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找到一条针对“三农”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着眼于探索大学生村官与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的结合点,本课题组通过典型案例调查,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华容镇
一、引言
我们于2009年7月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4个行政村抽取了约100个典型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2个典型案例的访谈。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现状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的现状,以及探讨大学生村官对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的作用。以便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道路,和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提供思路。
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中的问卷调查以华容区华容镇丁桥、凉亭、周汤、胡铺四个行政村所有村民为总体。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且文化水平、接受调查意愿各不相同,调查难度较大,故采取走村入户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深入居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在了解农民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选取100人构成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的个案访谈部分,对丁桥村的大学生村官和胡铺村葡萄生产合作社的副理事长以及农户代表,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3个问题构成,询问了农村发展现状、农业合作化现状及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以及大学生村官对农业合作化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本课题组成员深入各村完成。所有问卷均为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65份,有效回收率65%。个案访谈过程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大学生村官和农业合作化组织带头人,采取了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业合作化现状
1.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地处中部地区的华容镇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一家一户的水稻种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村普遍存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一、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落后的情况,村民们反映,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没有实用农业技术,没有足够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生产资料短缺以及资金不足等许多长期困扰他们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没有实用农业技术是村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走访询问了村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
当村民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自己解决而不是求助别人。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村民们认为求得别人的帮助很困难,另一方面村民认为别人很难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其中在遇到困难时寻求村委会和政府帮助的村民占很小的比例。
四个村庄作为中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具有以下特点: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一家一户的生产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了近30年之后,农村发展无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体制出现了只分不统的情况,瓦解了农民的组织归属感,推动了村民的离散和分化,形成了一个个“原子化”的小农。分散的小农,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不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面前举步维艰,而且合法权益由于没有组织的依托屡屡被剥夺和蚕食,成为全国数目最庞大的弱势群体。
(二)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
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四个村村民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情况:65个有效样本中,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村民只有三位,而且集中在胡铺村一个村(四个村庄中,仅胡铺村有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胡铺村的葡萄生产合作社有着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多数村民认为有必要通过农业合作化来解决生产经营中问题。对于农业合作化的一些优点,比如使农民在市场中取得较大发言权等,村民们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也有很多的村民认为人心不齐且没有优秀的带头人,农业合作化的效果不大。村民们对于农业合作化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却很少。这凸显了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即农民组织松散,缺少有能力、有公信力的带头人。(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带头人的缺乏是影响农业合作化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影响农业合作化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村民不知道如何组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人心松散,缺乏具有威信和能力的又肯为大家服务的优秀人才。
30年来,农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然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农村的发展后劲不足,农民遇到了很多仅凭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农业合作化是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问题的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农民们对于实施农业合作化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农业合作组织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农民参与比例不高;另一方面农民们对于农业合作组织有着较大的需求。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现今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稀少且缺乏有力的带头人的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三)大学生村官与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大学生村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知识、有眼光的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在农村亟需改善生产方式,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先来看村民们对于大学生村官了解程度如何。对“大学生村官”了解一点的村民占了大多数,村民们大部分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虽然有些村庄驻有大学生村官,但他们和村民的接触并不多。村民们是如何对大学生村官做出自己的评判的呢?对“您认为您所在的村庄需要大学生村官吗?”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村民都选择了需要。
毋庸置疑,农村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巨大的、急切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英明的,大学生的到来给农村提供了难得的人才支持。大学生能否对农业合作化的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否解决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缺乏强有力的带头人,缺乏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问题?来看看村民们的看法。
村民们最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农业技术、致富思路和市场信息,这也印证了前述村民在生产经营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农业发展停滞不前,经济增长乏力,农民希望借助大学生村官解决问题的心情是急迫的。在走访胡铺村葡萄生产合作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有合作社运行中存在技术水平有限与销路不畅这两大难题。与此相应大学生村官有以下优势:(1)大学生村官拥有技术知识;(2)眼界开阔,易于开拓商品销路;(3)处事公道,易获得公信力。可能存在的缺陷则是缺乏实践经验。农业合作化需要大学生村官,如能利用好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机遇合作组织必能发展壮大。在走访凉亭村的大学生村官过程中,了解到制约大学生村官在发挥作用的因素:(1)非本村人难以深入村级事务;(2)大学生村官职能无明确规定;(3)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立足农村的计划。对于农业合作化,这些深入基层的大学生认为,相比分散的小农经济,合作化是农业的有效出路。
四、结语
本次调查,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及个案访谈资料的分析,从农村发展现状、农业合作化必要性、可行性和大学生村官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已经释放殆尽,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发展动力趋弱。生产经营的分散使得农业生产获益微少。农业合作化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2)农民对于实施农业合作化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却不令人满意:一方面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遇到了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组织者、技术骨干、市场开拓人才的缺乏,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持。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这有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原因,也有对于大学生村官职责定位不明的原因。
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与实施农业合作化结合起来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推动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是:(1)尽量选择掌握实用技术的大学生;(2)注意培养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3)尽量选聘本村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利于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制度结合农村组织化赋予农业合作化以实际意义,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注:本文为项目基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村官对中国农村组织化的作用”批准号:091052002。
课题组成员:徐思蓉、刘阳、徐鹏、胡凯恒、汤晓丽。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华容镇
一、引言
我们于2009年7月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4个行政村抽取了约100个典型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2个典型案例的访谈。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现状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的现状,以及探讨大学生村官对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的作用。以便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道路,和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提供思路。
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中的问卷调查以华容区华容镇丁桥、凉亭、周汤、胡铺四个行政村所有村民为总体。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且文化水平、接受调查意愿各不相同,调查难度较大,故采取走村入户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深入居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在了解农民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选取100人构成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的个案访谈部分,对丁桥村的大学生村官和胡铺村葡萄生产合作社的副理事长以及农户代表,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3个问题构成,询问了农村发展现状、农业合作化现状及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以及大学生村官对农业合作化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本课题组成员深入各村完成。所有问卷均为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65份,有效回收率65%。个案访谈过程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大学生村官和农业合作化组织带头人,采取了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业合作化现状
1.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地处中部地区的华容镇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一家一户的水稻种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村普遍存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一、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落后的情况,村民们反映,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没有实用农业技术,没有足够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生产资料短缺以及资金不足等许多长期困扰他们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没有实用农业技术是村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走访询问了村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
当村民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自己解决而不是求助别人。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村民们认为求得别人的帮助很困难,另一方面村民认为别人很难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其中在遇到困难时寻求村委会和政府帮助的村民占很小的比例。
四个村庄作为中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具有以下特点: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一家一户的生产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了近30年之后,农村发展无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体制出现了只分不统的情况,瓦解了农民的组织归属感,推动了村民的离散和分化,形成了一个个“原子化”的小农。分散的小农,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不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面前举步维艰,而且合法权益由于没有组织的依托屡屡被剥夺和蚕食,成为全国数目最庞大的弱势群体。
(二)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
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四个村村民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情况:65个有效样本中,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村民只有三位,而且集中在胡铺村一个村(四个村庄中,仅胡铺村有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胡铺村的葡萄生产合作社有着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多数村民认为有必要通过农业合作化来解决生产经营中问题。对于农业合作化的一些优点,比如使农民在市场中取得较大发言权等,村民们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也有很多的村民认为人心不齐且没有优秀的带头人,农业合作化的效果不大。村民们对于农业合作化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却很少。这凸显了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即农民组织松散,缺少有能力、有公信力的带头人。(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带头人的缺乏是影响农业合作化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影响农业合作化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村民不知道如何组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人心松散,缺乏具有威信和能力的又肯为大家服务的优秀人才。
30年来,农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然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农村的发展后劲不足,农民遇到了很多仅凭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农业合作化是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问题的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农民们对于实施农业合作化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农业合作组织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农民参与比例不高;另一方面农民们对于农业合作组织有着较大的需求。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现今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稀少且缺乏有力的带头人的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三)大学生村官与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大学生村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知识、有眼光的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在农村亟需改善生产方式,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先来看村民们对于大学生村官了解程度如何。对“大学生村官”了解一点的村民占了大多数,村民们大部分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虽然有些村庄驻有大学生村官,但他们和村民的接触并不多。村民们是如何对大学生村官做出自己的评判的呢?对“您认为您所在的村庄需要大学生村官吗?”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村民都选择了需要。
毋庸置疑,农村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巨大的、急切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英明的,大学生的到来给农村提供了难得的人才支持。大学生能否对农业合作化的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否解决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缺乏强有力的带头人,缺乏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问题?来看看村民们的看法。
村民们最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农业技术、致富思路和市场信息,这也印证了前述村民在生产经营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农业发展停滞不前,经济增长乏力,农民希望借助大学生村官解决问题的心情是急迫的。在走访胡铺村葡萄生产合作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有合作社运行中存在技术水平有限与销路不畅这两大难题。与此相应大学生村官有以下优势:(1)大学生村官拥有技术知识;(2)眼界开阔,易于开拓商品销路;(3)处事公道,易获得公信力。可能存在的缺陷则是缺乏实践经验。农业合作化需要大学生村官,如能利用好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机遇合作组织必能发展壮大。在走访凉亭村的大学生村官过程中,了解到制约大学生村官在发挥作用的因素:(1)非本村人难以深入村级事务;(2)大学生村官职能无明确规定;(3)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立足农村的计划。对于农业合作化,这些深入基层的大学生认为,相比分散的小农经济,合作化是农业的有效出路。
四、结语
本次调查,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及个案访谈资料的分析,从农村发展现状、农业合作化必要性、可行性和大学生村官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已经释放殆尽,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发展动力趋弱。生产经营的分散使得农业生产获益微少。农业合作化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2)农民对于实施农业合作化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却不令人满意:一方面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遇到了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组织者、技术骨干、市场开拓人才的缺乏,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持。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这有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原因,也有对于大学生村官职责定位不明的原因。
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与实施农业合作化结合起来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推动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是:(1)尽量选择掌握实用技术的大学生;(2)注意培养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3)尽量选聘本村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利于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制度结合农村组织化赋予农业合作化以实际意义,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注:本文为项目基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村官对中国农村组织化的作用”批准号:091052002。
课题组成员:徐思蓉、刘阳、徐鹏、胡凯恒、汤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