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心间的伟岸(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顶是澄莹的天,耳旁是飒飒的风。
  听潮起潮落,观日升日坠,赏云起云飞,望水天苍茫,思渺渺心事,聊未来畅想,可谓风华正茂,激情飞扬。至今我的脑海中还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美丽的剪影:清晨,一轮红红的朝阳冉冉升起,一艘扬帆渔舟从阔广的飞云江水面上穿过晨曦缓缓而行……这是我在西山的流年碎影。
  西山是我家乡浙江瑞安市内的一座小山,现已改建为公园。我已有三十多年未登了,不知西山有无变化。回到家乡后,心中又涌上这份念想,遂登西山而去。
  西山又称紫霞山、鳌山,在瑞安旧城的西部。山臨江而屹,景色宜人且富有传奇色彩。相传有一天,唐朝道士马湘云游到瑞安,对此山环水拥的龙虎之势颇感兴趣。他登山遥望飞云江入海,浪涛翻滚,水天一色,不觉逸兴遄飞,就此择定筑修精舍,供奉玉皇,称“玉皇宫”,又在附近岩坦突起处,修建丹台,并题诗:
  何用烧丹安驻颜,
  静非城市闹非山。
  时人若觅长生药,
  对景无心是大还。
  西山有前山与后山之分,前山有四贤祠,人文气息颇厚。
  沿四贤祠拾级而上,林荫小道,郁郁葱葱。桂花树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时而在风中飘落,散发着纯澈的芳香。夕阳从树隙间透射进来,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四贤祠建筑其实就是一个亭子,约50平米。前面是拄笏亭,祠亭连檐,风格古朴,构筑独特。暗色的穹顶,朱红的木拄、横梁以及间或青砖砌成的方柱,底下拄着或圆或方的磉盘。祠中墙壁嵌有四位贤者石刻画像和简介,分别为许景衡、陈傅良、高明、卓敬四位著名的瑞安乡哲纪念建筑物。
  祠宇原为南山律院,后作五通庙。清初禁祠五通,经邑人倡议改祀上述四位乡哲,故清同治五年重建四贤祠。四位乡哲高风亮节,博学多才,为后人敬仰。
  许景衡(1072—1128)为瑞安白门人,元祐九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为官清正,是北宋一代名臣和杰出政治家。
  陈傅良(1137—1203),为今瑞安塘下人,乾道八年进士,是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高明(1305—1368),瑞安阁巷人,元至正五年进士,历官处州录事等,我国元代著名戏剧作家、南戏鼻祖,著有《琵琶记》。
  卓敬(?—1402),今瑞安云周人,明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累官至户部侍郎,生性耿直,敢于秉公直言,是明初名节之士。
  傍晚的四贤祠,游人稀疏,多为老年人。亭里亭外,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闲聊,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看露天大电视,怡然悠闲。
  记忆中的四贤祠是八十年代瑞安最具文化氛围的地方。那时候,这里主要休闲生活方式就是听温州鼓词。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温州瑞安,流传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其艺术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为主,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涵丰富,且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
  人们每天都聚集在这里,开心地听听鼓词聊聊天,人气爆棚,舒悦之色像花朵一样漾动在人们的脸上。
  那是一个萧瑟的深秋,我和发小就时常上四贤祠听“唱词”。“唱词”开始时,亭中间椅子上常常端坐着一位男艺人,其左手执拍板,右手持鼓签(竹签),敲奏琴、鼓、梆、锣。悠扬的鼓琴声伴着艺人的有声有色说唱,如泣如诉,声调时而高亢,时而悲哀,时而急急如暴风聚雨,时而慢声如云淡风轻,而嘴上则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纷繁复杂的故事情景,加上眉飞色舞、活灵活现的表演,往往把听“唱词”的人们弄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亭子外面的风很大,冷嗖嗖的,但亭子里人群挨挨挤挤,依然感到非常暖和。秋虫在草丛中不时幽鸣。时悠时急的鼓琴声在萧瑟的秋风中显得更加空旷清远。
  如今,四贤祠悠扬的鼓琴声随着岁月的淡化而远去了,早没有当年的喧闹。但看着怡然自得的的人们。转身望向四贤祠,它依然在淡黄色夕辉中临江兀立,犹如沉思的哲者。
  从四贤祠下来,沿后山台阶而上,是西山烈士陵园。
  临近黄昏的陵园,显得更加静穆。高耸的纪念碑在夕阳的斜照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当年浴血奋争的中国革命历史。与烈士陵园相邻的,是2019年9月刚创建的全国首家综合性国旗教育馆和数字化国旗互动空间——瑞安国旗教育馆。
  1949年,瑞安人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在2992幅设计图案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该馆穹顶中央装饰着鲜红的国旗,馆前旗杆上飘扬着国旗。馆内的展柜里、展板上、屏幕中也有着大大小小的国旗实物或图案。国旗馆很大,总建筑面积约2600多平方米,共有4层,分设国旗诞生厅、国旗知识厅、国旗荣耀厅、瑞安发展厅四个主题厅。难得的是该馆还藏有一份珍贵的“镇馆之宝”——编号2019—0046国旗,它是北京市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与瑞安的,这面国旗曾在2019年5月10日至5月12日于天安门广场国旗杆悬挂使用。对瑞安来说,这面国旗意义重大:70年前的5月10日,瑞安和平解放。
  俯瞰山下环山人行道,层林叠翠,绿意苍郁,游客步履悠然而从容。红旗在秋风中猎猎飘扬,在夕照中熠熠生辉,此刻的西山一片宁静安详。
  战争的枪炮声早已离我们远逝而去,岁月静好,但这静好岁月的守候,是否因每人心中都飘扬着这样一面永屹不倒的红旗?
  西山面临的那条江就是浙南的飞云江。此江曾名罗阳江、安阳江、安固江、瑞安江,被称为浙江省第四大河、温州市第二大河,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洞宫山白云尖,自西向东流经泰顺、文成等县,在瑞安上望镇新村入东海,全长193公里。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过瑞安江·俯仰两青空》诗里曾这样赞美飞云江:
  俯仰两青空,
  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
  正要一帆风。   飞云江如一条斑斓的锦绸,绕过西山向东奔腾而去,独流入海。
  八十年代时,我离开旧城到瑞安高楼山区工作。由于公路汽车流量较少,来回交通极不方便,所以有时只能乘飞云江轮船回家。轮船在黄浊的江面上劈波斩浪,伴随着岁月勇往直前。快至瑞安时,悠长的汽笛就会响彻苍穹。这时,一眼跃入我眼帘的就是这座既亲切又熟悉、令我欣喜万分的西山:哦,我到家了!
  在西山之巅观赏飞云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当然,最佳的观赏点就在原广播站遗址即现在的国旗馆附近。以前这里曾矗立着一座亭子。亭子上有张铁做的爬梯。闲暇时,我与友人常常通过爬梯,到亭背观赏飞云江。而今,这个小亭子随着西山公园的改建已经隐匿于时光深处,留给我的只有对往事美好的追忆。想及此处,我的心情不免有些失落。
  “呜——”
  一声长长的汽笛在飞云江江面迅疾弥漫开来,似乎要震动寂静的山林。一条蓝白相间的载客渡轮从对面南岸劈风斩浪而来。哦,渡轮开始进港泊岸了。
  迎风独伫西山之巅,聆听山林归鸟的啁啾,凝眸远眺,映入眼帘的江面上新建的气势雄伟、灯光璀璨的跨江大桥。地平线上橙红色的落日把天边染红了,把江面染红了,把西山染红了,仿佛燃烧了一般。
  我蓦然顿悟:人,应要学会舍弃,曾经的拥有便是最为沉甸甸的美好。
  永屹的旗帜和脊梁
  远处有几座稀稀疏疏隐约可见的蒙古包。
  两匹高大的双峰驼在路边迎风屹立,仰天长啸。高耸的驼峰突兀而立,像沙漠上永屹的旗帜,坚挺的脊梁。我仿佛听到了荒寂沙漠上飘荡的天竺之音——那渐渐远去悠扬驼铃声伴随着的嘶嘶长啸的粗犷驼鸣。它们前进的足迹,不知疲倦地深深烙印在茫茫沙漠之上,高大伟岸的身躯,永远不停地穿行在这个世界的偏陋不毛之地,从险峰走向幽谷,又从幽谷迈向险峰,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上默默前行,每一蹄都是艰难跋涉的一颗朝圣印记,每一蹄都是沉实扎下的一份坚强信念,每一蹄都是走出绝境的一枚重要标志。
  这就是吴作人先生的精品之作——《啸传万里足立千秋》动人心魄的画面。此幅骆驼画,是我曾收藏的吴作人先生一幅极为精妙的水墨画。
  从画面远景看,穿黄大衣的赶驼人、坚毅远行的沉默骆驼队、淡笔而写的蒙古包以及广袤的苍穹、苍茫的沙漠,组成了一幅极为壮美亮丽的沙漠商旅风景线。骆驼以阔笔淡墨扫出健壮的身躯,又用浓墨复染颈鬃、驼峰、尾部和四肢关节,与整体画面构成了黄、黑、白、灰等对比鲜明的色彩韵律。从画面近景看,屹立路边的两匹双峰驼则双腿用力撑开,关节劲突,仰天长啸,笔笔是形,笔笔有质,呈现出傲视大漠的雄浑气概,表现了一种坚韧强劲的力度节奏美。整幅画面用笔洗练、简洁、灵动,淡墨浓墨,丰富多变,粗犷的色块、细腻的画风与远去的驼队、长啸的骆驼构成了一幅意境深邃阔远、表现雄强有力的骆驼精品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此画上方有吴作人先生“啸传万里足立千秋一九八七年写漠上吴作人”的落款及印章,落款之上又另有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亲自题跋的“沙漠之舟题作人先生所画骆驼精品二00四年十月史树青”落款及印章。
  我不禁为此幅画面中,骆驼身上那种充满厚重、坚韧和使命感的蓬勃之生命张力所震撼,并由此深深感悟到,在艰难的沙漠跋涉中,骆驼身上所迸发出的那种高贵之奋进精神。
  我屏声静气地品赏,常常流连忘返,惊叹不已,遐思联翩。
  吴作人先生为安徽宣城泾县人,师从徐悲鸿,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汇了中西艺术。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吴作人先生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吴作人先生追求自然,崇尚创新。他以自然为师,总是充满活力地进行艺术创造,把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有机结合起来,既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审美情趣,又贯通了现代与传统艺术追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抒发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在题材创作方面,正当一些画家在古老的题材上炒冷饭的时候,他又打破常规,独具特色地创作出古人很少入画的骆驼形象,以及前人没有接触的牦牛、熊猫等题材,从而给画坛带来了一股刚劲质朴的新鲜空气,并且这些题材也成为他最为擅长创作的作品,如骆驼的奋进、牦牛的勇猛、熊猫的憨态等等。
  对于骆驼,吴作人先生可谓情有独钟。
  抗日战争艰苦年代,吴先生痛失爱妻与稚子,轰炸中住房被烧光。国恨家仇,忧闷中奋发,坎坷中拼搏,这一切都无形中为他艺术素质的沉淀准备了感情基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正是带着这种复杂的心境,深入大西北腹地的荒漠敦煌进行艺术考察和藏区的生活体验,成为其艺术生活的十分重要之转折点。
  吴先生西涉大漠,深入敦煌、炳灵寺、麦积山等地,漫游青藏高原牧区。古代中国艺术,特别北朝艺术犷放腾动、刚健宏大的气魄,现实生活,特别是牧民生活中勇猛、雄健、淳朴的素质,都给予他的艺术以旺盛的生命力,使他的艺术既接通了传统的源流,又找到了直接的生活源泉,从而得到了无比丰富的营养源,使他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均受到民族精神与审美意识的洗礼。自然而然,他的作品则艺术地体现了他生活修養、精神境界、笔墨情趣的和谐统一。他不仅是只猎取那些耀眼的服饰与色彩,而还取其雄浑、质朴的素质与苍莽高原的气魄。他亦不仅是只从生物学、解剖学的视角去研究骆驼,而且还从生活学、艺术学的触角,去淋漓尽致地表现骆驼在雪线地域高寒缺氧生存过程中形成的那种拼搏、刚劲、倔强的勇与力,以及在荒漠缺水环境中形成的那种坚韧刚毅耐劳的素质等奋进精神。
  吴作人先生说:“戈壁滩上的骆驼能够负重致远,不畏艰苦,跟牦牛那样雄强与猛冲不同。它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它的造型也很有特点,从头、脖子、驼峰到腿,给人以坚毅厚重的感应。尤其到寒天将临时,它长了新毛,一群群站在沙丘里或是在戈壁滩上行走,使人激动得不禁体验到一种不平凡的力量,在风沙漫天的时候,它会趴下来,头贴在地上成为一个流线型,人就聚在它身躯的保护之下。不管你给它驮上多么重,只要它不至于跪在地上起不来,它就往前走,在漫长的路程上,它自带水和脂肪,有时疲乏极了,就倒下死去。从动物本身来说,这是它的特性;对人说来,能把人带到一个与环境奋斗的境界,一个既是诗,是音乐,又是画的境界”(《客有问》)。   从这段话中,吴作人先生已把骆驼从生活中的“物象”提炼为心中的“意象”,并通过自己反复意匠经营,如黑白色块的构成、形体的夸张塑造、画面力度节奏的追求以及色彩高度提纯后的调子等形式美的过滤与创造、意境美的凝炼与抒发、气质美的醇化升华之后,他的艺术最终进入一种既是诗、音乐,亦是画的极高艺术境界,无论从骆驼负重致远、奋力前行、坚韧不拔的性格里,从骆驼在沙漠中迎风屹立、仰天长啸的形象内,从驼队沉着行进的脚步节奏之美中,都精妙典型地体现了骆驼高贵之奋进精神——那种“不平凡的力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吴先生磅礴激昂的民族、人生情感和颇为深厚的文学诗词、音乐等艺术素养。
  吴作人先生的骆驼画,还使我想到了鄂尔多斯关于骆驼的一个神奇民间传说。
  一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但当大军到达鄂尔多斯高原时,被一座高耸陡峭的乌兰陶勒盖(红色的山峰)挡住了。尽管成吉思汗的坐骑朝这座大山冲了九百九十九次,但都没能冲上去。现在,隆冬将至了,如果大雪封山,进军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为此,成吉思汗在宫帐里踱来踱去,冥思苦想,焦虑不安。
  这时,有人向成吉思汗献策,说在成吉思汗亿万畜群中有一峰颇有灵性的白色母骆驼,如果乞求上天,能使母驼怀孕,生出一个神奇的驼羔,就有可能逾越这座险山。
  于是,第二天,成吉思汗便命人把白母驼牵到帐前,然后登高祭天,乞求上天赐胎于神驼。不久,这只白母驼便生下一只小驼羔。由于奶汁越来越多,小驼羔吃不完,就任洁白的奶汁随便流淌,慢慢地,这些奶汁最后便流成一片湖泊,人们称白母驼奶汁流成的湖泊为“查干淖尔”(白色的湖)。
  当小驼羔成长为一只非常健壮的骆驼时,它就驮着成吉思汗来到了这座高耸陡峭的红色山峰面前,先是使劲摇头摆尾,又蹦又跳,然后就嘶嘶地鸣叫起来。
  突然,只见神驼前蹄腾跃,冲向前方起伏的山峦,并用他的后蹄踏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来。成吉思汗高兴极了,随令大队人马沿着神驼踏出的小路越过乌兰陶勒盖山,继续向西进军。
  归来时,发现白母驼和小神驼就卧在山峰的旁边,但都已经化成了一座形似两只骆驼的坚硬无比的石山。积年累月,原来的那座山峰,被风吹雨打,渐渐地消失了,而那座形似骆驼的怪石山,却依然耸立在那里。至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新街镇西南的乌兰陶勒盖,松道河和道伦阿贵附近,依然有一个叫“骆驼峰查干淖尔”的湖泊,世世代代饮养着那两只神奇的“骆驼”。
  在古代,骆驼虽然几乎没有成为入画题材,但对骆驼的赞美,历代文人墨客都表现了极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元代诗人陈孚有诗赞骆驼“塞沙莽莽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郭沫若曾在《骆驼》一诗中,赞骆驼为“沙漠的船、星际的火箭、生命的山和导弹”,梁实秋在散文《骆驼》中则称誉骆驼为“任重而道远”的“沙漠之舟”。
  无论是民间传说抑或文人墨客的诗文,为什么对骆驼都赞美不绝呢?
  其實,这一切原因皆源于骆驼身上特有的那种“不平凡的力量”——高贵之奋进精神。
  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常常成群结队,是沙漠地区重要运输工具。它们任重而道远。在苍茫的沙漠,它们迎着肆虐的风沙,冒着恶劣的天气,始终如一地沿着远方既定目标,负重前行,砥砺跋涉。昂首阔步是它们坚强的性格,仰天长啸是它们凛然的气概,而在它们柔和沉静的眼里,永远贮存着憧憬的春水。
  它们坚韧不拔。因为它们吃苦耐劳,从不依赖别人,自己的眼帘可防风沙,自己的驼胃可储水源,自己的底蹄足可远行,除非生命完全透支,否则它们永远不会在大漠上跌倒。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沙漠之上,它们常常孤独无助,即使都市的喧嚣,与它们无关,都市的繁华,亦与它们无关,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它们坚定的朝圣脚步,因为伴随着它们艰难跋涉的还有悠扬的驼铃、嘶嘶长啸的粗犷驼鸣。当然,无论道路如何崎岖,无论风沙如何狂暴,即使沙砾刀子般的痛苦磨砺,也无法收住它们勇往直前的脚步,纵使酷日炼狱般的拷问,亦没能使它们放弃使命的初心。
  任重而道远,一步一个脚印,坚韧不拔,这就是骆驼高贵的奋进精神!它,不仅是我们民族一种传承千秋、永立不败之地的顽强拼搏之奋斗精神,而且也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深借鉴的人生进取精神,犹如吴作人先生笔下高耸的驼峰,是心灵沙漠上,那座永屹的旗帜和坚挺的脊梁。骆驼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蹄一印,坚定而沉实,默默迈向诗和远方。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青海高原这片高天厚土,孕育了山宗水祖,孕育了森林草原和田野,孕育了辉煌的神话,也孕育了一种瓦蓝色的精灵——青稞。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关于青稞起源的神话传说就在这广袤无际的雪域高原诞生,从一辈辈老者的口头上一直流传至今——  说有个叫拉布的雪域古国,草原丰美,牛羊成群,可就是缺粮食。拉布有个叫阿初的王子,聪明勇敢,决意跋山涉水,像古希腊那位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一样,去蛇魔那里盗取一些粮食种子。历经千难
期刊
在锦林且行且吟  盛夏的鹿城(包头)刚刚下过几场透雨,瓦蓝的天空,愈加俊秀了。与之相衬的,是大地上一块斑斓叠翠的位于青山路一侧的“锦林公园”。  鹿城的景观公园多如繁星,比起劳动公园、八一公园、人民公园这些“老字号”,锦林还是“小字辈”;比起赛罕塔拉城中草原、五当召、南海湖、小白河湿地、黄河大桥等这些“大明星”,她内敛低调、不露声色,有着自我的宁静与安详。  今年,园里又引进好多种花卉:紫气东来的
期刊
每到七八月份,彩虹故里红崖子沟乡那狭长的山谷(平安、乐都等地曰“皮袄沟”)到处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在苍苍郁郁的树林掩映下,整个峡谷显得诗意无限。虽然红崖子沟乡的田地没有黄土高原的田地那么齐整,形状也随地形而千差万别,长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性,地名也因地形或主人的名字(当然是土改时地主的名字)或特殊原因而不尽相同:三角儿,陡坝、大平、胳膊弯弯、王福儿、尹家坟地、旱台……那各具特色的麦田,在苍郁的树木及
期刊
早些年,河湟农村秋收打碾结束的一天,都要“卧碌碡”——  碌碡哥,  你孽障!  我孽障!  牛粪粘在你身上,  衣子扬在我身上。  辗下粮食交公粮,  辗下豆儿驴吃上……  在老人的带领下,人们举行“卧碌碡”仪式,称呼辛苦打碾粮食的石滚——碌碡为“碌碡哥”,感谢他帮助人们完成了秋收,让人们又一次收获了延续命脉的粮食,向他诉说心里话:“碌碡哥,为了让种下的粮食颗粒归仓,你很辛苦,我们也很辛苦。你被
期刊
龙应台,是台湾众多作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从《孩子,你慢慢来》到《目送》到《亲爱的安德烈》,每一本都流露着母亲般的温柔,行如流水的文字,恰到好处的情感,总是扣人心弦,这本用三年的时间,凝结成36封书信的文字,更是教会了每一位父母和孩子如何沟通。  一纸书信,牵连着的是两颗炽热的心,一生挚友,收获着这世上最美好的感情,有儿子的困惑,有母亲的担忧,有闲暇的趣谈,有独自的见解,他们从学生的玩耍谈起,讨论
期刊
我和老伴习惯每天下午到外边转悠转悠,以求缓解长时间写作的疲劳。我们散步不到远处,就在周边的街道路边转个圈儿,还相互挽着边走边聊,好似闲庭信步。我们较多的话题是谈论诗词和文章的写作。有时走到书亭也会停下脚步,老伴喜欢看《炎黄春秋》和《新周报》,如果有,他总要买上两本。他十分喜爱看书读报,可以说读书看报成了他的老习惯,简直是时时不离手,一时不看就有了饥饿感,新书一到手,就急于翻阅,走在路上也是如此。遇
期刊
大麦青稞,既属于高原特有,亦为世界稀有之粮食物种,是否也同样需要关切保护?这事儿,抑或人们尚未全然意识到。  一些上岁数的乡人心里有话欲说还休:曾经紧挨庄廓的一片片青稞田,说消失就整个消失了(近几十年间,青稞以不可逆之势收缩向高海拔地带。究其原因,首推气候变化,它们实在忍受不了那个热)。  好就好在,在更高更远处,青稞与乡亲们形影不离的日子一如既往。大家按部就班,表明青稞久经考验不在话下。独步高处
期刊
晨起,一眼便瞧见手机微信上朋友发来的信息:“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过了腊八就是年啦,祝君腊八节快乐。”  昨天才过完元旦,感叹“岁月如叠加着翻薄的日历”的笔迹尚未晒干,今早就收到了要过年的信息,顿觉这信息来的太过仓促。静下心来仔细盘算,可不?还有15天就是小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再想,离春晚只有三周了!岁月从来都不会放慢脚步,转眼又到了行
期刊
上天把油菜与青稞恩赐给门源,真是绝妙的搭配。青稞对于门源人来说不仅仅是油菜之外的主要农作物,更是门源面食的灵魂所在。诚然,门源小油菜已被世人所熟知,百里花海更是惊艳了四周八荒。如果说油菜花是门源的华丽盛装,而青稞则是门源的血液和魂魄。  青稞属于稞麦,在青海高原谓之青稞,与青盐一样有了地域色彩,自然在人们心头注入了那浩瀚无际一往情深的蔚蓝烟波,因而高贵因而辽阔。对于土生土长的门源人来说,在很长一段
期刊
云雀,成千上万只悬吊的金铃铎,忽高忽低,忽缓忽疾,摇响钴蓝的天空。  此刻,在祁连山南麓,一波一波的青稞簇拥着秋天。亿万根麦芒闪着耀眼的金光,随风摇晃。随眼望去,那光线相互摩挲、交织、融合,变幻万千,使人感到微醺的眩晕。大约这就是醉秋的一种。  如果把视角从这宏大的场景收窄一些,聚焦大墩岭上我们村那一块袜样儿地,一幅收获青稞的画面就渐次清晰起来——  这是一个农历中秋时节。昨夜的月光还仿佛逗留在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