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者,审度也。对学校而言,尤其是对高职学校而言,既要“量才而教”,更要“量力而教”;对企业而言,既要“量才而用”,更要“量力而用”。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支撑点,实现学校与企业“量”的对立统一。这个支撑点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学用实际和学用实践出发,科学合理地“量”、循序渐进地“量”、有的放矢地“量”,因为,“量”的魅力是无穷的。一把“量”的尺子,便填补了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几乎所有缝隙。反之,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就必须一把尺子来“量”。
我们先看学校这方面。“量”什么?一是量“才”而教,二是量“力”而教。“量才而教”与“量力而教”乍看像孪生兄弟。倘若分别从中强调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软硬实力”的话,则他们仅仅是相像而已,其内因和实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试想,一道分数线或者一段分数线,把一批高中学生招揽到大学或者高职学校,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一切就由学校掌控了。殊不知,这段分数线衡量的是这些学生高中阶段以前的应试成绩。换句话说,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凭他们的高考成绩而入学的。进入大学后,所学的课程完全不同于高中课程,他们所学的内容和所学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于高中以前。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看似早有定论和安排,实际上,完全是学校一厢情愿。这是一方面,简言之,这是学校怎么把握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怎么构建学院、怎么设置专业、开设哪些门类教育项目,怎么和学生互动,直至教给学生多深、多广的东西、教多少,这是学校如何把握自己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企业这方面。“量”什么?一是量“才”而用,二是量“力”而用。“量才而用”与“量力而用”乍看像孪生姊妹。倘若分别从中强调出“才能”、“能力”、“实力”的话,他们简直就是一个人的少年和青年。但如果把他们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行为科学,则发现他们原来是“人才与企业”、“实力与智力”、“当前与长远”、“使用与储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辩证统一体,他们的区别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更重要的在于内涵、内因和内敛,而且外延也明显不同:前者是说企业怎么把握人才,后者则说企业如何把握自己。
要实现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就必须一把尺子来“量”。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学以致用、用之所学、学用结合的桥梁,“量”是唯一的办法,也是唯一的通道。
首先,必须先“量”人才的培养,即好好地在学校“量”。顾名思义,量才而教就是在掌握学生基本状况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规划、教学计划,科学地施教。学生的基本状况应当包括如下因素:高考成绩、学科偏好、身体状况、兴趣爱好、需求寄托、学业向往……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量才而教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也是将来学以致用的基础。一句话:量才而教,就是使学生有所学。量力而教,则是在充分估计学校自己的软硬实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规划,这个规划不仅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所在区域城市规划,还要符合企业愿景目标和市场发展需求,尔后,超前性地设置专业、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合理地制定教学措施,从而在这样一个“量”和“质”的统一体上寻觅完美:做到教的得当、得体、得力,即教的内容适合、教的多少适中、教的深度适宜。一句话:量力而教,就是使学生有所得。量才而教与量力而教讲究的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完美统一,也是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精辟的诠释。
其次,还得“量”人才的使用,即好好地在企业“量”。 顾名思义,量才而用就是按照人的德、才具体情况,把他安排到与其相适应的岗位,明确其责、权、利,以充分发挥其智慧和能力,讲究的是企业如何盘活人力资源,加强绩效管理,着眼一个“用”字,解决的主要是“当前”的问题。量力而用则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有的放矢地引进、使用、培养和储备不同层次的人才,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效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着眼一个“储”字、解决的主要是“今后”的问题。量才而用,似乎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易于被企业抑或领导者所接受,也易于被人才自己所接受,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永恒的话题。量力而用,则往往被人们误解成量才而用,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误就误在把人力资源的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隔离开来,偏就偏在把企业暂时的综合实力“缩小化”,或者“夸大化”,不敢、不便或不愿培养、储备人才,致使招聘来或者选拔出的人才,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长远性、有效性相对接。其症结在于企业未能很好地“量”出自己的“力”——综合实力,换言之,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综合实力究竟如何。
在学校“量”,能量出一片希望;在企业“量”,则能量出一片风景。在学校“量”,能量出一片鲜花;在企业“量”,则能量出一片果实。学校的“量”,是企业“量”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的“量”,是学校的“量”的结果和必然。学校的“量”是为了企业的“量”, 企业的“量”呼唤学校的“量”。二者的“量”是学用结合的辩证统一体。
诚然,但凡学校都希望培养优秀的人才,人才都渴望一个施展抱负和才能的空间和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道理,一个健康的、发展的学校或者企业也会不断地向人才抛出橄榄枝。因为,人才是学校或者企业的命脉,拥有并留住了人才也就拥有并留住了胜利。从这种意义上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量才的竞争,量才的竞争结果实际上就是量力的竞争。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物色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做好这些关于人才的方方面面工作,起码要做到量才而教、量才而用,这是怎么把握人才的问题,是“当前”意义上的,也是浅层次意义上的。要想把学校办好,把企业做大做强,更要把握好学校或者企业自己,即知晓学校或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综合实力有多强,应该培育、储备、造就哪些方面的人才等等,说到底就是量力而教和量力而用,这是“今后”意义上的,也是深层次意义上的。显然,只要既立足当前,又把握今后,实现浅层次与深层次的有机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实现企业的人才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促进学校或者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无论是量才而教还是量才而用,都是要给人才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吴子·治兵》说得好:“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这里虽然说的是打仗的事,但与量“才”的道理是一样的。铁匠不能让他砌墙,木匠不能让他补锅。倘若非要让一位文弱书生去当拳击手,让一位奥运冠军去上手术台,后果肯定令人遗憾。但仅量才还远远不够,还要量力。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实际上就是培养学校或者企业的实力。因为,人是可以锻炼、学习的,是可以进步的。对学校或者企业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要为人才设计出成长的阶梯。“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山下的风景固然很美,山腰肯定又是一番景象,山顶自然美如画。这就是说,让人才永远有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必须储备人才,这也是学校或者企业的亚健康管理,好比人现在没有生病,迟早会生病的,未雨绸缪,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病急乱投医。储备人才也好比投资了潜力股,迟早会涨停。
量才而教和量才而用易,易就易在都能接受,都能受用;量力而教和量力而用难,难就难在不易理解,不好操作。学校和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有作为,关键在管理,管理要有效,关键在于“量”,既要量才更要量力!他们是辩证的统一体,分则衰,合则兴,散则缺,团则圆。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先看学校这方面。“量”什么?一是量“才”而教,二是量“力”而教。“量才而教”与“量力而教”乍看像孪生兄弟。倘若分别从中强调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软硬实力”的话,则他们仅仅是相像而已,其内因和实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试想,一道分数线或者一段分数线,把一批高中学生招揽到大学或者高职学校,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一切就由学校掌控了。殊不知,这段分数线衡量的是这些学生高中阶段以前的应试成绩。换句话说,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凭他们的高考成绩而入学的。进入大学后,所学的课程完全不同于高中课程,他们所学的内容和所学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于高中以前。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看似早有定论和安排,实际上,完全是学校一厢情愿。这是一方面,简言之,这是学校怎么把握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怎么构建学院、怎么设置专业、开设哪些门类教育项目,怎么和学生互动,直至教给学生多深、多广的东西、教多少,这是学校如何把握自己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企业这方面。“量”什么?一是量“才”而用,二是量“力”而用。“量才而用”与“量力而用”乍看像孪生姊妹。倘若分别从中强调出“才能”、“能力”、“实力”的话,他们简直就是一个人的少年和青年。但如果把他们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行为科学,则发现他们原来是“人才与企业”、“实力与智力”、“当前与长远”、“使用与储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辩证统一体,他们的区别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更重要的在于内涵、内因和内敛,而且外延也明显不同:前者是说企业怎么把握人才,后者则说企业如何把握自己。
要实现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就必须一把尺子来“量”。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学以致用、用之所学、学用结合的桥梁,“量”是唯一的办法,也是唯一的通道。
首先,必须先“量”人才的培养,即好好地在学校“量”。顾名思义,量才而教就是在掌握学生基本状况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规划、教学计划,科学地施教。学生的基本状况应当包括如下因素:高考成绩、学科偏好、身体状况、兴趣爱好、需求寄托、学业向往……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量才而教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也是将来学以致用的基础。一句话:量才而教,就是使学生有所学。量力而教,则是在充分估计学校自己的软硬实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规划,这个规划不仅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所在区域城市规划,还要符合企业愿景目标和市场发展需求,尔后,超前性地设置专业、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合理地制定教学措施,从而在这样一个“量”和“质”的统一体上寻觅完美:做到教的得当、得体、得力,即教的内容适合、教的多少适中、教的深度适宜。一句话:量力而教,就是使学生有所得。量才而教与量力而教讲究的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完美统一,也是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精辟的诠释。
其次,还得“量”人才的使用,即好好地在企业“量”。 顾名思义,量才而用就是按照人的德、才具体情况,把他安排到与其相适应的岗位,明确其责、权、利,以充分发挥其智慧和能力,讲究的是企业如何盘活人力资源,加强绩效管理,着眼一个“用”字,解决的主要是“当前”的问题。量力而用则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有的放矢地引进、使用、培养和储备不同层次的人才,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效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着眼一个“储”字、解决的主要是“今后”的问题。量才而用,似乎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易于被企业抑或领导者所接受,也易于被人才自己所接受,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永恒的话题。量力而用,则往往被人们误解成量才而用,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误就误在把人力资源的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隔离开来,偏就偏在把企业暂时的综合实力“缩小化”,或者“夸大化”,不敢、不便或不愿培养、储备人才,致使招聘来或者选拔出的人才,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长远性、有效性相对接。其症结在于企业未能很好地“量”出自己的“力”——综合实力,换言之,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综合实力究竟如何。
在学校“量”,能量出一片希望;在企业“量”,则能量出一片风景。在学校“量”,能量出一片鲜花;在企业“量”,则能量出一片果实。学校的“量”,是企业“量”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的“量”,是学校的“量”的结果和必然。学校的“量”是为了企业的“量”, 企业的“量”呼唤学校的“量”。二者的“量”是学用结合的辩证统一体。
诚然,但凡学校都希望培养优秀的人才,人才都渴望一个施展抱负和才能的空间和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道理,一个健康的、发展的学校或者企业也会不断地向人才抛出橄榄枝。因为,人才是学校或者企业的命脉,拥有并留住了人才也就拥有并留住了胜利。从这种意义上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量才的竞争,量才的竞争结果实际上就是量力的竞争。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物色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做好这些关于人才的方方面面工作,起码要做到量才而教、量才而用,这是怎么把握人才的问题,是“当前”意义上的,也是浅层次意义上的。要想把学校办好,把企业做大做强,更要把握好学校或者企业自己,即知晓学校或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综合实力有多强,应该培育、储备、造就哪些方面的人才等等,说到底就是量力而教和量力而用,这是“今后”意义上的,也是深层次意义上的。显然,只要既立足当前,又把握今后,实现浅层次与深层次的有机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实现企业的人才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促进学校或者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无论是量才而教还是量才而用,都是要给人才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吴子·治兵》说得好:“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这里虽然说的是打仗的事,但与量“才”的道理是一样的。铁匠不能让他砌墙,木匠不能让他补锅。倘若非要让一位文弱书生去当拳击手,让一位奥运冠军去上手术台,后果肯定令人遗憾。但仅量才还远远不够,还要量力。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实际上就是培养学校或者企业的实力。因为,人是可以锻炼、学习的,是可以进步的。对学校或者企业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要为人才设计出成长的阶梯。“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山下的风景固然很美,山腰肯定又是一番景象,山顶自然美如画。这就是说,让人才永远有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必须储备人才,这也是学校或者企业的亚健康管理,好比人现在没有生病,迟早会生病的,未雨绸缪,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病急乱投医。储备人才也好比投资了潜力股,迟早会涨停。
量才而教和量才而用易,易就易在都能接受,都能受用;量力而教和量力而用难,难就难在不易理解,不好操作。学校和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有作为,关键在管理,管理要有效,关键在于“量”,既要量才更要量力!他们是辩证的统一体,分则衰,合则兴,散则缺,团则圆。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