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烟教科(2011)11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下发以来,我校语文教师便积极学习、研讨、实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下文简称“4+1”模式),当然,本人也不例外。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自己对“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应用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心得,在这里与诸位同仁分享。若能因自己的一点感悟,为推行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一点借鉴,“幸甚至哉”。
一、对“4+1”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在《实施意见》中,“4+1”模式中的每个模块都是围绕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核心而设定的。
“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深入理解文本”。“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想象空间的尊重,这是“原生态”的阅读,是“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一种体现。
“助”这一模块,要求“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各种帮助,主要是启发、点拨、解疑、答难”。在这里,教师需要明确,“助”的主体是教师,“助”的对象是学生,“助”的内容是学生基于文本理解与把握过程中的偏差、疑难,“助”的方式既包括对学生正确认识、观点的明确肯定,还包括对学生理解模糊甚至偏差与错误的明确与纠正。
“议”,《实施意见》的阐释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应该说,这是“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最合适的环节了。这时,教师的地位相当微妙,他时而与学生水乳交融,时而游离于学生之上,交融时鼓励、激发,游离时点拨、引导。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他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何时跟学生交融、何时应该游离于学生之上。
“练”即“根据学段和年级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读写训练或其他‘双基’训练”。由这一阐述不难看出,这一模块的落脚点是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既然在课堂上进行,那么它跟前面的环节不应是分离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也可以说,“读”、“助”、“议”这三个模块,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重点应是文本的理解、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趣”的而不是“枯燥”的。“练”则是对学生在本课中掌握的方法和形成的能力所进行的考察与检验,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提供了依据。
“结”,亦即“4+1”中的“1”,“即由学生自主安排,可以自我检测,可以巩固新知,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和训练”。由《实施意见》中的这一阐述,不难发现,这一模块的设置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学为主体”这一思想,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我的设计是,让学生或者整理笔记,或者重读课文。
二、从“动态组合”到“自然融合”
“4+1”模式的科学性,除了体现在每一个模块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外,还体现在它的“动态组合”上。正如《实施意见》中所指出的:“前四个模块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并且相邻两个模块可以适当渗透与融合。每个模块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加’或‘减少’。”这就是说,“4+1”模式给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不是“限定”,这就为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在模式推行的初始阶段,我们应深刻理解每个模块所揭示的内涵,这如同习武者刚开始时要掌握动作要领。在理解每个模块内涵的基础上,再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动态组合”,应用过程中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反复实践。这又如同习武者在掌握动作要领后的“苦练”,让一招一式熟记于心。此后,便可以逐步进入第三个境界,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不同的反应,灵活组合,最终达到模块之间“自然融合”,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和谐高效。
三、应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课前“两问”。“4+1”模式,是一种开放性较强的课堂模式,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在备课上尤其要注意如下两个环节:(1)“我”对学生了解多少?(2)“我”对教材读懂了多少?
这两问,明眼人一看便知,说的就是备课时的备学生、备教材。只有把学生的学情了解得更为全面和深入,把教材“吃”深“吃”透,教师这一“舵手”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这艘航船,引领学生在语文天地里指点江山。
2.课后“一思”。对课堂的积极反思,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对课堂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这里不复赘述。
3.教师应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4+1”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面对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对文本见仁见智的阅读体验,教学过程难免磕磕绊绊,课堂组织难免捉襟见肘。还是那句老话: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他应该是“一口井”。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认为“4+1”模式不仅体现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五还”、“两提高”的改革理念,而且操作性强。我相信,在课堂建设过程中,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广阔舞台!
一、对“4+1”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在《实施意见》中,“4+1”模式中的每个模块都是围绕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核心而设定的。
“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深入理解文本”。“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想象空间的尊重,这是“原生态”的阅读,是“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一种体现。
“助”这一模块,要求“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各种帮助,主要是启发、点拨、解疑、答难”。在这里,教师需要明确,“助”的主体是教师,“助”的对象是学生,“助”的内容是学生基于文本理解与把握过程中的偏差、疑难,“助”的方式既包括对学生正确认识、观点的明确肯定,还包括对学生理解模糊甚至偏差与错误的明确与纠正。
“议”,《实施意见》的阐释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应该说,这是“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最合适的环节了。这时,教师的地位相当微妙,他时而与学生水乳交融,时而游离于学生之上,交融时鼓励、激发,游离时点拨、引导。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他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何时跟学生交融、何时应该游离于学生之上。
“练”即“根据学段和年级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读写训练或其他‘双基’训练”。由这一阐述不难看出,这一模块的落脚点是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既然在课堂上进行,那么它跟前面的环节不应是分离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也可以说,“读”、“助”、“议”这三个模块,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重点应是文本的理解、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趣”的而不是“枯燥”的。“练”则是对学生在本课中掌握的方法和形成的能力所进行的考察与检验,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提供了依据。
“结”,亦即“4+1”中的“1”,“即由学生自主安排,可以自我检测,可以巩固新知,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和训练”。由《实施意见》中的这一阐述,不难发现,这一模块的设置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学为主体”这一思想,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我的设计是,让学生或者整理笔记,或者重读课文。
二、从“动态组合”到“自然融合”
“4+1”模式的科学性,除了体现在每一个模块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外,还体现在它的“动态组合”上。正如《实施意见》中所指出的:“前四个模块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并且相邻两个模块可以适当渗透与融合。每个模块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加’或‘减少’。”这就是说,“4+1”模式给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不是“限定”,这就为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在模式推行的初始阶段,我们应深刻理解每个模块所揭示的内涵,这如同习武者刚开始时要掌握动作要领。在理解每个模块内涵的基础上,再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动态组合”,应用过程中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反复实践。这又如同习武者在掌握动作要领后的“苦练”,让一招一式熟记于心。此后,便可以逐步进入第三个境界,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不同的反应,灵活组合,最终达到模块之间“自然融合”,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和谐高效。
三、应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课前“两问”。“4+1”模式,是一种开放性较强的课堂模式,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在备课上尤其要注意如下两个环节:(1)“我”对学生了解多少?(2)“我”对教材读懂了多少?
这两问,明眼人一看便知,说的就是备课时的备学生、备教材。只有把学生的学情了解得更为全面和深入,把教材“吃”深“吃”透,教师这一“舵手”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这艘航船,引领学生在语文天地里指点江山。
2.课后“一思”。对课堂的积极反思,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对课堂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这里不复赘述。
3.教师应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4+1”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面对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对文本见仁见智的阅读体验,教学过程难免磕磕绊绊,课堂组织难免捉襟见肘。还是那句老话: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他应该是“一口井”。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认为“4+1”模式不仅体现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五还”、“两提高”的改革理念,而且操作性强。我相信,在课堂建设过程中,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