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了迎接《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本刊举办了题为“一路有你相伴——庆祝《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的征文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应征稿件。自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选登部分征文,与大家分享。这些征文讲述的大多是读者、作者和《幼儿教育》杂志之间温暖的情感故事。30年来,他们杂志相识、相知、相伴,不离不弃,共同成长。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唯有以用心办刊来回报读者、作者的厚爱,并继续努力,让杂志成为一扇窗户,一个平台,一座桥梁,一位朋友……
三十年前,我们拿到第一期《幼儿教育》时,就爱不释手。
三十年来,我们与她相识、相知、相伴。她是我们学习的课堂,成长的摇篮,也是助我们走向成功的值得信赖的平台。
相识
80年代初期,教育部在新编的幼儿教育教材中将原来的“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的学科改为“语言”与“常识”两门学科。那时,为了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和其他6位志同道合的同行组成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小组,写了一篇《小班语言教学的尝试》,刊登在1982年第5期的《幼儿教育》上。编辑部还同时刊登了一封幼儿家长来信,这位读者说,我们编写的教材教育效果很好。迫切希望我们继续编下去。
于是,我们分别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好宝宝”“花园真美丽…好朋友…小猫在哪里”“晚上和早晨”等11个单元整理成文。题为“小班语言试验教材及教学安排”,在1982年的《幼儿教育》上连载四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与普遍认可。
这一次相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为我们研究幼儿园课程拉开了序幕。
这次的有缘相识,使我们和《幼儿教育》的采编^员交上了朋友。
相知
1984年底,我因工作需要调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科室。当时,在全国幼教开展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多年的幼教实践为基础。于1985年大胆地提出了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的研究设想,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摸着石子过河,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幼儿教育》编辑部的同志很重视我们的一些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经验。连续刊登了我们的《幼儿园“大带小”教育活动初探》《幼儿情趣与提问设计》等相关文章,不断坚定着我们研究课程的信念。
在这期间,《幼儿教育》编辑部的领导还对我们进行幼教理论方面的指导,他们邀请我们去杭州参加幼教研讨会。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编辑部邀请了全国几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教授,和我们几位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等热点问题。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我们也畅所欲言。谈了大量实践体会和一些困惑。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获得了不少信息,不仅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也进一步认识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次是《幼儿教育》创刊100期庆祝活动,编辑部邀请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特级教师欢聚一堂,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大家在会议期间既回顾了《幼儿教育》创刊100期所取得的成绩,又观摩了南北特级教师的现场教学活动,领略了他们的教学特色与风采。
我们的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经过两轮的反复实践,形成了87个主题,在理性思考和实践总结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获得了上海市普教科研一等奖,全国中小(幼)教学改革金钥匙奖。这以后,我们一方面对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中的一些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整理出了20个左右的活动方案,形成了“给孩子一把金钥匙”“让孩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动起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等案例。《幼儿教育》编辑部充分关注我们的这些研究,并全文登载相关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将87个主题编撰成《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设计》一书,由于经费不足,该书只好作为内部资料编发。《幼儿教育》编辑部的主编获知这一信息后,立即专程来我院与领导洽谈。之前,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到不少省(区、市)的幼教工作者普遍反映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活动设计新颖,有很强的操作性。为此。他们希望由我俩担任正副主编,将此书正式出版。经过商讨,《幼儿教育》编辑部决定负责该书审稿工作,并向全国广大幼教工作者推广。此书经外文出版社出版后,立即畅销大江南北。
相伴
在从事幼教工作近60个寒暑中,我们有幸在其中的后30年先后结交了《幼儿教育》的历任主编罗韬、李运庆、章红、张虹和各栏目编辑,与他们相伴而行,受到他们诸多的扶持与指点。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30年来。每次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刊物,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从中吸取营养。她各具特色的专栏,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闪光理论色彩的文章,广泛而实用的信息,对我们的工作都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值此《幼儿教育》创刊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贺礼。祝刊物日益兴旺发达,成为全国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其他从事、关心学前教育事业的读者不可或缺的至宝。
三十年前,我们拿到第一期《幼儿教育》时,就爱不释手。
三十年来,我们与她相识、相知、相伴。她是我们学习的课堂,成长的摇篮,也是助我们走向成功的值得信赖的平台。
相识
80年代初期,教育部在新编的幼儿教育教材中将原来的“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的学科改为“语言”与“常识”两门学科。那时,为了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和其他6位志同道合的同行组成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小组,写了一篇《小班语言教学的尝试》,刊登在1982年第5期的《幼儿教育》上。编辑部还同时刊登了一封幼儿家长来信,这位读者说,我们编写的教材教育效果很好。迫切希望我们继续编下去。
于是,我们分别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好宝宝”“花园真美丽…好朋友…小猫在哪里”“晚上和早晨”等11个单元整理成文。题为“小班语言试验教材及教学安排”,在1982年的《幼儿教育》上连载四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与普遍认可。
这一次相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为我们研究幼儿园课程拉开了序幕。
这次的有缘相识,使我们和《幼儿教育》的采编^员交上了朋友。
相知
1984年底,我因工作需要调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科室。当时,在全国幼教开展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多年的幼教实践为基础。于1985年大胆地提出了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的研究设想,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摸着石子过河,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幼儿教育》编辑部的同志很重视我们的一些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经验。连续刊登了我们的《幼儿园“大带小”教育活动初探》《幼儿情趣与提问设计》等相关文章,不断坚定着我们研究课程的信念。
在这期间,《幼儿教育》编辑部的领导还对我们进行幼教理论方面的指导,他们邀请我们去杭州参加幼教研讨会。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编辑部邀请了全国几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教授,和我们几位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等热点问题。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我们也畅所欲言。谈了大量实践体会和一些困惑。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获得了不少信息,不仅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也进一步认识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次是《幼儿教育》创刊100期庆祝活动,编辑部邀请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特级教师欢聚一堂,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大家在会议期间既回顾了《幼儿教育》创刊100期所取得的成绩,又观摩了南北特级教师的现场教学活动,领略了他们的教学特色与风采。
我们的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经过两轮的反复实践,形成了87个主题,在理性思考和实践总结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获得了上海市普教科研一等奖,全国中小(幼)教学改革金钥匙奖。这以后,我们一方面对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中的一些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整理出了20个左右的活动方案,形成了“给孩子一把金钥匙”“让孩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动起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等案例。《幼儿教育》编辑部充分关注我们的这些研究,并全文登载相关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将87个主题编撰成《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设计》一书,由于经费不足,该书只好作为内部资料编发。《幼儿教育》编辑部的主编获知这一信息后,立即专程来我院与领导洽谈。之前,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到不少省(区、市)的幼教工作者普遍反映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活动设计新颖,有很强的操作性。为此。他们希望由我俩担任正副主编,将此书正式出版。经过商讨,《幼儿教育》编辑部决定负责该书审稿工作,并向全国广大幼教工作者推广。此书经外文出版社出版后,立即畅销大江南北。
相伴
在从事幼教工作近60个寒暑中,我们有幸在其中的后30年先后结交了《幼儿教育》的历任主编罗韬、李运庆、章红、张虹和各栏目编辑,与他们相伴而行,受到他们诸多的扶持与指点。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30年来。每次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刊物,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从中吸取营养。她各具特色的专栏,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闪光理论色彩的文章,广泛而实用的信息,对我们的工作都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值此《幼儿教育》创刊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贺礼。祝刊物日益兴旺发达,成为全国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其他从事、关心学前教育事业的读者不可或缺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