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全身性疾病,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最严重的为心血管病变的各种并发症,且非常广泛和发展迅速,它还可以引起眼部疾患,严重者可致失明,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应引起糖尿病患者对防盲的高度警惕。
新近资料表明,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糖尿病导致失明的眼部并发症有:糖尿病性虹膜炎、出血性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神经病变等。其表现特征以角膜干燥皱缩、屈光不正常为首发症状,常诉视力模糊,且易形成穿孔性角膜炎。视网膜病变的产生对视力构成严重的威胁,多为双侧性。十年中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94%,主要病理改变在血管,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微血管瘤,导致眼底出血,特别是玻璃体出血,易造成视网膜剥离,是糖尿病患者突然失明的重要因素。虹膜病变,形成新生血管可导致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晶体混浊严重者,可于24小时内形成所谓急性白内障,48小时即可完全成熟,糖尿病眼病变者中约47%患白内障,其中15%有视力障碍;动眼神经损害时常表现为复视、眼肌麻痹或上睑下垂现象。
自1921年发现胰岛素后,糖尿病的治疗虽已有很大进步,可是由于病因未明,至今仍徘徊于饮食、口服降糖药、适当运动和胰岛素治疗,而仅能达到调节代谢紊乱的水平。故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防止糖尿病眼病的演变和发生,但医学家指出,如能在确诊糖尿病的前5年(或无症状期)严格控制血糖,眼部病变则很少发生,某些早期眼部病变经治疗后也可消失。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能防止或减轻眼部病变。出血及有少量渗出者可试用阿安明,约半数视力可好转。目前已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栎晶或单独使用阿斯匹林或苯磺唑酮、潘生丁联合使用,治疗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疗效。如今由于抗感染及控制血糖药物的进步,加之显微手术的开展,只要适当控制血糖即可手术,成功率高,极少发生意外。使用氩激光凝固疗法,烧灼糖尿病性微血管瘤,对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的效果较理想。因玻璃体中血块、视网膜剥离、纤维蛋白膜形成,严重影响视力时,可做玻璃体切除或分离术,将玻璃体及血块吸出,能松解纤维的牵拉,以恢复视网膜的位置,可取得明显疗效。
由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治疗此较困难,预防它的发生就成了治疗糖尿病的首要问题。神经节苷脂(康络素)能渗透到周围神经原鞘膜中,进入轴突膜后激活有关酶系,使轴突膜内外离子平衡,促使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恢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受损神经修复。
【编辑:迟昊】
新近资料表明,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糖尿病导致失明的眼部并发症有:糖尿病性虹膜炎、出血性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神经病变等。其表现特征以角膜干燥皱缩、屈光不正常为首发症状,常诉视力模糊,且易形成穿孔性角膜炎。视网膜病变的产生对视力构成严重的威胁,多为双侧性。十年中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94%,主要病理改变在血管,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微血管瘤,导致眼底出血,特别是玻璃体出血,易造成视网膜剥离,是糖尿病患者突然失明的重要因素。虹膜病变,形成新生血管可导致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晶体混浊严重者,可于24小时内形成所谓急性白内障,48小时即可完全成熟,糖尿病眼病变者中约47%患白内障,其中15%有视力障碍;动眼神经损害时常表现为复视、眼肌麻痹或上睑下垂现象。
自1921年发现胰岛素后,糖尿病的治疗虽已有很大进步,可是由于病因未明,至今仍徘徊于饮食、口服降糖药、适当运动和胰岛素治疗,而仅能达到调节代谢紊乱的水平。故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防止糖尿病眼病的演变和发生,但医学家指出,如能在确诊糖尿病的前5年(或无症状期)严格控制血糖,眼部病变则很少发生,某些早期眼部病变经治疗后也可消失。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能防止或减轻眼部病变。出血及有少量渗出者可试用阿安明,约半数视力可好转。目前已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栎晶或单独使用阿斯匹林或苯磺唑酮、潘生丁联合使用,治疗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疗效。如今由于抗感染及控制血糖药物的进步,加之显微手术的开展,只要适当控制血糖即可手术,成功率高,极少发生意外。使用氩激光凝固疗法,烧灼糖尿病性微血管瘤,对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的效果较理想。因玻璃体中血块、视网膜剥离、纤维蛋白膜形成,严重影响视力时,可做玻璃体切除或分离术,将玻璃体及血块吸出,能松解纤维的牵拉,以恢复视网膜的位置,可取得明显疗效。
由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治疗此较困难,预防它的发生就成了治疗糖尿病的首要问题。神经节苷脂(康络素)能渗透到周围神经原鞘膜中,进入轴突膜后激活有关酶系,使轴突膜内外离子平衡,促使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恢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受损神经修复。
【编辑: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