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作文教学;以生为本;作文水平;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66—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作为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而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则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作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效率”的子课题“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下就“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目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前提
作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虽然作文教学也一贯强调因材施教,但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是立足于中等学生的作文实际。这样统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作文差异的存在,“吃不消”与“吃不饱”的最终结果是作文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确定作文教学目标时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基础,在力求体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层次学生确定阶段性、多层次的作文目标要求。不同的目标要求,既能体现课标规定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又能照顾学生的个体特点,突出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如《我们的学校》,可写学校的全貌也可写学校局部,可详写也可略写,可只对学校环境进行描写也可写师生的活动。在指导中,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启发他们从学校的全貌人手,写出学校的各个方面,并对主要部分进行较具体的描写;而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写出学校的某一方面,如美丽或整洁等;对中间这部分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写全貌中有描写,并做到结构完整。不同的作文要求与不同作文基础的学生实际相适应,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感到“力所能及”或“用力能及”。
二、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以生为本作文教学”的关键
“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作文教学中并非只有“作文”是学生的实践环节,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1.学生参与命题。学生参与命题的目的就是使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为教师编”为“写自己”。
2.学生参与审题。审题是作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在教给学生审题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分析题目:题目变式比较,如《我和我的朋友》与《我的朋友》;题目引申比较,如《小雨》与《滋润心田的小雨》。采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明确“题眼”,明确题目对文体、内容及结构诸方面的限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参与评改。评改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饰表达等多种作文能力,它也是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评改作文前,教师要先给学生示范基本的评改方法,然后让学生或分组互相评改,或自己修改,这也是一种锻炼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不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以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文素材积累并不单纯是作文材料的积累,也包括情感的积累。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积累作文材料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体验情感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人、事、景、物,体验情感,完成由“现实——想象——情感”这一完整的作文素材积累过程。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具体,有了切身的体验,作文中就会有真情实感。
“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实践成果是初步的,作文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需要不断探索,也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发现、新收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走出自己的路。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66—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作为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而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则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作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效率”的子课题“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下就“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目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前提
作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虽然作文教学也一贯强调因材施教,但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是立足于中等学生的作文实际。这样统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作文差异的存在,“吃不消”与“吃不饱”的最终结果是作文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确定作文教学目标时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基础,在力求体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层次学生确定阶段性、多层次的作文目标要求。不同的目标要求,既能体现课标规定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又能照顾学生的个体特点,突出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如《我们的学校》,可写学校的全貌也可写学校局部,可详写也可略写,可只对学校环境进行描写也可写师生的活动。在指导中,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启发他们从学校的全貌人手,写出学校的各个方面,并对主要部分进行较具体的描写;而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写出学校的某一方面,如美丽或整洁等;对中间这部分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写全貌中有描写,并做到结构完整。不同的作文要求与不同作文基础的学生实际相适应,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感到“力所能及”或“用力能及”。
二、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以生为本作文教学”的关键
“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作文教学中并非只有“作文”是学生的实践环节,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1.学生参与命题。学生参与命题的目的就是使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为教师编”为“写自己”。
2.学生参与审题。审题是作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在教给学生审题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分析题目:题目变式比较,如《我和我的朋友》与《我的朋友》;题目引申比较,如《小雨》与《滋润心田的小雨》。采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明确“题眼”,明确题目对文体、内容及结构诸方面的限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参与评改。评改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饰表达等多种作文能力,它也是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评改作文前,教师要先给学生示范基本的评改方法,然后让学生或分组互相评改,或自己修改,这也是一种锻炼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不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以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是“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文素材积累并不单纯是作文材料的积累,也包括情感的积累。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积累作文材料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体验情感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人、事、景、物,体验情感,完成由“现实——想象——情感”这一完整的作文素材积累过程。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具体,有了切身的体验,作文中就会有真情实感。
“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的实践成果是初步的,作文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需要不断探索,也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发现、新收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走出自己的路。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