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笔者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良性发展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高等院校;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人们形成良好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释义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随时面临选择,社会不仅需要有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有判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教改的主题。从整体意义上出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因此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讲求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是学科成绩的高低,而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是否具有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方法与手段
(一)更新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新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教与学双方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迫学习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到积极宽松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的导向下,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为宗旨,在教学中重视运动技术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度过闲暇时光,学会在脑力疲劳身体困乏时应用已有知识平衡自身,调节身心。让学生注意体育行为规范和科学锻炼的态度与方法。
(二)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其基本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在体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的参与体育活动。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性有目的的活动中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尽量选用各种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易学易练的项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主动的发展。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既要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三)体育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努力实现学生自我锻炼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当做基础来抓。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强化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对新进入高校的教师要求必须既有高学历、高品质,又有高水平、高技能,有能力更要有创新。这样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深入持久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10.
[2]康欣齐.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J]. 现代教育科学,2005,4:42-44.
[3]王则珊.对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J].中国学校体育,2004,6:6-7.
[4]田爱华,佟贵锋,曹平.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体制新模式[J]. 体育学刊,2002,3: 69-73.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高等院校;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人们形成良好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释义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随时面临选择,社会不仅需要有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有判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教改的主题。从整体意义上出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因此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讲求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是学科成绩的高低,而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是否具有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方法与手段
(一)更新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新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教与学双方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迫学习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到积极宽松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的导向下,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为宗旨,在教学中重视运动技术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度过闲暇时光,学会在脑力疲劳身体困乏时应用已有知识平衡自身,调节身心。让学生注意体育行为规范和科学锻炼的态度与方法。
(二)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其基本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在体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的参与体育活动。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性有目的的活动中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尽量选用各种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易学易练的项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主动的发展。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既要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三)体育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努力实现学生自我锻炼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当做基础来抓。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强化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对新进入高校的教师要求必须既有高学历、高品质,又有高水平、高技能,有能力更要有创新。这样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深入持久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10.
[2]康欣齐.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J]. 现代教育科学,2005,4:42-44.
[3]王则珊.对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J].中国学校体育,2004,6:6-7.
[4]田爱华,佟贵锋,曹平.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体制新模式[J]. 体育学刊,2002,3: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