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空大跨度悬挑梁板结构的施工特点是跨度大、施工难度高。为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确保安全,完善高空大跨度结构悬挑梁板的施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悬挑结构;悬挑梁板;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因建筑物外立面创新的构思要求,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频繁使用,也为节约建筑用地,改善城市景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高层建筑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安全防护能力弱,施工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了保证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还需要对建筑结构、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笔者参与建设的某拟建工程由于建筑设计需要,在标高41.3m向外侧悬挑一跨梁板,其挑出跨度为4710mm,板厚12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橫向次梁截面为300*800,纵向边梁截面为300*600。由于悬挑梁板投影位置处于已开挖的地下室基础边坡上,造成了其支撑体系着力点设计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考虑多套方案,并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优化,圆满完成了该悬挑梁板的施工,其施工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
1、施工方案确定
为了完成高空悬挑梁板的施工,我们考虑了三个施工方案。方案一:从地下室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直至41.3m;方案二:以下二层边梁为支撑点,斜挑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方案三:从下二层楼面架设工字钢,斜挑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架立在槽钢架上。
经分析,方案一为落地式扣件钢管支撑架,搭设量大,工期长,因其细长可能导致支撑体系不稳定。该体系在施工时,施工荷载产生的压缩沉降变形较大,对质量影响较大。方案二则以下二层的边梁为支撑点向外悬挑梁板边缘架设斜向管,斜向钢管倾斜度达到30°,支撑架稳定性差,架设过程中无法解决失稳问题,抗倾覆性差,架设困难。方案三与方案一比较,架体搭设量小,工期短,避免了因架体太高的失稳和压缩沉降变形较大的问题。方案三与方案二比较,16根工字钢从32.9m层楼面挑出,组成悬挑平台,缩短了悬挑钢管架的水平距离,斜向钢管倾斜角降为17°有利于解决支撑架失稳问题,降低了架设难度。为解决由于悬挑架的变形大且荷载全部传递给32.9m楼层的问题,我们在工字钢端部与37.1m楼层的边梁通过钢丝绳进行可靠连接,变悬挑支撑平台为简支结构的支撑平台,传力线路明确,计算简便。
2、支撑系统的计算
(1)计算模型的确定
初设支撑架步距为1.8m,立杆纵距1.0m,横距为0.9m,支撑架管选用48×3.5mm钢管。楼板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按节点处的均布荷载传递至支撑架的的每一根立杆的节点上。支撑架按整体桁架计算,杆件受力及扣件受力在计算整体桁架时为计算简便,分成一片片的桁架组合。支撑架将荷载传于16#工字钢组成的平台,再传至钢丝绳拉索和钢筋锚环。
(2)支撑架体系的计算及钢丝绳规格确定
按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进行计算,支撑架体系计算结果见下表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搭建工字钢平台和用钢丝绳作为工字钢平台拉索的方案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经过计算钢丝绳拉索所受最大拉力和查表,确定采用直径17.5mm,强度等级为1550Mpa,6×37钢丝绳为拉索。
3、工字钢平台搭设
钢筋锚环布置:钢筋锚环采用直径20mm热轧光圆钢筋。
混凝土早强措施:进行37.1m层混凝土浇筑时,边梁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即由原设计的C30提高为C35,经7d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30Mpa以上。
设置顶托支撑:搭设支撑架时,在32.9m层和37.1m层边梁下加钢管顶托支撑,间距800mm,以提高两层边梁共同承担荷载能力,减少边梁变形。
工字钢定位:浇筑32.9m楼面时,预埋好Φ20圆钢锚环,并控制好工字钢间距(如图1所示),每根悬挑工字钢按规范要求埋设3根锚环,摆放工字钢时起稳固作用。
图1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悬挑平台搭设:待砼初凝后,即安装工字钢,先控制好悬挑长度,然后用木楔将工字钢与锚环楔牢,将立管套在已焊好的工字钢上口Φ25螺纹钢上(如图2所示)。并在工字钢上铺设4cm厚的木板形成平台。在距工字钢上口20cm处搭设纵向扫地杆。
图2 工字钢、立杆布置示意图
钢丝绳拉索连接:在37.1m楼层浇筑前,在其边梁上预埋20圆钢锚环,待砼浇筑7天后将钢丝绳连接到焊接在距工字钢端头50cm处和边梁的锚环上,对工字钢进行斜拉。
钢丝绳拉索调节:调节钢丝绳的长短是为了使其受力。待支撑架搭设完毕后调节钢丝绳拉索长度,使其受力基本一致。首先从未受力且调节量最大的一根开始调节,调节的工具是花篮螺丝,收紧拉索使工字钢向上抬起,工字钢与混凝土板之间的间隙为工字钢悬挑长度的0.5%,最大间隙不超过15mm。用上述办法依次调节每根拉索的长度,使每根钢丝绳拉索处于受力状态,达到工字钢与混凝土板间隙控制尺寸,确保每根钢丝绳均处于受力状态。随着施工荷载增加,间隙逐渐变小。在浇混凝土之前,对存在于工字钢下面的间隙可用薄钢板填塞,使工字钢受力。
4、内架搭设工艺
先搭设32.9m层内架,等32.9m楼层顶板浇筑完后,再搭设工字钢平台上的架体,在此基础上架设斜向钢管。斜向钢管倾斜的水平长度与竖向高度之比为1:3.3,倾斜角为17°(如图3所示)。32.9m-41.3m之间搭设5排水平杆,该水平杆与(2-1)轴4根框架柱抱牢与内脚手架支撑系统连接形成整体以增强悬挑架体的稳定性。
图3 支撑架剖面图
5、模板预处理
为减小浇筑混凝土后模板的下挠变形,需适当使梁模板底部起拱约10mm-20mm,抵消拉索的弹性变形和支撑体系的压缩变形。
6、混凝土施工要点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浇悬挑梁板混凝土时,泵管出口高度应降低以减少冲击荷载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影响。减少施工人员,混凝土工和抹面工共计6人。先浇筑非悬挑区域,后浇筑悬挑部分,让其非悬挑部分的架体受压之后对悬挑部分的架体产生稳定作用。
为防止钢丝绳拉索和架体变形造成混凝土开裂,悬挑区与非悬挑区交界部位进行二次振
捣。悬挑梁板进行二次收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7、施工效果评价
本工程采用拉索工字钢平台及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仅7天完成高空大跨度悬挑梁板结构施工。经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梁底、板底变形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新型五金手册(张家峥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悬挑结构;悬挑梁板;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因建筑物外立面创新的构思要求,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频繁使用,也为节约建筑用地,改善城市景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高层建筑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安全防护能力弱,施工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了保证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还需要对建筑结构、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笔者参与建设的某拟建工程由于建筑设计需要,在标高41.3m向外侧悬挑一跨梁板,其挑出跨度为4710mm,板厚12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橫向次梁截面为300*800,纵向边梁截面为300*600。由于悬挑梁板投影位置处于已开挖的地下室基础边坡上,造成了其支撑体系着力点设计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考虑多套方案,并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优化,圆满完成了该悬挑梁板的施工,其施工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
1、施工方案确定
为了完成高空悬挑梁板的施工,我们考虑了三个施工方案。方案一:从地下室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直至41.3m;方案二:以下二层边梁为支撑点,斜挑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方案三:从下二层楼面架设工字钢,斜挑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架立在槽钢架上。
经分析,方案一为落地式扣件钢管支撑架,搭设量大,工期长,因其细长可能导致支撑体系不稳定。该体系在施工时,施工荷载产生的压缩沉降变形较大,对质量影响较大。方案二则以下二层的边梁为支撑点向外悬挑梁板边缘架设斜向管,斜向钢管倾斜度达到30°,支撑架稳定性差,架设过程中无法解决失稳问题,抗倾覆性差,架设困难。方案三与方案一比较,架体搭设量小,工期短,避免了因架体太高的失稳和压缩沉降变形较大的问题。方案三与方案二比较,16根工字钢从32.9m层楼面挑出,组成悬挑平台,缩短了悬挑钢管架的水平距离,斜向钢管倾斜角降为17°有利于解决支撑架失稳问题,降低了架设难度。为解决由于悬挑架的变形大且荷载全部传递给32.9m楼层的问题,我们在工字钢端部与37.1m楼层的边梁通过钢丝绳进行可靠连接,变悬挑支撑平台为简支结构的支撑平台,传力线路明确,计算简便。
2、支撑系统的计算
(1)计算模型的确定
初设支撑架步距为1.8m,立杆纵距1.0m,横距为0.9m,支撑架管选用48×3.5mm钢管。楼板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按节点处的均布荷载传递至支撑架的的每一根立杆的节点上。支撑架按整体桁架计算,杆件受力及扣件受力在计算整体桁架时为计算简便,分成一片片的桁架组合。支撑架将荷载传于16#工字钢组成的平台,再传至钢丝绳拉索和钢筋锚环。
(2)支撑架体系的计算及钢丝绳规格确定
按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进行计算,支撑架体系计算结果见下表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搭建工字钢平台和用钢丝绳作为工字钢平台拉索的方案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经过计算钢丝绳拉索所受最大拉力和查表,确定采用直径17.5mm,强度等级为1550Mpa,6×37钢丝绳为拉索。
3、工字钢平台搭设
钢筋锚环布置:钢筋锚环采用直径20mm热轧光圆钢筋。
混凝土早强措施:进行37.1m层混凝土浇筑时,边梁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即由原设计的C30提高为C35,经7d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30Mpa以上。
设置顶托支撑:搭设支撑架时,在32.9m层和37.1m层边梁下加钢管顶托支撑,间距800mm,以提高两层边梁共同承担荷载能力,减少边梁变形。
工字钢定位:浇筑32.9m楼面时,预埋好Φ20圆钢锚环,并控制好工字钢间距(如图1所示),每根悬挑工字钢按规范要求埋设3根锚环,摆放工字钢时起稳固作用。
图1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悬挑平台搭设:待砼初凝后,即安装工字钢,先控制好悬挑长度,然后用木楔将工字钢与锚环楔牢,将立管套在已焊好的工字钢上口Φ25螺纹钢上(如图2所示)。并在工字钢上铺设4cm厚的木板形成平台。在距工字钢上口20cm处搭设纵向扫地杆。
图2 工字钢、立杆布置示意图
钢丝绳拉索连接:在37.1m楼层浇筑前,在其边梁上预埋20圆钢锚环,待砼浇筑7天后将钢丝绳连接到焊接在距工字钢端头50cm处和边梁的锚环上,对工字钢进行斜拉。
钢丝绳拉索调节:调节钢丝绳的长短是为了使其受力。待支撑架搭设完毕后调节钢丝绳拉索长度,使其受力基本一致。首先从未受力且调节量最大的一根开始调节,调节的工具是花篮螺丝,收紧拉索使工字钢向上抬起,工字钢与混凝土板之间的间隙为工字钢悬挑长度的0.5%,最大间隙不超过15mm。用上述办法依次调节每根拉索的长度,使每根钢丝绳拉索处于受力状态,达到工字钢与混凝土板间隙控制尺寸,确保每根钢丝绳均处于受力状态。随着施工荷载增加,间隙逐渐变小。在浇混凝土之前,对存在于工字钢下面的间隙可用薄钢板填塞,使工字钢受力。
4、内架搭设工艺
先搭设32.9m层内架,等32.9m楼层顶板浇筑完后,再搭设工字钢平台上的架体,在此基础上架设斜向钢管。斜向钢管倾斜的水平长度与竖向高度之比为1:3.3,倾斜角为17°(如图3所示)。32.9m-41.3m之间搭设5排水平杆,该水平杆与(2-1)轴4根框架柱抱牢与内脚手架支撑系统连接形成整体以增强悬挑架体的稳定性。
图3 支撑架剖面图
5、模板预处理
为减小浇筑混凝土后模板的下挠变形,需适当使梁模板底部起拱约10mm-20mm,抵消拉索的弹性变形和支撑体系的压缩变形。
6、混凝土施工要点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浇悬挑梁板混凝土时,泵管出口高度应降低以减少冲击荷载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影响。减少施工人员,混凝土工和抹面工共计6人。先浇筑非悬挑区域,后浇筑悬挑部分,让其非悬挑部分的架体受压之后对悬挑部分的架体产生稳定作用。
为防止钢丝绳拉索和架体变形造成混凝土开裂,悬挑区与非悬挑区交界部位进行二次振
捣。悬挑梁板进行二次收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7、施工效果评价
本工程采用拉索工字钢平台及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仅7天完成高空大跨度悬挑梁板结构施工。经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梁底、板底变形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新型五金手册(张家峥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