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南京的DV影像工作者,不能避开徐辛这个人物。从《马皮》、《车厢》、《房山教堂》,再到2006年创作的《火把剧团》,架上绘画艺术出身的徐辛在纪录片的道路上慢条斯理的走着,可能是基于南京这个极富人文特色的小环境,也可能像徐辛所说的由于缺乏大的影像环境,南京是一个会让他感到很孤独的城市。
于是,一个人,一台DV,一个群体,纪录片一部接着一部的制作出来。在镜头下徐辛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建构的同时也记录着民间历史。
《火把剧团》
“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
2001年,成都的6个国家川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除了出国演出外,在成都已经基本没有演出了。而更多的地方小型川剧团均遭解散。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营川剧团渐至解散、演员下岗后自行组建的民间演出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成都还有三四个“火把剧团”, 一般都在老居民区里的茶馆里演出,光靠门票收入难以为继:一场演出三个小时,需十几个演员,而观众仅一百多人,三元钱的门票中还有一元是茶水钱。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上门为办丧事的主家表演变脸。
剧团的主要观众是老人,他们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新的观众群却根本不出现。与此同时,茶馆还面临着城市改造带来的拆迁的命运。演员们看到剧团大势已去,纷纷改行,有的去跳舞,有的去做小生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城市面貌、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天天被改变。
《火把剧团》中人物背景
李保亭,从八岁就开始学唱川剧的老把式,如今只能告别川剧舞台,改行表演歌舞,走进以低俗流行为特点的流动剧场及酒吧歌厅演出。
王斌,一个坚持以川剧表演为生的人,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老茶馆终于被拆,每天演出的舞台从此消失。数月后,王斌在成都市雕塑公园内一个临时搭建的大蓬里继续表演川剧。默默地坐在舞台的幕布后面,面对这个繁华的世界,王斌是那样的无奈……
于是,一个人,一台DV,一个群体,纪录片一部接着一部的制作出来。在镜头下徐辛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建构的同时也记录着民间历史。
《火把剧团》
“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
2001年,成都的6个国家川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除了出国演出外,在成都已经基本没有演出了。而更多的地方小型川剧团均遭解散。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营川剧团渐至解散、演员下岗后自行组建的民间演出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成都还有三四个“火把剧团”, 一般都在老居民区里的茶馆里演出,光靠门票收入难以为继:一场演出三个小时,需十几个演员,而观众仅一百多人,三元钱的门票中还有一元是茶水钱。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上门为办丧事的主家表演变脸。
剧团的主要观众是老人,他们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新的观众群却根本不出现。与此同时,茶馆还面临着城市改造带来的拆迁的命运。演员们看到剧团大势已去,纷纷改行,有的去跳舞,有的去做小生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城市面貌、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天天被改变。
《火把剧团》中人物背景
李保亭,从八岁就开始学唱川剧的老把式,如今只能告别川剧舞台,改行表演歌舞,走进以低俗流行为特点的流动剧场及酒吧歌厅演出。
王斌,一个坚持以川剧表演为生的人,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老茶馆终于被拆,每天演出的舞台从此消失。数月后,王斌在成都市雕塑公园内一个临时搭建的大蓬里继续表演川剧。默默地坐在舞台的幕布后面,面对这个繁华的世界,王斌是那样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