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校有着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调研的过程中要将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党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参与,收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实现党校自身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新形势;党校教师政策;宣传
党校是各级党委的重要部门,主要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研究,更好的与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其要准确的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加强理解和诠释。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怎样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其立足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党校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宣传力度
基层组织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明确党校的基本任务。需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进行大力的宣传。从中能够看出,党校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进行宣传。基于此,党校要充分利用其职能,发挥出基层干部的主体作用,围绕当地地区的实际民情,并结合两会的内容,对党政提出的重要会议精神加强理解和解读,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体职工能够深入的了解党情和国情,与地区的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对比,既能够客观反映地方上的差距,也能够让民众看到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这样才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齐心协力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发光发热。
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极的开展,而党校要高举党的旗帜,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这样才能够帮助基层党员认清当前发展的形势,重新在党员中建立牢固信念和宗旨,重新振奋精神,不贪图享乐,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将一切精力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加强思想认识,保持党与群众建立紧密联系的优良作风,积极宣传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当中去,与广大人民群众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保证地方的经济安稳健康。
二、立足实际,创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除了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以外,党校还需要培训各级的领导干部和储备干部,并且还需要开展党委和政府的专题研讨班。而党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形势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在促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一批实用型的基层党员干部。一方面能够保证党的基层干部在政治思想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同步和一致,思想上不掉队;另一方面是要开拓基层党员干部的眼界,引导和培养其创新意识,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让其对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坚持以发展当地经济为核心目的,树立责任和发展意识,建立清廉、公正、奉献的良好形象,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有意识的学习服务群众的相关知识,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行强化,与民众的联系要加强,保持对群众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群众的服务工作。
在进行培训时,党校面临的是能力、素养差异比较明显的基层党员干部,如果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那么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强化。这就需要丰富培训的形式,一方面要除了要建立传统集中班意外,党校还应该对课题的研讨和培训等专题进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要办好流动党校,派遣教师深入到乡镇中去进行讲课,将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等及时的传达。还要建立移动党校,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党校要将实用的课题提前准备好,将重要的内容制作成光碟或者专栏、报刊,下发给基层群众看,从而达到实时学习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创造出共同發展的大环境,党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帮助基层干部学习新理念、强化新技能,从而能够务实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
三、根据地区实际找出发展方向更好实现党校价值
党校作为地方部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是其肩负的重要任务,这也要求党校要积极的履行自己地区政府参谋的职责。因此,党校的全体教师都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查和调研,以发展当地经济为最终目的,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想法与党校教育培训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一些积极正面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的中心工作中去,与党员和基层干部明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和全面的分析,理清发展的思路,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以此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在基层工作中有序的开展和进行。
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提是建立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且又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发展。而党校教师肩负培训基层干部的责任,因此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深入的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够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从而将培训具体化,保证党校工作的有效性。党校对于国际或者国内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都要展开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要为党的理论创新进行服务,从而提升党校的教学质量,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党校在进行调研工作的同时要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课题去进行分析,并且主动参与到调研当中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交流,才能够找到开展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找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党校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活动和服务,才能够在教育群众中有效发挥党校职能。
四、结束语
党校在就行调研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课题来进行,党校的教师应该积极地深入到当地的实际考察中去,收集相关的意见。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党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作鹏.新形势下党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自我优化路径[J].河南农业,2014,(24):10-11.
[2]郑中华.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校教师共产主义信仰的必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6,(11):20,22.
[3]格桑卓嘎.落实“三严三实”锤炼六种素养——提升基层县级党校教师素养,做合格党校教师[J].新课程·下旬,2015,(9):176-176,177.
关键词:新形势;党校教师政策;宣传
党校是各级党委的重要部门,主要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研究,更好的与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其要准确的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加强理解和诠释。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怎样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其立足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党校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宣传力度
基层组织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明确党校的基本任务。需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进行大力的宣传。从中能够看出,党校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进行宣传。基于此,党校要充分利用其职能,发挥出基层干部的主体作用,围绕当地地区的实际民情,并结合两会的内容,对党政提出的重要会议精神加强理解和解读,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体职工能够深入的了解党情和国情,与地区的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对比,既能够客观反映地方上的差距,也能够让民众看到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这样才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齐心协力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发光发热。
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极的开展,而党校要高举党的旗帜,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这样才能够帮助基层党员认清当前发展的形势,重新在党员中建立牢固信念和宗旨,重新振奋精神,不贪图享乐,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将一切精力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加强思想认识,保持党与群众建立紧密联系的优良作风,积极宣传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当中去,与广大人民群众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保证地方的经济安稳健康。
二、立足实际,创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除了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以外,党校还需要培训各级的领导干部和储备干部,并且还需要开展党委和政府的专题研讨班。而党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形势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在促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一批实用型的基层党员干部。一方面能够保证党的基层干部在政治思想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同步和一致,思想上不掉队;另一方面是要开拓基层党员干部的眼界,引导和培养其创新意识,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让其对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坚持以发展当地经济为核心目的,树立责任和发展意识,建立清廉、公正、奉献的良好形象,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有意识的学习服务群众的相关知识,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行强化,与民众的联系要加强,保持对群众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群众的服务工作。
在进行培训时,党校面临的是能力、素养差异比较明显的基层党员干部,如果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那么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强化。这就需要丰富培训的形式,一方面要除了要建立传统集中班意外,党校还应该对课题的研讨和培训等专题进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要办好流动党校,派遣教师深入到乡镇中去进行讲课,将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等及时的传达。还要建立移动党校,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党校要将实用的课题提前准备好,将重要的内容制作成光碟或者专栏、报刊,下发给基层群众看,从而达到实时学习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创造出共同發展的大环境,党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帮助基层干部学习新理念、强化新技能,从而能够务实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
三、根据地区实际找出发展方向更好实现党校价值
党校作为地方部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是其肩负的重要任务,这也要求党校要积极的履行自己地区政府参谋的职责。因此,党校的全体教师都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查和调研,以发展当地经济为最终目的,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想法与党校教育培训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一些积极正面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的中心工作中去,与党员和基层干部明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和全面的分析,理清发展的思路,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以此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在基层工作中有序的开展和进行。
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提是建立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且又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发展。而党校教师肩负培训基层干部的责任,因此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深入的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够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从而将培训具体化,保证党校工作的有效性。党校对于国际或者国内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都要展开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要为党的理论创新进行服务,从而提升党校的教学质量,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党校在进行调研工作的同时要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课题去进行分析,并且主动参与到调研当中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交流,才能够找到开展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找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党校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活动和服务,才能够在教育群众中有效发挥党校职能。
四、结束语
党校在就行调研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课题来进行,党校的教师应该积极地深入到当地的实际考察中去,收集相关的意见。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党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作鹏.新形势下党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自我优化路径[J].河南农业,2014,(24):10-11.
[2]郑中华.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校教师共产主义信仰的必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6,(11):20,22.
[3]格桑卓嘎.落实“三严三实”锤炼六种素养——提升基层县级党校教师素养,做合格党校教师[J].新课程·下旬,2015,(9):17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