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神经性尿频;心理辅导
背景资料
小圆是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名艺术家,父母生她时年纪比较大了,所以对她呵护有加。小圆生性敏感,自尊心很强。最近家长来访,诉说孩子上课老想上厕所,等去厕所时又尿不出,尤其是语文课更明显。尿过一次裤子,母亲很紧张,带着孩子看过多家医院,一直在吃药,但症状未见轻。
来访者自述
通过和小圆交谈,知道小圆上学早晨起床不用父母叫,能自动醒来叫父母。最喜欢班主任(数学老师),数学作业得小红花多。李老师教语文,是一班的班主任,小圆认为李老师是一班的老师,不是她的老师,还用双手环抱了一个比较小的圆圈,形容李老师有一点儿“凶” ,又用一个比较大的圆圈形容英语老师有这么“大”的凶。当问到“最近英语和语文老师批评过你吗?”她说语文老师有两次批评了她,一次是因为上课下座位,一次是听讲不认真。“老师是怎样说的?”“小圆,你快坐好了听讲。”“小圆,你想什么呢?赶紧听老师讲。”她认为李老师批评的语气不太凶。从小圆提供给我的作业本来看,英语作业有两次因抄写错误没有得到“笑脸”印章,其他的作业都有红红的笑脸印章;批语文作业时老师只有红色的对钩和日期,没有别的标记。小圆还说英语老师规定积累了五朵小花奖一支铅笔,十支铅笔可以奖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上次家长会上还被英语老师选作榜样,给全班家长表演运用英语拼读法拼读新单词。从小圆将近一学期的家长联系本上的记录来看,课堂纪律、站队、做操等方面她得到小花的数量不少。
小圆说上次尿裤子是在语文课快下课时,以后上语文课怕再尿裤子就老想去上厕所,节节课间基本上都要去,后来别的课也想去,老师同意后到厕所又没有尿。回家跟妈妈说后,妈妈马上带着她去看医生,还让小圆把每天上了多少次厕所记下来,放学时告诉妈妈。我问她:“你觉得你病了吗?”“医生说我病了,妈妈说我是心理作用。”“那你自己认为呢?”“病了。”
原因分析
幼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比较差,而且这一功能发育完善前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幼儿容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而且常常会因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等原因引起的紧张或焦虑所诱发。通过和小圆本人、她母亲、班主任、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的交流情况来看,小圆属于神经性尿频,也基本上了解了诱发的原因。
首先,小圆的性格特点使得她将老师对她的批评、提醒过于夸大了。
小圆本身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敏感的孩子。母亲告诉她:“上小学了就是大孩子了,以后早晨要自己起床。”她开学没几天就做到了;老师希望她得到小红花或表扬,她就尽最大努力去获得。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有时候不能自律,这时老师的一个小小提醒或批评在敏感的她看来是很严重的,以至于想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这样反而导致上语文课更紧张。从尿裤子的时间上看正好在语文老师批评后的第二天,她怕老师会对她有不好的看法,害怕再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这样上课就更紧张、更不能专心了,逐渐地,这种情况蔓延到别的课上,以致于出现神经性尿频。
其次,小圆母亲知道情况后过分紧张的心情,加重了小圆的病情。
小圆第一次尿裤子后,妈妈没有向孩子了解原因,而是让家里的保姆帮着换完裤子就完了,在孩子最需要心理安慰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安慰、开导。后来,小圆发展到别的学科也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告诉妈妈后,妈妈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而是直接前往医院,在一系列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均正常的情况下,医生给出了“神经性尿频”的结论。回家后,妈妈又要求小圆每天记录自己白天在学校上了多少次厕所,这无疑是在提醒孩子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有便意,反而强化了孩子尿频的意识。
再次,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小圆的变化。
从小圆第一次尿裤子发展到上课时老上厕所,或是坐立不安时,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没能给与及时的帮助,这使小圆的病情持续了一段时间。
辅导过程
1.建立信任,消除紧张情绪,正确对待老师的提醒、批评
小圆来访时是跟妈妈一起来的,我让家长回避了。由于提前与家长沟通过了,所以我一见面就夸她能早晨自己起床这件事:“你真棒!能这么好地控制自己的睡眠,老师到现在都做不到,每天都要靠闹钟叫醒呢!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怎么做到的?”“这还不简单,我想醒就醒了。”有了这样的开场白,小圆很容易就接受我了,后来我再问她问题时,她都很配合地回答了。
听她述说完发病前后的事情后,我明确地告诉小圆:她是健康的!好多小同学上课的时候都有过尿裤子的经历,我还告诉她我的女儿一年级时也尿过裤子,她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昨天还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班主任也没有说他,而是帮着把裤子给洗了(小圆听后吐吐舌头笑了)。我还告诉她如果课间小便过了,上课还想小便的话就先憋着不去,“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到。争取每节课多回答几次老师的提问,每节课记录一下自己回答了几次老师的提问。”
鉴于小圆很敏感,我告诉她,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时老师是应该提醒的,除了提醒她,老师也应该提醒别的同学,有的同学提醒的次数比她多很多次,这不是说李老师就不喜欢她了。
2.缓减家长的紧张情绪,消除负面影响
家长对小圆的病情过于紧张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重了小圆的心理负担,让小圆觉得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而且家长听了小圆的一面之词,以为老师对她的孩子有了偏见、对她的孩子很凶。家长的言行影响了小圆,使还没有较强是非观念的小圆也以为老师不喜欢她了,因此对语文老师有了戒备心理。为此,我单独约见了小圆的家长,把我从小圆的几位老师那儿听到的对小圆的评价、小圆在班里的优秀表现、不足等告诉了家长,消除了家长对老师的偏见。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她关注小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而不是每天尿了多少次,鼓励孩子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如果课间尿过了就不要再给孩子灌输“上课想去就去”的思想;如孩子有进步了,家长一定要配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3.提醒老师多关注、鼓励小圆,建立信任关系
由于小圆的尿频症状在语文课上最明显,与语文老师关系最密切,于是我找到小圆的语文老师,跟她交流了小圆的病情。她回忆了小圆在语文课上的表现后恍然大悟:“噢,我说最近她在我的课上老坐立不安的,还请假去上过好多次厕所。唉,我太大意了,还以为是她课间贪玩忘了上厕所呢!看来我得赶紧找她聊聊,告诉她老师是喜欢她的,我会尽快让她在我的课上恢复自信,让她信任我!”
事后了解到,李老师主动找小圆谈了话,还根据我的建议在小圆的作业本上给出小红花,以鼓励、表扬她当天听课状态好。
4.跟踪辅导,鼓励小圆战胜自己
几天后,我分别找小圆的各科老师交流了小圆最近的表现,老师们都说她现在上课不再去厕所了,但每节课课间还会见她往厕所跑。于是,我找到小圆,对她这几天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再次鼓励她:“你看,只要小圆想做的事肯定能做到,你肯定能像原来那样,课间高高兴兴地玩,该上厕所就去上;实在忘了,上课跟老师请假也没事,对吗?”
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试,小圆的尿频症状很快减轻了,基本上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家长十分满意。那天在走廊里碰见了小圆,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好了!”
通过对小圆的治疗发现,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是治疗神经症不可缺少的环节。“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症状想了又想,整日忧心忡忡,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逃避或敷衍的态度。在治疗中,我指导患儿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以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最终消除了症状。因此,摆脱神经症患儿的苦恼,首先要引导孩子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并且无论如何要把注意力及精力投向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森田疗法的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指出:“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
从这次小圆患病的前后及辅导治疗的过程来看,对此类患儿进行辅导时应注意:要理解,不可不让他们小便;多加安慰,使患儿注意力集中到别的活动上去,鼓励其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上课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同时,要争取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当孩子有一些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这将使患儿的症状得以减轻,有的会在几天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点 评
1.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学生的尿频属于心理问题,并采取了比较恰当的干预措施。
2.辅导过程中与家长和其他老师沟通比较好,便于了解学生真正的病因。
3.辅导过程中对待孩子有耐心,反复鼓励,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4.本辅导是一次个案辅导,在普遍指导上还缺少其他案例的配合。
点评者:吴瑞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兼职业技能培训部主任。
(作者单位: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洪
背景资料
小圆是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名艺术家,父母生她时年纪比较大了,所以对她呵护有加。小圆生性敏感,自尊心很强。最近家长来访,诉说孩子上课老想上厕所,等去厕所时又尿不出,尤其是语文课更明显。尿过一次裤子,母亲很紧张,带着孩子看过多家医院,一直在吃药,但症状未见轻。
来访者自述
通过和小圆交谈,知道小圆上学早晨起床不用父母叫,能自动醒来叫父母。最喜欢班主任(数学老师),数学作业得小红花多。李老师教语文,是一班的班主任,小圆认为李老师是一班的老师,不是她的老师,还用双手环抱了一个比较小的圆圈,形容李老师有一点儿“凶” ,又用一个比较大的圆圈形容英语老师有这么“大”的凶。当问到“最近英语和语文老师批评过你吗?”她说语文老师有两次批评了她,一次是因为上课下座位,一次是听讲不认真。“老师是怎样说的?”“小圆,你快坐好了听讲。”“小圆,你想什么呢?赶紧听老师讲。”她认为李老师批评的语气不太凶。从小圆提供给我的作业本来看,英语作业有两次因抄写错误没有得到“笑脸”印章,其他的作业都有红红的笑脸印章;批语文作业时老师只有红色的对钩和日期,没有别的标记。小圆还说英语老师规定积累了五朵小花奖一支铅笔,十支铅笔可以奖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上次家长会上还被英语老师选作榜样,给全班家长表演运用英语拼读法拼读新单词。从小圆将近一学期的家长联系本上的记录来看,课堂纪律、站队、做操等方面她得到小花的数量不少。
小圆说上次尿裤子是在语文课快下课时,以后上语文课怕再尿裤子就老想去上厕所,节节课间基本上都要去,后来别的课也想去,老师同意后到厕所又没有尿。回家跟妈妈说后,妈妈马上带着她去看医生,还让小圆把每天上了多少次厕所记下来,放学时告诉妈妈。我问她:“你觉得你病了吗?”“医生说我病了,妈妈说我是心理作用。”“那你自己认为呢?”“病了。”
原因分析
幼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比较差,而且这一功能发育完善前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幼儿容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而且常常会因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等原因引起的紧张或焦虑所诱发。通过和小圆本人、她母亲、班主任、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的交流情况来看,小圆属于神经性尿频,也基本上了解了诱发的原因。
首先,小圆的性格特点使得她将老师对她的批评、提醒过于夸大了。
小圆本身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敏感的孩子。母亲告诉她:“上小学了就是大孩子了,以后早晨要自己起床。”她开学没几天就做到了;老师希望她得到小红花或表扬,她就尽最大努力去获得。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有时候不能自律,这时老师的一个小小提醒或批评在敏感的她看来是很严重的,以至于想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这样反而导致上语文课更紧张。从尿裤子的时间上看正好在语文老师批评后的第二天,她怕老师会对她有不好的看法,害怕再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这样上课就更紧张、更不能专心了,逐渐地,这种情况蔓延到别的课上,以致于出现神经性尿频。
其次,小圆母亲知道情况后过分紧张的心情,加重了小圆的病情。
小圆第一次尿裤子后,妈妈没有向孩子了解原因,而是让家里的保姆帮着换完裤子就完了,在孩子最需要心理安慰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安慰、开导。后来,小圆发展到别的学科也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告诉妈妈后,妈妈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而是直接前往医院,在一系列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均正常的情况下,医生给出了“神经性尿频”的结论。回家后,妈妈又要求小圆每天记录自己白天在学校上了多少次厕所,这无疑是在提醒孩子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有便意,反而强化了孩子尿频的意识。
再次,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小圆的变化。
从小圆第一次尿裤子发展到上课时老上厕所,或是坐立不安时,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没能给与及时的帮助,这使小圆的病情持续了一段时间。
辅导过程
1.建立信任,消除紧张情绪,正确对待老师的提醒、批评
小圆来访时是跟妈妈一起来的,我让家长回避了。由于提前与家长沟通过了,所以我一见面就夸她能早晨自己起床这件事:“你真棒!能这么好地控制自己的睡眠,老师到现在都做不到,每天都要靠闹钟叫醒呢!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怎么做到的?”“这还不简单,我想醒就醒了。”有了这样的开场白,小圆很容易就接受我了,后来我再问她问题时,她都很配合地回答了。
听她述说完发病前后的事情后,我明确地告诉小圆:她是健康的!好多小同学上课的时候都有过尿裤子的经历,我还告诉她我的女儿一年级时也尿过裤子,她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昨天还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班主任也没有说他,而是帮着把裤子给洗了(小圆听后吐吐舌头笑了)。我还告诉她如果课间小便过了,上课还想小便的话就先憋着不去,“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到。争取每节课多回答几次老师的提问,每节课记录一下自己回答了几次老师的提问。”
鉴于小圆很敏感,我告诉她,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时老师是应该提醒的,除了提醒她,老师也应该提醒别的同学,有的同学提醒的次数比她多很多次,这不是说李老师就不喜欢她了。
2.缓减家长的紧张情绪,消除负面影响
家长对小圆的病情过于紧张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重了小圆的心理负担,让小圆觉得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而且家长听了小圆的一面之词,以为老师对她的孩子有了偏见、对她的孩子很凶。家长的言行影响了小圆,使还没有较强是非观念的小圆也以为老师不喜欢她了,因此对语文老师有了戒备心理。为此,我单独约见了小圆的家长,把我从小圆的几位老师那儿听到的对小圆的评价、小圆在班里的优秀表现、不足等告诉了家长,消除了家长对老师的偏见。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她关注小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而不是每天尿了多少次,鼓励孩子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如果课间尿过了就不要再给孩子灌输“上课想去就去”的思想;如孩子有进步了,家长一定要配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3.提醒老师多关注、鼓励小圆,建立信任关系
由于小圆的尿频症状在语文课上最明显,与语文老师关系最密切,于是我找到小圆的语文老师,跟她交流了小圆的病情。她回忆了小圆在语文课上的表现后恍然大悟:“噢,我说最近她在我的课上老坐立不安的,还请假去上过好多次厕所。唉,我太大意了,还以为是她课间贪玩忘了上厕所呢!看来我得赶紧找她聊聊,告诉她老师是喜欢她的,我会尽快让她在我的课上恢复自信,让她信任我!”
事后了解到,李老师主动找小圆谈了话,还根据我的建议在小圆的作业本上给出小红花,以鼓励、表扬她当天听课状态好。
4.跟踪辅导,鼓励小圆战胜自己
几天后,我分别找小圆的各科老师交流了小圆最近的表现,老师们都说她现在上课不再去厕所了,但每节课课间还会见她往厕所跑。于是,我找到小圆,对她这几天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再次鼓励她:“你看,只要小圆想做的事肯定能做到,你肯定能像原来那样,课间高高兴兴地玩,该上厕所就去上;实在忘了,上课跟老师请假也没事,对吗?”
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试,小圆的尿频症状很快减轻了,基本上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家长十分满意。那天在走廊里碰见了小圆,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好了!”
通过对小圆的治疗发现,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是治疗神经症不可缺少的环节。“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症状想了又想,整日忧心忡忡,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逃避或敷衍的态度。在治疗中,我指导患儿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以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最终消除了症状。因此,摆脱神经症患儿的苦恼,首先要引导孩子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并且无论如何要把注意力及精力投向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森田疗法的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指出:“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
从这次小圆患病的前后及辅导治疗的过程来看,对此类患儿进行辅导时应注意:要理解,不可不让他们小便;多加安慰,使患儿注意力集中到别的活动上去,鼓励其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上课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同时,要争取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当孩子有一些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这将使患儿的症状得以减轻,有的会在几天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点 评
1.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学生的尿频属于心理问题,并采取了比较恰当的干预措施。
2.辅导过程中与家长和其他老师沟通比较好,便于了解学生真正的病因。
3.辅导过程中对待孩子有耐心,反复鼓励,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4.本辅导是一次个案辅导,在普遍指导上还缺少其他案例的配合。
点评者:吴瑞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兼职业技能培训部主任。
(作者单位: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