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健简介
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有志于拍摄优秀的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
2000-2006年任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杂志,任动物栏目编辑。
2006参加了CTV和BBC自然历史部联合制作的高清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拍摄。
与BBC合作的情况和感受
从2006年年初开始,我在BBC自然历史部和CTV高清频道合作的高清中国自然和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节目组工作了一年,这是我以前梦寐以求的工作。
我的职位是调研员(Researcher),这项工作很有意思,也很能体现出国外优秀野生动物纪录片的特点。调研员的工作就是要弄清楚拍摄对象和拍摄地点等非常具体的信息。从一个调研员必须填写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在准备阶段就进行了大量非常详细、充分的工作。
我们国内的影片制作也要做调研,但这个工作通常都是由编导自己来做。在BBC的影片制作中,调研员要充分挖掘故事,尽可能确认细节,而导演兼制片人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把找到故事用最棒的方式衔接起来。
在与BBC的合作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人家已经有了一个制作这类纪录片的完整工业体系,而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生存问题。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BBC自然历史部的动物影片制作人一般都是学生物的出身,很多人都有动物学的博士学位,或者有很好的生物学背景,然后才来做电视,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自然类影片的拍摄领域、题材和发展趋势
我认为领域不是问题,什么领域都可以出好节目。
在题材上,经过国外市场检验,有几类动物题材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是大家都没见过或没拍到过的新动物,比如BBC最新的系列《地球行星》里的雪豹故事,在以前几乎没有拍到过好的野外雪豹画面,这个系列就因为有此题材而身价倍增!另外就是大型动物;其次就是身边的动物,但你却从没留心过,它们居然这么有趣,比如生活在城市里的乌鸦,麻雀等,关键是要挖掘出它们不为众人所知的故事。
自然类影片的发展趋势很难预料,但现在最火的动物类纪录片都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自从BBC拍摄了反映海洋题材的大制作影片《蓝色星球》以来,人们看到了大制作所带来的大回报,小制作影片越来越难生存了。
当然,大制作不一定是大题材。比如2006年获得“动物电影奥斯卡”——“WILDSCREEN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丛林下的世界》,内容都是在讲昆虫,故事新奇,闻所未闻,精彩之极,大受好评。
商业因素在自然历史类纪录片的整个运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国内怎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虽然具有一定教育、保护的公益意义,但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就是商品,所以它必须遵从市场的游戏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只有进入市场才能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制作者们才会做得更好,总是要靠国家投资是不会长久的。
中国的自然历史类纪录片需要走自己的路,我觉得也许应该学习中国的制造业——以前完全落后,现在在某些领域已经能逐渐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可以拍摄的题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物价,要把这些资源转化成有竞争力的商品,关键就是要有优秀的专业制作人。
所以,只要有优秀的专业制作人出现,中国自然历史类纪录片肯定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的东西,我们生产成本低啊!当然,前提是我们要能生产出和人家一样的或者质量差不多的东西。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2004年,奚志农决定用他为佳能产品代言的广告费来开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推动“用影像保护自然”理念的落实与中国自然影像事业的发展,他的这一义举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于2004年12月正式开班,来自国内1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第一线的25名工作人员成为首批营员。训练营聘请国内最优秀的自然摄影师与讲师对营员进行了一周的集中培训,并为每名营员提供了免费的专业器材,用于随后九个月的拍摄。
到2005年9月训练营结束时,营员共提交作品100,000余幅,在中国的野生动物影像上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比如,首次拍到野生状态下的白眉长臂猿、灰叶猴、以及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白颈长尾雉。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为各保护单位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中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媒体上多次发表,并多次在国内重要影展中展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族营员索南格来拍摄的藏羚羊图片在申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活动中被多次使用,为藏羚羊“申吉”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训练营的延续,野性中国在2006年1月和2006年10月又分别与中国移动和WWF合作继续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环保DV训练营”与“岷山保护区生态摄影培训班”。今后,“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还会继续开展野生动物摄影的相关学习和交流活动。
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有志于拍摄优秀的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
2000-2006年任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杂志,任动物栏目编辑。
2006参加了CTV和BBC自然历史部联合制作的高清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拍摄。
与BBC合作的情况和感受
从2006年年初开始,我在BBC自然历史部和CTV高清频道合作的高清中国自然和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节目组工作了一年,这是我以前梦寐以求的工作。
我的职位是调研员(Researcher),这项工作很有意思,也很能体现出国外优秀野生动物纪录片的特点。调研员的工作就是要弄清楚拍摄对象和拍摄地点等非常具体的信息。从一个调研员必须填写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在准备阶段就进行了大量非常详细、充分的工作。
我们国内的影片制作也要做调研,但这个工作通常都是由编导自己来做。在BBC的影片制作中,调研员要充分挖掘故事,尽可能确认细节,而导演兼制片人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把找到故事用最棒的方式衔接起来。
在与BBC的合作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人家已经有了一个制作这类纪录片的完整工业体系,而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生存问题。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BBC自然历史部的动物影片制作人一般都是学生物的出身,很多人都有动物学的博士学位,或者有很好的生物学背景,然后才来做电视,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自然类影片的拍摄领域、题材和发展趋势
我认为领域不是问题,什么领域都可以出好节目。
在题材上,经过国外市场检验,有几类动物题材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是大家都没见过或没拍到过的新动物,比如BBC最新的系列《地球行星》里的雪豹故事,在以前几乎没有拍到过好的野外雪豹画面,这个系列就因为有此题材而身价倍增!另外就是大型动物;其次就是身边的动物,但你却从没留心过,它们居然这么有趣,比如生活在城市里的乌鸦,麻雀等,关键是要挖掘出它们不为众人所知的故事。
自然类影片的发展趋势很难预料,但现在最火的动物类纪录片都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自从BBC拍摄了反映海洋题材的大制作影片《蓝色星球》以来,人们看到了大制作所带来的大回报,小制作影片越来越难生存了。
当然,大制作不一定是大题材。比如2006年获得“动物电影奥斯卡”——“WILDSCREEN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丛林下的世界》,内容都是在讲昆虫,故事新奇,闻所未闻,精彩之极,大受好评。
商业因素在自然历史类纪录片的整个运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国内怎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虽然具有一定教育、保护的公益意义,但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就是商品,所以它必须遵从市场的游戏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只有进入市场才能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制作者们才会做得更好,总是要靠国家投资是不会长久的。
中国的自然历史类纪录片需要走自己的路,我觉得也许应该学习中国的制造业——以前完全落后,现在在某些领域已经能逐渐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可以拍摄的题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物价,要把这些资源转化成有竞争力的商品,关键就是要有优秀的专业制作人。
所以,只要有优秀的专业制作人出现,中国自然历史类纪录片肯定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的东西,我们生产成本低啊!当然,前提是我们要能生产出和人家一样的或者质量差不多的东西。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2004年,奚志农决定用他为佳能产品代言的广告费来开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推动“用影像保护自然”理念的落实与中国自然影像事业的发展,他的这一义举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于2004年12月正式开班,来自国内1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第一线的25名工作人员成为首批营员。训练营聘请国内最优秀的自然摄影师与讲师对营员进行了一周的集中培训,并为每名营员提供了免费的专业器材,用于随后九个月的拍摄。
到2005年9月训练营结束时,营员共提交作品100,000余幅,在中国的野生动物影像上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比如,首次拍到野生状态下的白眉长臂猿、灰叶猴、以及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白颈长尾雉。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为各保护单位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中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媒体上多次发表,并多次在国内重要影展中展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族营员索南格来拍摄的藏羚羊图片在申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活动中被多次使用,为藏羚羊“申吉”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训练营的延续,野性中国在2006年1月和2006年10月又分别与中国移动和WWF合作继续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环保DV训练营”与“岷山保护区生态摄影培训班”。今后,“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还会继续开展野生动物摄影的相关学习和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