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19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内一片肃静,接受审判的38名被告由法警一押送到审判庭。随着审判长法槌敲落,38名被告一一领刑,多数人神色黯然,垂头丧气,有的人甚至开始低声啜泣……
一只神秘的袋子
这起特大盗掘古墓案的告破,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15年9月的—天,本溪市公安局民警刘向阳和韩旭像往常一样,开着警车在街上巡察。凌晨3点左右,他们在经过本溪客运站旁的一家夜宵店时,三个正从这家店里走出来的衣着邋遢、拎着一个大袋子的中年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刘向阳和韩旭立即停车上前询问,三个中年人神笆慌张地说,他们这是刚从山里打猎回来,吃完夜宵,正准备回家。当刘向阳问他们都猎到什么了时,他们看似不经意地将袋子往身后一放,称今晚运气不好,什么也没打到。但就是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引起了两位民警的怀疑。经检查,他们的袋子里有铁锹、锄头、蜡烛、口罩、罗盘、对讲机、望远镜、强光手电和一些样子很奇怪的可拆卸的小型工具。于是,两人当即立断,将他们带回了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后,经过一番审问,三人交代,他们分别叫吴安杰、何洲和兰军,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用来挖掘古墓的工具。吴安杰还供出,他们自2007年以来,已在本溪、辽阳、朝阳等地盗掘古墓30余座。
民警通过网上查询,却发现这些发案地的派出所均未接到过报警。原来,这些古墓由于年代久远,特征已与平常地段没什么两样,更不用说有人看管了。吴安杰等人作案后,也会将土填回去,再在上面盖一些柴草,以掩盖犯罪痕迹。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被人挖过,更不会想到脚下踩的是千年之前的古墓。狡猾的吴安杰,甚至在作案时还会带上—包草籽,临走时,在回填的土里撒下一把草籽。过一段时间,草长出来了,就更让人看不出盗掘的痕迹了。
随后,本溪市公安局邀请辽宁省博物馆馆长、本溪市文物局局长等业内专家,来到派出所就缴获的一个金簪子、一对玉镯和一块玉璧进行了鉴定,确定为明代文物,保守估值几十万元。辽宁省公安厅:责或本溪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这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展开侦查,并将此案确定为省厅重点督办案件。
专案组调查发现,吴安杰盗墓团伙了解历史文化,并掌握一定的风水术,懂得利用现代科技仪器进行探测、盗掘、回填。倒卖文物的团伙成员都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甚至有的本身就是文物工作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相关的法律也比较熟悉。
专案组在掌握了确凿的犯罪证据后,立即在本溪、辽阳、朝阳同时展开抓捕。这个团伙的38名成员相继落网,至此,这个由省厅重点督办的,无论是抓捕人数还是追缴文物数量,都创下了辽宁省自建国以来数量之最的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件告破。
东北第一盗墓贼
今年48岁的昊安杰中等身材,绰号“三喜子”,辽阳市人,曾有过盗窃犯罪前科。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很喜欢研究“风水”、“易经”。16岁时,他跟着—个远房亲戚,第一次接触到了盗墓这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成为了盗墓团伙的头儿,并在盗墓圈中有了“东北第一盗墓高手”之称。他自己也说:“如果一处山脉上,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那下面十有八九会有古墓。一般人根本找不出来这样的墓,但是我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来。”
据该团伙核心成员兰军交代:“他(指吴安杰)确实很厉害,不用罗盘,就能直接根据山脉河流的走势和日月星辰的位置,将古墓找出来。”团伙成员肖明亮对吴安杰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有他指点,我们基本上每次都能挖到东西。”
吴安杰平日也很注重“学习”,他特别喜欢看央视《鉴宝》节目,几乎一集不落,还爱“实地考察”。本溪市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鲁园古玩市场、北京潘家园文物市场,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多年的盗墓生涯,还让他养成了一个爱爬山的习惯,没事就到本溪、辽阳一带的山上转悠,有时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就在落网的前一天,他还去山上看了一次,盗墓圈里管这叫“点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踩点儿”。
本溪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辽宁考古工作者在本溪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上发现了大量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文物犯罪分子的眼球。
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昊安杰盗墓团伙,还有一些外地的盗墓高手来过本溪。不过据昊安杰说:“不是谁都能从本溪的古墓里挖出东西的。以前从洛阳、西安、武汉等地来过的一些盗墓者,可最后都没能盗掘成功,并不是他们的水平不行,而是他们不了解本溪的历史文化,不懂金辽时代的墓葬形式。”
一般的盗墓贼,到山上后,往往连古墓的位置都找不到,但吴安杰不仅能准确定位,还能挖到东西,而且完全不依赖高科技工具。其实,相比于其他盗墓贼使用的“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高科技产品,他的盗墓工具很简单,就是一把“钎子”。
“钎子”是由“洛阳铲”改进而成的。吴安杰用的“钎子”由多段钢筋拼接而成,性能要比“洛阳铲”高出许多。“钎子”扎进土里再拔出后,他能通過观察钎子上泥土颜色的变化,判断出地下是否有“活土”(考古学术语,意为带有考古信息的土,有活土就说明地下曾进行过施工)。他通常都是白天去“踩点儿”(行话叫“点穴”),用“钎子”扎出一个墓型,然后晚上再去挖,每次盗墓就好像是一次“微创手术”,成功率很高。
吴安杰等人的反侦查意识也很强,每次作完案后,都会进行回填,甚至挖一些草皮掩盖在上面。另外,他盗墓还有一股子韧劲。只要是他认准的地方,一定要挖到东西才肯罢手。一次没挖到,就会再挖一次,直到挖出东西为止。
吴安杰虽然经验丰富、技法高超,但多名团伙成员落网后却都反映他人品不地道、“比较贪”、“爱吃独食”,比如每次去“踩点儿”,从来都是独自一人,不许别人跟着,私下闲聊也绝口不提“踩点儿”的窍门。每次作案,他都是指挥别人千体力活,“但到了快要出东西时,他就会把所有人都支开,让他们在一旁喝水、抽烟休息,自己独自下坑,拿小刀细细地刮掉覆盖在文物上的最后一层泥土,将宝贝揣进自己魍。很多团伙成员跟着吴安杰一起去挖墓,最后挖没挖出东西、挖出了多少东西,根本不知道。挖出来的文物卖了多少钱,一般人更是不知情,只能是吴安杰分给他们多少是多少。 据该团伙成员王得利供述:“我参加过两次盗掘古墓,一次是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盘石村旁边的一个山头上,地点是吴安杰找的,他指挥我们在哪里挖、怎么挖。那次挖出来东西后,我问他这些东西是什么朝代的?值多少钱?没想到他很生气,当场就把一对玉镯摔得粉碎,还威胁我以后爱干不干。”
反盗墓任重道远
盗墓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在这个行当里,盗墓叉被称为“挖坑”、“倒斗”和“摸金”等。盗墓者的讲究也特别多,比如“鸡鸣不摸金”、“灯灭不摸金”等。据昊安杰交代:“所谓‘鸡鸣不摸金’和‘灯灭不摸金’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盗墓再怎么说也属于鸡鸣狗盗之事,所以一般都会选在夜里进行,天亮了就不行了。所谓‘灯灭’,是指盗墓者在下到墓室里去之前,通常会先将一点燃的蜡烛下到墓室里去,如果蜡烛灭了,就说明的墓室里的氧气含量过低,这时人要下去了,很容易窒息。不少盗墓者就是因为急于下墓,就再也没有上来。”
在昊安杰看来,盗墓和诈骗是分不开的。他曾向专案组讲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河南有个姓杨的盗墓贼,挖了好几年的墓,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一天,他突然跟北京的一个上家说好,让E家去河南看现场。挖着挖着,突然出现一只很大的铜鼎,品相、工艺都不错。于是,北京的客户付了50万元,高高兴兴地把东西带走了。后来,这个客户找到了吴安杰,“我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大铜鼎是假的。杨某是先在古墓的东头挖一个洞,预先把假的铜鼎放进去,然后返回地面,再从古墓的西头重新挖,专门等着北京的客户上当。
还有一次,吉林—伙盗墓贼急着要把刚挖出来的文物出手,联系到了一个北京的买家,双方约在—个大楼里交易。当双方把价格谈好后,买家说,你们等等,我去办公室取钱。可这一去,就连人带东西都不见了。后来吉林这伙人才知道,这座大楼两头者隋楼梯,人家早就跑了。
吴安杰还介绍说,盗墓最怕“黑吃黑”。有些人假扮警察,他们往往知道盗墓贼在什么地方盗墓,却不去惊动他们,等快出东西时,才突然出现,主要是抢东西,因为是有备而来,多数都能成功。盗墓贼通常不敢报案,只能自认倒霉。
盗墓者都是拿着自己的命在赌,俚为什么这样危险还会有人趋之若鹜?说到底还是为了钱。“要想富,挖古墓”,这是盗墓圈里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比如该团伙的成员王得利曾因盗窃文物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过1个月,在缴纳了两万元罚款后獲释,他认为两万元罚款与动辄几十万元的盗墓“收入”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团伙成员孙建成,原本在山东经营金属探测仪,后来偶然结识了昊安杰,发现盗墓来钱快,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辽宁,不仅推销产品、传授盗掘技艺,还现场指导、上门服务。
专案组在追缴文物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古玩旧货市场鱼龙混杂,超范围经营和私下非法交易现象十分严重,成为了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我们盗墓者很少有靠这行发大财的,”吴安杰说,“真正的获利者是文物市场中的那些大商贩。当文物堂而皇之地以传家宝、海外友人馈赠等名义出现在拍卖会和潘家园、琉璃厂时,这些东西已经和我们这些盗墓者没有半点关系了。”据吴安杰介绍,一些高端的盗墓人还跟海外古董贩子有联系,东西从地下出来,往往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到了国外。这个时候,这些被盗的文物就成了流散文物,登堂入室地成为了收藏品。
另外,这些年电视对文物市场的参与,明码高价地让文物无处不在,反过来也刺激了盗墓者的铤而走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大多分布于人们不注意的荒山野岭,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辽宁文物第一案的成功破获,肯定会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专案组领导对记者说。
据《检察风云》上官新华/文
一只神秘的袋子
这起特大盗掘古墓案的告破,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15年9月的—天,本溪市公安局民警刘向阳和韩旭像往常一样,开着警车在街上巡察。凌晨3点左右,他们在经过本溪客运站旁的一家夜宵店时,三个正从这家店里走出来的衣着邋遢、拎着一个大袋子的中年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刘向阳和韩旭立即停车上前询问,三个中年人神笆慌张地说,他们这是刚从山里打猎回来,吃完夜宵,正准备回家。当刘向阳问他们都猎到什么了时,他们看似不经意地将袋子往身后一放,称今晚运气不好,什么也没打到。但就是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引起了两位民警的怀疑。经检查,他们的袋子里有铁锹、锄头、蜡烛、口罩、罗盘、对讲机、望远镜、强光手电和一些样子很奇怪的可拆卸的小型工具。于是,两人当即立断,将他们带回了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后,经过一番审问,三人交代,他们分别叫吴安杰、何洲和兰军,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用来挖掘古墓的工具。吴安杰还供出,他们自2007年以来,已在本溪、辽阳、朝阳等地盗掘古墓30余座。
民警通过网上查询,却发现这些发案地的派出所均未接到过报警。原来,这些古墓由于年代久远,特征已与平常地段没什么两样,更不用说有人看管了。吴安杰等人作案后,也会将土填回去,再在上面盖一些柴草,以掩盖犯罪痕迹。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被人挖过,更不会想到脚下踩的是千年之前的古墓。狡猾的吴安杰,甚至在作案时还会带上—包草籽,临走时,在回填的土里撒下一把草籽。过一段时间,草长出来了,就更让人看不出盗掘的痕迹了。
随后,本溪市公安局邀请辽宁省博物馆馆长、本溪市文物局局长等业内专家,来到派出所就缴获的一个金簪子、一对玉镯和一块玉璧进行了鉴定,确定为明代文物,保守估值几十万元。辽宁省公安厅:责或本溪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这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展开侦查,并将此案确定为省厅重点督办案件。
专案组调查发现,吴安杰盗墓团伙了解历史文化,并掌握一定的风水术,懂得利用现代科技仪器进行探测、盗掘、回填。倒卖文物的团伙成员都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甚至有的本身就是文物工作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相关的法律也比较熟悉。
专案组在掌握了确凿的犯罪证据后,立即在本溪、辽阳、朝阳同时展开抓捕。这个团伙的38名成员相继落网,至此,这个由省厅重点督办的,无论是抓捕人数还是追缴文物数量,都创下了辽宁省自建国以来数量之最的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件告破。
东北第一盗墓贼
今年48岁的昊安杰中等身材,绰号“三喜子”,辽阳市人,曾有过盗窃犯罪前科。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很喜欢研究“风水”、“易经”。16岁时,他跟着—个远房亲戚,第一次接触到了盗墓这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成为了盗墓团伙的头儿,并在盗墓圈中有了“东北第一盗墓高手”之称。他自己也说:“如果一处山脉上,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上有靠,下有照,那下面十有八九会有古墓。一般人根本找不出来这样的墓,但是我到山上一看,就能找出来。”
据该团伙核心成员兰军交代:“他(指吴安杰)确实很厉害,不用罗盘,就能直接根据山脉河流的走势和日月星辰的位置,将古墓找出来。”团伙成员肖明亮对吴安杰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有他指点,我们基本上每次都能挖到东西。”
吴安杰平日也很注重“学习”,他特别喜欢看央视《鉴宝》节目,几乎一集不落,还爱“实地考察”。本溪市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鲁园古玩市场、北京潘家园文物市场,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多年的盗墓生涯,还让他养成了一个爱爬山的习惯,没事就到本溪、辽阳一带的山上转悠,有时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就在落网的前一天,他还去山上看了一次,盗墓圈里管这叫“点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踩点儿”。
本溪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辽宁考古工作者在本溪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上发现了大量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文物犯罪分子的眼球。
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昊安杰盗墓团伙,还有一些外地的盗墓高手来过本溪。不过据昊安杰说:“不是谁都能从本溪的古墓里挖出东西的。以前从洛阳、西安、武汉等地来过的一些盗墓者,可最后都没能盗掘成功,并不是他们的水平不行,而是他们不了解本溪的历史文化,不懂金辽时代的墓葬形式。”
一般的盗墓贼,到山上后,往往连古墓的位置都找不到,但吴安杰不仅能准确定位,还能挖到东西,而且完全不依赖高科技工具。其实,相比于其他盗墓贼使用的“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高科技产品,他的盗墓工具很简单,就是一把“钎子”。
“钎子”是由“洛阳铲”改进而成的。吴安杰用的“钎子”由多段钢筋拼接而成,性能要比“洛阳铲”高出许多。“钎子”扎进土里再拔出后,他能通過观察钎子上泥土颜色的变化,判断出地下是否有“活土”(考古学术语,意为带有考古信息的土,有活土就说明地下曾进行过施工)。他通常都是白天去“踩点儿”(行话叫“点穴”),用“钎子”扎出一个墓型,然后晚上再去挖,每次盗墓就好像是一次“微创手术”,成功率很高。
吴安杰等人的反侦查意识也很强,每次作完案后,都会进行回填,甚至挖一些草皮掩盖在上面。另外,他盗墓还有一股子韧劲。只要是他认准的地方,一定要挖到东西才肯罢手。一次没挖到,就会再挖一次,直到挖出东西为止。
吴安杰虽然经验丰富、技法高超,但多名团伙成员落网后却都反映他人品不地道、“比较贪”、“爱吃独食”,比如每次去“踩点儿”,从来都是独自一人,不许别人跟着,私下闲聊也绝口不提“踩点儿”的窍门。每次作案,他都是指挥别人千体力活,“但到了快要出东西时,他就会把所有人都支开,让他们在一旁喝水、抽烟休息,自己独自下坑,拿小刀细细地刮掉覆盖在文物上的最后一层泥土,将宝贝揣进自己魍。很多团伙成员跟着吴安杰一起去挖墓,最后挖没挖出东西、挖出了多少东西,根本不知道。挖出来的文物卖了多少钱,一般人更是不知情,只能是吴安杰分给他们多少是多少。 据该团伙成员王得利供述:“我参加过两次盗掘古墓,一次是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盘石村旁边的一个山头上,地点是吴安杰找的,他指挥我们在哪里挖、怎么挖。那次挖出来东西后,我问他这些东西是什么朝代的?值多少钱?没想到他很生气,当场就把一对玉镯摔得粉碎,还威胁我以后爱干不干。”
反盗墓任重道远
盗墓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在这个行当里,盗墓叉被称为“挖坑”、“倒斗”和“摸金”等。盗墓者的讲究也特别多,比如“鸡鸣不摸金”、“灯灭不摸金”等。据昊安杰交代:“所谓‘鸡鸣不摸金’和‘灯灭不摸金’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盗墓再怎么说也属于鸡鸣狗盗之事,所以一般都会选在夜里进行,天亮了就不行了。所谓‘灯灭’,是指盗墓者在下到墓室里去之前,通常会先将一点燃的蜡烛下到墓室里去,如果蜡烛灭了,就说明的墓室里的氧气含量过低,这时人要下去了,很容易窒息。不少盗墓者就是因为急于下墓,就再也没有上来。”
在昊安杰看来,盗墓和诈骗是分不开的。他曾向专案组讲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河南有个姓杨的盗墓贼,挖了好几年的墓,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一天,他突然跟北京的一个上家说好,让E家去河南看现场。挖着挖着,突然出现一只很大的铜鼎,品相、工艺都不错。于是,北京的客户付了50万元,高高兴兴地把东西带走了。后来,这个客户找到了吴安杰,“我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大铜鼎是假的。杨某是先在古墓的东头挖一个洞,预先把假的铜鼎放进去,然后返回地面,再从古墓的西头重新挖,专门等着北京的客户上当。
还有一次,吉林—伙盗墓贼急着要把刚挖出来的文物出手,联系到了一个北京的买家,双方约在—个大楼里交易。当双方把价格谈好后,买家说,你们等等,我去办公室取钱。可这一去,就连人带东西都不见了。后来吉林这伙人才知道,这座大楼两头者隋楼梯,人家早就跑了。
吴安杰还介绍说,盗墓最怕“黑吃黑”。有些人假扮警察,他们往往知道盗墓贼在什么地方盗墓,却不去惊动他们,等快出东西时,才突然出现,主要是抢东西,因为是有备而来,多数都能成功。盗墓贼通常不敢报案,只能自认倒霉。
盗墓者都是拿着自己的命在赌,俚为什么这样危险还会有人趋之若鹜?说到底还是为了钱。“要想富,挖古墓”,这是盗墓圈里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比如该团伙的成员王得利曾因盗窃文物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过1个月,在缴纳了两万元罚款后獲释,他认为两万元罚款与动辄几十万元的盗墓“收入”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团伙成员孙建成,原本在山东经营金属探测仪,后来偶然结识了昊安杰,发现盗墓来钱快,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辽宁,不仅推销产品、传授盗掘技艺,还现场指导、上门服务。
专案组在追缴文物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古玩旧货市场鱼龙混杂,超范围经营和私下非法交易现象十分严重,成为了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我们盗墓者很少有靠这行发大财的,”吴安杰说,“真正的获利者是文物市场中的那些大商贩。当文物堂而皇之地以传家宝、海外友人馈赠等名义出现在拍卖会和潘家园、琉璃厂时,这些东西已经和我们这些盗墓者没有半点关系了。”据吴安杰介绍,一些高端的盗墓人还跟海外古董贩子有联系,东西从地下出来,往往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到了国外。这个时候,这些被盗的文物就成了流散文物,登堂入室地成为了收藏品。
另外,这些年电视对文物市场的参与,明码高价地让文物无处不在,反过来也刺激了盗墓者的铤而走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大多分布于人们不注意的荒山野岭,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辽宁文物第一案的成功破获,肯定会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专案组领导对记者说。
据《检察风云》上官新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