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途径问题实证分析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对目前我国的内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以浙江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区分了位于印花加工价值链上不同位置的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演变路径,并发现集群内部存在跨环节功能升级趋势明显、营销环节驱动价值链升级、基于价值链整体的研发投入不足等现象。结合统计结果,笔者提出了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升级;价值链;内源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产业集群这种被波特誉为是“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实际上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为代表。针对我国国内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外的Gereffi等学者提出的全球价值链为理论工具研究产业集群升级,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之后Humphrey和Schrnitz(2000)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方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对产业集群的升级途径选择问题给出了新的思路。
  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各有不同,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内资源要素(尤其是资金要素)的来源不同区分产业集群为内源型产业集群外源型产业集群。我国产业集群中外源型产业集群主要以广东地区的FDI集群模式为代表,如东莞的IT产业集群:内源型产业集群主要以浙江“块状”产业集群为代表,如绍兴柯桥的纺织产业集群。
  以往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较多地关注外源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问题,对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调查对象,比较了传统产业集群中位于价值链不同层级企业的现状和演变路径,进而探索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和嵌入方式。
  
  二、样本调查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变量设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中的纸印花加工环节,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基于以下三点:1、目前布匹的印花加工主要分为纸印花和水印花,而又以纸印花为主,该价值链属于整个纺织品成品制造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研究加工类价值链的代表性;2、纸印花加工价值链各层次间较易区分,且不同层次企业差异较为明显;3、产业集群内隶属于纸印花加工价值链的企业较多,便于数据收集。
  调查采用五点量表调查问卷,对企业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采集。变量主要涉及两大类:一类是公司经营现状描述,包括企业所处价值链位置,资产规模,经营年限,年经营收入,年净利润率,年研发投入;一类是公司演变路径描述,包括公司现阶段所处价值链位置,公司上一阶段业务,公司未来业务方向。其中,公司现状描述主要以公司所处价值链位置进行区分:1、表示制版公司,2、表示印花纸公司,3、表示印花加工公司,4、表示印花布贸易公司;年经营收入、年净利润率和年研发投入均指近两年来的平均值。
  (二)调研过程与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笔者主要借助当地私人关系网络,以及当地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引荐,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调查,E-mail调查以及行业协会内部资料调查等形式,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为91.4%,其中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为82.1%。根据问卷填写、笔者走访调查以及行业协会资料等区分纸印花加工价值链上的四类企业数为:制版企业9家(群内共有制版企业10家),印花纸企业37家,印花加工企业31家,印花布贸易公司38家。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样本数据,数据整理得表1和表2。
  


  


  表1主要显示了位于价值链不同层次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年限、年经营收入、年净利润率和年研发投入的均值、中位数和方差的情况。根据表1所示,位于价值链最高端的制版类企业的相关变量均值均为最高,分别为:4.33,3.44,4.33,4.67,4.33;位于价值链位置2的印花纸企业的相关数据分别为:2.81,2.70,2.54,3.11,2.84;而位于价值链位置3的印花加工企业的相关变量均值均为最低,分别为:2.13,2.61,1.52,1.61,1.48;位于价值链最低端的贸易类企业数据分别为:2.26,2.97,2.45,3.21,1.63。
  从均值和中位数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位于四个不同位置的四类企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微笑曲线”的形态,处于该价值链的最高端的制版类企业的变量数据(除经营年限)均远大于其他三类企业,而且制版类企业的标准差数值(除经营年限)均小于其他三类企业;而处于价值链中间的印花加工类企业的各项数据均最低,尤其是其利润率与经营收入仅为1.61和1.52,仅相当于其他三类企业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贸易类企业与印花纸企业在经营年限、经营收入和利润率上情况相似,而印花纸企业在资产规模和研发投入上要高于贸易类企业。
  表2显示,利用多个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位于价值链不同位置的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收入、利润率和研发投入均显著差异;而由于经营年限变量的p值为0.165>0.05,故不同层次企业的经营年限在95%的置信度下并不显著差异。
  下面对不同层次企业的演变路径进行统计整理得表3。
  根据表3所示,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规律:
  


  1、位于价值链中间位置的企业向价值链两端移动的趋势明显,且主要采取逐层递进的形式。
  如表3所示,位于价值链位置1的企业中有55.5%的比例是由位置2的企业演变而来的;价值链位置2的企业中有59.5%位置的企业;价值链位置4的企业中也有44.7%,企业来自位置3的企业。这个趋势由企业下一阶段投资方向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得到印证:分别有37.8%和32.4%的位于位置2的企业希望向位置1与位置4转移。分别有41.9%和29.0%的位于位置3的企业希望向位置2和位置4转移。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在纸印花加工价值链上位于中间环节的印花加工企业向价值链两端逐层演变的动机非常强烈,且事实上这种演变路径已经存在,主要归纳为:5→3→2→1型、5→3→4型与5→3→2→4型三种。
  2、处于价值链两端的企业下一阶段投资方向以巩固价值链位置为主。
  表3中分别有44.4%位于位置1的企业和60.5%的位于位置4的企业下一阶段的投资方向为它们本身,相对比而言,只有13.5%的位于位置2的企业下一阶段投资方向为其本身,而没有一家位于位置3的企业下一阶段投资方向为其本身。虽然在调查位置2和位置3的企业时,多数企业表示近期主要的投资目的还是在于加强该环节业务能力,如增加企业花型种类,进一步扩大产能,改善管理水平等,但 几乎所有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企业都认为其所处环节的利润在进一步摊薄,当时机较为成熟或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进行业务转移。
  3、更多的企业希望向价值链的下游即贸易环节转移。
  位于位置1至位置4的四类企业中。分别有22.2%、32.4%、29.0%和60.5%的企业下一阶段的投资方向为贸易类企业。在调查四类企业的经营现状时。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位置2与位置3的企业在经营收入和利润率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位置2的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研发投入都要高于位置4的企业,也就是说,位置4的企业投资回报率明显要高于位置2的企业,甚至有些位置4的企业经营效益会优于位置1的企业,更不用说位置3的企业。虽然位于位置1的企业的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也很有吸引力,但相应的进入壁垒明显高于位置4的企业,故集群内企业向价值链下游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
  4、更多的经营者选择从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嵌入价值链,从价值链的两端离开价值链。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有71%的位置3的企业上一阶段业务为5(即表示初次进入该价值链),而其他三个环节中上一阶段为5的比例明显较低。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主要是因为位置3相对其他三个环节的企业进入壁垒最低,相应的更适合于初始创业者。
  在有关下一阶段投资方向的调查中,分别有33.3%和26.3%的位置1和位置4的企业希望离开该价值链,而相对的只有16.2%和19.4%的位置2和位置3的企业希望离开该价值链。考虑到本次调查所选价值链只是作为纺织品成品制造长价值链上的一段加工链条,在位置1之上和位置4之下还有很多附加值相对更高的环节,所以实力更为雄厚的处于位置1和位置4的企业将有更大的能量进入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三、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途径分析
  
  分析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应当首先分析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进而选择更适合的升级途径。从价值链的角度总结内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主要包括:1、价值链相对完整。价值链上各层级间关联度大;2、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主要分布在集群内,且多数传统产业存在类似“微笑曲线”的附加值分布规律;3、价值链的驱动环节(核心环节)处于价值链下游的营销环节;4、集群内企业跨环节升级较为容易且趋势明显。
  结合内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其升级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三点:
  1、企业过于强调功能升级而忽视了工艺(过程)或产品升级。
  一般情况下,当企业面对因集群内同质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等问题所导致的利润率降低的情况时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或采用新工艺、上新设备、实现规模经济等手段降低成本,实现现有业务的利润最大化(通常所指的工艺或产品升级);而另一种就是转移业务重心,积极进入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环节,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通常所指的功能升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内源型产业集群内多数企业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利润水平,这种趋势在实际调查中反应为有过半数的企业在三年内转移过经营业务。自始至终经营同一业务,又保持较好效益的企业不多。
  这种趋势反应了在价值链较为完整的内源型产业集群中企业以功能升级作为提高利润水平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利用工艺升级或产品升级的方式提升利润水平。虽然功能升级的发展路径在集群内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一味强调功能升级可能导致企业“扎堆”现象,使原本利润水平较好的环节在短时间内产能过剩,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由于这种功能升级的跨度较小,并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经营层次,更多的是基于企业主追逐高附加利润的动机驱动,所以往往存在短视行为,不利于真正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整个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这种趋势,短视行为易造成集群整体的创新性下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2、营销环节缺少国际竞争力,国际采购商的议价能力很强。
  虽然内源型产业集群中往往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而且市场上商家云集,但大多数经销商属于中小商户,具有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经销商很少。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分析,内源型产业集群所处的全球价值链依然属于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在国际市场中依然处于被治理者的地位。
  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国际采购商甚至往往可以以低于内销价格的价格采购优质商品,而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由于缺少国际销售渠道等原因,在与国际采购商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而针对内源型产业集群而言,集群升级的两大突破口就在于国际营销环节和高端面料开发设计环节。其中高端面料开发设计在技术水平和资本规模上的要求相对更高,且不适合国内研发能力薄弱的现状;而国际营销环节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实力和资本要求,在较短时期内更有希望实现突破,如何有效的实现集群内营销环节的整合,以提高与国际采购上的议价能力,是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
  3、研发投入过多的集中在价值链的某环节上,而基于价值链整体效益的研发较少。
  调查数据显示,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上游企业,而在一个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中,营销环节是距离市场最近的环节,也是对市场变化反应最敏捷的环节,但营销环节和生产环节,尤其是设计环节的合作研发较少,无形中增大了设计生产环节的研发风险,降低了价值链整体的效益。
  比如在绍兴柯桥的纸印花加工价值链中。位于设计环节的制版企业和生产环节的印花纸企业往往通过自身对市场的判断进行花型设计,这类花型设计的成功率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给制版公司和印花纸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投资风险;而直接由经销商提供的花型成功率则相对会更高,这类花型的设计费用通常由经销商承担。但是多数经销商并不想承担设计费用,这就使得价值链上下游之间产生了博弈,结果造成了整个价值链效益的损失。类似于这类的价值链效益损失实际构成了产业集群集约型发展和寻求升级的制约。
  
  四、结论及讨论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1、我国价值链较为完整的内源型产业集群中企业更多的采用幅度较小的向相邻环节转移的功能升级方式,工艺(过程)升级和产品升级的趋势并不明显;2、内源型产业集群多处于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上,企业向营销环节转移的趋势明显,但营销环节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经销商;3、研发投入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显著,但研发投入更多的集中在价值链上游设计生产环节,而从价值链整体出发的研发投入较少。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内源型产业集群有不同于外源型集群的特点,在升级方式上应因势利导,一方面协调平衡各环节资源移动,使有能力的企业顺利地实现功能升级,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的进行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以提高自身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实力;针对营销环节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环节,集群内应积极扶持龙头贸易企业,以战略联盟等形式积极拓展自身的国际营销渠道,争取本国企业在国际价值链上的主导权;同时,对于在一条价值链上关联紧密的企业,应借助行业协会等民间商会组织加强要素资源(主要是资本和信息)在价值链上的流动,实现价值链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 吴晓妹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中和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思想源泉。具体表现为:(1)亦A亦B:互利双赢;(2)A而不A’:和而不同;(3)A中有B:你中有我。  关键词:中和; 和平; 发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威胁论”、“中国衰败论”等各种各样的观点纷纷出现,特别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与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发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和分析WTO透明度及其对中国行政公开的重大影响,分别从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论述行政公开的基础和模式,侧重于行政公开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思想基础,最后通过学界和民间两套不同的话语来叙述中国的行政公开问题并根据WTO透明度原则提出中国行政公开的变革方向及路径  关键词:WTO透明度; 行政公开; 中国的行政公开问题; 行政公开的变革  中图分类号:DF31 文献标识码:A    从WTO规则来
期刊
摘要:“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关键词:“华夷”观念; “一统”; 统一; 演变  中图分类号:K28 文
期刊
摘要:当代的视觉文化起源于照相术的发明(1839年),从此艺术作品超越了客观现实,对现实中的细节毫无保留地暴露,人类生存全面“视觉化”在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看来,由于影像生产能力的加强,影像密度的加大审美的泛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在”与“类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他认为,是屏幕和影像犯下了“最完美的罪行”这样,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变得难以区分至此,流动
期刊
摘要:“意义”主要来自媒体的生产,而有选择的“呈现”与有意识的“遗忘”就是意义生产的基本策略。万科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房地产大企业,王石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品牌的营造、“白领”的想象或偶像化的运作,主要得益于媒体的“呈现”。这种“呈现”同时“伴随”着“遗忘”,如对“万科金色家园”的业主与万科集团的纠纷,深圳的媒体就表现出让人不可思议的沉默。其实,在媒体与万科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
期刊
摘要: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有赖于媒体的呈现,但受制于传播机制与风险语境的信息传播本身,也可能牵动风险或危机传播的价值悖谬与传播效果的逆转,构成风险传播的悖论风险的“不确定性”媒体的“风险预言”以及受众的“风险想象”凸现并强化了传播的悖论旨在提高“社会能见度”的大众传播融入“自反性”现代化进程,传媒应提升反思性的实践自觉,既要追求对人类传播经验有更加客观更加丰富的科学认识,又要在批判中对于传播环境
期刊
摘要:何谓中国文化精神?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依据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三维,结合自身所学所思,对前贤的论述进行了梳理与归类,进一步明确了“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希冀此论能在这个被全球化吞噬的“众神狂欢”时代,为国人带来一丝迷失后的文化身份认同。  关键词:中国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 为人由二; 省己求三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在
期刊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描绘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图景的概念。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学术界主要有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两种对立观点。二者分歧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对文化本性的片面理解。超越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必须全面理解文化的本性。从文化关系、文化发展、文化功能、文化主体层次的角度分析,文化全球化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文化一元论; 文化多元论; 文化的本性  中图
期刊
摘要:“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价值在时间方面的规定性按照以下过程展开:将线性时间意识引入叙事;由此,这一时间意识内含的进步信念得以确立,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强烈的时间焦虑;进而,通过革命的途径实现超越时间的目的。“十七年”文学的上述意识逻辑使之深刻参与了单向度革命社会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现代性; 线性时间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以来,正面揭示“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的艺术构思论表述中,“神思”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它继“虚静”而展开,通过“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的创造机制,实现情与象的深层融构,完成艺术构思。其意与西方“艺术想象”相通,但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却从“神”的极度微妙内涵命名,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有智能。  关键词:神思; 艺术构思; 游心内运; 神游象外; 民族特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