感观念等,这也是摄影走出一个名词对其语体形式的限定成为“艺术”的关键。
2.解构主义发展对摄影的影响
2.1“解构”从何而来
何为“解构”,单从字面意义可理解为“结构分解”,暨“解开以后再构成”,它源于现代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后来由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提出,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意思。
2.2解构主义在摄影创作中被应用
其实,早在19世纪,就有摄影师把曝光过度的照片与已故丈夫或妻子的老照片叠印在一起,宣称自己摄得了“超自然精灵”,这大概是有所记录的最早的运用解构重组的形式来完成的图像。后来,这一创作手法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图像的解构重组已变成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这种普遍性,使有人开始为了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利用这种结构重组制造假照片。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那幅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照片中的林肯看上去身材魁梧,但实际这并不是林肯本人,而是在他死后,将马修·布雷迪绘制的一张林肯头像利用暗房叠加手法,放置于参议员约翰·卡尔霍恩的身躯上制作出来的。而随着数字计算机的介入,照片解构更轻而易举,并且不再需要高超熟练的特殊技艺,也不再需要庞大的配套设备。“现代技术使制造假照片变得易如反掌。”美国俄亥俄大学通讯学院院长拉里·奈伊尼斯旺德这样说道。这种对图像的解构重组,使摄影固有的直接性、即时性和整体性、客观性逐渐丧失。到20世纪末,照片已经很难作为直接、即时、客观、真实的同义语了。
即使这样,解构主义还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后现代摄影作品的创作中。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摒弃传统摄影对客观现场进行即时记录的根本原则,而将摄影仅仅作为一种取得创作材料的手段,这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扬弃,尤其是对现代机械文明的否定。另外,后现代摄影对摄影的解构重组打破了绘画与摄影的界限,也就是说,对于后现代来说,只存在艺术,而不再有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这使得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3.解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的原因
3.1摄影师个人风格使然
对于一些摄影师来说,他们不再到现实去寻找拍摄题材,而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这就有了类似于剧照的情节性照片的出现。摄影逐渐地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照片的“照相”(take)演变为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影像的“造相”(make)。这种从take到make的变化让摄影释放想象力。通过设计、摆布营造情景、场景,刻意呈现出背离现实生活的景象,让人产生荒诞感,主旨在于所传递的是一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味纠缠的探索过程,摄影师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万物的剖析,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像今道子1990年创作的艺术作品《鱼与铰链》就是以干鱼、蝴蝶、铰链拼合的画面来暗喻现代机械文明生命观的残酷和不道德,可以说十分巧妙并相当有幽默感。日本艺术家森村泰昌以戏仿著称,他模仿的马奈名画《吹笛少年》的摄影作品《少年》,上半身装扮的煞有其事,下半身却裸着,这种将现代文明的种种成规加以肆意破坏,引起了作品重大的质变,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3.2时代艺术发展的需要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主席强调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所以作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是艺术家必须坚持的一项创作准则。同时,当今世界,伴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现代化挺进,全球化深入,我们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强盛,人民的对艺术文化生活的追求境界也不断提高,艺术创作也出现更多元的态势。
在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召开后的社会文艺发展新形势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艺术作品涌现,而解构主义必将会成为未来摄影创作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3.3数码暗房取代传统暗房为创作提供了方便
回顾以前的摄影,从拍摄、到冲洗胶卷、放大照片、暗房技法、后期装裱,整个过程亲手制作完成,每个环节了如指掌,就像孕育的生命,完整体验着摄影的过程之美,看着层次丰富的影像慢慢浮出显影,一幅带有生命力的照片又诞生了。传统暗房“色调、影调分离;中途曝光;多底合成”技法制作照片,比起现在的数字技术复杂很多,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和耐心,反复试验,才能达到最终预计的画面效果,费时费力。
艺术摄影之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代表性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画面模仿了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这幅照片采用了16个以上的专业模特分别拍摄,得到30张底片,在两张相纸上叠放,耗时数周才得以完成。雷兰德是最早尝试照片剪贴技术和多底叠片技术的摄影家,一张照片上的人或物都是由一个个单次曝光最终组合形成的,这种手法在当时是一种创作出更新作品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进入了数字时代,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数字技术孕育而生颠覆了长达160余年的传统摄影观念,这其中也包含暗房技术,后期处理影像的手法从传统的暗房中一步迈入数字化的明室操作,各种花样繁多的照片特技效果轻点鼠标立刻生成,彻底把过去少数人所掌握难度较大的暗房专利技术(如色调、影调分离;中途曝光;多底合成等)变成简单易学的工具,省时省力轻松掌握,大大提升了大众拍摄照片的视觉效果及质量。摄影师已不需要再在暗房中分多次冲印叠加,创作出解构主义的摄影作品了——这一切只需要PS等后期软件就可以轻松搞定,这也大大提高了摄影师的创作效率。如果摄影师想将两个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放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将这些道具分开拍摄,然后用PS等后期软件逐个抠图出来,建立多个图层后,再将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放大缩小、安排位置、调整明暗色调等,最后达到想要追求的画面效果。
4.结束语
解构主义应用于摄影创作中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具有新颖性和创作性的想法,是通过构思、创新,视觉化、艺术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以及对于各个创作形态完成与表现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会使摄影作品变得更加变幻莫测,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摄影;解构主义;后现代
1.引言
摄影作为一种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诞生就备受争议,在不到二百年的短暂发展过程中,摄影自身始终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界的挑战。如今的摄影早已不再局限于达盖尔的“纯摄影”——它经历了一个使用、掌握、新闻报道、“文以载道”传统文化模式的语意专制、纪实、个性的释放、摄影本体语言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
今天,摄影正逐渐走出纪实和唯美的束缚,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通过对图像的解构来表达个人情感观念等,这也是摄影走出一个名词对其语体形式的限定成为“艺术”的关键。
2.解构主义发展对摄影的影响
2.1“解构”从何而来
何为“解构”,单从字面意义可理解为“结构分解”,暨“解开以后再构成”,它源于现代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后来由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提出,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意思。
2.2解构主义在摄影创作中被应用
其实,早在19世纪,就有摄影师把曝光过度的照片与已故丈夫或妻子的老照片叠印在一起,宣称自己摄得了“超自然精灵”,这大概是有所记录的最早的运用解构重组的形式来完成的图像。后来,这一创作手法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图像的解构重组已变成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这种普遍性,使有人开始为了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利用这种结构重组制造假照片。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那幅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照片中的林肯看上去身材魁梧,但实际这并不是林肯本人,而是在他死后,将马修·布雷迪绘制的一张林肯头像利用暗房叠加手法,放置于参议员约翰·卡尔霍恩的身躯上制作出来的。而随着数字计算机的介入,照片解构更轻而易举,并且不再需要高超熟练的特殊技艺,也不再需要庞大的配套设备。“现代技术使制造假照片变得易如反掌。”美国俄亥俄大学通讯学院院长拉里·奈伊尼斯旺德这样说道。这种对图像的解构重组,使摄影固有的直接性、即时性和整体性、客观性逐渐丧失。到20世纪末,照片已经很难作为直接、即时、客观、真实的同义语了。
即使这样,解构主义还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后现代摄影作品的创作中。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摒弃传统摄影对客观现场进行即时记录的根本原则,而将摄影仅仅作为一种取得创作材料的手段,这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扬弃,尤其是对现代机械文明的否定。另外,后现代摄影对摄影的解构重组打破了绘画与摄影的界限,也就是说,对于后现代来说,只存在艺术,而不再有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这使得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3.解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的原因
3.1摄影师个人风格使然
对于一些摄影师来说,他们不再到现实去寻找拍摄题材,而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这就有了类似于剧照的情节性照片的出现。摄影逐渐地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照片的“照相”(take)演变为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影像的“造相”(make)。这种从take到make的变化让摄影释放想象力。通过设计、摆布营造情景、场景,刻意呈现出背离现实生活的景象,让人产生荒诞感,主旨在于所传递的是一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味纠缠的探索过程,摄影师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万物的剖析,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像今道子1990年创作的艺术作品《鱼与铰链》就是以干鱼、蝴蝶、铰链拼合的画面来暗喻现代机械文明生命观的残酷和不道德,可以说十分巧妙并相当有幽默感。日本艺术家森村泰昌以戏仿著称,他模仿的马奈名画《吹笛少年》的摄影作品《少年》,上半身装扮的煞有其事,下半身却裸着,这种将现代文明的种种成规加以肆意破坏,引起了作品重大的质变,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3.2时代艺术发展的需要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主席强调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所以作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是艺术家必须坚持的一项创作准则。同时,当今世界,伴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现代化挺进,全球化深入,我们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强盛,人民的对艺术文化生活的追求境界也不断提高,艺术创作也出现更多元的态势。
在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召开后的社会文艺发展新形势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艺术作品涌现,而解构主义必将会成为未来摄影创作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3.3数码暗房取代传统暗房为创作提供了方便
回顾以前的摄影,从拍摄、到冲洗胶卷、放大照片、暗房技法、后期装裱,整个过程亲手制作完成,每个环节了如指掌,就像孕育的生命,完整体验着摄影的过程之美,看着层次丰富的影像慢慢浮出显影,一幅带有生命力的照片又诞生了。传统暗房“色调、影调分离;中途曝光;多底合成”技法制作照片,比起现在的数字技术复杂很多,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和耐心,反复试验,才能达到最终预计的画面效果,费时费力。
艺术摄影之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代表性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画面模仿了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这幅照片采用了16个以上的专业模特分别拍摄,得到30张底片,在两张相纸上叠放,耗时数周才得以完成。雷兰德是最早尝试照片剪贴技术和多底叠片技术的摄影家,一张照片上的人或物都是由一个个单次曝光最终组合形成的,这种手法在当时是一种创作出更新作品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进入了数字时代,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数字技术孕育而生颠覆了长达160余年的传统摄影观念,这其中也包含暗房技术,后期处理影像的手法从传统的暗房中一步迈入数字化的明室操作,各种花样繁多的照片特技效果轻点鼠标立刻生成,彻底把过去少数人所掌握难度较大的暗房专利技术(如色调、影调分离;中途曝光;多底合成等)变成简单易学的工具,省时省力轻松掌握,大大提升了大众拍摄照片的视觉效果及质量。摄影师已不需要再在暗房中分多次冲印叠加,创作出解构主义的摄影作品了——这一切只需要PS等后期软件就可以轻松搞定,这也大大提高了摄影师的创作效率。如果摄影师想将两个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放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将这些道具分开拍摄,然后用PS等后期软件逐个抠图出来,建立多个图层后,再将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放大缩小、安排位置、调整明暗色调等,最后达到想要追求的画面效果。
4.结束语
解构主义应用于摄影创作中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具有新颖性和创作性的想法,是通过构思、创新,视觉化、艺术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以及对于各个创作形态完成与表现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会使摄影作品变得更加变幻莫测,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