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两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提出来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方法,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社会中常见的“真实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通过开放、多元的探讨选择过程,提升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学在注重人文性与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要时刻注重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促进学生德育思维发展。
关键词:道德两难;德育;语文教学
“道德两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提出来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同时设计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情景或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中,科尔伯格使用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个妇人罹患癌症,生命垂危,只有一种药能救她,而制造这种药的药剂师却索要高价,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人借钱,但也只借到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不同意。海因兹走投无路,最后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这个故事中,海因兹偷药,就违反了“不能偷盗”的社会规则;不偷药,自己的妻子又会病死。在这个看似两难的选择中,深层次里则考验着人的道德品格。
长期以来,德育问题都是“填鸭式”灌输,教师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指望学生能“牢记”心中并遵守,但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而“道德两难”故事法,却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社会中常见的“真实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通过开放、多元的探讨选择过程,提升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两难”问题注重的并非是学生的选择结果,而是学生在选择讨论的“头脑风暴”中道德认知与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1] 。
德育教育并不是只在道德课程上进行,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语文老师一般都兼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语文课堂上就更应注重德育教育。而“道德两难”讨论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还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真实场景,这些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都不陌生。课堂中,教师创设一个开放、多元的黄精,充分尊重学生想法,让学生直面道德冲突,试着解决冲突,在讨论中互相评价,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中,学生用理性的道德思维不断审视自身、修正自身,最终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这些“道德两难”问题,遵循儿童认知规律,重视多元价值导向,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2] 。比如教学课文《朋友》,课文中就藏有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学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国王一开始要处死皮萨斯,可最后却因皮萨斯守信用而下令释放了他。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合理圆满的结果,可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国王言行前后并不一致,古语有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作为一国之主,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对于文中国王失信的行为,你们怎么看?国王做的对吗?
(生讨论)
生:我的看法是做的不对。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做好诚信守法的榜样,如果自己都不说到做到,那还怎么让别人信服呢?
生:我觉得国王这么做是对的。为了守信的人,自己失信一次,我觉得值得!
生:我认为规则就是应该遵守,应该说一不二。抛开这件事情的后果不谈,从长远出发,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我觉得不能失信。
生:我有补充。守信固然是一种美德,可是有时失信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它带来的结果可能更好!如果国王坚持守信,那他就将杀掉两个重情重义的、守信的好人,而国王失信的话,那他将拯救这两个人!所以,守信不一定就对,而失信也不一定就是错的!
生:我也觉得规则的本身就是要维护一个更美好的秩序,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纠正人们的缺点,皮萨斯守信而归,证明已经他知道错了,而且皮萨斯也并非是一个道德有问题的人,规则约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杀不杀他又有什么区别?
……
皮萨斯该不该杀?国王该不该释放皮薩斯?释放了皮萨斯算不算失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结合故事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也能让老师判断、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在不断地道德冲突中,又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认知,最终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发展和升华。
教师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设计的道德情境及其展开的讨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在关注自我的过程中,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让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权威,在讨论中,不断塑造自身的人格道德,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这才是“育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曾有这样一个例子。课堂上,老师讲到青蛙,一个小女生答:“我家原来满屋子的蚊子,我买了一只青蛙回去,虫子就没有了。”老师在课堂上却并没有予以纠正。其实这个小女生的发言,显然是“真实的谎言”。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类似的谎言不少,一方面是学生自己无法判断胡乱猜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一味地迎合老师,老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3] 。学生没有自己的道德思维,只知道一味地迎合老师的观点,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口上应承,却没有与内心的道德认知引起共鸣,自然也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培养塑造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德育为先,重视“道德两难”问题的魅力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文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场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在道德冲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思维,以提升、升华自己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薇.“道德两难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2):16
[2] 杨东.《旁门正道——教育变革的智慧》[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
关键词:道德两难;德育;语文教学
“道德两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提出来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同时设计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情景或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中,科尔伯格使用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个妇人罹患癌症,生命垂危,只有一种药能救她,而制造这种药的药剂师却索要高价,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人借钱,但也只借到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不同意。海因兹走投无路,最后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这个故事中,海因兹偷药,就违反了“不能偷盗”的社会规则;不偷药,自己的妻子又会病死。在这个看似两难的选择中,深层次里则考验着人的道德品格。
长期以来,德育问题都是“填鸭式”灌输,教师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指望学生能“牢记”心中并遵守,但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而“道德两难”故事法,却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社会中常见的“真实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通过开放、多元的探讨选择过程,提升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两难”问题注重的并非是学生的选择结果,而是学生在选择讨论的“头脑风暴”中道德认知与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1] 。
德育教育并不是只在道德课程上进行,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语文老师一般都兼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语文课堂上就更应注重德育教育。而“道德两难”讨论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还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真实场景,这些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都不陌生。课堂中,教师创设一个开放、多元的黄精,充分尊重学生想法,让学生直面道德冲突,试着解决冲突,在讨论中互相评价,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中,学生用理性的道德思维不断审视自身、修正自身,最终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这些“道德两难”问题,遵循儿童认知规律,重视多元价值导向,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2] 。比如教学课文《朋友》,课文中就藏有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学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国王一开始要处死皮萨斯,可最后却因皮萨斯守信用而下令释放了他。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合理圆满的结果,可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国王言行前后并不一致,古语有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作为一国之主,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对于文中国王失信的行为,你们怎么看?国王做的对吗?
(生讨论)
生:我的看法是做的不对。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做好诚信守法的榜样,如果自己都不说到做到,那还怎么让别人信服呢?
生:我觉得国王这么做是对的。为了守信的人,自己失信一次,我觉得值得!
生:我认为规则就是应该遵守,应该说一不二。抛开这件事情的后果不谈,从长远出发,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我觉得不能失信。
生:我有补充。守信固然是一种美德,可是有时失信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它带来的结果可能更好!如果国王坚持守信,那他就将杀掉两个重情重义的、守信的好人,而国王失信的话,那他将拯救这两个人!所以,守信不一定就对,而失信也不一定就是错的!
生:我也觉得规则的本身就是要维护一个更美好的秩序,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纠正人们的缺点,皮萨斯守信而归,证明已经他知道错了,而且皮萨斯也并非是一个道德有问题的人,规则约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杀不杀他又有什么区别?
……
皮萨斯该不该杀?国王该不该释放皮薩斯?释放了皮萨斯算不算失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结合故事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也能让老师判断、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在不断地道德冲突中,又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认知,最终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发展和升华。
教师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设计的道德情境及其展开的讨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在关注自我的过程中,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让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权威,在讨论中,不断塑造自身的人格道德,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这才是“育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曾有这样一个例子。课堂上,老师讲到青蛙,一个小女生答:“我家原来满屋子的蚊子,我买了一只青蛙回去,虫子就没有了。”老师在课堂上却并没有予以纠正。其实这个小女生的发言,显然是“真实的谎言”。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类似的谎言不少,一方面是学生自己无法判断胡乱猜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一味地迎合老师,老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3] 。学生没有自己的道德思维,只知道一味地迎合老师的观点,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口上应承,却没有与内心的道德认知引起共鸣,自然也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培养塑造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德育为先,重视“道德两难”问题的魅力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文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场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在道德冲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思维,以提升、升华自己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薇.“道德两难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2):16
[2] 杨东.《旁门正道——教育变革的智慧》[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