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农户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贫困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减贫可行能力欠缺,成为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难题。“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减少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补齐教育资源的短板,满足贫困农户高度异质性的教育投资需求,改变贫困文化的影响;要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增加教育投资,累积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劳动报酬,同时通过教育机制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提升贫困农户的减贫能力与脱贫质量。
  关键词:贫困农户;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2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11-0089-04
  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2016MSJ054)。
  作者简介:公丕宏(1982-),男,山东蒙阴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姚星星(1984-),男,江西九江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首次区分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开创了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舒尔茨认为,人的经济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投资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活动包括教育、健康、在职培训等。穷人之所以贫穷不在于他们物质资本的匮乏,而是因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他们知识技能的缺乏等,因此“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1]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能力,人的能力的提高靠的是人力资本投资。
  实际生活表明,农户的贫困表现为整个家庭的低收入与低消费,生活水平长期低于社会所认可的生活标准,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与服务,生活处于艰难的境地。贫困农户由于没有形成足够的资本,没有能力去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其无法创造收入,不得不安于贫困的现状。因此,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进程中,要注重引导贫困农户进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让贫困农户掌握所需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农户子女受教育水平,打破农户贫困代际传递,助推其走出贫困的陷阱,如期脱贫。
  一、教育投资的脱贫效应
  长期以来,教育投资明显偏低导致贫困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其致贫的重要原因。许多贫困人口虽然有健康的体魄,但是没有知识储备,没有一技之长,因此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JP2]4335万贫困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2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63%,文盲半文盲占15%。[2][JP]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资本投资,从而在被投资者身上形成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贫困人口中很大部分具有人力资本形成、积累的基础条件,所以,增加农户教育投资,改善导致农户贫困的内因,促进人力资本存量快速增加,形成贫困农户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资本的形成对贫困农户的直接脱贫效应十分重要。
  第一,增加农户的收入。通过教育与培训,不但可以使农户掌握更多生产技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且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与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能更好地了解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好地利用环境进行有效的生产发展,直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第二,打破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父母将较低的经济地位及不利因素传递给子女,子女继承这种贫困后,再传递给下一代,重复这种贫困的境遇。[3]教育对代际传递的阻断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后代的可行能力实现的,即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与把握机會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报酬。贫困农户的子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可能得到良好的就业,拥有可观的收入,甚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第三,消除愚昧,改变观念,提升素质,降低脱贫成本。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能使贫困农户懂得更多生活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且有助于贫困农户更好地理解、利用精准扶贫政策,还能改变传统的贫困文化思想。第四,深化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建立自己的维权意识,对精准扶贫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从而减少或遏制贫困地区家族势力的特权阶层的形成,压缩基层扶贫寻租空间,降低基层扶贫腐败发生概率。
  二、贫困农户的教育投资需求
  农户贫困不仅表现为低收入与低消费,更有能力贫困、知识匮乏等多方面深层次发展的不足,因此,贫困农户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巨大,但由于农户贫困的多样性,决定了贫困农户教育投资需求的高度异质性。
  贫困农户的教育人力资本存在较大的潜在投资需求。许多农户因受教育水平低而导致知识技能匮乏。由于受教育年限的偏低导致贫困农户能力欠缺,降低了贫困农户在就业市场上的劳动力竞争力,限制了就业机会与获得较高收入的机会,与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相比,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陷入贫困之后就更加没有资本投资自身与下一代的教育,或者勉强投资教育之后更加贫困。据2016年建档立卡数据统计,因学致贫返贫占84%。①因此贫困农户很容易在教育与贫困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农户的贫困导致没有资本积累,缺乏资本投资教育,教育水平越低,就业比较困难,收入更低,就越发贫困,即“农户贫困→低水平的教育→知识技能缺乏→就业比较困难→低水平的收入→农户贫困”,一旦这种贫困的循环建立,农户就陷入了贫困陷阱,如果没有外力打破循环,惯性贫困将会代代延续,贫困的代际传递由此固化。为打破这种循环,贫困农户潜在教育需求巨大,但贫困农户对教育的投资也符合一般投资者的行为动机,对投资成本与收益的理性分析也决定了贫困农户是否进行教育投资,存在潜在教育需求转化成有效教育需求的难题。   农户贫困的多维性决定了其教育投资需求的高度异质性。第一,知识缺乏型的大众教育需求。导致贫困的原因中,知识技能缺乏是很重要的一个。随着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与基础设施的逐渐改善,稳定脱贫越来越决定于个人的综合素质。面对脱贫致富的机会,往往缺乏能抓住机会的有知识的劳动者。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大众教育培训,是贫困农户教育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第二,提升增收能力的职业教育需求。产业发展落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最大障碍,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人,依靠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农户脱贫的最大障碍是由于自身专业技术准备不足而导致的产业发展的参与率较低。针对贫困农户开展适销对路的技术培训,有助于贫困户融入当地产业发展,增加收入。第三,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学前教育不足是农村教育的短板。由于人居分散、交通不便、农户收入低、正规幼儿园运营成本较高等,贫困地区的儿童普遍缺乏学前教育机会。第四,高质量义务教育需求。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学校由于生源与师资的双短缺造成运行困难,一个老师带多门课程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一个教师撑起一个学校。第五,高等教育的需求。有些农户为了供儿女读书,导致了家庭贫困,如果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会让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接受高等教育后就业,可能使整个家庭稳定脱贫。因此,贫困农户的高等教育需求也是潜在的。
  三、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
  贫困农户是否决定进行教育投资,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从家庭投资教育的决策过程看,贫困农户首要考虑家庭的整体收入,然后比较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再综合考虑教育投资的风险后作出决策。在贫困农户投资决策这一过程中,家庭收入、成本收益、贫困文化、教育资源结构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家庭收入。尽管教育投资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但是农户的教育投资意愿与其收入息息相关,与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普遍无法或者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较高教育。[4]就现在教育体制来说,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需要16年,除去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费用要花费数万元。此外,在校大学生每年付出的间接成本相当于全国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72%。[5]对于一个贫困农户来说,这是巨额教育费用的投入,是否进行投资,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第二,成本收益。对于贫困农户来说,如果教育投资拥有良好而稳定的预期,即使是巨额投入,贫困农户的投资意愿不会大幅降低。但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学历贬值与就业困难,前期的巨额投资不能得到预期回报,再加上身边有上大学而未就业的例子,致使贫困农户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逐渐丧失,“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意识逐渐加强,阶层固化感越来越强,贫困农户对于教育投资意愿越来越低,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也丧失了改变生活的机会。
  第三,贫困文化。从个体维度来看,贫困是个体因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或自身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一种存在状态。由于个体理性选择的缺失,贫困群体往往做出不同于主流群体价值体系的行为选择,刘易斯将其界定为“贫困文化”,而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趋于永久化”。[6]贫困地区的儿童自幼便处在这种贫困文化中,长期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浸染,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思想上就打上了这种文化印记,其往往通过代际传递形成封闭的循环,而无法改变贫困的境遇。
  第四,教育质量。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往往制约了贫困农户学生的学习成绩。贫困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综合素质偏低,需要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更高水平的教师,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学习机会与教育资源的限制,贫困农户学生求学往往会出现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贫困农户学生就读的学校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资源的匮乏大大限制了贫困学生的学习机会与学习成绩,这就使其遭遇家庭贫困、学校贫困、个体贫困的“三重门”,让贫困农户对教育失去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前述的“贫困文化”。
  四、建构贫困农户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实现教育减贫的目的,需要尊重贫困农户基于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考量的理性选择的规律,让教育扶贫的顶层制度设计遵循降低农户教育成本、增加投资收益的原则,让教育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的正外部性内部化。为此,必须构建贫困农户的成本补偿机制。
  首先,降低農户教育投资成本。针对贫困学生,建立并完善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降低贫困学生求学的显性成本。完成义务教育后,如果再继续上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如果身边有外出打工与继续求学的鲜明对比,再加上近年来外部务工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持续改善,贫困学生继续读书的机会成本持续上升,贫困农户的教育投资意愿的提升可能被上述因素对冲掉。为了激励农户的教育投资行为,降成本的重点应放在费用较高的非义务教育阶段,降低教育成本的重点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救助,以生活补贴、升学奖励、培训补助等物质形式与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相结合,激励贫困农户做出理性的选择。
  其次,减少教育投资的风险。充分运用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跟踪贫困农户高校学生及毕业生,根据其专业特长、就业意向等,做好每一个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大对贫困农户毕业生的就业保护倾斜力度,设立贫困农户毕业生就业保障基金,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增加针对贫困农户毕业生定向招聘的就业岗位,鼓励民营企业定向招聘贫困农户的毕业生,确保贫困农户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在贫困地区形成示范效应,改变“毕业即失业”的观念,给贫困农户一个获得稳定收入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树立起“教育投资拔穷根”信念,提升教育投资的意愿,充分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
  再次,构建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贫困农户多年持续的教育投资培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回到贫困地区,在城市就业的比例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条贫困农户向城市输送资源的单向渠道,贫困地区很少得到投资回馈,使贫困地区成为了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基地。因此,健全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工作的机制,让贫困农户的教育投资在整体上能回馈贫困地区,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亟需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服务项目应优先招录贫困户毕业生,在解决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同时,提高国家专项就业补贴标准,使有贫困毕业生的农户脱贫,助推贫困地区发展。   五、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质量
  教育资源的匮乏是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困境,也是教育扶贫面临的重点任务。为此,要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教育资源的质量,让贫困农户逐渐恢复教育脱贫的信心。
  首先,广泛实施通识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一方面,为贫困农户提供免费的通识教育培训,提升贫困农户的基本文化素质。以村庄为单位开展普及农村生产生活常识的通识教育培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政策、生产知识、生活常识、健康知识等与贫困农户切身相关的知识技术在农户中广泛传播,为贫困农户进一步掌握技能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农户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免费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使农户掌握农业产业的专业技术,提高家庭劳动力技能。农业技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地区差异较大、农户需求差异性大,这就要求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根据贫困农户的需求,用通俗化的语言、好懂易学的方式精准施教,点对点地输送,并在农户间推行“干中学”“传帮带”的做法,做到专业技术知识在贫困农户中自主传播,培养一批农业技术土专家。
  其次,补齐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升级校舍与教学設备,切实做到“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学校”。教学设备方面要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改变知识与信息的传递模式,变革现有的教育方式,减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解决城乡与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软件建设。在贫困地区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合理布局教学网点,提高师资待遇,解决贫困农户儿童入学贵、入学难的问题。对于贫困农户学生,要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扩大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机会。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解决贫困地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等。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供教师住房,提高工资标准,职称评聘、表彰评选进一步向乡村教师倾斜,着力提高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再次,重构学校教育资源。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农户学生通过学习弥补能力缺陷,形成人力资本,发挥知识与能力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但贫困学生本身综合素质偏低,基础比较薄弱,要破除贫困农户学生成功的阻碍因素,通过向贫困农户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弥补前期教育的不足。通过东西部教育定点帮扶,使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输入到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地区的教育鸿沟。从国家层面探索“寒门出贵子”的教育模式,促使学校教育模式与贫困农户学生特征相匹配。 确立多样化的培养学习目标,避免精英化与城市化教育倾向,逐步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打破贫困文化的禁锢,增强文化适应性,形成培养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机制。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HT]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0.
  [2]刘永富.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J].中央党校报告选,2017,(5).
  [3]郭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4]邹薇,郑浩.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J].经济学动态,2014,(6).
  [5]李桂荣,谷晓霞.农村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分析[J].教育研究,2012,(7).
  [6]Oscar Lewis.The Culture of Poverty[J].Scientific American,1966,(4).
  【责任编辑:黎峰】
其他文献
摘要:央视《等着我》推出一系列与民族历史、国家命运相交织,有“大叙事”特征的寻人节目,重现革命战争历史,实证“国家记忆”,彰显了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央视通过《等着我》的成功策划履行了国家媒体的社会职责和“保存国家记忆”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一种价值塑造和精神召唤的特殊功能”,其对振奋民族精神、增进群体意识、彰显共同体价值、教育和鼓舞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给青年群体的回信,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集中演绎,其涵摄丰厚的价值趣旨,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回信话语内蕴情理兼备的话语叙事、运力巧妙的话语修辞、言简意赅的话语呈现的鲜明风韵,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典型范式。以习近平给青年群体回信的话语表达为“模板”,不断探索践行其话语表达精髓的有效途径,对完善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
就读于陕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学校初中一年级的13岁女生婷婷(化名),转学到这所学校以来,因成绩不好总是遭到班主任辱骂。6月14号到7月5号期间,婷婷断断续续录下来一百多条录音,时长超过20小时。日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教体局官方微博就“商丹高新學校初一女生遭老师辱骂”一事通报称,目前该问题已经立案,正在深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情况,依规依据严肃处理。当晚商州教体局局长、涉事学校校长等负责人前往女生家中致
摘要:《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它以简明扼要、昂扬有力的“宣言体”,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纲领、策略原则、政治立场,并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共产主义前景。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则是在继承《宣言》核心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錘炼的,是我们党的“内驱力”与“元引擎”。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与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政
烈火燎原,   血汗洒遍,  历经生死考验,  带来光明温暖。  铸就钢铁长城,  堅守祖国边疆,  捍卫中华尊严,  国泰民安成就最大心愿。  泥巴裹腿,  汗流浃背,  日夜奋战受灾一线,  当人们恢复家园,  坚毅的笑脸绽放春天。  千难万险,  勇往直前,  胜利的号角响彻蓝天,  五洲四海为你们喝彩。  (责编 宋行军)
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的一种教育形式,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和生活,保证他们学习的平等性。我们常说孩子是落入人间的天使,那些需要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或许就是折翼的天使,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关心与关爱。我园作为无锡市首批融合教育的示范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管理实践。一、健全组织架构  为了做好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工作,我们从顶层设计开始,成立以园长为主要负责人
摘要: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是决定并购效果的重要因素。修己、安人、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国际主流管理理念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在修己、安人、平天下的逻辑框架下,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对并购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可以为并购后的整合提供一个新思路。在海外并购人力资源整合中,需要以权变思维来看待和实施文化创新。
摘要:“共同胜利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演变所作出的对于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预言,但并未成为现实;“独立建设论”成为和平与发展时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别于“共同胜利论”的“独立建设论”。从“共同胜利论”到“独立建设论”的转变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与时俱进,彰显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立足现实社会发展实际,应高度重视“独立建设论”的理论创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的基础课程,语文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语文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同时文字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本文立足小学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途径,希望为研究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语文教材中特有的文字、画面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感情抒发,既有助于丰富小学生文化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将语文教学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发展时期作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族复兴”理论回答和话语建构。“民族复兴”话语经历了从“物质指向”到“全面指向”,从“主体意识”到“共同体意识”,从“动员话语”到“制度话语”,从“本国经验”到“世界意义”的演进。“民族复兴”实践的推进、国家位势变化、国家治理理性化精细化进程是其不断向前演进的驱动力,这一演进对于保持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