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记忆:“上山下乡”的那一刻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告别了父母,千里迢迢奔赴陌生的地方。火车站上人山人海,既有喧天的锣鼓、飘扬的彩旗,也有悲悲戚戚的哭声和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幕,隔上几天就会上演一次。直到今天,我們说起当时的那一幕的时候,依旧会热泪盈眶。
  有遗憾、委屈、后悔,也有开心的一笑、善意的和解、温馨的问候,我们不会忘记。
  叶辛:10年知青生活是人生宝贵经历
  我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我1 9岁。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来到偏远、闭塞、贫穷的贵州,路程很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坐火车到一个小型城市贵定下车,在那里铺稻草直接在地上睡了一晚,这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第二天我们坐着卡车,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修文县久长那个插队的地方。
  疲劳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正踏进山区、踏进山寨,面临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当时我们6个年轻人插队落户的地方是砂锅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那个茅草屋从外面看就很阴暗潮湿,没有窗户,门是用牛屎敷的。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走进茅草屋,我们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活。生活关、劳动关、和贫下中农结合的思想关,命运早就为我们安排了种种的障碍,除了克服,我们别无选择。
  初到贵州,我是用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一切,山乡是闭塞的、遥远的、僻静的,山乡里风土人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天天在庄稼地里刨粮食,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把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然而当10年下乡结束,我要回归都市时,我已经和很多农民一样了。
  从最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结束我都经历了。那10年的蹉跎岁月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10年7个月是我人生一个宝贵的经历,我的作品如《孽债》《蹉跎岁月》等都与这段经历有关。
  人们对当年那段知青岁月的回忆有说青春无悔的,有说青春有悔的,有说整个青春都荒废的,我都能够理解,而且我觉得都特别真实。在那段艰苦的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要生存下去,这是对这一代人的磨炼。
  赵参:列车将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成高潮。那年我初中毕业,正赶上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招兵,自己没怎么考虑,独自决定积极报名参加兵团。当时,“文革”正在深入进行,父母都受到冲击,参加学习班不准回家。大哥去山西老区插队,二哥也随“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奔赴边疆。所以,接到去兵团的通知后一周内,从注销户口到准备行装等所有必办事宜全靠自己做。
  1969年8月21日,我从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启程。站台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接兵的送人的你来我往,喊人的找人的挤来挤去,还有的打开车窗递东西,车站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毛主席语录歌:“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还有革命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大海航行靠舵手》《毕业歌》等,整个车站一片沸腾、嘈杂。
  我从车窗探出头劝同学回家,他不肯,说等车开了再走,说完这话就背过身去。不用猜,他一定有些离别的辛酸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八年里,我俩一直同班最要好,经常一起做作业,一起踢足球,一起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看露天电影,一起去什刹海滑冰……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不似报名入伍时那么坚决,那么无所畏惧,而是既有临阵出发的冲动与兴奋,又有离别京城的黯然与无奈,既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又有对未来有莫名的担忧与惆怅,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开车前五分钟,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在车窗拉手告别的人,大声不客气地警告说有生命危险。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是把手拉得更紧,刚才没有相握的手争抢着拉在一起。不知是谁一声哭泣,压抑了太久的感情迸发出来,像炸雷一般,迅速在人群中传开,成片的哭声和着激扬的乐曲弥漫了长长的站台。终于,火车鸣笛启动了,将我们带向遥远的地方……
  五十年一眨眼过去了,人生的重要经历、共和国那段特殊历史的细节,记忆如昨,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高玉玲: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一群郑州市的中学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背着铺盖来到了河南省荥阳县马庄下乡插队。
  从未干过体力活儿的我,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严峻的考验。牲口圈几米深,光脚跳进粪水里,忍着翻江倒海的恶心,拼尽全身力气,才能用铁锨将粪撩起扔到两米多高的圈外;冬夜凌晨四五点,腰中绑着草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翻沟步行六七里去乔楼索河填河造地,脸和脚冻得红肿,疼痒难忍;天气干旱时还要担水浇地,未曾挑过担的我肩膀肿有一指多高,只好拿个毛巾折成四折垫在上面继续挑水;收麦子了,手上磨起了明晃晃的水泡,腰疼得像折了一样弯不下去,实在站不起来了就偎在地上割,别人休息自己也不停歇,只是想“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成为干得最好的人,对得起乡亲们给的8分工分。
  那个年代,村里的地有限,生产资料有限,粮食产量有限,辛苦劳作一年也只能分到一斤油和十几斤麦子,剩下的就是玉米和红薯。正在长身体的知青,天天饿得慌,汤面条是改善生活的奢侈品,男知青几口就能喝下一大碗。为了充饥,有的男知青还把面条藏在床底下的鞋子或杂物堆里。对于我们这群年轻人来说,与其说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如说是接受了一场艰难困苦的生存磨炼。
  一年后,我被选调到了蔡寨中学。19岁的我,成了全校初、高中的音乐老师。为了庆祝粉碎“四人帮”,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作词、谱曲、编舞,创作了今生唯一的歌舞《金秋十月》。北风呼啸的夜晚,蔡天意、杜禄、王坤和我共四个老师围着油漆桶改成的小煤炉,一起商量怎么丰富校园生活,怎么排练豫剧《园丁之歌》。夜深了,煤球早已熄灭,但所有人都浑然不觉,仍然伸手在熄灭的火炉上烤火,王坤老师还有感而发写出了“向火煤尽不觉冷”的诗句。经过十几个夜以继日的排练,豫剧《园丁之歌》在大队、公社、县城成功进行了演出。我们师生同台,大家充满激情、全心投入的表演,给单调的校园和乡村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
  40多年前,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洒在了荥阳的山山水水,而今回报给我的是今生最朴实、最动人、最深情的珍贵记忆。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文化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左膀右臂。针对这一现状,织金县委离退局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服务新模式。以“爱家乡.颂织金”活动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为契机,统筹协调关工委、老年大学、老体协、老龄办等老字号单位,将文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向社区和各有关街道延伸,打造区域老年文化养老教育、服务示范新名片。一是以“点”带“面”完善文化养老基地建设。二是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
期刊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他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里;他的思想贯穿在中国大地上。  这个拥有一把浓密大胡子的人,是马克思。他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时间轴 伟人诞生,伟大思想生根  200年前,一位伟大人物诞生。  1818年5月5日,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在德国边境小城特里尔出生。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
期刊
50年前——1968年12月22日,毛澤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数以百万计的城镇青年毅然而又难舍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城市,奔向祖国的山区,奔向祖国的边疆,在那里挥洒青春的汗水。  “老三届”(1966级、1967级、1968级三届初、高中学生)是知青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都出
期刊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老三届”却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势,为历史留下可供评说,且有自己丰富传奇的独有经历。  “老三届”,命中注定是含有沧桑感的一代,是道路曲折卻依然探索前行的一代,是狂热与消沉、惶惑与挣扎、失败与成功、泪水与欢笑交织的一代,是与共和国的历史荣辱共存、脉搏共存的一代。  苦难悲壮的经历  “老三届”大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儿女,他们诞生在共和
期刊
脱贫攻坚老同志群英谱  “陋室寒窗聚笑脸,质朴山娃愚换贤;今日勤度花甲时,他日结满幸福花。”“我绿化荒山的初衷并非索取。而是想改善一下生态环境。”“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困难再危险都要上。”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份份坚定的决心,在贵州高原大地上,开出一朵朵明亮鲜艳的“脱贫攻坚”之花。老同志们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只争朝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学习。  “拼
期刊
省直  贵州省直工委 1月10日,贵州省直工委组织31名老同志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弘扬贵州精神·讲好贵州故事”为主题的迎新年联欢活动。活动通报了2017年老干支部工作情况和2018年工作安排;通报了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省直机关老年人协会表彰决定;向获得“2012年至2017年贵州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省直工委、获得“省直机关第
期刊
“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因为难,所以觉得慢。我们就是老牛耕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走。”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年已八旬的王章礼老支书。他一双相糙的手,褶皱密布,突起的筋络像纠缠的枯藤。就是这双手,带领着村民凿穿绝壁开天渠,挖山修路,在艰难的岁月里一步步向前。  自上世纪70年代担任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支书后,王章礼带领村民用7年凿穿绝壁开天渠,村民顿顿有了白米饭,户户米缸
期刊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一时期的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最朴素的情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农业战线中去,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他们中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高崇辉、朱克家、戈卫就是其中的代表。  高崇辉:把青春献给北大荒  高崇辉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1968年6月22日,他离开黑龙江鹤岗到达克山农场。  那一年,
期刊
占必成者,祖籍湖北,1942年生人,今七十有六,从警44年,曾任贵州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以破大案要案在业界闻名。看惯生死,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罪恶的深渊。如今赋闲,仍致力于教导警界后辈,把必生所学所得倾囊相授。此生两大遗憾:尚有未破之案,疏于陪伴家人。谈起往事,当年的“占队”现在“占伯”依然满怀激情,他朴实而有力的观点,就是:人民警察,就是要为民除害。  我心里没有怕,只
期刊
“老三届”这一代人中有许多人曾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有许多人都成为社会的名流,行业的佼佼者,也有的在异国土地建立自己的事业,各自都有着自己生存的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总觉得这一代人曾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经历了一般人未能经历的痛苦。  的确,历史曾让这一代人付出学生的代价,“老三届”这一共同的代号可以代表我们风雨同舟的过去仅此矣。今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事业的发展正使我们无暇留恋那灰暗的过去,这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