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科学课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质量也停滞不前,教学策略方法缺少变化与提升,极大限制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教学目标不尽合理、教学情境单一枯燥、缺少对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刺激与培养等。实际上,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优秀公民所必备的素质,是学生今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即从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优化完善教学情境和巧妙设计探究问题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之后,加强科学知识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小学教学也不例外,但其落实往往是在具体学科上,比如数學等,在科学素养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即学生可能数学成绩优秀,却不明白数学有什么用,不知道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不会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本来小学科学学科是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补上短板的,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种局面亟需扭转。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涵盖范围很广,可以说与各种科学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在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超前教学”,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大量的专业学科知识,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只会招致他们的反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挫败感。正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知道怎样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或验证具体的问题,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大量他们根本搞不明白的植物学知识,或者走马观花的让学生看一些植物图片,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怎样以科学的方式去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特征,能够用“美丽”、“好看”之外的词汇去描述自己看到的世界。所以,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特征角度去观察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且以客观的方式记录下来,乃至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测量手段将植物的特征数字化。
二、优化完善教学情境
科学是需要进行探索与实践的,相对外边广阔的天地来说,教室场景是非常单调的。而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情境基本限制在小小的教室空间中。而且即使是在教室里,很多教师也没有充分利用环境,还是采取非常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只是“转述”教材中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做一些板书,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记忆。有时,教师也会引入一些情境,但又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或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有生搬硬套之嫌,学生头脑中难以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联系。以上情况都降低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相对来说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材料,但与生活场景相比还是非常不足的,也不够真实,仍然有进一步丰富的必要。比如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纸、塑料、布料、橡胶等各种物品,它们在吸水性上有着巨大的差别。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生活场景:有一天下雨了,三名同学一个穿着雨衣,一个用塑料布挡在头上,还有一个手里只有一张大纸。几个人冒雨回家,最后这几个物品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先用语言勾画出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联想,然后再拿出相应材料进行实验。
三、巧妙设计探究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科学需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仅是对教材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述是肯定不行的。而问题的设置是有技巧的,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明确且可行的教育意义,甚至还要考虑学生的意愿与兴趣方向。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问题,以更好地起到吸引学生探究的作用。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其中提到了水结冰与冰融化的知识内容。如果学校所在地为南方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那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这些现象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一上来就直接让大家描述观察到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到过冰,或有没有见到过水结冰、冰融化的过程,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懵懂,教师可以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冰块,让学生观察其融化过程,然后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尝试科学地描述这一过程。
总而言之,科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连带到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存在一些迷茫感。希望广大同仁能够扭转教育理念,加大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成长需求,着力培养其科学精神与能力,为他们未来漫长人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蒋毅.善用“问题”完善小学科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68.
[2]王晨光.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改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0):61-65.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之后,加强科学知识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小学教学也不例外,但其落实往往是在具体学科上,比如数學等,在科学素养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即学生可能数学成绩优秀,却不明白数学有什么用,不知道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不会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本来小学科学学科是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补上短板的,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种局面亟需扭转。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涵盖范围很广,可以说与各种科学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在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超前教学”,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大量的专业学科知识,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只会招致他们的反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挫败感。正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知道怎样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或验证具体的问题,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大量他们根本搞不明白的植物学知识,或者走马观花的让学生看一些植物图片,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怎样以科学的方式去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特征,能够用“美丽”、“好看”之外的词汇去描述自己看到的世界。所以,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特征角度去观察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且以客观的方式记录下来,乃至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测量手段将植物的特征数字化。
二、优化完善教学情境
科学是需要进行探索与实践的,相对外边广阔的天地来说,教室场景是非常单调的。而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情境基本限制在小小的教室空间中。而且即使是在教室里,很多教师也没有充分利用环境,还是采取非常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只是“转述”教材中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做一些板书,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记忆。有时,教师也会引入一些情境,但又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或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有生搬硬套之嫌,学生头脑中难以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联系。以上情况都降低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相对来说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材料,但与生活场景相比还是非常不足的,也不够真实,仍然有进一步丰富的必要。比如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纸、塑料、布料、橡胶等各种物品,它们在吸水性上有着巨大的差别。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生活场景:有一天下雨了,三名同学一个穿着雨衣,一个用塑料布挡在头上,还有一个手里只有一张大纸。几个人冒雨回家,最后这几个物品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先用语言勾画出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联想,然后再拿出相应材料进行实验。
三、巧妙设计探究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科学需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仅是对教材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述是肯定不行的。而问题的设置是有技巧的,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明确且可行的教育意义,甚至还要考虑学生的意愿与兴趣方向。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问题,以更好地起到吸引学生探究的作用。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其中提到了水结冰与冰融化的知识内容。如果学校所在地为南方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那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这些现象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一上来就直接让大家描述观察到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到过冰,或有没有见到过水结冰、冰融化的过程,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懵懂,教师可以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冰块,让学生观察其融化过程,然后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尝试科学地描述这一过程。
总而言之,科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连带到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存在一些迷茫感。希望广大同仁能够扭转教育理念,加大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成长需求,着力培养其科学精神与能力,为他们未来漫长人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蒋毅.善用“问题”完善小学科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68.
[2]王晨光.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改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