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船舶机械维修体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成为制约船舶机械发展的瓶颈。对针对性维修体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现行船舶机械维修体制如何进行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船舶 机械 维修
中图分类号:F42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42-01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船舶机械可靠性问题愈来愈受到民众的重视,同时关于船舶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分析,采取可靠性思想来指导实际生产与管理,都说明了可靠性技术在航运界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维修性问题的提出及发展和可靠性是息息相关的。从可靠性的定义来看,广义层次上的可靠性是涵盖了维修性的。因此,维修性工程也被看做是高等可靠性工程。
1船舶机械维修体制的现状和特点
现阶段,我国借鉴国外船舶机械的维修制度,对我国的船舶维修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船舶故障诊断技术和工况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船舶维修的成本和节约船舶维修所用的时间成为可能。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将会给我国船舶维修体制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但是把船舶的维修方式从定期预防维修直接过渡到状态维修,这个步子迈的有点大,可以说是不科学合理的。这主要是因为船舶机械的状态维修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是故障诊断和工况监测,所以说,对船舶设备某些故障的检测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众所周知,故障检测技术也有限,而且监测技术的成本比较高,这就给船舶机械故障的检修带来困难。所以,对于船舶机械的维修采用针对性的维修体制。
2对船舶机械实施针对性维修体制的可行性
首先,船舶机械是典型的复杂机械,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多;而且设备之间的重要程度差别大.这些特点正好符合针对性维修体制的要求.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监测仪器的配备情况,在船舶机械中划分维修方式,对船舶安全航行影响大的机械设备(如:主机、部分辅机、轴系等),采用状态维修,而对其它机械设备仍维持目前的定期预防维修.这些针对性维修的思想无疑在目前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应该的.在中国船级社不久前发布的推行状态维修的指导性文件中,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其次,从船员目前的工作方式特点来看,每班的定期检查与针对性维修中的日常点检工作是一致的.只要在船员的值班检查中进一步明确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工具、检查标准等就可很快过渡到点检制.而点检制中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等可以由高级船员与专业检验机构来完成.在点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维修类型的决策工作,确定合理的维修项目、维修级别、维修范围等是完全可能的.
3推行船舶机械针对性维修体制要做的主要工作
目前,在船舶机械中推行针对性维修体制,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工作要做:
(1)根据船舶机械的特点、重要程度等,对各种机械进行维修方式的决策,确定各类机械的维修方式.对重点机械设备采用状态维修方式;
(2)对实行状态维修的机械,应该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进行机械状态的监控.由于任何一种监测方式都有其局限性,而船舶机械种类多、结构复杂,如何针对每一种机械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船舶检验规范中提出对发动机和螺旋桨轴状态采用润滑油监测方法,初步证实了其有效性;
4船舶机械的维修性设计
关于船舶机械的维修性,在计划设计时就需要尽量地进行考虑。影响维修性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设计方面的因素。其次是日常维修保养的方针。最后是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情况和劳动态度。在上述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设计因素。这是由于除了完善设计以外,船舶维修部门通常是没有办法加强设备本身的维修性的。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凭借着科学正确的设计,从而让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展示出最佳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由此来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维修性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能够在短期内最快地维修好设备,同时减少成本支出,使得维修的复杂性简化。维修性设计的良好程度通常表现为降低维修工作量,减少维修时间,节约维修成本,降低对维修人员数量和水平的要求以及防止维修差错属县的可能性。维修性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可达性
可达性指的是能够接近一个部件或原件实施修理、更换或保养的相对容易程度。倘若接近的程序既少且易,所需时间也不多,就表示该设备的可达性好。设备的可达性差,将会使维修工作的效率降低,提高工作的时间与成本支出,从而增加了故障率。
船舶设备的维修可达性一般表现为设备自身的维修可达性与舱室布置的合理性。设备自身的维修可达性包括需要让维修人员有着充足的操作空间;在设备结构外壳上设置维修时需要用到的各种空口;按照情况的不同在设备内部的不同地方设计不一样的可达性。舱室布置的合理性则涵盖了要把需要经常维修且难度较高的设备放在维修人员容易抵达的地方了需要设置甲板沧口,从而方便不同模件的出入。
4.2 标准化和互换性
通过工程技术实践所建立起来的标准化从而让设备设计实现最大的实际的相同性。这里说的是,在挑选、设计与制造零件、部件、设备或相关的工具和编制流程时,尽可能地让它们和其它部件一致,或是在功能上实现呼唤,尽可能地达到标准化,从而减少成本会出,加强维修性与可靠性。当两个零件在功能、形状、尺寸上都一致时,可以用其中一个取代另一个同时保持零部件性能不变时,该零件就被叫做具备了互换性。互换性够让船舶设备中大量的零部件实现相互取代,从而简化零部件的种类和规格,减少备品供应的准备与降低采购零件费用,从而有效地加强设备的维修性。互换性实现的关键在于零部件的标准化。
近些年来船舶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机型更换也是常事,这样不但提高了船员的操纵难度,同时川渝对机械设备维修的熟练度往往赶不上机型变化的速度,使得船员在熟悉维修设备时疲于奔命。所以标准化、系列化机型对于加强设备的维修性有着积极影响。实际上要求整机标准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常用的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还是能实现的。所以,需要把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添加到维修设计的过程中,从而加强维修的互换性。
4.3 结构的模件化
模件指的是可以从设备中单独分离出来的结构整件。船舶设备的模件形式包括了:完整的设备成品;组合不见;不同的零部件模件和船体分段等等。因为选取了模件在船上更换修复,改变了在船上边拆边修的修理模式,从原位拆修转变成原位更换,有效地加强了修船的工作效率,特别是零部件的模件,拆换便利、操作要求不高,便于船员自行修复。同时还减少了船员搜寻故障部位的时间,也确保了修复后的质量。所以,要求模件、组合不见从设备上拆卸后应当便于单独完成测试。并且在更换完成后就不需要再调试了。每个模件在设计时都应该确保其便于拆卸和连接。模件需要尽可能地便利于劳动者的拆卸和运输。大型模件则需要设计专门供机械运输额吊孔,同时还需要配备供其进出的通道。
5总结
展开船舶机械设备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设计出性能优越、成本支出少、使用管理便利的系统,在设计过程之处就需要按照船舶系统的特点,结合海上环境与特殊天气情况,船员综合素质以及維修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来展开关于设备维修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志炎 , 熊文 , 衣正尧 , 李江波 . 船舶维修性设计综述 [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3).
[2] 徐绪森 , 朱小冬 , 刘忠鹏 . 绿色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内容介绍 [J].中国修船 ,2003(06).
[关键词]船舶 机械 维修
中图分类号:F42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42-01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船舶机械可靠性问题愈来愈受到民众的重视,同时关于船舶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分析,采取可靠性思想来指导实际生产与管理,都说明了可靠性技术在航运界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维修性问题的提出及发展和可靠性是息息相关的。从可靠性的定义来看,广义层次上的可靠性是涵盖了维修性的。因此,维修性工程也被看做是高等可靠性工程。
1船舶机械维修体制的现状和特点
现阶段,我国借鉴国外船舶机械的维修制度,对我国的船舶维修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船舶故障诊断技术和工况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船舶维修的成本和节约船舶维修所用的时间成为可能。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将会给我国船舶维修体制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但是把船舶的维修方式从定期预防维修直接过渡到状态维修,这个步子迈的有点大,可以说是不科学合理的。这主要是因为船舶机械的状态维修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是故障诊断和工况监测,所以说,对船舶设备某些故障的检测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众所周知,故障检测技术也有限,而且监测技术的成本比较高,这就给船舶机械故障的检修带来困难。所以,对于船舶机械的维修采用针对性的维修体制。
2对船舶机械实施针对性维修体制的可行性
首先,船舶机械是典型的复杂机械,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多;而且设备之间的重要程度差别大.这些特点正好符合针对性维修体制的要求.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监测仪器的配备情况,在船舶机械中划分维修方式,对船舶安全航行影响大的机械设备(如:主机、部分辅机、轴系等),采用状态维修,而对其它机械设备仍维持目前的定期预防维修.这些针对性维修的思想无疑在目前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应该的.在中国船级社不久前发布的推行状态维修的指导性文件中,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其次,从船员目前的工作方式特点来看,每班的定期检查与针对性维修中的日常点检工作是一致的.只要在船员的值班检查中进一步明确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工具、检查标准等就可很快过渡到点检制.而点检制中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等可以由高级船员与专业检验机构来完成.在点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维修类型的决策工作,确定合理的维修项目、维修级别、维修范围等是完全可能的.
3推行船舶机械针对性维修体制要做的主要工作
目前,在船舶机械中推行针对性维修体制,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工作要做:
(1)根据船舶机械的特点、重要程度等,对各种机械进行维修方式的决策,确定各类机械的维修方式.对重点机械设备采用状态维修方式;
(2)对实行状态维修的机械,应该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进行机械状态的监控.由于任何一种监测方式都有其局限性,而船舶机械种类多、结构复杂,如何针对每一种机械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船舶检验规范中提出对发动机和螺旋桨轴状态采用润滑油监测方法,初步证实了其有效性;
4船舶机械的维修性设计
关于船舶机械的维修性,在计划设计时就需要尽量地进行考虑。影响维修性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设计方面的因素。其次是日常维修保养的方针。最后是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情况和劳动态度。在上述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设计因素。这是由于除了完善设计以外,船舶维修部门通常是没有办法加强设备本身的维修性的。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凭借着科学正确的设计,从而让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展示出最佳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由此来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维修性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能够在短期内最快地维修好设备,同时减少成本支出,使得维修的复杂性简化。维修性设计的良好程度通常表现为降低维修工作量,减少维修时间,节约维修成本,降低对维修人员数量和水平的要求以及防止维修差错属县的可能性。维修性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可达性
可达性指的是能够接近一个部件或原件实施修理、更换或保养的相对容易程度。倘若接近的程序既少且易,所需时间也不多,就表示该设备的可达性好。设备的可达性差,将会使维修工作的效率降低,提高工作的时间与成本支出,从而增加了故障率。
船舶设备的维修可达性一般表现为设备自身的维修可达性与舱室布置的合理性。设备自身的维修可达性包括需要让维修人员有着充足的操作空间;在设备结构外壳上设置维修时需要用到的各种空口;按照情况的不同在设备内部的不同地方设计不一样的可达性。舱室布置的合理性则涵盖了要把需要经常维修且难度较高的设备放在维修人员容易抵达的地方了需要设置甲板沧口,从而方便不同模件的出入。
4.2 标准化和互换性
通过工程技术实践所建立起来的标准化从而让设备设计实现最大的实际的相同性。这里说的是,在挑选、设计与制造零件、部件、设备或相关的工具和编制流程时,尽可能地让它们和其它部件一致,或是在功能上实现呼唤,尽可能地达到标准化,从而减少成本会出,加强维修性与可靠性。当两个零件在功能、形状、尺寸上都一致时,可以用其中一个取代另一个同时保持零部件性能不变时,该零件就被叫做具备了互换性。互换性够让船舶设备中大量的零部件实现相互取代,从而简化零部件的种类和规格,减少备品供应的准备与降低采购零件费用,从而有效地加强设备的维修性。互换性实现的关键在于零部件的标准化。
近些年来船舶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机型更换也是常事,这样不但提高了船员的操纵难度,同时川渝对机械设备维修的熟练度往往赶不上机型变化的速度,使得船员在熟悉维修设备时疲于奔命。所以标准化、系列化机型对于加强设备的维修性有着积极影响。实际上要求整机标准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常用的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还是能实现的。所以,需要把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添加到维修设计的过程中,从而加强维修的互换性。
4.3 结构的模件化
模件指的是可以从设备中单独分离出来的结构整件。船舶设备的模件形式包括了:完整的设备成品;组合不见;不同的零部件模件和船体分段等等。因为选取了模件在船上更换修复,改变了在船上边拆边修的修理模式,从原位拆修转变成原位更换,有效地加强了修船的工作效率,特别是零部件的模件,拆换便利、操作要求不高,便于船员自行修复。同时还减少了船员搜寻故障部位的时间,也确保了修复后的质量。所以,要求模件、组合不见从设备上拆卸后应当便于单独完成测试。并且在更换完成后就不需要再调试了。每个模件在设计时都应该确保其便于拆卸和连接。模件需要尽可能地便利于劳动者的拆卸和运输。大型模件则需要设计专门供机械运输额吊孔,同时还需要配备供其进出的通道。
5总结
展开船舶机械设备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设计出性能优越、成本支出少、使用管理便利的系统,在设计过程之处就需要按照船舶系统的特点,结合海上环境与特殊天气情况,船员综合素质以及維修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来展开关于设备维修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志炎 , 熊文 , 衣正尧 , 李江波 . 船舶维修性设计综述 [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3).
[2] 徐绪森 , 朱小冬 , 刘忠鹏 . 绿色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内容介绍 [J].中国修船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