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爷和他的蓝印花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爷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人。
  王爷爷坚持用纯天然的植物靛蓝,以传统手法制作蓝印花布。
  王爷爷的蓝印花布多次获奖,并远销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地。
  王振兴老爷爷,今年75岁,18岁开始印染蓝印花布。
  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二甲印染厂出口产品检验负责人、生产技术科科长、经营科科长。1990年退休后,受南通市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聘请开发蓝印花布产品。1995年创办“正兴染坊”。
  1980年起草《南通市蓝印花布企业技术标准》(代号为DB/3206W43—88),1988年5月26日发布,1988年6月1日实施。恢复了传统的蓝印花布“小青缸”土靛发酵法染色。
  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传承,凭借家庭作坊的横式
  日前,我们去南通二甲镇拜访了王爷爷。到王爷爷家时,王爷爷的大儿子正在刻版,刻这样一张版只能印300米的布,却需要手工仔仔细细地刻20天才可以完成。王爷爷一家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大儿子刻版,并全面负责整个流程;二子负责刮花工艺;小儿子有拿手的染布本领,手巧的媳妇儿们负责新产品的研制;老伴儿管好后勤厨房伙食。最大的孙女儿,今年刚刚考上南京的大学。
  听王爷爷讲蓝印花布的历史,工艺;探讨可能的新的花型和新的产品;爷爷给我们演示包袱皮的包法。一说起蓝印花布传承的事情,王爷爷和大哥都说没办法。爷爷说:“国家态度上是重视的,但是现在年轻人旧吃苦,怕累,待遇也不高。过去每家每户都用蓝印花布,被面啊,包裹啊,女儿出嫁都要的,现在成了洋货装饰了,用量没那么多。过去日本市场出口也多,现在也少了。儿子这辈都做,孙子辈就很难做了。我们呢,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尽量把蓝印花布好好搞。感觉到传下来也是个问题。我18岁做蓝印花布,现在75岁,儿子也喜欢,有感情的。以后肯定失传了。现在假的也太多了,机器刻版,丝网印刷,价格也便宜。”
  传统,源于对手法的坚持
  王爷爷坚持用纯天然的植物靛蓝,以传统手法制作蓝印花布,对人体无伤害,且对皮肤有消炎作用。在明清传统纹样之外,儿子会研究一些现代花色,他们一起将原有的工艺进行改良,在传统的蓝色、白色之上,让蓝色有深浅的变化,有了更多的层次感。王爷爷的蓝印花布多次获奖,并远销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地。
  蓝印花布整个手工制作的过程,需 要1.选坯布 2.脱脂 3.裱纸4.纹样设计 5.画样、替版 6.镂刻花版 7.上桐油 8.刮浆9.染色 10.刮灰 11.清洗、晾晒(至少要晒足4、5个晴天)等11个工序。与南通市场布、乌镇布在胚布、染色方式、质感、花样立体度精细度上都有极大的差别。并且因为用的纯植物染色,整个过程都没有任何有害的固色剂的添加,因此这个布本身是会掉浮色的,请大家一定要单独清洗。王爷爷的布耐洗,色度牢固,颜色鲜艳,花样精细,不生蛀虫,远不同于乌镇布和南通市场布。
  珍惜,比得奖更重要
  王爷爷家有个大大的院子,墙边随便什么植物都长得很茂盛。王爷爷说不喜欢住楼房,没有这种院子舒服、接地气,邻居都是熟悉的老伙伴儿,一起遛弯、聊天、打牌、逗孙子。我们屋里屋外地串,跟着王爷爷,看他给我们展示他的作品。过去,织布、染布,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像吃饭一样平常,家家都会。人们日常所用之物也充满了蓝印花布,窗帘、衣服、帐幔、围裙、头巾、包袱皮、嫁妆、被面、床单等等。现在虽然没有那么普遍,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在日本它被称为“蓝染·草木染”。全部过程依靠手纺、手织、手染。简单的要十几道工序,复杂的就更是将剪纸、刻版等艺术形式融于一体。每一件蓝印花作品拿到手中,忍不住都想“压箱底儿”。
  这幅大扎染,花博会得了银奖。金奖被内定了,组委会为难地跟王爷爷讲,王爷爷说无所谓的,我们得奖不得奖不在意的。这样一块布,一天14个小时,三四天才可以完成扎的工艺,还不算染和拆。
  温度,来自蓝白之美的朴素
  一天三顿饭都在王爷爷家吃,我们电话一说快到了,王爷爷就让家人去地里挖新鲜的花生,进了门热乎乎地煮好给我们吃。饭桌上的青菜都是现去菜地里摘的,鲜嫩清甜。王爷爷还亲自下厨给我们炸藕盒,做水发丸子,原来爷爷是家里做饭最好吃的人啊。这两天,我们像在自己的爷爷家一样舒服自在。吃饱了饭,我说,王爷爷啊,我给您泡壶茶喝啊。王爷爷乐呵呵抱拳,然后说你等等,去里屋拿来一块蓝印花布给我铺上了。
  临走时在厨房看见个篮子,又想带回店里。王爷爷说大的破了,送了大的还带了个小的新的。篮子里装满了爷爷奶奶给的吃的,回去炖肉的咸菜,路上吃的水果,刚煮好的地里的花生和田里摘的小西红柿,“这么远路过来不容易,路上吃”。
  我们也将陆续开发蓝印花布的生活实用品,将它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希望能够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尽微薄之力。同时,我们也在实体店展览王爷爷的蓝印花布和蓝印花艺术作品,欢迎大家来体会蓝白之美的朴素温度。
其他文献
对于喜欢藏书、爱写书话的人来说,唐弢(音同涛)先生是一个高高的标杆。他1913年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92年去世。—生藏书4万余册,其中绝大部分是现代文学书籍,更有不少珍稀本和签名本。他写有自述诗:“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购得清河一卷书,古人与我诉衷曲。”  “有了唐弢先生的藏书,就有了现代文学馆的一半”  唐弢有目的地买书,始于1942年。“那时住在上海徐家汇。日本军侵占上海,一天几次
期刊
徐丽莉的工作是“闻臭”,用鼻子为气味“定罪”。在空气质量备受关注的今天,她用鼻子化身“环境卫士”。  曾有一部美国电影叫作《闻香识女人》,但广州嗅辨师徐丽莉的工作是“闻臭”,用鼻子为气味“定罪”。在空气质量备受关注的今天,她用鼻子化身“环境卫士”。这份时尚的新职业背后到底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时尚女子当上另类“闻香师”  80后徐丽莉是位举止优雅的广东女子,12年前大学毕业时,恰逢广州市环
期刊
由东阳新境界影视、中广基经影视文化、北京金菲林影视联合出品的32集战争剿匪大戏《擒蛇》接档《忠者无敌》,于4月13日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不久前,该剧主创陈创、马岩、杨奇雨跟随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系列社区活动走进南郎社区,和那里的观众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密接触。活动现场,陈创坦承,因为自己一直演喜剧,导演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个角色,演戏前夕还不断强调,“这个戏你要用气势压倒所有人。”对于
期刊
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一个优秀的医学专家到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再到科学家型医生,他的人生故事就是一部传奇。  3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在3月5日“学雷锋日”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李勇杰等10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将会陆续播报“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让被冠以“中国细
期刊
不久前,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突然打来电话,电话中她痛哭流涕。  “发生了什么事?”我问。  电话那头,她告诉我,她丈夫刚刚被诊断出患了癌症,她的生活一下子像塌了一样。“我该怎么办?我应该告诉我的孩子们吗?”她茫然不知所措。  “当然了。”我答道。  “该怎么开口呢?”  “直接说吧,我想应该这样。”我说,“孩子们应该知道真相,即使真相是令人难过甚至让人心碎的。”  大人们总是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但有
期刊
退休后,军事专家张召忠办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局座召忠”,名字就取自网友们对他的戏称。他自称“隔壁张大爷”,开始主动拥抱年轻受众群对他的戏谑、调侃,甚至是被“二次元化”。而新媒体,似乎让张召忠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满足,“完全超乎了我的预期。”  一为什么要搞微信公众号?  去年7月份,我在“八一”之前退了休,腾出时间来搞一些新媒体的事情。主要想法就是:人老了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期刊
撒贝宁善解人意,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因势利导,为人打圆场,使参加他节目的人高兴而来,欢快而归。  撒贝宁1999年开始主持《今日说法》法制并被大众所追捧。主持央视全新娱乐节目《我们有一套》时一改往日严肃镇定形象,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尽显。  一个电话改变命运  1976年撒贝宁在广东湛江出生,父母都是军人,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撒贝宁从小到大都被艺术熏陶着,自幼热爱演讲的他曾创下了演讲的神话,小学二年级
期刊
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一群整天乐呵呵一块唱、一起跳、不知愁、不觉苦的姑娘小伙,近日又相聚在美丽的北海公园。从1965年毕业到现在整整半个世纪,大家都已七十岁出头了,真是难得的再次相会。  上世纪60年代初,是命运把我们五十位刚刚高中毕业的同学聚拢在北京建工学院的一个班集体中。上课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打球、排戏、唱歌、跳舞,快乐生活是我们当年追求的唯一目标。毕业时我们被分配到首都的各家市政单位,工
期刊
2016年9月19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内一片肃静,接受审判的38名被告由法警一押送到审判庭。随着审判长法槌敲落,38名被告一一领刑,多数人神色黯然,垂头丧气,有的人甚至开始低声啜泣……  一只神秘的袋子  这起特大盗掘古墓案的告破,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15年9月的—天,本溪市公安局民警刘向阳和韩旭像往常一样,开着警车在街上巡察。凌晨3点左右,他们在经过本溪客运站旁的一家夜宵店时,三个正
期刊
作者简介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  关于《三打白骨精》,之前朋友圈和微博豆瓣上的两极评论你们都看到了。两边都挺有卤的,我都不知道该信谁。最后我本着该死一闭眼的精神,花六十大洋看了一场。  无论如何,豆辩上59的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