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园地”是语文“双基”训练的重要园地,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田园,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双手去完成,用思维去探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情趣、创新。
[关键词]语文园地 环境创设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语文园地”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理念。各“语文园地”从名称到内容的安排,体现出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呈现给孩子们一个喜闻乐见的“快乐家园”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以“园地”为平台,让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时刻都中各种生活中成长,可以说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在语文园地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环节:认识生活周围的字或事物。如:“语文园地一”中,“我会认”一题,它的要求是让学生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在练习的三朵美丽小花中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姓氏,但大多数都是学生未在课堂上学过的字。老师让学生认一认,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你认识的姓氏填上颜色。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王、陈、孙、杨……”学生一个个都读得准确又响亮,有些个别不认识的字也在别的同学带领帮助下马上记住了。问其原因,原来他的爸爸或妈妈、外婆或奶奶,甚至舅公的姓氏他早就看会了,他还会说出书上没有的姓来。看着自己书上的小花一朵朵开得灿烂美丽,学生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教师此时适时提示,可让学生介绍班级中其他小朋友的姓,学校里老师的姓,家里其他人的姓等。老师写一写,学生认一认,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的人与自己那么贴近,认识别人的姓就认识了那么多字,是那么有意思。
另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观察、勤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知识,从而积累词汇与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活动
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大多好动爱玩,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进入小学后,相对正规的学习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厌倦。在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苹果,在他们看来,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能说会道的精灵。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点。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而重要。
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有位教师精心创设了“到大森林秋游”的情境。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森林爷爷的请柬”,大家唱着《一同去郊游》的歌,高高兴兴地向大森林出发了(此时,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组森林秋色图片)。“走着走着”,小朋友遇见了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热心的孩子当然得帮这个忙,于是,“帮小鸟找家”的活动开始了(即“我会走”)。在此,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拼音字母和汉字“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美丽的大树和活泼可爱的小鸟,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全身心地进入了充满情趣的大自然怀抱中,为了完成“帮小鸟找家” 的任务,他们亢奋、踊跃,高度自主,积极合作,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极其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三、把多媒体做为教学的工具平台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展示台”是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也使学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一项训练。如“展示台”的“识字加油站”和“识字擂台”里有:
“我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你呢?”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
“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
“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
“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了许多字,咱们交流一下,好吗?”等等。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这个平台给孩子们展现他们辛苦收集的资料,并且给以正面评价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将孩子们收集的课外生字通过多媒体投影出来,并且与熟字进行比较,利用多媒体灵活机动的特点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突显出来,让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评价、共同提高。还可以将孩子们收集课外生字的识字本扫描入电脑,大家评议哪个小朋友的“识字本”制作得最漂亮,评选出“识字大王”。利用多媒体这一学习工具给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四、在合作中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而合作常常更能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成功,因为它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常常有许多识记巩固类的练习,在这种练习中,可以发挥小组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教学“复习园地”中,让学生用各种小东西摆出字母的样子来,由于一个人的思维有限,若分组合作,让他们各尽其才,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迸发出来:有的组用小手摆出了“c、x、q”等字母,有的小组用牙签摆出了“x、y、z、k”等字母,有的干脆来个捏橡皮泥比赛,把各个 字母用橡皮泥捏出来……
又如在教一年级“语文园地六”的“看谁说得多”一题时,小组员们纷纷献计献策,“走之底”、“女字旁”等偏旁的字被大家一个个找了出来,由于为了赛出哪一组最厉害,有的组竟拿出字典、课外书找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又丰富了知识。
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更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因为谁也不愿让自己的小组落后,谁都不愿让自己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中落伍,更能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创造了条件。
“语文园地”是语文“双基”训练的重要园地,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这一片崭新的土地上学得更多的知识。在这里,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田园,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情趣、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城东小学)
[关键词]语文园地 环境创设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语文园地”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理念。各“语文园地”从名称到内容的安排,体现出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呈现给孩子们一个喜闻乐见的“快乐家园”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以“园地”为平台,让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时刻都中各种生活中成长,可以说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在语文园地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环节:认识生活周围的字或事物。如:“语文园地一”中,“我会认”一题,它的要求是让学生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在练习的三朵美丽小花中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姓氏,但大多数都是学生未在课堂上学过的字。老师让学生认一认,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你认识的姓氏填上颜色。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王、陈、孙、杨……”学生一个个都读得准确又响亮,有些个别不认识的字也在别的同学带领帮助下马上记住了。问其原因,原来他的爸爸或妈妈、外婆或奶奶,甚至舅公的姓氏他早就看会了,他还会说出书上没有的姓来。看着自己书上的小花一朵朵开得灿烂美丽,学生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教师此时适时提示,可让学生介绍班级中其他小朋友的姓,学校里老师的姓,家里其他人的姓等。老师写一写,学生认一认,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的人与自己那么贴近,认识别人的姓就认识了那么多字,是那么有意思。
另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观察、勤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知识,从而积累词汇与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活动
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大多好动爱玩,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进入小学后,相对正规的学习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厌倦。在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苹果,在他们看来,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能说会道的精灵。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点。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而重要。
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有位教师精心创设了“到大森林秋游”的情境。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森林爷爷的请柬”,大家唱着《一同去郊游》的歌,高高兴兴地向大森林出发了(此时,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组森林秋色图片)。“走着走着”,小朋友遇见了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热心的孩子当然得帮这个忙,于是,“帮小鸟找家”的活动开始了(即“我会走”)。在此,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拼音字母和汉字“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美丽的大树和活泼可爱的小鸟,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全身心地进入了充满情趣的大自然怀抱中,为了完成“帮小鸟找家” 的任务,他们亢奋、踊跃,高度自主,积极合作,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极其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三、把多媒体做为教学的工具平台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展示台”是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也使学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一项训练。如“展示台”的“识字加油站”和“识字擂台”里有:
“我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你呢?”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
“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
“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
“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了许多字,咱们交流一下,好吗?”等等。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这个平台给孩子们展现他们辛苦收集的资料,并且给以正面评价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将孩子们收集的课外生字通过多媒体投影出来,并且与熟字进行比较,利用多媒体灵活机动的特点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突显出来,让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评价、共同提高。还可以将孩子们收集课外生字的识字本扫描入电脑,大家评议哪个小朋友的“识字本”制作得最漂亮,评选出“识字大王”。利用多媒体这一学习工具给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四、在合作中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而合作常常更能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成功,因为它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常常有许多识记巩固类的练习,在这种练习中,可以发挥小组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教学“复习园地”中,让学生用各种小东西摆出字母的样子来,由于一个人的思维有限,若分组合作,让他们各尽其才,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迸发出来:有的组用小手摆出了“c、x、q”等字母,有的小组用牙签摆出了“x、y、z、k”等字母,有的干脆来个捏橡皮泥比赛,把各个 字母用橡皮泥捏出来……
又如在教一年级“语文园地六”的“看谁说得多”一题时,小组员们纷纷献计献策,“走之底”、“女字旁”等偏旁的字被大家一个个找了出来,由于为了赛出哪一组最厉害,有的组竟拿出字典、课外书找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又丰富了知识。
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更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因为谁也不愿让自己的小组落后,谁都不愿让自己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中落伍,更能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创造了条件。
“语文园地”是语文“双基”训练的重要园地,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这一片崭新的土地上学得更多的知识。在这里,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田园,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情趣、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