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风采:永远飞翔在广阔天地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一时期的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最朴素的情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农业战线中去,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他们中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高崇辉、朱克家、戈卫就是其中的代表。
  高崇辉:把青春献给北大荒
  高崇辉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1968年6月22日,他离开黑龙江鹤岗到达克山农场。
  那一年,他19岁,少年不知愁滋味,他并不懂得人世的沧桑,不懂得父亲的痛苦。像许多知青一样,“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高崇辉义无反顾豪情满怀地来到了北大荒。
  来到农村,高崇辉干的第一个活是割谷子,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的老乡一人放六趟垄,知青一人放两趟垄。5里地的一条垄,从早割到晚还没有割完,茫茫田野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皓月当头,连饭都没吃,更别说月饼了。他的心里隐隐冒出一丝丝想家的念头,但立刻被他自己冒出的另一个念头连根拔掉了,这个念头就是改造。他确实真心地觉得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确实需要脱胎换骨的改造,用艰苦的劳动把自己这一身细皮嫩肉磨掉。他一直坚持干到下半夜两点。手上磨出了血泡,他说要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就要自己给自己加码。
  凭着这样的加码的锻炼和改造,两年之后,他成为了干各种农活的一把好手。全克山农场大豆灌袋的冠军,一般一个人每小时灌200袋麻袋,他每小时灌262袋。他以自己干活的态度和本事理所当然当上了农工班的班长和排长。
  他就是这样的单纯而真诚,干起活来就不惜命。大冬天里在场院里灌大豆,脚伸在豆子堆里,身上不住地冒汗,脚没法活动而冻僵了。干完活脱鞋,袜子和肉皮都冻在了一起,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耽误干活。脱苞米,一月没脱过衣服睡过一次囫囵觉。一天三班倒,他三班都要干,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老乡心疼地对他说:“你这么干,用不了40岁病就得找你!”他说:“我就是想拿自己试一试,看看全身的力量有多少。”说这话时,他格外真诚,他是以保尔·柯察金在风雨中修路即使病重得浑身发抖也坚持到底的精神激励着自己。
  1973年,高崇辉被提升为连长。他觉得自己就像军队里的行武一样,从当兵起一步步干到了连长,他是用自己手上结出的茧身上流出的汗干出来的。
  朱克家:23岁的中央候补委员
  1969年4月,19岁的上海知青朱克家放弃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勐仓公社勐掌生产队插队落户。朱克家登上云南的火车时,看到母亲在月台上哭得当场昏倒。
  朱克家本来在勐掌傣族村寨的坝区插队,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不错,但一年多后,他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爱尼族山寨落户,并在这里当了教师。
  莫登生产队位于半山腰,周边是梯田。当年这里虽然解放20多年了,但还经受着没文化的痛苦。寨子里曾办过一所小学,但请来的几位教师受不了山寨贫穷与寂寞的煎熬,一个个先后走了,五六十名学龄儿童失学在家。朱克家来到这里之后,才把小学恢复起来。
  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朱克家自己动手建设校舍、操场,做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当他发现学生教材全是汉语编写的,学生不懂,他便开始学习爱尼族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够和学生进行语言沟通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朱克家帮助山寨安装了碾米机,使妇女摆脱了繁重的春米劳动。他看到寨子旁有一条山涧小溪,便建起了小型发电站,给山区带来了光明。他还学会了理发、木工、裁剪及使用缝纫机,成为爱尼山寨最受欢迎的人。
  1972年,公社党委根据朱克家的突出表现,推荐他去昆明师范学院上学。这种机会,是当时绝大多数知青梦寐以求的,想不到的是,朱克家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决心继续留在这个偏僻的山寨建设新农村。这一举动,感动了不少人。公社党委为此整理他的典型材料报给上一级党委。不久后,署名朱克家的《我深深爱上了边疆的一草一木》和《农村也是大学》等通讯大量见诸报刊。一夜之间,朱克家便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
  1973年8月24日,朱克家作为云南党代表参加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周恩来把他拉到前面向代表们介绍说:“我们代表中年龄最长的是董(必武)老,最年轻的是知识青年朱克家。”23岁的朱克家成为最年轻的候补委员。
  2005年,朱克家退休。对于当年的选择,朱克家说:“我一点都不后悔。能够锻炼几年,锻炼你的意志、毅力,我还觉得是一笔财富。”
  戈卫:立志做有觉悟有文化的新农民
  戈卫,1947年7月出生于西安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966年6月18日,新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一高考制度被废除,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应届毕业生戈卫的人生轨迹由此发生了转变。
  1968年10月28日,戈卫等5男4女被分配到码头大队第三生产队,这其中包括小他4岁的弟弟戈健。此后至今的50年里,他的身份从“知青”逐渐变成“农民”。
  码头大队地处宝鸡西部山区,当年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落后,戈卫们到达的最初一年还没有通电。自1969年秋季开始,革命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知青陆续被招工回城。到1971年初,码头大队知青点的27名知青只剩下戈卫一人。当时关于戈卫典型事迹宣传画报中的描写“他和贫下中农开山劈石,修渠引水;他同战友们办猪场,改良猪种,成功试制了‘黑曲霉醣化饲料’和‘酵曲粉’;他们还引进和培育玉米、高粱良种,培育出了珍贵的滋补药品银耳。”
  1975年在京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时,戈卫与天津邢燕子、云南朱克家共12名知青代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了《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一封信》。戈卫认为,改变低产面貌的途径首先是在粮食品种上下功夫,因為毛主席早有教导:“有了优良品种,即使不增加劳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多的收成。”于是,在1971年,他从河南博爱农场和西北农学院引进良种。1972年,他又主持繁育了“陕玉六六一”“晋杂五号”。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粮食生产面积因为发展林果而减少到1600亩的情况下,总产一举突破百万斤大关。
  如今在互联网搜索“戈卫”时,会发现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知青”。回忆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戈卫说,“大多数知青都是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想在广阔天地里有一番作为,他们深入到中国的最基层,最了解中国。后来出现的很多优秀人物,从国家领导人到知名作家,很多人都曾有过下乡的经历。知青生活对我们的人生锻造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更是一段珍贵的人生记忆。
其他文献
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黔南州委离退局结合实际,组织引导“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劳模、老教师)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争当“五员”(政策宣传员、校外辅导员、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科技特派员),为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的发展与和谐稳定出力支招。  目前,全州共有2045名离退休干部参与到“五老五进当五员”活动中,718名“五老”组建思想道德宣
期刊
目前,我国离退休干部人数已近2000万。无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守,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姿态,很多领导干部为“退而不休”做了完美的注脚。但也有少数人把“发挥余热”变成“利用余威”,大搞权力寻租,不仅晚节不保,还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退休后四处插手地方事务,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原巡视员汤耀治在返聘期进行权色、钱色交易,中央对外联络部四局原局长曹白隽“退休后违规从事与
期刊
贵州省老干部局长会议召开后,在全省老干部工作者中引发热议。大家斗志满怀,干劲十足,纷纷表示,李邑飞部长和孙拥辉局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以牢记使命之心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敬爱致恭之情服务好老干部,奋进新时代,扬帆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省委办公厅人事处(离退处)处长赵成玉:  2018年,我们将在省委秘书长办公会领导下,认真贯彻此次全省老干局长会议精神,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文化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左膀右臂。针对这一现状,织金县委离退局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服务新模式。以“爱家乡.颂织金”活动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为契机,统筹协调关工委、老年大学、老体协、老龄办等老字号单位,将文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向社区和各有关街道延伸,打造区域老年文化养老教育、服务示范新名片。一是以“点”带“面”完善文化养老基地建设。二是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
期刊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他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里;他的思想贯穿在中国大地上。  这个拥有一把浓密大胡子的人,是马克思。他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时间轴 伟人诞生,伟大思想生根  200年前,一位伟大人物诞生。  1818年5月5日,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在德国边境小城特里尔出生。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
期刊
50年前——1968年12月22日,毛澤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数以百万计的城镇青年毅然而又难舍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城市,奔向祖国的山区,奔向祖国的边疆,在那里挥洒青春的汗水。  “老三届”(1966级、1967级、1968级三届初、高中学生)是知青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都出
期刊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老三届”却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势,为历史留下可供评说,且有自己丰富传奇的独有经历。  “老三届”,命中注定是含有沧桑感的一代,是道路曲折卻依然探索前行的一代,是狂热与消沉、惶惑与挣扎、失败与成功、泪水与欢笑交织的一代,是与共和国的历史荣辱共存、脉搏共存的一代。  苦难悲壮的经历  “老三届”大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儿女,他们诞生在共和
期刊
脱贫攻坚老同志群英谱  “陋室寒窗聚笑脸,质朴山娃愚换贤;今日勤度花甲时,他日结满幸福花。”“我绿化荒山的初衷并非索取。而是想改善一下生态环境。”“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困难再危险都要上。”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份份坚定的决心,在贵州高原大地上,开出一朵朵明亮鲜艳的“脱贫攻坚”之花。老同志们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只争朝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学习。  “拼
期刊
省直  贵州省直工委 1月10日,贵州省直工委组织31名老同志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弘扬贵州精神·讲好贵州故事”为主题的迎新年联欢活动。活动通报了2017年老干支部工作情况和2018年工作安排;通报了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省直机关老年人协会表彰决定;向获得“2012年至2017年贵州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省直工委、获得“省直机关第
期刊
“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因为难,所以觉得慢。我们就是老牛耕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走。”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年已八旬的王章礼老支书。他一双相糙的手,褶皱密布,突起的筋络像纠缠的枯藤。就是这双手,带领着村民凿穿绝壁开天渠,挖山修路,在艰难的岁月里一步步向前。  自上世纪70年代担任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支书后,王章礼带领村民用7年凿穿绝壁开天渠,村民顿顿有了白米饭,户户米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