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从区域政策和管理创新视角对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2001年,中国社科院王春光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学术性的概念,首先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生活经历,不仅具有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生活期望,也要求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存在的问题
南宁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在就业和收入、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质量较差,生活水平偏低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城镇新增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这导致他们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收入较少,却需承受较高的生活成本,因而生活幸福感不强。
(二)社会认知偏低,社会心理分化
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生存和发展的真实想法及心理预期的分化情况,呈现出复杂化的局面。法律意识相对增强,注重劳动权益的保护,但仍存在维权困难。只有为数不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就业所在地的党、团或工会组织,相当数量的农民工不能得到相关组织的保护。在身份预期方面,尽管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市民”的自我身份定位,但现实中,他们仍受到制度、政策和社会等因素的排斥和隔离,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的主流群体,成为工作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
(三)生活方式市民化,社会交往同质化
随着城市与周边交通网络的发展,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已由临时性流动向着定居城市转变,他们已不再仅仅为了挣钱而打工,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打工来改变生活状态,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并最终扎根于城市。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仍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他们身份相同或近似、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农民工为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在生活习惯上,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处在接受城市规范、逐步走向适应的过渡阶段。
二、促进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
(一)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体系
尽管在发达地区二元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约作用正在减弱,但在南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医疗、教育、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解决依然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基于计划体制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尽管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南宁市正义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制度创新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涉及的是一个对既有制度体系进行彻底变革的问题,在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改革建立于其上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时,政府只能是这一变革过程的主体。
(二)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
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其人力资本增长的缓慢,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很难通过较高的个人素质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完成义务教育之外,还主动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普遍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宽泛,因此南宁市政府还亟需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等,通过争取中央统筹和动员社会资源等解决培训资金缺乏问题。由于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其最适合的供给主体就是政府。
(三)强化落实政府执行力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诸多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各级政府的执行不力、不到位和缺位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政府行政体制设计上的部门职能重叠导致的相互推读扯皮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不合理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中,政府本身就是这一制度下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也使得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硬化各级政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约束。
(四)鼓勵新生代农民工建设新农村
重视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建设新农村,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另一条必由之路。从实地调查研究来看,南宁市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清洁乡村,美丽南宁”大行动就是最好的经验,应该加以总结推广。因为对于南宁首府城市来说,仅仅依靠南宁一个城市消化吸收大量农村过剩人口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望走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因此,南宁市要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应该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农村的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何军.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分位数回归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2011,(6):15-25.
[2]黄惠丽.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黄艳,姜凯心,徐亚光.新生代农社会融入现状研究[J].财经论坛,2011(6).
[4]郝丹梅.新生代农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J].延安:延安大学,2011:1-9.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2001年,中国社科院王春光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学术性的概念,首先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生活经历,不仅具有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生活期望,也要求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存在的问题
南宁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在就业和收入、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质量较差,生活水平偏低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城镇新增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这导致他们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收入较少,却需承受较高的生活成本,因而生活幸福感不强。
(二)社会认知偏低,社会心理分化
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生存和发展的真实想法及心理预期的分化情况,呈现出复杂化的局面。法律意识相对增强,注重劳动权益的保护,但仍存在维权困难。只有为数不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就业所在地的党、团或工会组织,相当数量的农民工不能得到相关组织的保护。在身份预期方面,尽管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市民”的自我身份定位,但现实中,他们仍受到制度、政策和社会等因素的排斥和隔离,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的主流群体,成为工作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
(三)生活方式市民化,社会交往同质化
随着城市与周边交通网络的发展,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已由临时性流动向着定居城市转变,他们已不再仅仅为了挣钱而打工,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打工来改变生活状态,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并最终扎根于城市。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仍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他们身份相同或近似、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农民工为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在生活习惯上,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处在接受城市规范、逐步走向适应的过渡阶段。
二、促进南宁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
(一)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体系
尽管在发达地区二元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约作用正在减弱,但在南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医疗、教育、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解决依然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基于计划体制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尽管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南宁市正义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制度创新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涉及的是一个对既有制度体系进行彻底变革的问题,在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改革建立于其上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时,政府只能是这一变革过程的主体。
(二)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
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其人力资本增长的缓慢,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很难通过较高的个人素质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完成义务教育之外,还主动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普遍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宽泛,因此南宁市政府还亟需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等,通过争取中央统筹和动员社会资源等解决培训资金缺乏问题。由于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其最适合的供给主体就是政府。
(三)强化落实政府执行力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诸多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各级政府的执行不力、不到位和缺位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政府行政体制设计上的部门职能重叠导致的相互推读扯皮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不合理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中,政府本身就是这一制度下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也使得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硬化各级政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约束。
(四)鼓勵新生代农民工建设新农村
重视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建设新农村,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另一条必由之路。从实地调查研究来看,南宁市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清洁乡村,美丽南宁”大行动就是最好的经验,应该加以总结推广。因为对于南宁首府城市来说,仅仅依靠南宁一个城市消化吸收大量农村过剩人口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望走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因此,南宁市要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应该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农村的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何军.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分位数回归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2011,(6):15-25.
[2]黄惠丽.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黄艳,姜凯心,徐亚光.新生代农社会融入现状研究[J].财经论坛,2011(6).
[4]郝丹梅.新生代农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J].延安:延安大学,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