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舞火龙文化及传承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州市白云区舞火龙起源于清代,相传是因驱赶蝗虫而产生并流传的一项民俗活动。白云区舞火龙习俗保存得最好的是清湖村和夏茂村,其村民皆为南迁而来的客家人。根据其族群的迁徙路线和相关文献记载,可以推测出舞火龙的可能流传路线,并由此追踪舞火龙的文化内涵、习俗仪式及其流变影响。
  [关键词]广州;白云区;舞火龙;迁徙演变;仪式
  龙崇拜和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广州地区的舞火龙既有中国龙文化的普遍性,又有岭南独特的地域性,2017年9月至10月,我们在徐燕琳教授的指导下对广州白云区夏茅村和清湖村的舞火龙民俗进行了调查,以研究该地区舞火龙的文化内涵及传承问题。
  夏茅村现全称夏茅经济联合社,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内,隶属白云区白云湖街管辖,由夏茅富民、利民两个居委管理。该村占地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村民6800余人,由夏茅经济联合社带领集体开发土地资源,发展厂房、仓库,主要从事密集型手工业,经济来源多为自建房出租、村内按股份分红。非户籍人口2.5万人,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据利民居委张主任介绍,北宋时期人们就在夏茅村扎根,以务农为生。村民以刘姓为主,还有部分严姓和廖姓村民。我们的调查以夏茅村为主要调研对象,以刘氏为主,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舞火龙起源
  中国的龙崇拜源远流长,关于其起源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闻一多先生的“蛇图腾说”、章太炎先生“龙即鳄鱼水”、黄石先生“灵物说”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中有许多人将龙作为水神并祭祀求雨的记载: “《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上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汉代出现比较完整地舞龙形象,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记载,武帝刘彻时,就有了舞龙求雨的风俗。并且规定,春天求雨舞青龙,夏季求雨舞黄龙或赤龙,秋天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雪舞黑龙。
  舞火龙具体的起源时间和地点难以考证,宋彩珍在《香港舞火龙的源与流》中论证了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她认为是经历了从舞龙到舞火龙的转变。该转变从隋朝出现的“龙灯”开始,在唐宋时期经历舞火龙形式和载体上的发展与定型、元明时期活动目的的丰富——由祭祀活动扩充到娱乐活动,最终在清代成为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运动。
  民间关于舞火龙的历史传说较为丰富,传说流传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且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存在较大的“失真”,根据其故事核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1.保护农业类传说
  据白云区夏茂村村民刘荫兴(65岁,男)口述,在清代某年,村庄田地里蝗灾严重,老百姓的庄稼近被摧毁,苦不堪言。百姓们得到北帝庙神明的旨意,在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时候,九点钟舞起火龙,在庄稼中巡游,就能驱赶蝗虫。这一方式果然奏效,他们于是把舞火龙的习俗继承下来,时间定在每年的中秋当晚。
  2.反抗压迫类传说
  据白云区清湖村(现清湖北社区)村民李志伦(74岁,男)口述,元末刘伯温企图推翻元朝统治,在谋划起义时就利用中秋送月饼的机会,把起义的消息写在纸上作为信号,塞在月饼里,号召百姓以舞火龙起义。起义成功后,百姓每年中秋节都舞起火龙,作为纪念活动。
  3.驱赶瘟疫疾病类传说
  据刘彩珍在《香港舞火龙的源与流》中记载,在香港大坑一带居民中流传一个关于舞火龙起源的传说:在1880年中秋节前一个晚上,大坑村刮起了台风,一条大癖蛇乘风期侵入村内,见家畜就吃,村民合伙把癖蛇打死了。此后村里流行瘟疫,疫情久久不散,不少人病死了。一个道士说,那条蝽蛇是龙王之子,这是龙王在惩罚人们。后来有一个老汉声称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神灵告诉他:海龙王最怕火龙,中秋节连续三晚舞火龙就能消除瘟疫。后来村民们以珍珠草织成长龙,在龙身插满香,舞火龙、烧爆竹,果然疫症消失。中秋日舞火龙之俗,借以驱除传染病,此俗至今留传。成为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动。
  4.驱赶牛鬼蛇神类传说
  根据林友标、章舜觉对舞龙的调查,发现梅州市丰顺县浦寨舞火龙的传说是古时东海龙王的孙子浊龙违反职守,在浦寨一带作恶多端,残害百姓,青风公主奉老龙王之命处死浊龙,为民除害。当地百姓为了感念公主,就用竹篾稻草制成“金龙”,点燃龙身的香支,在元宵节挥舞,寓意金龙降福人间,护佑五谷丰登。
  二、夏茅村情况
  根据我们在夏茂村的调查,该村民众认为,他们氏族的与龙的历史关系可追溯至远祖御龙氏——刘累时期。据刘荫兴给我们的《<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中对刘氏的探源,刘翔南认为“刘氏约起源于距今4000多年的堯舜时期,是帝尧后裔一支以封邑或国名命名而形成的。刘累是夏代晚期陶唐氏部族的首领,承袭了先人的姓氏(刘氏)而已。因此,从姓氏起源的角度上讲,刘累不是刘氏的肇始始祖,只能算是刘姓的血缘始祖(远祖)而已。”
  刘氏与龙的联系颇深,在其远祖刘累养龙之事中可见一斑。刘翔南书中如下写道:“刘氏远祖刘累的事迹最早见于《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的记载——‘陶唐氏有后裔孙刘累曾为夏王孔甲驯龙,被孔甲赐御龙氏’。当时陶唐氏裔孙有刘累,早年曾随豢龙氏学过养龙技术,自报奋勇去为孔甲养龙,孔甲因此嘉奖刘累,赐他为御龙氏。《史记》原文中也有‘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之句。《集解》注引服曰:‘后,刘累之为诸侯者,夏侯赐之姓。’”由此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刘累实为夏代诸侯,也是夏朝晚期陶唐氏部族首领。当时陶唐氏实力衰微,其族首领刘累以养龙事夏王有功,被夏王授官赐姓(御龙氏)封地,遂成为一方诸侯。”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街夏茅村刘氏族人以夏朝人御龙氏刘累为始祖,历史上见于正式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氏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居今河南省鲁山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刘氏一族兴旺繁衍,几经迁徙,其中明确记载“刘氏由闽入粤开基祖为146世祖,讳开七公,公元1180年,由福建宁化石壁洞迁移至广东宁化县城”,刘荫兴告诉我们,他们的祖辈那以后由宁化县城迁移至广州市白云区,距今有一百多年。   “龙的传人与刘姓有极大渊源,与刘氏先祖累公御龙、汉皇宫舞龙有直接关联。北宋王安石赞诗曰:‘神物擎天扰可骑,如何孔甲但能羁。当时若使无刘累,龙意茫然始得知。’……夏茅刘氏是中原南下派别中最明显能保留汉刘传统文化的古部落,汉皇族的龙舞文化在这里一代代传统下来,千年不断。”而舞火龙起源另一说法“驱蝗说”则是据夏茅村村民刘荫兴口述而得,该村的舞火龙的习俗传说可追溯至清朝,当时地区蝗灾严重,老百姓的庄稼受到摧毁,苦不堪言。百姓们到北帝庙前请求神的旨意,神旨告诉村民在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时候,九点钟舞起火龙,在庄稼中巡游,就能驱赶蝗虫。果然,蝗虫害怕火光,纷纷逃离庄稼地,百姓的庄稼得以保存。但百姓发现蝗虫飞向了居民区,又相繼把火龙舞至大街小巷,再次驱逐蝗虫。最后,百姓的庄稼和家庭免受蝗灾,他们于是把舞火龙的习俗继承下来,时间定在每年的中秋当晚。
  三、白云区舞火龙情况及流变
  根据我们对清湖村村民李志伦、夏茂村村民刘荫兴、刘宗和等的调研,当地舞火龙的基本流程如下: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村中年轻人需要寻找具有韧性的野藤条,以及用来固定的大麻绳和覆盖龙身的“龙鳞”——“阿婆钱”,即一种类似古钱币的树叶或者榕树的叶子。传统的火龙长达四十米,直径二十公分,重几百斤,需要三十多个壮汉才能舞动起来。清湖村居住着黄、李两个姓氏,村里每年出动四条火龙,黄、李两姓各出一条。
  具体活动流程包括扎龙身、起龙……
  扎龙身:据村民介绍,舞火龙首先需要“扎龙身”。在中秋前夕,清湖村的村民开始扎火龙,龙身要用两公分粗的麻绳或者采集的一种俗称为马屎藤的植物作为龙筋,这是整条“火龙”的支撑。其次,折榕树的树枝作为龙身、榕树的叶子做龙身上的鳞片,榕树的根须作为龙须,以及带叶的榕树枝作为龙尾。野藤条兼顾韧度和硬度,非常适合做火龙的框架,榕树叶不易被火星点燃,内湿外干,且在当地具有“子孙兴旺”之意,非常适合做龙鳞。龙头和龙角则需用铁条焊成架子,将树叶树枝插入其间,手电筒或者LED灯作为龙的眼睛。至此,一条火龙的基本版就完成了。
  起龙:火龙需先在祠堂拜过祖先,才能起龙。
  龙采水:即舞火龙的开始。八月十五火龙扎好后,在晚上七点要举行采水仪式,村民需要一路点着炮仗,举着火龙到村中的水坑中采水,火龙要在水边舞拜,最后将龙头和龙尾依次象征性地探入水中。人们相信采水仪式赋予了火龙神奇的力量,让火龙显灵。
  游龙引福:晚上八时许,村里张灯结彩,爆竹连连。采水后的火龙在祠堂前拜舞后就到每条街巷中巡游,为全村人祈福。一路的欢呼声、锣鼓声和鞭炮声连成一片,火龙狂舞,热闹非凡。人们摸龙须,将香火插进龙身,将鞭炮扔到龙身上,以祈求来年福气美满,顺顺利利。最后,村民汇集到清湖村的牌坊进行“四龙会”。
  放龙归海:零时的钟声敲响,人们将舞过的火龙放入清湖涌,寓意放龙入海,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舞火龙活动正式结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舞火龙活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当地村民刘荫兴告诉我们,在过去,舞火龙的成员光着膀子上阵,不惧怕舞龙的火花溅到自己身上,并且认为这是勇者的标志,而且还乐于接受围观庆贺的百姓往自己身上扔鞭炮,尽管被烫伤也毫不在意,因为这是沾了福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舞火龙的年轻人已不再光着膀子也不愿意接受鞭炮的“馈赠”,而且还会把靠近自己身旁香火拔去,免得烫伤。
  在过去,舞火龙是一年中最多人祈求福气和好运的节日,舞火龙的活动不仅金光璀璨,而且声势浩大,百姓们敲着锣、打着鼓和打镲为火龙出行巡游助威,全村期待,全民参与。刘学能说,每年中秋,村中长者积极投身扎火龙,年轻人则争先舞龙头以求来年生个大胖儿子,小孩子们也因为新鲜好奇而在火龙巡游前试舞一下过把瘾。“摸龙须,长高高”的祝福一直伴随着村中孩子的成长,他们甚至会乐于舞着小小的龙到家家户户去为舞火龙集资:“给钱给蜡烛,不给我就进屋。”大人们家中有什么就给什么,或是蜡烛香火、或是水果粮食,或是红包酒水,这些财物都将用于舞火龙和舞火龙工作人员当天饮食。妇人们则会在火龙巡游到家门口时,把龙头的香火拔下来插在自家的香炉里,然后把自家的香在插到龙头上,等待被另一家人拔下。如此循环往复,香火在一家家传递,宗族也随之兴旺、团结。
  后来,孩子们不再到家家户户讨钱后,舞火龙的资金就由热心的村民捐钱资助。十几年前,政府开始资助夏茅村的舞火龙传统习俗,虽然每年的资金不够活动开销,但热心的村民们还是坚持捐款的习惯。刘荫兴说,随着村中人员的外出,舞火龙的仪式越来越简化,乐器渐渐地也处于活动的边缘地位,不受重视。虽然舞龙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健康的心愿一直没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夏茅村的舞火龙制作工艺仅有几个老师傅在坚守,因为年轻人更多地选择外出打拼,也因为更倾向于其他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不愿意学习和参与舞火龙,夏茅村面临着手艺断层的困境。但老师傅们没有放弃,而是一有机会就到外面表演舞火龙,使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习俗并传播开来。刘总和说,为了方便演出,他们通常会买一条布龙,为了公众安全,也不点火,在白天表演,仅仅是展示夏茅村代代传承的舞龙技艺。现在,舞火龙已经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举办了六届火龙民俗文化节,庆祝形式多元化,比如举办舞火龙讲座、开展龙文化体验课堂、暨龙文化知识大赛等活动,使更多人参与进来。
  四、意义和影响
  舞火龙活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对人们的精神观念塑造、优秀品质的培养、宗族和社会和谐的维护以及民族认同感的产生起着极大的正面作用。
  在农业社会里,形成龙崇拜,村民通过舞火龙的形式来驱赶害虫,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五谷丰收,而通过舞火龙活动,村民进一步加强神明崇拜。村民刘荫兴告诉我们,舞火龙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是到当地的庙中拜服,以此来告知神明火龙的到来,祈求神明护佑村落平安健康、子孙兴旺,家庭和睦。在当地,舞火龙的龙头“一角”常常由新婚男子担当,是因为当地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新婚男子舞龙头,来年家中添男丁,故而舞火龙也蕴含着人丁兴旺的美好祝愿和人口繁衍的意义。   舞火龙还赋予人们勇气和力量。在过去,舞龙的男子都是光着膀子上阵,不畏龙身香火的烫伤。在火龙迅游的过程中,村人可点燃鞭炮扔至舞龙男子的身上,红火的鞭炮被视为是祥瑞的象征,而对鞭炮和香火的不躲避,也被视为是成年男子的勇气和果敢。而正是在舞火龙活动中鼓舞起来的勇气,使得村落人面对外来入侵涌起强烈的家国意识,在三元里抗英中自发形成抗英队伍,“在参与的一百零三乡中,夏茅就是主力军乡,夏茅刘氏兄弟,从十六岁到六十岁,有近千人在刘氏大宗祠誓师出发,到三元里古庙集合参战,口号就是:‘打死无悔’”,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夏茂刘氏大宗祠有记载村民在三元里英勇抗英的一副对联:
  “祖孙七代同堂,同赴战场,同卫家国,同赐六品顶戴,世间少有。
  兄弟千人齐心,齐誓古祠,齐抗英夷,齐留百载声明,史册尚无。”
  这种共同努力,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抗战精神正是在群体性的习俗活动舞火龙中形成的宝贵精神遗产。
  舞火龙对于宗族和家庭的和谐也起着重要作用。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舞火龙是村落中一年一度的大事,每个宗族都会共同出钱出力,扎舞一条火龙,以示本族兴旺,宗族意识因此得到强化。村中妇人们则会在火龙巡游到家门口时,把龙头的香火拔下来插在自家的香炉里,然后把自家的香在插到龙头上,等待被另一家人拔下。如此循环往复,香火在一家家传递,宗族也随之兴旺、团结,在八月中秋舞火龙当天,外出打工者纷纷回家团聚,和家人一起参与到舞火龙当中,家的温暖得到实现,家族的认同感得到提升。
  现在,舞火龙已经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举办了六届火龙民俗文化节,庆祝形式愈加多元化,社会影响力提升,逐渐形成社会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这促进火龙精神的传播和社会其乐融融的氛围形成。同时舞火龙活动也传播海外,在海外营造和渲染着一种乡土文化氛围,在华人的心中产生一种民族认同感。对于龙的崇拜和舞龙活动的传承,也早已潜移默化地变成中国民族的族类认同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五、未来发展
  舞火龙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记忆,针对其现状,我们对于舞火龙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以下五点措施建议:
  一是培养传承人。推动舞火龙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首要是推进人才。目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大都散落各个村内,且年事已高,传承人方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生长在商业社会,在缺乏引导熏陶的情况下对于农耕文明产生的舞火龙文化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如要全职继承舞火龙的手艺就会导致缺乏生活来源,年轻人通常选择外出工作。对此我们需要着眼转变观念,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并且选择有责任有担当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舞火龙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是做好舞火龙活动记录。村民不仅要追溯并保存目前可见的往年舞火龙记录,还要以多种方式记录并保存现在及未来的舞火龙活动资料,因为这些记录可以展示舞火龙的内涵变迁和时代特征,让舞火龙有迹可循,有源可溯,有利于舞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如在白云区第六届火龙民俗文化节中,就有电视台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和报道,这种直播方式不仅可以快速地传播舞火龙的活动细节和精彩之处,吸引观众的眼球,传递舞火龙的热闹氛围,并且可以作为永久的影像和文字记录,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
  三是政府加大力度扶持舞火龙活动。以广州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的举办为例——申请非遗成功后,白云区政府深入挖掘舞火龙活动的文化内涵,举办了首届广州白云火龙文化节暨“南粤幸福活动周”活动,2017年已是第六届。通过这种政府主导,民间主办的宣传方式,舞火龙民俗和火龙节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逐年递增,庆祝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广州白云火龙文化节是中共白云区委、白云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白云民俗文化盛宴。火龙文化节以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龙习俗为主线,以全区18个街镇民俗荟萃为支撑,力求打造成白云区乃至广州市群众性民俗文化品牌。”这一项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不仅有利于弘扬舞火龙的精神气质,彰显勇敢无畏的民族气节,同时也使“舞火龙”得到更好地宣传和记载。这毫无疑问是宣传和弘扬“舞火龙”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是政府和社会应加大资金对舞火龙周边的扶持,保障舞火龙活动顺利进行以及为传承人研究、宣传和弘扬舞火龙文化提供生活保障。同时,这将有利于把舞火龙文化作为一项产业传承,开展火龙节系列活动,开发舞火龙周边产品,实现舞火龙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产业传承是一种消费型的动态传承,它可以使舞火龙文化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具有发展的经济实力,使舞火龙文化拥有者、传承人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利于舞火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五是联合媒体、多途径、多方位加大对舞火龙文化、舞火龙活动和舞火龙故事的宣传。包括线上线下、纸媒网媒、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舞火龙文化介绍展示,使人们有渠道去了解舞火龙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状、舞火龙的实际流程和表现以及舞火龙背后的故事,如传承人的故事,如扎火龙的手艺,舞火龙的前世今生等。
  结语
  白云区的舞火龙民俗活动根植于农业社会下百姓的重农思想和龙崇拜心理,根据白云区清湖村和夏茂村村民的口述及相关资料记载,通过舞火龙流程仪式和思想内涵的探析,可发现舞火龙活动对村民的思想品质、对宗族都产生深远影响。
  随时代变迁,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舞火龙活动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农业社会时期舞火龙意在驱赶蝗虫、预示来年丰收,在现代新婚丈夫舞火龙意寓早生贵子……今天,舞火龙活动逐渐失去了它原本在农业社会产生的驱虫、祈求丰收的功用、甚至连龙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香火”也变成“LED灯管”,而它的社会功用则不断加强,一年一度的舞火龙文化节吸引着愈加广泛的人群,这既是对传统舞火龙文化的现代化展示,更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可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调研得到我校徐燕琳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岭南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白云区文化馆陈慧君女士及白云区人大代表黄艺女士亦予许多帮助,夏茅村村民刘荫兴先生、清湖村李志伦先生慷慨提供口述信息及惠赠宗族资料,夏茅村富民居委黄永通主任、利民居委张少微主任为我们提供夏茅村基础概况,此谢)
  基金项目:《广州市白云区舞火龙文化及传承》研究成果(基金号:201810564350)
  参考文献:
  [1]周清泉.文学考古[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P407;
  [2]董仲舒(汉).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P88-89;
  [3]宋彩珍.香港舞火龙的源与流[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
  [4]同上;
  [5]林友标,章舜觉著.舞龙[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6]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25-27;
  [7]刘翔南,男,1984年出生,《<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专刊学术顾问,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辑,著名的刘氏学专家,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编辑和撰写了有关蔡姓、刘姓方面典籍六部,发表过有关姓氏研究的文章50余篇;
  [8]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26-27;
  [9]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22;
  [10]同上;
  [11]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28;
  [12]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190;
  [13]刘增智主编.<刘氏春秋>之广州刘氏[M].世界刘氏联谊总会文化及教育部主办,2012:P123;
  [14]方武祥主编.八月中秋舞火龙[M].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2013:P55;
  [15]同上。
  作者简介:马雅园(1996—)女,华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宋业敏(1996—)女,华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字化时代带给人们许多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尽享便捷,其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应辐射到我们群众美术工作中来,与时俱进,让数字化技术为群众美术工作服务,在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受益。本文就数字化背景下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构想,并找出目前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改善传统形式,推陈出新,为群众美术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美术;文化馆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期刊
[摘 要]2015年初,中办国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全民艺术普及第一次写入我国最高层次的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全民艺术普及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指明了全民艺术的发展方向。“全民艺术普及”也成为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2017年东莞市文化馆创新推出了“东莞文化四季”品牌项目,“文化四季”服务内容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而如何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
期刊
[摘 要]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公共文化服务充分且均衡发展的核心措施。多年来,珠海市文化惠民工程已经有了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创新珠海市文化惠民服务内容,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文章從优化布局、打造品牌、英才培养、资金扶持和网络普惠五个方面提出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文化惠民;路径思考  在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范围下,文化惠民工程建
期刊
[摘 要]岭南黄大仙文化在近百年间深刻影响着岭南人的生活,它“普濟劝善、有求必应”的特色独立于金华黄大仙,是具有岭南本土特征的信仰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运用岭南黄大仙文化来加强粤港澳三地的联系,使岭南文化得到新的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思考。  [关键词]黄大仙传说;普济劝善;有求必应;粤港澳大湾区  黄大仙传说发源于浙江金华一带,光绪年间的《金华县志》中记载了大量与黄大仙有关的遗迹,民间也流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布努瑶支系的分布情况,了解布努瑶迁徙和定居凌云的情况,并进一步研究背陇瑶的拟制亲属关系和支系的扩散分布情况。  [关键词]背陇瑶;支系;拟制亲属关系;扩散  1928年7月,受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委派,颜复礼、商承祖前往广西凌云县瑶族村寨进行实地调查,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当地被称为红头瑶、蓝靛瑶、长发瑶、盘古瑶的生活习俗和语言,1929年出版了《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一书,被视为中
期刊
[摘 要]在岭南,许多世家大族十分重视良好家风、族风的传承,家训、家诫、祖训、族规蔚为大观,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黄姓家族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文章以广州市花都区塱頭村为例(也穿插相类似的例举作扩展),从家族村落、家族精神、家族规范、家族教育四方面就其文化内涵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岭南家族;岭南族风;文化内涵  家族与家庭两者在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是较为困难的。因为两者都是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群体,
期刊
[摘 要]黄大仙传说与黄大仙信仰密切相关,它起源于晋代浙江金华,明朝中晚期辗转广东,最后落脚香港、澳门等地,传说本土化、地域化后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信仰,至今香火鼎盛,在粤港澳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粤港澳同属一个地理单元,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但港澳漫长的殖民历史会影响个人身份认同的建构。从民俗认同至文化认同,黄大仙信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可以产生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大仙信仰;粤港澳;民俗认同
期刊
[摘 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粤港澳三地谋求多维度合作、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战略,其中增加区域文化认同、建设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则是推动旅游、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而共同的民间信仰则是整合区域文化心理、加深情感交流的重要切入口。北帝信仰作为粤港澳三地普遍盛行的民间信仰,历史渊源深厚,与地方宗族文化、生活习俗和精神情感都有紧密联系。比较内地与港澳地区北帝信俗的流变,找出文化空间的重叠之
期刊
[摘 要]四川省达州市的“元九登高”节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但目前关于该节俗的研究还非常薄弱,本文主要考察了关于该节俗起源的三种说法:纪念玉皇诞辰、纪念元稹、纪念陈锡鬯。节俗背后折射出深层的文化内蕴:民间信仰中神祇不断变迁,民众始终遵循着“惟灵是信”的法则,该节俗与当地的文化环境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元稹留下的文化遗迹依托其文名与科举考试之需,被民众神化,维系了官方与民众的共同文化认同,纪
期刊
[摘 要]广州白云区的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近年来一直在成功举办,“舞火龙”已成为白云区独一无二的非遗民俗品牌与文化名片。2018年,白云区“舞火龙”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本文根据活动的新策划形式与策划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意在更好的探究活态传承形式在数字化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与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白云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