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13日开业营业,标志着温州民间融资开始走向合法化、正规化,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将成新热点。
温州人注重创投有着优良传统,是一种可贵精神。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表现为不同形式而已。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充满创业激情的温州人办工厂、开商店、跑买卖,但缺少资金,又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怎么办?创业者发起“成会”(温州方言),动员亲朋好友参加,实行会员制,既解决了创业投资期短的问题,又让筹集的资金有利息可得、有一定的增值。这种融资方式,堪称为创投雏形。只是由于当时多数温州人囊中空空没有多少积蓄,参加“成会”的(投资者)也多为特殊关系的人,所以无法做大规模,形不成专业的投资公司。
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温州人经20年的创业积累,囊中资本日丰,温州人不愿让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财富躺在怀里睡大觉,开始四处寻找投资商机,求索最高利润回报:
2001年8月,157个温州人怀揣巨额资金,浩浩荡荡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3天买下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现金一下砸向上海楼市;据报道,那一年共有2000多亿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就集中了1000亿元;直到2003年国家加大了对房价的调控力度,温州民资开始逐步撤离房地产投资;
2002年,全国能源紧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400亿民资流向煤矿,据说山西省60%的中小煤矿掌握在温州人手中,2003年山西关闭中小煤矿,温州部分资金回流;
2003年,棉花减产,棉价上升,温州30亿民资收购新疆棉花,次年退出;
2005年到2007年,股市行情看好,1000亿温州民资介入其中;
2007年以后,石油价格上涨,50亿温州民资投入西部乃至国外油井……
有人把温州人以上的投资行为称之为“炒”,这种说法是很肤浅的。资本逐利而流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基本常识。
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有一个探索、提高、完善的过程。如果说以上这些温州民间资本流动的运作方式,还不算正规的创投行为的话,那么2006年3月,温州企业家林阿信在上海注册成立的“首华创投”,成为温州民间资本第一家试水的VC机构。其实,早在2004年7月,由温州神力集团奥康集团等九家温州知名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财团命名的企业“中瑞财团”,随后乐清数家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弛集团”,都想把民间资本聚集起来,投到值得投资的领域。限于当时的法律、信用环境还不成熟,结果都没有实现初衷的目标。2007年6月1日,《有限合伙法》正式实施,不到二个月,由乐清佑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旭苍发起的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即告成立,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5亿元,主要投资将上市的温州企业股权,待企业包装上市后,转让股权从中赢利。同年11月,“东海创投”的几位发起人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创业投资公司——温州环亚创业投资中心,据透露,目前已募集资金10多亿元,有20多个股东,合伙人入股门槛是1000万元,出资5000万元以上才能进董事会。自此,类似的创投公司在温州纷纷成立,目前在工商注册的已近100家,上千亿的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
创投热在温州的涌现决非偶然。一方面,温州本地的民间资本有3000亿元,在外流动的民间资本也有3000亿元,大约6000亿元的温州民间资本在寻找出路,希望投资增值;另一方面,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需要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品牌建设等都必须有资本支持,这就为创投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创投的兴起必将推动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仅仅依靠增加投资是不够的。改革开放30年,温州经济高速发展,是温州人靠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干出来的。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人多耕地面积少,各种资源匮乏,加上历史的各种原因,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对温州投资的总额仅6亿元,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温州经济基础相当落后,交通十分不便,没有飞机,没有火车,一条由沙石铺成的金温公路常遇山体滑坡赌塞,还有瓯江阻隔,汽车需要靠船过渡,往往等渡排成长龙,驾驶员无不感慨“跑遍天下路,就怕梅岙渡”(瓯江渡口)。当时温州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依靠轮船海运,温州人戏言:“只有死路一条”(温州方言“水”称“死”)。温州改革开放,温州人创业就是在这样落后、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的。故此,温州经济产业结构以传统轻工业为主体,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目前温州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或小酒店发展起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价格低的问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消耗大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靠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已经面临困境。如:企业任意排放废气、废水,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劳动成本提高、原材料全面涨价、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少;生产要素特别是工业用地瓶颈制约问题越来越大。出现一些企业停工、半停工、倒闭现象,及大批企业外迁。当前温州的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实现这些转变,需要进行全面创新。
创新,来自创意。创意,是由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构成的,来自人的头脑,他会衍生出无穷的新品,新服务、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次说:“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个好的创意能够带来无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策划和创意,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使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不久前上市的美特斯邦威,老板周成建身价160多亿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的首富。他的发迹就是得益于一个好创意。十几 年前,美特斯邦威只是一个温州小品牌,资本有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周成建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办法,放弃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自己只注重产品设计、营销和品牌塑造,将业务定单全部交给广东等地有一流生产设备的服装企业生产,节省了巨大资本投入,又使这些具有一流生产设备的企业成为自己底下的加工厂,大大加快了自己的发展速度。经济学家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为“虚拟经营”。后来,温州另一家服装企业森马集团有限公司也采用这种运作方式获得巨大成功,很快发展成为知名企业,现在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有个名叫吴秀平的青年人,把这种运作方式从服装行业移植到五金行业,创办了天辉五金包装公司,第一年交纳税收20多万元,第二年交纳40多万元,第三年交纳80多万元,税务部门走访企业时发现,这家公司租用在几间民房里,没有像样的车间,只有一、二十个员工,觉得很奇怪,问:“你的企业效益怎么会这么好?”青年人道出了企业运作的秘密。可见,一个好的创意其经济效益是何等的巨大,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美国达14%,英国是12%。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美术、手工艺、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新闻 出版等。他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将现代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温州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要特色,对资源有极强的依赖性,而温州资源极为匮乏;服装、皮鞋、家具、打火机、眼镜、小家店、五金锁具等都以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为基础;温州是中国艺术美术之乡,品种繁多,技术精湛、名家辈出驰名中外,如黄杨木雕、瓯塑、瓯绣、发绣、彩石镶嵌、石雕、十字花边,细纹和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在温 州都有辉煌的历史;温州人聪明,敢于、善于创新出了名,外地人说:“温州人的头发是空心的”,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说明的是温州人很会动脑筋,点子特别多,这是创意的一种天分。所以,发展创意产业对温州经济转型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着广阔前景,温州的投资者应当把投资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创意产业,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投资,以推进由“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转变。
(作者系温州市管理科学院 院长助理;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 会长助理)
温州人注重创投有着优良传统,是一种可贵精神。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表现为不同形式而已。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充满创业激情的温州人办工厂、开商店、跑买卖,但缺少资金,又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怎么办?创业者发起“成会”(温州方言),动员亲朋好友参加,实行会员制,既解决了创业投资期短的问题,又让筹集的资金有利息可得、有一定的增值。这种融资方式,堪称为创投雏形。只是由于当时多数温州人囊中空空没有多少积蓄,参加“成会”的(投资者)也多为特殊关系的人,所以无法做大规模,形不成专业的投资公司。
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温州人经20年的创业积累,囊中资本日丰,温州人不愿让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财富躺在怀里睡大觉,开始四处寻找投资商机,求索最高利润回报:
2001年8月,157个温州人怀揣巨额资金,浩浩荡荡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3天买下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现金一下砸向上海楼市;据报道,那一年共有2000多亿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就集中了1000亿元;直到2003年国家加大了对房价的调控力度,温州民资开始逐步撤离房地产投资;
2002年,全国能源紧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400亿民资流向煤矿,据说山西省60%的中小煤矿掌握在温州人手中,2003年山西关闭中小煤矿,温州部分资金回流;
2003年,棉花减产,棉价上升,温州30亿民资收购新疆棉花,次年退出;
2005年到2007年,股市行情看好,1000亿温州民资介入其中;
2007年以后,石油价格上涨,50亿温州民资投入西部乃至国外油井……
有人把温州人以上的投资行为称之为“炒”,这种说法是很肤浅的。资本逐利而流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基本常识。
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有一个探索、提高、完善的过程。如果说以上这些温州民间资本流动的运作方式,还不算正规的创投行为的话,那么2006年3月,温州企业家林阿信在上海注册成立的“首华创投”,成为温州民间资本第一家试水的VC机构。其实,早在2004年7月,由温州神力集团奥康集团等九家温州知名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财团命名的企业“中瑞财团”,随后乐清数家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弛集团”,都想把民间资本聚集起来,投到值得投资的领域。限于当时的法律、信用环境还不成熟,结果都没有实现初衷的目标。2007年6月1日,《有限合伙法》正式实施,不到二个月,由乐清佑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旭苍发起的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即告成立,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5亿元,主要投资将上市的温州企业股权,待企业包装上市后,转让股权从中赢利。同年11月,“东海创投”的几位发起人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创业投资公司——温州环亚创业投资中心,据透露,目前已募集资金10多亿元,有20多个股东,合伙人入股门槛是1000万元,出资5000万元以上才能进董事会。自此,类似的创投公司在温州纷纷成立,目前在工商注册的已近100家,上千亿的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
创投热在温州的涌现决非偶然。一方面,温州本地的民间资本有3000亿元,在外流动的民间资本也有3000亿元,大约6000亿元的温州民间资本在寻找出路,希望投资增值;另一方面,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需要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品牌建设等都必须有资本支持,这就为创投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创投的兴起必将推动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仅仅依靠增加投资是不够的。改革开放30年,温州经济高速发展,是温州人靠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干出来的。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人多耕地面积少,各种资源匮乏,加上历史的各种原因,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对温州投资的总额仅6亿元,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温州经济基础相当落后,交通十分不便,没有飞机,没有火车,一条由沙石铺成的金温公路常遇山体滑坡赌塞,还有瓯江阻隔,汽车需要靠船过渡,往往等渡排成长龙,驾驶员无不感慨“跑遍天下路,就怕梅岙渡”(瓯江渡口)。当时温州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依靠轮船海运,温州人戏言:“只有死路一条”(温州方言“水”称“死”)。温州改革开放,温州人创业就是在这样落后、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的。故此,温州经济产业结构以传统轻工业为主体,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目前温州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或小酒店发展起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价格低的问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消耗大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靠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已经面临困境。如:企业任意排放废气、废水,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劳动成本提高、原材料全面涨价、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少;生产要素特别是工业用地瓶颈制约问题越来越大。出现一些企业停工、半停工、倒闭现象,及大批企业外迁。当前温州的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实现这些转变,需要进行全面创新。
创新,来自创意。创意,是由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构成的,来自人的头脑,他会衍生出无穷的新品,新服务、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次说:“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个好的创意能够带来无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策划和创意,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使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不久前上市的美特斯邦威,老板周成建身价160多亿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的首富。他的发迹就是得益于一个好创意。十几 年前,美特斯邦威只是一个温州小品牌,资本有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周成建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办法,放弃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自己只注重产品设计、营销和品牌塑造,将业务定单全部交给广东等地有一流生产设备的服装企业生产,节省了巨大资本投入,又使这些具有一流生产设备的企业成为自己底下的加工厂,大大加快了自己的发展速度。经济学家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为“虚拟经营”。后来,温州另一家服装企业森马集团有限公司也采用这种运作方式获得巨大成功,很快发展成为知名企业,现在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有个名叫吴秀平的青年人,把这种运作方式从服装行业移植到五金行业,创办了天辉五金包装公司,第一年交纳税收20多万元,第二年交纳40多万元,第三年交纳80多万元,税务部门走访企业时发现,这家公司租用在几间民房里,没有像样的车间,只有一、二十个员工,觉得很奇怪,问:“你的企业效益怎么会这么好?”青年人道出了企业运作的秘密。可见,一个好的创意其经济效益是何等的巨大,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美国达14%,英国是12%。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美术、手工艺、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新闻 出版等。他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将现代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温州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要特色,对资源有极强的依赖性,而温州资源极为匮乏;服装、皮鞋、家具、打火机、眼镜、小家店、五金锁具等都以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为基础;温州是中国艺术美术之乡,品种繁多,技术精湛、名家辈出驰名中外,如黄杨木雕、瓯塑、瓯绣、发绣、彩石镶嵌、石雕、十字花边,细纹和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在温 州都有辉煌的历史;温州人聪明,敢于、善于创新出了名,外地人说:“温州人的头发是空心的”,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说明的是温州人很会动脑筋,点子特别多,这是创意的一种天分。所以,发展创意产业对温州经济转型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着广阔前景,温州的投资者应当把投资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创意产业,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投资,以推进由“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转变。
(作者系温州市管理科学院 院长助理;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 会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