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类居住区形态由简单向复杂逐渐演变的历史中,必然要产生许多对其设计建造有开创性的理论,从最初的邻里单位思想,到以后的以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建设单元的设计方法,再到后来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各个时期国际上设立的城市建筑规划宪章,都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各国居住区的建造模式。这些理论进行研究,能把握当今世界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脉搏,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关键词:邻里单位;物质属性;新城市主义
一、邻里单位的概念
邻里单位是在1929年由美国设计师C·佩里首先提出,它的规划思想来源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埃的“居住单位”思想,并是它们的发展。它把城市社会形态作为一种有序结构进行安排,认为城市的居住环境受到影响是由于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邻里单位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就是控制居住区内汽车流量,以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邻里单位还要有充足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服务于居民生活,密切社交,以此作为一个地域单位出现,它的四个基本部分为:一所小学,小花园和游戏场,小型商店,易抵达的公共设施,并使建筑与街道相结合。
二、邻里单位的物质属性
一是人口规模以小学的位置和容量为基础进行控制,保证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步行距离不超过0.8千米,区域的实际用地由人口数量决定,一个邻里单位约有3000~5000居民。二是城市道路环绕在邻里单位的四周,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但支路的设置要有足够的宽度。三是邻里单位内必须有符合居民需要的游憩空间系统,如小公园等。四是在邻里单位中心的公共用地上应设置社会福利设施,为邻里单位所能及的范围内的学校和其他机构服务。五是任何一个邻里单位周围必须具备商店,并设在接近交通要道和居民住宅的类似地区。六是邻里单位内的街道系统应能负载可能的交通流量,其街道网设计不仅要考虑方便运行,还能拦阻外来车辆的进入。
三、邻里单位的发展历史
40年代后期,邻里单位的规划原则在美国受到重视后,又在瑞典、英国、前苏联等一些国家的新城建设中得以运用。它的以社区为整体的设计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居住区建设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50年代中期,现代城市交通开始快速发展,城市干道之间的间距不断加大,邻里单位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小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小区的规模继续扩大,若干个小区组合成为更大的居住区,周围以城市干道为边界来环绕。1977年各国制定了马丘比丘宪章,提出“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等城市规划设计原则。1981年国际设计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提出“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联系的口号,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们研究居住小区内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社会、精神、物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以及人的行为,把社会不同阶层居民的需求作为设计重点,使居住环境的设计不断进步。
四、居住区设计相关理论的发展
在今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中尤其如此,许多有益的探索随之产生。
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是人们开始对郊区化居住区大量开发进行反思的例子,TND模式是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的典型实践方案。作为新城市主义的代表思想,TND模式偏重于建设城镇内部街坊社区,在这种模式的规划实践中,新城市主义TND模式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设计规则特点为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以及珍视环境。显然,这种模式完全排斥城市郊区化具有的松散低密度、藐视行人、汽车优先、功能单一化、生活方式成本高昂、漠视生态环境等特点。198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人居环境国际会议,会上成立“联合国人居中心”。1992年通过《21世纪行动议程》,其中对“人居环境”中的八个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将其作为未来居住区实现的目标:所有人拥有合适的住房;改善人居环境的管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原则;提供综合的环境基础设施;良好处置与管理空气、水与废弃物;能源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应顾及减轻自然与人为的灾害;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人类的能力和环境资源,促进居住环境的健康发展。中国对此积极响应。1994年我国出台《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指出: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人类必须根据其走过的历程,对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做出改变,即必须努力使人口、经济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使用的基础上又对后代人的需求留有保障,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8年北京召开了国际建筑师协会组织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通过了《北京宪章》。其中提到: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下一代?人居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郑重地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到设计师的面前。
参考文献:
[1]郭笑梅.北方居住区绿化种植与水景景观设计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9.
[2]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关键词:邻里单位;物质属性;新城市主义
一、邻里单位的概念
邻里单位是在1929年由美国设计师C·佩里首先提出,它的规划思想来源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埃的“居住单位”思想,并是它们的发展。它把城市社会形态作为一种有序结构进行安排,认为城市的居住环境受到影响是由于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邻里单位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就是控制居住区内汽车流量,以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邻里单位还要有充足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服务于居民生活,密切社交,以此作为一个地域单位出现,它的四个基本部分为:一所小学,小花园和游戏场,小型商店,易抵达的公共设施,并使建筑与街道相结合。
二、邻里单位的物质属性
一是人口规模以小学的位置和容量为基础进行控制,保证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步行距离不超过0.8千米,区域的实际用地由人口数量决定,一个邻里单位约有3000~5000居民。二是城市道路环绕在邻里单位的四周,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但支路的设置要有足够的宽度。三是邻里单位内必须有符合居民需要的游憩空间系统,如小公园等。四是在邻里单位中心的公共用地上应设置社会福利设施,为邻里单位所能及的范围内的学校和其他机构服务。五是任何一个邻里单位周围必须具备商店,并设在接近交通要道和居民住宅的类似地区。六是邻里单位内的街道系统应能负载可能的交通流量,其街道网设计不仅要考虑方便运行,还能拦阻外来车辆的进入。
三、邻里单位的发展历史
40年代后期,邻里单位的规划原则在美国受到重视后,又在瑞典、英国、前苏联等一些国家的新城建设中得以运用。它的以社区为整体的设计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居住区建设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50年代中期,现代城市交通开始快速发展,城市干道之间的间距不断加大,邻里单位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小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小区的规模继续扩大,若干个小区组合成为更大的居住区,周围以城市干道为边界来环绕。1977年各国制定了马丘比丘宪章,提出“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等城市规划设计原则。1981年国际设计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提出“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联系的口号,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们研究居住小区内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社会、精神、物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以及人的行为,把社会不同阶层居民的需求作为设计重点,使居住环境的设计不断进步。
四、居住区设计相关理论的发展
在今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中尤其如此,许多有益的探索随之产生。
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是人们开始对郊区化居住区大量开发进行反思的例子,TND模式是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的典型实践方案。作为新城市主义的代表思想,TND模式偏重于建设城镇内部街坊社区,在这种模式的规划实践中,新城市主义TND模式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设计规则特点为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以及珍视环境。显然,这种模式完全排斥城市郊区化具有的松散低密度、藐视行人、汽车优先、功能单一化、生活方式成本高昂、漠视生态环境等特点。198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人居环境国际会议,会上成立“联合国人居中心”。1992年通过《21世纪行动议程》,其中对“人居环境”中的八个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将其作为未来居住区实现的目标:所有人拥有合适的住房;改善人居环境的管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原则;提供综合的环境基础设施;良好处置与管理空气、水与废弃物;能源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应顾及减轻自然与人为的灾害;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人类的能力和环境资源,促进居住环境的健康发展。中国对此积极响应。1994年我国出台《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指出: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人类必须根据其走过的历程,对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做出改变,即必须努力使人口、经济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使用的基础上又对后代人的需求留有保障,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8年北京召开了国际建筑师协会组织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通过了《北京宪章》。其中提到: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下一代?人居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郑重地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到设计师的面前。
参考文献:
[1]郭笑梅.北方居住区绿化种植与水景景观设计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9.
[2]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