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网”而变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很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都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DNS(Domain Name System);1984年,美国国防部把TCP/IP协议确定为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为互联网的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为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做好了准备,之后www站点迅速发展。
  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历史回顾
  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努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1987年9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 University)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著名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这个电子邮件节点,是目前所知的中国第一个电子邮件节点。
  1987年11月8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F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主任斯特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这被认为是正式接受中国加入CSNET(Computer Science Network)和BITNET(美国大学网“Because It's Time Network”)的标志。
  然而,基于X.25协议的公用数据网有两个不足:第一,收发信息的通讯费用极高,根据维纳·措恩教授的估计,一封邮件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中国教授一个月的薪水;第二,用户较少,并且无法直接与国外连到互联网(Internet)上的科技界同行通信(只能通过协议转换一些电子邮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们开始考虑联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
  ——1990年11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CN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3年6月,钱华林研究员参加CCIRN(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Intercontinental Research Networking)会议,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的问题,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接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互联网被正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互联网引入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推动力量还是应用者,都来自学术和科研机构。同时,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也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帷幕慢慢拉开,中国进入互联网发展期。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动力量快速向民间转移。
  互联网的媒体化历程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中国互联网开始了其媒体化之路。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化、互联网媒体化、自媒体崛起、硬件变迁带来的移动化等几个阶段。
  传统媒体网络化。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接入互联网;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上网;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上线;1996年12月,www.cctv.com建立并试运行。至此,中国的四类主流传统媒体,均已跨进互联网的大门。
  尽管如此,当时的传统媒体并未把互联网看做传媒的发展方向,更不用说是颠覆性力量了,而是将其看做一个补充,甚至只是一个“花瓶”。真正让传统媒体感到压力甚至战栗的,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媒体的快速成长及其所引爆的力量。
  互联网媒体化。发明互联网的原初目的,并不是作为媒体来使用的,而是作为军事上的通讯工具使用。但是它的真正应用,则远远超出了它的初始设计。1989年万维网的发明,使互联网的应用门槛大大降低。一些公司或机构纷纷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信息站点。1994年1月,雅虎网的前身“杰瑞的网络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上线,1995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华尔街上市。YAHOO!的上市,鼓励了大批来自中国的效仿者。
  1996年6月,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利方网站”开通;同年8月,搜狐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5月,网易公司成立;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成立,1999年2月OICQ(腾讯QQ的前身)上线;1999年3月,阿里巴巴公司成立;2000年1月,百度公司成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从1997年到1999年,中国的网站规模迅速从1500个发展到15000余个。后来鼎立中国互联网商业格局的大公司等,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已诞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网民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1997年,中国的网民规模是62万,而到了1998年,这一数据则增长到了210万,而到了2000年,则剧增到2250万,用“翻着跟头增长”来形容,毫不夸张。
  作为媒体的互联网,其可怕之处,除了用户的快速扩张之外,还在于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一个调查显示:在全部网民中,大约13%的人除了互联网之外,不再用其他媒体获取奥运的信息,而这些人在上一届奥运会时使用的媒体可能是报纸、广播、电视等。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2006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评出了2006年时代人物——你(YOU)。《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2006年的年度人物将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你”的当选,标志着在全球范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力量。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也恰恰是在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媒体赢得了它的主流媒体地位——2006年7月18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16届“中国新闻奖”揭晓,网络新闻作品首次纳入该奖评选,13件网络新闻作品获奖——互联网的主流媒体地位,获得了官方的认可。
  接着,2007年12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共同签署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地区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传播权”协议——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平台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2008年6月20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2009年2月28日,全国“两会”前夕,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了解民意。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正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一时期,互联网上最为典型的应用是作为自媒体的博客(blog)。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2006年,中国大约有1750万的博客作者,其中活跃作者770万。随着博客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为互联网输送了大量接地气的新闻素材。自媒体不但弱化了互联网对传统媒体信息源的依赖,甚至使互联网成了一些热点事件的引爆者,而传统媒体则成了跟进者——在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位置开始颠倒,互联网逐渐从传统媒体的舆论放大器,发展成为舆论引导者。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2007年的“最牛钉子户”,都是从互联网上开始引爆的。
  自媒体时代的变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
  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典型的终端——手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移动化——手机是随身携带的,随时可以进行信息发布,并且可以快速和所在位置联动;功能集成——作为当前主流应用的智能手机,几乎集成了照相、录像、录音等全部功能;应用整合——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别是作为媒体的应用,充分整合了手机的各种功能,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甚至可以说传媒的零门槛时代已经来临。
  移动自媒体时代传媒零门槛的典型应用之一是微博。微博不仅不要求用户长篇大论,甚至限制文章的长度,最多只能140个字,鼓励用户发表短文。微博一诞生,就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的微博用户达到3.3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6%。
  微信是移动时代传媒零门槛的另一个典型应用。微信尽管没有把文字限制在140字之内,但是它的朋友圈却把发表图片作为优先推荐的功能。
  在博客把媒体的话语权由精英转移到“草根”之后,藉由移动设备的随身性与新闻事件的偶发性的高度耦合,移动自媒体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了远超专业媒体的时效性优势。这种时效性,不但决定了传播的效果,甚至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效果。“随手拍、解救被拐卖儿童”的微博打拐活动是移动自媒体解决社会问题、发挥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案例之一。
  人即传媒——网络媒体的社会价值
  作为媒体的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初,之所以能够活下来这要从互联网从业者与政府达成的两点默契说起:第一,企业以商为重,不问政治;第二,政府放开IT、娱乐、体育等非敏感领域。在这些默契之下,互联网站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在那时,恐怕谁也没有预想到互联网的社会价值会如此之大,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中国,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政治变迁的力量,第一次标志性发力,体现在“孙志刚事件”上:2003年3月20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收容并遭殴打致死。该事件首先被地方报纸媒体曝光后,我国各大网络媒体积极介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作用得以显现。同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当然,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还存在较大的依赖与依附性。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兴起,标志着网络作为媒体独立成长起来,也标志着“人即传媒”时代的来临。
  人即传媒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传播主体,传播者能够自主地选择受众,并向受众传递自己希望传播的信息。这个时候,虽然依然有互联网作为载体,但是它已经作为基础设施退居到后台。它的作用,就像口口相传需要空气作为介质一样——它是必要的,但不会反过来控制传播者。
  其次,作为个体,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接收谁的信息,也可以自主地选择成为(或者不成为)其他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中介,这个角色在以前则主要由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所承担。这个时候,作为个体的人同时兼具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收者三个角色,换句话说,即三者实现了合体。三者的合体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回归,作为媒体的个人,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动力。
  人即传媒,是互联网真正显现其社会价值的关键应用。下面是这一应用推动的部分事件:2008年9月17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做出批示,要求核查该起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因为网络媒体的热议,而推动了透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发展;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则推动了面对特权阶层的“司法正义”;2011年初的“微博打拐”事件,体现了网络媒体在打击社会犯罪上的动员力量;2012年,“表哥”“房叔”“雷政富”等事件,成为微博反腐的典型案例。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从精英媒体到“草根”媒体,从自媒体到移动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边缘创新,中国人的主体性不断回归,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释放,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媒体则藉此实现了自身的进化。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媒体,几乎就可以等同于互联网媒体,或者至少是在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进化。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网络媒体的进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刚刚看到一条微博这样说道:“不要以为你的一条微博、一篇博文、一声质问、一句闲谈,是无力的,是虚无的,不是的,它们终究会形成一个气场,改变这个世界……我们要做网络的传播者,开启民智。”
  刚刚走过20年的中国互联网,正是作为这样一个真正的传播者,开启了民智。很荣幸的是,我们每一个互联网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我们相信,互联网的下一个20年,甚至只要10年、5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中国社会。而这些变化,皆是因“网”而变。
  作者单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其他文献
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4年)》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近350.7万个,为中国网站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接入服务商982家,网站主办者近281.7万个。作为互联网基础构成的网站规模化发展,揭示着中国互联网的强势发展之势。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体形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一支强势的力量影响着传媒行业。  以电视、报纸
期刊
从Web1.0、Web2.0到移动互联网,20年来,互联网的每次创新都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吸引传统媒体紧紧跟随。2006年,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率先在旗下80多家报纸全面推行了以构建“信息中心”为主题的数字化改革,掀起了美国报业面向互联网的转型热潮。国内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从媒体形态到生产流程到广告经营的转型战略和行动计划,形成覆盖报纸、图片、视频、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户外媒体的
期刊
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拥抱数字” 已成为越来越多新闻出版机构的战略选择,“2014年度欧洲数字媒体奖” 展现了欧洲新闻出版业同行在数字领域的贡献和探索精神。作为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着力推动的一项权威赛事,大赛共设最佳新闻网站奖、最佳广告活动奖、最佳在线视频运用奖、最佳数据可视化项目奖、最佳移动服务奖、最佳平板电脑出版奖、最佳读者参与奖、最佳新项目奖等8类奖项, 每类奖
期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一些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企业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其中好多企业报一诞生就与市场紧密接轨,面向企业外部发行,利用企业报大力提倡国货,积极宣传企业及产品,为企业及民族工商业发展服务。我党领导下的一批早期企业报出现在1947年7月解放军大反攻后的解放区,如《沈阳铁路公报》《通化矿工报》《淮北盐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报更是蓬勃发展,国家有关
期刊
5月27日,由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3年度河南新闻奖揭晓,其中微博评奖创全国新闻界之先河,成为最大亮点。在这次微博首评新闻奖中,《大河报》报送的《鸡蛋换学费》获得一等奖。  “鸡蛋换学费”是2013年夏季《大河报》开展的历时3个月的大型公益助学活动,也是《大河报》在助学报道中首次进行媒体融合的新尝试。这次活动得到多方回应:单条公益微博赢得了4000万次点击,26万次网友的转发,众多网络名
期刊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ussia Today,下文简称RT电视台)是俄罗斯政府为提升俄罗斯国际形象、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而全额资助的电视台,开播于2005年12月,现有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三个环球电视频道,每天24小时播出,同时也是俄罗斯第一家全数字化电视频道。作为国际电视业的后起之秀,RT电视台开播8年多就迅速成为在国际上,尤其是在西方世界较有影响力的电视频道,目前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4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高方)自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得到有效遏制。6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通报了包括《河南青年报》《南方日报》等在内的8起典型案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向媒体通报了这8起案件的具体情况。艾立民说,这些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问题在
期刊
近年来随着大众报业集团的崛起,其掌门人傅绍万声名鹊起,虽然他一向内敛低调,但也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业界名人。为挖掘大众报业崛起的奥秘,本刊记者采访了傅绍万。这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记者第三次见到他,前两次是听他演讲,这次是对他进行专访。专访时,傅绍万没看任何资料,侃侃而谈,把大众报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实践中的思考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缓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数家珍”和“了然于心”,展
期刊
传统报业增长乏力,同质竞争日益加剧,新兴媒体抢夺市场……近些年,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如何突破困境、加快发展,成为全媒体时代下报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沉重课题。2009年,潍坊报业集团与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传媒进行跨区域战略合作,合资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经营《潍坊晚报》,迈出了以资本为纽带、跨区域整合报业资源的重要一步。4年多来,合作双方实现了品牌、资本、管理、人才、市场等资源的优
期刊
新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目前受到观众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困扰,因此,吸引年轻观众,确保薪火相传,是戏曲艺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微博平台所聚拢的用户资源蕴藏着解决问题的希望。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3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5亿,就使用者的年龄分布而言,“90后”及“00后”占53%,“80后”占37%,两者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