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种女性形象,其中,花妖是很特别的一类。她们身上有不同于一般女狐女鬼的清白身世和高洁情操,也有着不同于一般女狐女鬼的遭遇和选择。她们是不依附于任何人独立存在的个体,甚至帮助着那些痴迷于她们的男子。花妖的形象塑造与中国古代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花妖形象所代表的新的女性意识和“达”的爱情理念是值得我们深刻探讨的。
关键词:《聊斋》;花妖;女性形象;“达”的境界
一、花妖与痴男子
蒲松龄作《聊斋》,笔下大多是柔弱书生形象,或上京赶考途中路遇女狐、女鬼;或山间林泉作曲迷住小妖、小仙。但在描写与各种花妖缠绵的几位男子中,蒲松龄并没有把他们打造成一贯的文弱书生形象,他们可能是小花匠、小木匠,作者让我们自己去假设。这就告诉我们花妖故事是与一般的《聊斋故事》不太一样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来理解这花精。但有两点我们是肯定的:第一,他们的生活都与花息息相关。“常大用,癖好牡丹。”黄生生活在劳山下清宫有很多花的地方,宗相有秋日赏荷的雅兴。他们总偏爱某一类花,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恰好能修炼成妖的花一定都极美,这给他们的故事的开展提供了可能。第二,他们都是穷人。基本都要靠花妖妻子养家,葛巾与常大用在一起的时候,常大用穷得连衣服都卖了,葛巾还拿出钱给常大用,帮他回家。他们仿佛生来就不用考虑生计问题,他们仿佛只为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生.这也说明了花妖形象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甚至有能力去帮助某一些人。
这些痴男子重在一个“痴”真真可谓“苦恋”,常大用思念葛巾成疾,一听到葛巾娘子,毒药也二话不说就喝。黄生为香玉泪坠九泉,生生世世,至死不变。荷花三娘子费尽心机考验宗相,宗相自始而终坚定不移。这些辛辛苦苦的追求也暗含了蒲松龄对花妖的定位。她们是背景清白的花妖,其实这更接近于花神或花仙的定位。
花妖形象区别于《聊斋》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她们内敛不放荡,高洁不傲岸,独立不依附于任何人,她们更像是那些恋花成癖的男子的救世主,完成他们心中所想的那个完美女性的愿望。
二、花妖与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古代作家写花的诗词很多,陶渊明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杨万里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秦观说花有情“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李白说杨贵妃国色天香“云想衣裳花想容”。自古而今,“花”这个形象都是文人骚客笔下的精灵,他们赋予它独特的意味和美感。花也是有无尽魅力的,它紧紧得把人、情和文联系在一起。蒲松龄是中国历朝历代几千文人的缩影,却是第一个系统地、全方位地描写花妖的作家,也是写得最精彩最诗意的作家。
《聊斋》中的各路妖精是分感官出场的,狐妖一出场就美丽迷人妩媚妖娆,她是视觉的;女鬼飘忽不定行踪诡秘,她是视觉的;而花妖定是嗅觉的,常大用在与葛巾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葛巾“异香竟体”“香腰盈掬,吹气如兰。”两人幽会,葛巾是“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这种让人难忘的馨香是花妖所独有的;这种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是花妖所独有的。中国古代文人都希望借花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或者直接与花对话,但他们都没能真的放开胆子尝试一次“娶花”做妻子,陶渊明若是知道马子才娶了他的黄英,不知道要懊恼惊讶成什么样子呢?
中国古代文人的骨子里都是有“花妖情节”的,这些花妖,美丽、知性、温柔、聪慧,是他们心中的“辛德瑞拉”,当然也是蒲松龄心中的“辛德瑞拉”。她会坚贞刚烈如葛巾的离去,她会相爱不疑至情至性如香玉的执着,她也可以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如荷花三娘子的洒脱,当然她也可以是亦师亦友若红颜知己的绛雪。蒲松龄是把中国文人心中的“梦中情人”的标准分给了这些小花妖。让花妖这个形象区别于《聊斋》中其他女性形象。
三、花妖与“达”的境界
“达”,顾名思义,旷达、通达,通情达理的意思。其实还暗含著想得开、想得透、不追究的意思。而所谓“不达”就是猜疑,想不开。常大用的悲剧就在于他“未达”想不开啊!蒲松龄在《葛巾》篇末说:“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真正的爱情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只要真心相爱,就不要管对方的身份,哪怕是鬼神。像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希望邀大自然的花来当夫人,你常大用几世修来的福分能遇到真的能说话的花神,再去追究来历这些东西,太不“达”了。不过也正因为常大用的不懂珍惜、未到“达”的境界才反衬出葛巾的刚烈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
作为跟“未达”的常大用鲜明对照,《香玉》里出现了一个生动的“达人”形象——黄生。同样写世间男子和牡丹花神的恋情,《香玉》跟《葛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葛巾》因为猜疑,劳燕分飞,《香玉》因为不疑,生死相依。黄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人物,他爱上香玉,爱她的花神,花魂,花鬼,痴情不变,死后愿化为赤芽陪伴香玉,香玉感其真挚,为黄生的痴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跟常大用的又疑又惧,因疑成恨不同,黄生明知道香玉是花妖,反而爱得更深,更执着。自然香玉不会辜负他。《荷花三娘子》中的宗相“达”的境界就更高了,荷花三娘子告诉他她是狐,他也不怕,知道她是荷,他也不怕,他的真诚感动了娘子,最终抱得美人归。“达”是一种境界,不仅指一个人是不是想得开,也是度量爱的程度的天平。
在蒲松龄笔下,葛巾、香玉、荷花三娘子、黄英她们都是花妖或者花神,她们的形象区别于《聊斋》中其他女性形象,她们本身代表花的理念,具有花的特性和魅力,是中国历代文人心心念念的尤物。她们背景清白、洁身自好。她们代表着一种女性解放意识,不依附于男人,甚至让男人依附于她们,她们更像是世间那些痴男子的救世主。蒲松龄借花妖的形象告诉世人这世上有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有美好笃定的爱人,但前提是对待爱情要有“达”的境界。
作者简介:王艺馨,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聊斋》;花妖;女性形象;“达”的境界
一、花妖与痴男子
蒲松龄作《聊斋》,笔下大多是柔弱书生形象,或上京赶考途中路遇女狐、女鬼;或山间林泉作曲迷住小妖、小仙。但在描写与各种花妖缠绵的几位男子中,蒲松龄并没有把他们打造成一贯的文弱书生形象,他们可能是小花匠、小木匠,作者让我们自己去假设。这就告诉我们花妖故事是与一般的《聊斋故事》不太一样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来理解这花精。但有两点我们是肯定的:第一,他们的生活都与花息息相关。“常大用,癖好牡丹。”黄生生活在劳山下清宫有很多花的地方,宗相有秋日赏荷的雅兴。他们总偏爱某一类花,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恰好能修炼成妖的花一定都极美,这给他们的故事的开展提供了可能。第二,他们都是穷人。基本都要靠花妖妻子养家,葛巾与常大用在一起的时候,常大用穷得连衣服都卖了,葛巾还拿出钱给常大用,帮他回家。他们仿佛生来就不用考虑生计问题,他们仿佛只为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生.这也说明了花妖形象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甚至有能力去帮助某一些人。
这些痴男子重在一个“痴”真真可谓“苦恋”,常大用思念葛巾成疾,一听到葛巾娘子,毒药也二话不说就喝。黄生为香玉泪坠九泉,生生世世,至死不变。荷花三娘子费尽心机考验宗相,宗相自始而终坚定不移。这些辛辛苦苦的追求也暗含了蒲松龄对花妖的定位。她们是背景清白的花妖,其实这更接近于花神或花仙的定位。
花妖形象区别于《聊斋》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她们内敛不放荡,高洁不傲岸,独立不依附于任何人,她们更像是那些恋花成癖的男子的救世主,完成他们心中所想的那个完美女性的愿望。
二、花妖与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古代作家写花的诗词很多,陶渊明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杨万里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秦观说花有情“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李白说杨贵妃国色天香“云想衣裳花想容”。自古而今,“花”这个形象都是文人骚客笔下的精灵,他们赋予它独特的意味和美感。花也是有无尽魅力的,它紧紧得把人、情和文联系在一起。蒲松龄是中国历朝历代几千文人的缩影,却是第一个系统地、全方位地描写花妖的作家,也是写得最精彩最诗意的作家。
《聊斋》中的各路妖精是分感官出场的,狐妖一出场就美丽迷人妩媚妖娆,她是视觉的;女鬼飘忽不定行踪诡秘,她是视觉的;而花妖定是嗅觉的,常大用在与葛巾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葛巾“异香竟体”“香腰盈掬,吹气如兰。”两人幽会,葛巾是“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这种让人难忘的馨香是花妖所独有的;这种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是花妖所独有的。中国古代文人都希望借花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或者直接与花对话,但他们都没能真的放开胆子尝试一次“娶花”做妻子,陶渊明若是知道马子才娶了他的黄英,不知道要懊恼惊讶成什么样子呢?
中国古代文人的骨子里都是有“花妖情节”的,这些花妖,美丽、知性、温柔、聪慧,是他们心中的“辛德瑞拉”,当然也是蒲松龄心中的“辛德瑞拉”。她会坚贞刚烈如葛巾的离去,她会相爱不疑至情至性如香玉的执着,她也可以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如荷花三娘子的洒脱,当然她也可以是亦师亦友若红颜知己的绛雪。蒲松龄是把中国文人心中的“梦中情人”的标准分给了这些小花妖。让花妖这个形象区别于《聊斋》中其他女性形象。
三、花妖与“达”的境界
“达”,顾名思义,旷达、通达,通情达理的意思。其实还暗含著想得开、想得透、不追究的意思。而所谓“不达”就是猜疑,想不开。常大用的悲剧就在于他“未达”想不开啊!蒲松龄在《葛巾》篇末说:“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真正的爱情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只要真心相爱,就不要管对方的身份,哪怕是鬼神。像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希望邀大自然的花来当夫人,你常大用几世修来的福分能遇到真的能说话的花神,再去追究来历这些东西,太不“达”了。不过也正因为常大用的不懂珍惜、未到“达”的境界才反衬出葛巾的刚烈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
作为跟“未达”的常大用鲜明对照,《香玉》里出现了一个生动的“达人”形象——黄生。同样写世间男子和牡丹花神的恋情,《香玉》跟《葛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葛巾》因为猜疑,劳燕分飞,《香玉》因为不疑,生死相依。黄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人物,他爱上香玉,爱她的花神,花魂,花鬼,痴情不变,死后愿化为赤芽陪伴香玉,香玉感其真挚,为黄生的痴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跟常大用的又疑又惧,因疑成恨不同,黄生明知道香玉是花妖,反而爱得更深,更执着。自然香玉不会辜负他。《荷花三娘子》中的宗相“达”的境界就更高了,荷花三娘子告诉他她是狐,他也不怕,知道她是荷,他也不怕,他的真诚感动了娘子,最终抱得美人归。“达”是一种境界,不仅指一个人是不是想得开,也是度量爱的程度的天平。
在蒲松龄笔下,葛巾、香玉、荷花三娘子、黄英她们都是花妖或者花神,她们的形象区别于《聊斋》中其他女性形象,她们本身代表花的理念,具有花的特性和魅力,是中国历代文人心心念念的尤物。她们背景清白、洁身自好。她们代表着一种女性解放意识,不依附于男人,甚至让男人依附于她们,她们更像是世间那些痴男子的救世主。蒲松龄借花妖的形象告诉世人这世上有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有美好笃定的爱人,但前提是对待爱情要有“达”的境界。
作者简介:王艺馨,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