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WTO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加大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服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商品流通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增强。
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2006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是入世以来市场数量增加最多、成交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截至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3876个,比2005年增加553个,比入世初期的2002年增加618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252.8万个、1.8亿平方米,年成交额3.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37.5%和23.7%;其中营业面积和成交额比入世初期增长了75.2%和87.2%,增速十分喜人。
2006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43个,比上年增加13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486个,其中成交额50-100亿元的市场有87个,比上年增加27个,比入世初期增加59个;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53个,比上年增加7个,比入世初期增加30个。
其中,10亿元以上市场的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75.5%,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比入世初期高23.3个百分点。其中10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已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近1/3,比入世初期高3.1倍。
最大的亿元市场成交额达700多亿元,比上年多180亿元,比入世初期多500多亿元。
2006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71.5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146.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10%,比入世初期增长51.9%和62.2%。统计显示,市场规模越大,平均摊位的成交额越高。100亿元以上市场摊位的年平均成交额达506.4万元,是亿元市场的3.4倍,10亿元市场的2.5倍;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市场达6.6万元,是亿元市场的2.4倍,10亿元市场的1.6倍。
据了解,2006年专业市场无论是市场数量、摊位数,还是营业面积、成交额都是历年来最多的,分别为2525个、147.3万个、1.3亿平方米和2.6万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的65.1%、58.3%、71.3%和70.8%;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4%、13.1%、47.2%和23.5%。专业市场尽管占主导地位,但是增速与综合市场相比有所减缓。
根据统计,2006年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为1106个、91.3万个、3899万平方米和7824.2亿元,虽然分别只占全部亿元市场的28.5%、36.1%、21.6%和21.1%,但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5.4%、4.2%、0.3%和0.9%,市场数量、摊位数和成交额的增速达44.2%、27.4%和28.8%,超过了专业市场的增速。特别是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市场数量增加了272个,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了45.8%、89%、79.9%。2006年农产品综合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成交额达2.3万元,高出亿元市场10.6%,为促进农民增收起了较大的作用。
资源整合和城市化拉动需求
商品交易市场在促进上游产业结构调整、重组、集中的过程中,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由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式的整合,推动其自身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
由于加大内部资源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06年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市场有2161个,比上年增加31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427个。批发经营的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153.4万个、1.4亿平方米、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5.8%和20.9%,比入世初期增长24.2%、97.6%和92.1%。2006年批发经营成交额的比重达8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市场、金属材料市场、煤炭市场、粮油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土畜产品市场、花卉市场等年成交额的90%以上来自于批发经营。从效益看,批发经营的效益远远高于零售经营。2006年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批发成交额为2.1万元,高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零售成交额的18.2%,其中高出40%以上的市场有土畜产品市场(8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1.6倍)、通讯器材市场(1.3倍)、小商品市场(1.2倍)、纺织服装鞋帽市场(98.4%)、食品饮料烟酒市场(89.8%)、水产品市场(71%)、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43.9%)、金属材料市场(40.9%)等。
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钢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钢材、水泥、10种有色金属、主要化工产品以及汽车的产量分别增长25.3%、15.5%、17.2%、9.6%和27.6%,为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带来发展机遇。2006年商品交易市场中石油及制品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汽车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2.6倍、49.3%、39.7%、39.1%、36.1%、32.2%和22.1%。
加之,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和10.4%,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加,消费更加强劲,直接带动了亿元市场中吃穿和部分日用消费品成交额的增长,如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纺织服装鞋帽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了52.1%、47.6%、33.3%、35.6%、27.6%和21.3%。
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市场建设
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在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完善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基础。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等五省,2006年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全国一半以上,分别增长9.5%、19.3%;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2.42万元/平方米,增长4%。东部沿海三大地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40.2%和52.5%,增长15.8%和25.6%;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3.31万元/平方米,高出全部亿元市场61.2%,高出东部地区29.3%。
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由于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较薄弱,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仅占全国3.9%和2.2%;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仅为0.6万元/平方米,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5。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中西部地区逐渐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吉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亿元市场成交额的增幅均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
入世五年来,随着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相互承接的体系,产地商品交易市场以当地生产基地作依托,凭借商品成本低、花色品种丰富及更新快的优势,实行产销一体化;集散地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消费地商品交易市场由无品牌、低档次的交易平台,向商品品牌的集聚地转变,打造和创新出新的产品和品牌,市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和升级。2006年产地型、集散地型、消费地型市场数量分别为1127个、1229个和1520个,比上年分别增加了44个、268个和241个,成交额分别增长了10.6%、35.5%和25.3%。其中集散地和消费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更为突出,成交额的增幅超过入世初期近一倍。
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2006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是入世以来市场数量增加最多、成交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截至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3876个,比2005年增加553个,比入世初期的2002年增加618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252.8万个、1.8亿平方米,年成交额3.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37.5%和23.7%;其中营业面积和成交额比入世初期增长了75.2%和87.2%,增速十分喜人。
2006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43个,比上年增加13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486个,其中成交额50-100亿元的市场有87个,比上年增加27个,比入世初期增加59个;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53个,比上年增加7个,比入世初期增加30个。
其中,10亿元以上市场的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75.5%,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比入世初期高23.3个百分点。其中10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已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近1/3,比入世初期高3.1倍。
最大的亿元市场成交额达700多亿元,比上年多180亿元,比入世初期多500多亿元。
2006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71.5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146.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10%,比入世初期增长51.9%和62.2%。统计显示,市场规模越大,平均摊位的成交额越高。100亿元以上市场摊位的年平均成交额达506.4万元,是亿元市场的3.4倍,10亿元市场的2.5倍;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市场达6.6万元,是亿元市场的2.4倍,10亿元市场的1.6倍。
据了解,2006年专业市场无论是市场数量、摊位数,还是营业面积、成交额都是历年来最多的,分别为2525个、147.3万个、1.3亿平方米和2.6万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的65.1%、58.3%、71.3%和70.8%;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4%、13.1%、47.2%和23.5%。专业市场尽管占主导地位,但是增速与综合市场相比有所减缓。
根据统计,2006年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为1106个、91.3万个、3899万平方米和7824.2亿元,虽然分别只占全部亿元市场的28.5%、36.1%、21.6%和21.1%,但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5.4%、4.2%、0.3%和0.9%,市场数量、摊位数和成交额的增速达44.2%、27.4%和28.8%,超过了专业市场的增速。特别是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市场数量增加了272个,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增长了45.8%、89%、79.9%。2006年农产品综合市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成交额达2.3万元,高出亿元市场10.6%,为促进农民增收起了较大的作用。
资源整合和城市化拉动需求
商品交易市场在促进上游产业结构调整、重组、集中的过程中,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由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式的整合,推动其自身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
由于加大内部资源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06年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市场有2161个,比上年增加310个,比入世初期增加427个。批发经营的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153.4万个、1.4亿平方米、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5.8%和20.9%,比入世初期增长24.2%、97.6%和92.1%。2006年批发经营成交额的比重达8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市场、金属材料市场、煤炭市场、粮油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土畜产品市场、花卉市场等年成交额的90%以上来自于批发经营。从效益看,批发经营的效益远远高于零售经营。2006年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批发成交额为2.1万元,高出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零售成交额的18.2%,其中高出40%以上的市场有土畜产品市场(8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1.6倍)、通讯器材市场(1.3倍)、小商品市场(1.2倍)、纺织服装鞋帽市场(98.4%)、食品饮料烟酒市场(89.8%)、水产品市场(71%)、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43.9%)、金属材料市场(40.9%)等。
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钢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钢材、水泥、10种有色金属、主要化工产品以及汽车的产量分别增长25.3%、15.5%、17.2%、9.6%和27.6%,为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带来发展机遇。2006年商品交易市场中石油及制品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汽车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2.6倍、49.3%、39.7%、39.1%、36.1%、32.2%和22.1%。
加之,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和10.4%,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加,消费更加强劲,直接带动了亿元市场中吃穿和部分日用消费品成交额的增长,如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纺织服装鞋帽类等成交额分别增长了52.1%、47.6%、33.3%、35.6%、27.6%和21.3%。
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市场建设
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在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完善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基础。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等五省,2006年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全国一半以上,分别增长9.5%、19.3%;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2.42万元/平方米,增长4%。东部沿海三大地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占40.2%和52.5%,增长15.8%和25.6%;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为3.31万元/平方米,高出全部亿元市场61.2%,高出东部地区29.3%。
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由于地处边疆,经济基础较薄弱,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仅占全国3.9%和2.2%;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仅为0.6万元/平方米,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5。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中西部地区逐渐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如吉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亿元市场成交额的增幅均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
入世五年来,随着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相互承接的体系,产地商品交易市场以当地生产基地作依托,凭借商品成本低、花色品种丰富及更新快的优势,实行产销一体化;集散地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消费地商品交易市场由无品牌、低档次的交易平台,向商品品牌的集聚地转变,打造和创新出新的产品和品牌,市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和升级。2006年产地型、集散地型、消费地型市场数量分别为1127个、1229个和1520个,比上年分别增加了44个、268个和241个,成交额分别增长了10.6%、35.5%和25.3%。其中集散地和消费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更为突出,成交额的增幅超过入世初期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