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偏差。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强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优秀党员教师与非党员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从生活、工作、政治上关心非党员青年教师,使他们积极向上,向党组织靠拢。
关键词 高校 非党员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郭永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34-02
近年来,一大批高学历的非党员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成长为各专业、学科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因此,如何提升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现状
(一)追求科学真理,向往自由,但是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缺失
近年来一大批七零后、八零后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非党员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们渴求知识,科研能力强,执着于追求真理,思想自由奔放,并逐步成为各自所在工作领域内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但由于非党员青年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使他们形成了过于自由的政治信仰,“自我”观念较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高于集体利益和集体发展,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趋向。
(二)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关注民生,但是排斥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厌恶反感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具有较高学历,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辩证看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能自觉地把国家、民族命运与自己责任、利益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拥护党和政府出台的大政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民生问题,关心公民权利的保护。总的来说,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自觉地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中得大多数都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同中共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热情奔放,追求自由平当,具有强烈的民主平等意思,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标准,不迷信权威,排斥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空洞无味的会议式理论学习活动厌恶反感。
(三)具有积极进取的事业心,责任感强,但是政治品质不够成熟、忽视大局意识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专心科研工作,也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才能发挥自身所长,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他们中得大多数都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在工作中埋头苦干,积极进取,踊跃申报科研课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争取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总的来说,当前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也存在着少数非党员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业务水平上,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导致政治观念淡薄,对意识形态的是非争议抱着不介入的态度,漠视理论学习,政治意识缺乏。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以及整个育人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进一步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一)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把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
当前,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对于政治品质不够成熟的非党员青年教师来说更加严峻。我们要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政治观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培养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面向国际社会、面向世界竞争、面向未来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需要。通过针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释放其潜能,让他们以最大地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种民主生活会,树立优秀党员教师先进典型事迹,使非党员青年教师接受共产主义政治理念,促进他们业务能力与思想政治全面健康发展。
(三)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信念、品格、作风等传给学生。青年教师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品德修养、举止言谈等对学生都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相互碰撞,一些非党员青年教师受国外错误思潮的影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模糊认识,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强调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我们必须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非党员青年教师的年龄与大学生相近,有共同语言,与学生更容易沟通,因而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形成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重视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政治引导教育,使他们在政治上、业务上尽快地成熟起来,有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三、积极探索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举办非党员青年教师学习班、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开展社会实践、邀请非党员青年教师参加党内活动等,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激发他们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现状,要针对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着力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加强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既要更新观念,又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实际成效。
(二)建立优秀党员教师与非党员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在思想、政治、品德和业务等方面全面关心指导他们的成长,老党员教师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风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克服急功近利、浮燥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引导青年教师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党员教师同非党员青年教师谈话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从生活、工作、政治上关心非党员青年教师,使他们积极向上,向党组织靠拢
高校应深入了解非党员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会对现实产生不满的情绪。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为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祝国群,楼艳.理路与定位:思政工作中的高校专业教师.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牛书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探.河南社会科学.2003(5).
[3]刘福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光明日报.2009-8-26.
[4]高芸.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及控制策略研究.湖北杜会科学.2007(6).
关键词 高校 非党员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郭永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34-02
近年来,一大批高学历的非党员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成长为各专业、学科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因此,如何提升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现状
(一)追求科学真理,向往自由,但是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缺失
近年来一大批七零后、八零后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非党员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们渴求知识,科研能力强,执着于追求真理,思想自由奔放,并逐步成为各自所在工作领域内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但由于非党员青年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使他们形成了过于自由的政治信仰,“自我”观念较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高于集体利益和集体发展,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趋向。
(二)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关注民生,但是排斥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厌恶反感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具有较高学历,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辩证看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能自觉地把国家、民族命运与自己责任、利益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拥护党和政府出台的大政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民生问题,关心公民权利的保护。总的来说,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自觉地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中得大多数都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同中共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热情奔放,追求自由平当,具有强烈的民主平等意思,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标准,不迷信权威,排斥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空洞无味的会议式理论学习活动厌恶反感。
(三)具有积极进取的事业心,责任感强,但是政治品质不够成熟、忽视大局意识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专心科研工作,也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才能发挥自身所长,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他们中得大多数都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在工作中埋头苦干,积极进取,踊跃申报科研课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争取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总的来说,当前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也存在着少数非党员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业务水平上,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导致政治观念淡薄,对意识形态的是非争议抱着不介入的态度,漠视理论学习,政治意识缺乏。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以及整个育人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进一步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一)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把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
当前,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对于政治品质不够成熟的非党员青年教师来说更加严峻。我们要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政治观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培养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面向国际社会、面向世界竞争、面向未来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需要。通过针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释放其潜能,让他们以最大地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种民主生活会,树立优秀党员教师先进典型事迹,使非党员青年教师接受共产主义政治理念,促进他们业务能力与思想政治全面健康发展。
(三)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信念、品格、作风等传给学生。青年教师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品德修养、举止言谈等对学生都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相互碰撞,一些非党员青年教师受国外错误思潮的影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模糊认识,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强调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我们必须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非党员青年教师的年龄与大学生相近,有共同语言,与学生更容易沟通,因而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形成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重视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政治引导教育,使他们在政治上、业务上尽快地成熟起来,有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三、积极探索做好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举办非党员青年教师学习班、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开展社会实践、邀请非党员青年教师参加党内活动等,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激发他们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非党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现状,要针对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着力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加强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既要更新观念,又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实际成效。
(二)建立优秀党员教师与非党员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在思想、政治、品德和业务等方面全面关心指导他们的成长,老党员教师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风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克服急功近利、浮燥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引导青年教师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党员教师同非党员青年教师谈话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从生活、工作、政治上关心非党员青年教师,使他们积极向上,向党组织靠拢
高校应深入了解非党员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会对现实产生不满的情绪。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为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祝国群,楼艳.理路与定位:思政工作中的高校专业教师.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牛书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探.河南社会科学.2003(5).
[3]刘福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光明日报.2009-8-26.
[4]高芸.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及控制策略研究.湖北杜会科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