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也平淡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对主席负责,同时我还主要负责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江青、邓颖超等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王新德教授的爱人汤慈美现在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并出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和生理心理研究室主任。在采访中,恰逢他老伴从外面回来,有关话题也因汤女士的到来而丰富起来,记者为此了解到王老做保健专家的种种滋味:
  一是苦。因为保健专家们的特殊位置,常常是在午夜睡梦中,他被一个紧急电话叫醒,只说是到“那里”一下子,至于是什么事情,则不得而知。等到事情处理完毕后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三、四点钟。但是,无论头天夜里如何忙碌,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一般不请假休息,因为他不能说,“我昨天晚上去给某某领导人看病……”云云。这是纪律,无论再苦也要坚持,这种工作的保密性和不定性给日常工作等造成的艰苦可想而知。
  同时,做保健专家,思想上的担负压力也极大,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汤慈美所言,由于接触人物的特殊性,即使是在普通人身上不成问题的问题,一旦到了他们身上,也就成了问题;做的事情即使100%正确,别人也无法理解。
  紧张到不能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感受最深的则当属周总理去世那件事了。汤回忆说,当时总理逝世,她沉痛之余,在家里摆了总理遗像和白花以寄托悼念之情。王新德从外面回来,看到此情此景,大声责问:“撤掉!马上撤掉!!”汤不理解,委屈地说:“我在家里,放个总理遗像怎么了?”王新德忧心忡忡地解释:他当时在毛主席医疗组,正值“四人帮”当道。如果这时他被“四人帮”找出一点点问题的话,就有可能被抓起来,这对于毛主席的治疗将非常不利;同时,万一出问题,别人不知晓内情,会猜测:你是怎么被赶出来的?面对种种想法,他无法说得清楚。
  对总理有感情,却不能表现出来,连家属也不能表现出来。个人的儿女情长,在关系国家政治大局的时候,早已被置之度外,这是一种怎样的牺牲呢?这些苦衷,如果不是汤女士的出现,记者是不会听到的,王老的基本态度,就是那种一贯的微笑——“这些,没有什么好讲的”。只是偶尔作一点补充。他说,我只写学术论文,不愿讲“秘史”,我要是讲了,我可以出一本书,我可以因此而赚一笔稿费,可我不能因此而失了原则。于是,即使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今天,他依然坚持原则,不想讲。
  说时,语气很淡,好像所有的艰辛,都不值得一提;对于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形态,如何难以捉摸,永远只能是一种背景,一种陪衬;他要做的,永远是尽到一个正直本分的医生的责任,挽救病人是他的天职。在此之外,默默的承受,默默的奉献,默默地搞着他的“临床研究”和“经验医学”。让他没想到的是,记者还是设法使他开了一个口子,也许今天他讲了,却是他心中的一个“痛”。
  据说:有时中央保健局拿来一份病历让保健专家看,但就只是病历,是没有姓名的。“保健局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你看就是了,从病历资料上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不该你问的,绝对不要问。不过,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在那样的一种氛围内,再看看病历上的具体情形,即使心里有时候也明白这在为谁看病,不过,是绝对不允许说出来的。”王新德讲,我们这些保健专家是机动的,不专门负责某一个人,而是哪儿需要就去哪里:“如重要会议(如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活动(如“五一”、“十一”观礼,还包括看节目)的值班;领导人外出(出巡、出访)期间的医疗保健。除了对主席负责,同时我还主要负责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江青、邓颖超等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1975年的一天,总理头痛,疼得厉害,王新德当时诊断为可能是带状疱疹。总理问:“你们神经科,研究过针灸没有?”他答:“没有,以后可以研究。”总理长叹:“哎,你们研究出来,我也看不到了。”王老说,当时听了总理的话,心里很是难过,这反映出总理对自己当时病情的不乐观,也寄望我们早日在医学上大有长进。王新德刚才还笑意盎然的脸上,突然掠过一层忧戚,有着挥之不去的难过。
  1983年,已是86岁高龄的叶剑英身体一直不好,而且还患有神经系统病症。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叶剑英的心与肺又出现病症,而且病情复杂,医疗任务很重。王新德等一流的教授与专家夜以继日的会诊、治疗,半个多月后,叶帅的病情稳定了。
  1984年1月10日,叶剑英肺炎复发,病情较重。“作为保健专家,我们对任何一位患病的中央领导人的诊治都必须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但对叶帅的关切,除了医生的责任感外,再就是我对叶帅敬仰由衷,因为他在我党历次重要历史关口,都站在正确路线一边,而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当时表示一定要努力挽救、延长他的生命。”
  然而进入7月中旬以后,叶剑英的病情再度恶化,除心肺疾病加重外,并发多种病症,病情极其复杂,且呈恶化趋势,以致不得不进行气管切开。据王老回忆:年迈的叶剑英几乎各个系统都出现了病症,治疗非常困难。“这种复杂的情况,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我们当时称此次抢救为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
  当时的医务人员都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对叶剑英实行昼夜监护抢救治疗。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会诊与治疗。在最紧张的几天内,24小时不离开大厅,大家在极疲惫的情况下坚持着。实在太困倦了,就找个角落一靠,眯一会儿。
  叶剑英的生命依然处在危急之中,眼看“八一”临近,根据他的病情,中央决定不举行例行的建军节庆祝活动。人民大会堂也接到通知,近期不在此安排其他活动,并准备布置追悼会会场,预备花圈。“尽管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参加抢救的全体医务人员,仍在极力为挽救叶剑英的生命而努力。
  终于,在紧张的气氛中,平稳地度过了建军节,叶剑英的病情再次趋于稳定。医务人员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一位护士说:“今晚可以看看电视了。”王新德所欣慰的是自己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央对抢救叶剑英的工作很满意,胡耀邦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1984年12月27日,杨尚昆、习仲勋、胡启立和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招待会,招待参加抢救叶剑英的全体有功的医务人员。在这次抢救之后,叶剑英的生命又延续了两年多。
  
  说到负责国家政权最高层人物的医疗保健者,便不由得想到已经尘封久远的“御医”一词。
  
  遵守医道、人品高尚、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王新德,在为伟人们保健期间,保持一颗平常心,严谨不苟的行医,为中央首长所患的疾病作出一次次正确诊断……他的卓越贡献受到了中央保健委员会的多次嘉奖。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学里学习土木工程,父亲却主张我学医,最终我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当记者提议想采访他本人成长的一些经历时,王新德说:“我这个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面对记者提问,他似乎过于谦虚,不过最终他依然认真得像小学生答题般,搜索着内心深处那些记忆的碎片,讲开了。
  说到负责国家政权最高层人物的医疗保健者,便不由得想到已经尘封久远的“御医”一词,同时朦胧觉得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总与从医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其实,王新德并不是脱胎于医学世家,和许多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一样,他的道路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
  1924年11月,王新德出生于浙江上虞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商人家庭。在他十四五岁时,母亲去世。高中毕业时,出于生计,父亲希望他能够参加工作,他却敏锐地感觉到,上大学也许是更好的出路。由于当时的私立大学学费昂贵,面对父亲的疑惑,他下决心报考当时的国立大学。“当时,我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结果被两家大学同时录取。自己希望能够在大学里学习土木工程,父亲却主张我学医,认为学医更有前途。一番考虑,并经过斟酌,我接受了父亲的建议。1944年,我最终跨进了国立上海医学院的大门,一呆就是六年。”
  医学院的学业一向繁重。前三年,他们要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生物学、解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到第三年头上,还要来一次大考试,由于考试很难过关,许多人由于不及格而退学了。这样,原本班上的五十多个人,已只剩下四十多个。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应付功课,王新德学习很用功,有时候晚上开夜车,常常不得不靠喝咖啡提神,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还是睡着了。
  “太累了,有大量的东西要背”——回顾求学路,王老似乎仍是沉浸在一种沉重的回忆里。他说,他们那个年代,比较艰苦,大学高年级时,上海沦陷。时局的险恶使求学生涯艰辛而充满动荡。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尽量找点有趣的事做。那时,因为实验室的需要,学校里养了许多羊。做功课累了的时候,他们几个男生,常常走出教室,去“斗羊”而寻一点开心。蓝蓝的天空下,雪白的羊,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繁重的功课之余,尽情地戏耍的场面,在王老的讲述下,使整个沉闷的求学生涯变得异常生动。
  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里,记者下意识翻看着他大学时代的那些照片:当时的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梳着整齐的分头,鼻梁上架一副玻璃框眼镜,看上去清秀而文雅,飘逸而洁净。几十年光阴荏苒,当时英俊的青年,现在已华发满头。当年的潜心苦读,也早已变作今天的累累硕果,他该欣慰了吧?
  一问一答之间,王老自然、真实、和自信,不刻意粉饰自己,也不去对终生兢兢业业献身的医学事业刻意赞美。记者原先所假想的面对一位名师时,他的关于理想的抗争,他的关于医学的宏篇大论,都似乎在这种自然和本色面前消解,记者真正陷入了一种真实所带来的感动里。
  接触王新德,有两种印象让人难忘:一是“本色”。言谈之中,无论是对于自己成就卓著的医学领域,还是做中央领导人保健专家的经历,他始终平淡视之,极少为自己作注脚。二是“真”。在他讲述的过程中,说到兴处,他眉飞色舞,笑声朗朗,当陷入往事,他蹙眉顿首,面露忧色……
  
  “老伴曾是我的学生,至今已风风雨雨中相伴近50个年头,作保健专家的日子里,她在背后作了不少牺牲,受了不少委屈。”
  
  和王老交谈的过程中,他一直笑声连连,有时候说得情绪激昂,还会从座位上站起来,比划一下当年的情形。让人感受到,他首先是一个性情天真、平易近人、活泼可爱的老人;其次,才是一位医术精湛、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于是,记者顺口说道:“王老,您脾气这么好,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和您在一起吧?”
  谁知一听这话,王老却强烈反对了,“不,不,我的学生都比较怕我……”事实上,工作中,王新德是个非常严厉的人,无论他的学生还是下属,都对他十分敬畏。
  据汤女士讲,五十年代后期,王新德在上海医学院一边教书,一边做神经科的任职医生。当时他上大课,只要看到有谁不专心听讲,他准会让这名学生站起来,罚其回答问题,回答不出,就“晾”在一边。即使如此,提问依然十分有限。于是,他就常常在带领实习学生查房时,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对学生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其回答。回答不出,则予以苛责的批评。学生们于是十分怕他,每逢他查房时,所有有关各个病人及其病情的资料都准备得十分详备。
  一天,汤和女友在一块说笑,女友突然问汤:“汤慈美,你在家里,见到王老师害怕吗?”汤疑惑:“我怕他干嘛,我要是怕他,这日子还怎么过?”女友说:“你不怕,我们可是怕他,明天王老师查房,提的问题我们回答不出来可怎么办?算了,我们不能和你比,我们可得准备功课去也!”
  讲这些时,汤女士笑起来,补充说,“其实,那时每逢上他的课或者轮到他查房,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紧张,也准备功课到深夜。往往这时,他就说:你睡吧,明天不问你就是了。”王老的严厉由此可见一斑。
  自始至终,记者听不到豪言壮语,一切崇高行为的背后,只是因为“本心”使然。对于王老的采访,其实是在其爱人汤慈美女士加入谈话后才真正变得充盈生动起来。正是在她的讲述里,王老由“不讲”,开始引发出一点补充,一点感慨。也正是在讲述的过程中,使记者得以了解感受到二老相濡以沫的深情,以及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
  二人相识于1950年的毕业晚会上。那时,王新德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汤慈美也从护士学校毕业了。由于后来的工作关系,二人接触中逐渐产生感情,并于1952年结婚。至今,已风风雨雨中相伴近50个年头。听王老说,最近,马上就到了他们的金婚纪念日了。
   在二人这种调侃的幽默里,我们大笑。笑声里,记者再次翻看王老影集。那些记载了二人相处时光的老照片,携着岁月的风尘扑面而来:这里,脸上溢满青春的光泽,二人在沙滩上并肩、牵手与嬉闹;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年的他们,像两个天真未泯的孩童,夏风里津津有味地共吃一个大椰果;这里,是走入老年的他们,在王老的生日宴会上,“汤老”在“王老”头上扣了一顶王冠,在王老的躲闪中,二人相对大笑,乐不可支……
  一张张照片,收藏着他们几十年点点滴滴的欢笑,无不默默诉说二人相依相伴的幸福时光和充满情趣的夫妻生活。在这种恩爱笃定的漫长时光里,他们一起慢慢地变老了,却神采依然,妙趣横生。
其他文献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00万至150万人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治病,但每年仅能实施手术1.3万例。“器官移植的供体缺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移植专家的感触。我国作为一个年器官移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年器官移植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其种类和成功率也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开展了肾、肝、心、胰腺、肺、甲状旁腺、肾上腺、骨髓、角膜小肠等多种器官和组织移植,世界上目前能做的移植手术我
期刊
那是3年前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天气炎热。我和往常一样为络绎不绝前来就诊的病友进行诊治,临近下班,一位衣着普通,头发灰白的中年女性前来问诊。“莫教授,尖锐湿疣是性病吗?没有性生活的人也会得性病吗?”  她告诉我,她姓李,今年57岁,已绝经7年,是某职校的老师,老公是一位离休干部,已中风瘫痪,卧床不起8年,病后一直无性生活。但不知怎么回事,近几个月,肛门周围反复长疙瘩。  经过检查,见她肛门周围及大阴
期刊
人体某些器官丧失功能后能够换个“零件”,这是很多患者所期望的结果,但器官移植经过近70年的发展却还是有如此多的人在等待中失望而去。有否有一种方法能让器官来源不再成为移植的阻碍呢?叶启发教授说目前干细胞及异种移植方面希望较大。  干细胞技术  干细胞技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生命科学领域。目前科学家能够在体外以干细胞为种子培育成功一些组织器官,它是在体外培养、扩增正常组织细胞,然后吸附于生物材料上,形成细
期刊
2004年9月30日山东汉子田世国为患尿毒症的母亲捐出一个肾脏;  2005年3月6日上海60岁的孙增林为患尿毒症的妻子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  2005年3月25日四川村民文国林为非亲属的同村患有肝硬化的村民王世明捐献部分肝脏;  2005年3月30日四川19岁女孩罗玮为素不相识的肝硬化患者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  ……  虽然供体一直是器官移植来源之忧,但是感动的故事还是时有发生,那么是不是所有人
期刊
父爱如汤  ◆ 木 枚    父亲是广东人,虽然在北方生活了50年,但仍旧保留了煲汤的习惯。小时候,看着父亲像配制中药一样地配置汤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自从结婚后,我就不能每天尝到父亲煲的美味的汤了。丈夫是北方人,不爱喝汤,而我在电视台做制片人,经常是中午上班,半夜下班,别说喝汤,就连按时吃饭都难以保证。就这样,我得了严重的胃溃疡。   父亲70岁生日那天,我和丈夫一同赶去庆贺。父亲说,他
期刊
“五一”长假中,20多岁的小磊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痛:打乒乓球打得挥汗如雨时,突然间小腹里像有把刀子在割,把1.8米的大小伙子折腾得在地上直打滚。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这是尿路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据不完全统计,入夏以来,像小磊这样的患者日渐增多,男女比例约为6:4。     天热更易“痛”     肾绞痛又称肾、输尿管绞痛,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尿路结石、肿瘤等引起的剧痛症状。约九成患者的发病原因是肾与
期刊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女性才会得阴道毛滴虫病。事实上,阴道毛滴虫病并不是女人的专利,与患有阴道毛滴虫病的女性有性接触的男性,就有可能传染上阴道毛滴虫病。    得了阴道毛滴虫病应当夫妻同治    近年来,阴道毛滴虫病发病率呈逐年攀升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亿人发病。有资料表明,阴道毛滴虫病占妇科门诊就诊人数的13%~25%,尽管男性的患病率很难统计,根据女性的发病率及
期刊
刮痧首先是一种民间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病情。现在许多洗浴中心、美容院、休闲保健中心都设有保健刮痧服务项目。人们认为偶尔刮刮痧能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但事实上是大多数美容院、洗浴中心里的刮痧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中国中医研究院杨金生教授说,刮痧的方向、手法、强度、时间和适应症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况。 
期刊
美国一家公司整个搬到南京,全公司三百多号员工白天睡觉,晚上干活,为的是配合美国的工作时间。  三更半夜去健身房健身,到眼镜行修眼镜,到书店买书……不打烊的24小时经济型态,尤其是金融、科技、服务等行业,配合欧美时区或客户时间,造成有人在睡觉时,总有许多人还在工作。  虽然二十四小时营业为大家带来便利,但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4小时社会(24-hour society)”一词首度在西方出现,其对
期刊
质检总局公布绿茶产品抽查结果    2005年6月13日《网易健康》报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2日公布了绿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红黑榜。  5种绿茶产品质量较好进入红榜: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250克袋装的贡牌西湖龙井茶、黄山市徽州漕溪茶厂100克袋装的黄山毛峰、湖南省长沙茶厂100克袋装的猴王牌工夫红茶、湖南省兰岭茶叶有限公司100克袋装的兰岭王绿茶、南昌市洪崖精制茶厂250克袋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