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林教授治疗腰痛经验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腰痛在脊柱相关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李现林教授治疗腰痛主张以“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为原则。急性期腰痛以活血消肿、化瘀通络、清热利湿为主,方用活血汤加减。治疗1周后腰痛有所减轻,此时以活血止痛为主,方用活血止痛汤加减。2~3周后,急性期已过,疼痛明显减轻,此时进入缓解期,治疗以治本为主或标本兼顾,方用补肾壮筋汤加减并配合自拟方通痹舒筋丸。李现林教授标本缓急治腰痛理念在临床中具有指导意义,方法简单、有效,值得借鉴及应用。
   【关键词】 腰痛;通痹舒筋丸;分期辨治;临床经验;李现林
   李現林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医德高尚、博采众长、衷中参西、遣方用药师古而不泥,疗效显著,尤擅长中医防治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腰痛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随学,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中医学认为,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其中可见于西医的腰肌劳损、腰椎及椎间盘病变等,肾脏及妇科疾病也可引起腰部疼痛。本文主要讨论脊柱疾病导致的腰痛。关于腰痛的治疗中医有中药、针灸、推拿、外用等疗法,西医保守治疗有药物、理疗等,微创疗法有射频消融、椎间孔镜等,开放手术有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等[1-3]。现将李现林教授治疗腰痛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中医对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肾虚为腰痛之本 《素问·刺法论篇》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正气强盛抵御外邪有力则邪气不能侵入人体,反之则外邪可乘虚而入。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充盛则气血生化有源,筋骨坚强;反之则气血生化乏源,筋骨失养易致病变。肾位于腰椎两侧有经络相连,运行气血。若房劳太过或久站久立过度劳累,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势必耗散真气,导致肾中精气不足、筋骨失养而枯槁,故腰部作痛[4]。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动,肾将惫矣。”西医学研究认为,腰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盘源性腰痛,小关节源性腰痛,腰椎滑脱、不稳,骨质疏松等。其中腰椎间盘受损是最常见的一种因素,并有文献报道腰椎间盘在20岁以后即开始发生变性,其中35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约为2.5%,男性约为4.8%;此外,《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女子七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男子八岁……四八,筋骨劲强,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5-6]可见腰痛的发生与肾的盛衰关系密切,往往是腰痛发病的根本。
  1.2 外邪侵袭、跌扑闪挫为腰痛之标 外邪侵袭人体往往是乘虚而入,只因正气虚损不甚,而邪气旺盛,以本虚标实为主。如《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外邪六淫所致的腰痛中以风、寒、湿三气夹杂,合而致病多见[7]。其中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故风邪常夹杂其他邪气致病,如《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曰:“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则曰风湿,兼燥则曰风燥,兼火曰风火。”风邪所致的腰痛往往为窜痛,游走性疼痛,部位不定。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则导致经脉收缩拘挛,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物极必反,寒邪亦可郁而化热。湿为阴邪,湿性重浊黏滞。湿邪致病往往阻滞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湿邪导致的疼痛往往为重痛,有困重感[8]。风寒湿或风湿热之邪侵袭人体腰部导致筋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不通则痛;或肾中精气不足,不耐久坐久行,易发生跌扑闪挫导致气滞血瘀,筋脉痹阻,不通则痛。故无论外邪侵袭或跌扑闪挫,其最终病机均为筋脉痹阻导致不通则痛。
  1.3 久病入络 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东汉时期张仲景在此基础上率先创制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辨治络病,为络病理论奠定了基础[9]。清代时期瘟病大家叶天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络病理论,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经几年宿病,痛必在络,痰因气滞,气阻血瘀。”[10]经络系统网布周身,外达肌肤腠理,内至脏腑骨髓。根据《黄帝内经》记载,足三阳、足三阴经络系统以及督、冲、带、阳维脉等循行均与腰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数目达18条之多。故可见腰部是经络的核心枢纽,帮助腰部运行气血联络肢体关节。若腰部病变日久,势必累及经络导致经络不通[1]。临证中部分腰痛患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治疗腰痛也应该意识到久病入络理论。在临证中治疗慢性腰痛佐加通络中药,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治疗经验
   腰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有资料显示,80%的人一生中都经历过腰痛[11]。腰痛有多种类型,治疗方法各异。有的疼痛剧烈,动则痛甚;有的酸困疼痛,弯腰劳累明显,缠绵难愈,终身受累。李现林教授临证多年,认为治疗腰痛首先分清标本缓急。急性期多为外邪侵袭、跌扑闪挫等所致,为疾病初发或慢性腰痛急性发作,此时虽根本为肾虚于内但表现以实证为主,正邪斗争剧烈,治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多为肾气亏虚,此时因肾亏,正气明显不足,正邪斗争没有急性期剧烈,病理改变也较缓和;但因肾亏于内,腰痛延绵不愈,治以补肾为主。临床中一些腰痛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此时虽也肾亏于内,但久病必然入络,导致疾病难愈,此时根据久病入络理论佐加通络中药往往能收到较好效果。
  2.1 急性期因外邪侵袭、跌扑闪挫所致,治疗当以祛邪为主 腰痛初发,疼痛明显,是急性期,本期腰痛剧烈,疼痛拒按,动则痛甚,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舌质多暗红,脉多弦滑,证属气血不通、经络闭阻,或夹有瘀热,中医辨证多为实证。治疗当活血消肿、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尽快消除水肿,减轻疼痛,方用活血汤加减,药用柴胡10 g、当归尾15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15 g、枳壳10 g、黄芩10 g、茯苓15 g、血竭(冲服)2 g。水煎服,每日1剂。若兼有口苦内热者,可加栀子10 g;腹胀便秘内实者,加大黄10 g;瘀阻重者,加乳香、没药各6 g;因闪腰发病、腰痛部位走窜不定者,去鸡血藤、血竭,加小茴香12 g、川楝子10 g。    治疗1周后疼痛应逐渐减轻,治则当改为活血止痛,方用活血止痛汤加减,药用当归12 g、赤芍10 g、川芎10 g、土鳖虫10 g、陈皮12 g、乳香6 g、没药6 g、三七(冲服)3 g。水煎服,每日1剂。
  2.2 缓解期因肾亏于内、久病入络所致,治疗当以补肾为主佐加通络之品 2~3周之后,疼痛明显减轻,急性期已过,表现为腰部酸困疼痛,劳累后疼痛明显,弯腰久坐疼痛加重,舌暗红,苔白,脉细弦。证属瘀血去而未净,气血不畅,肾气虚弱,本虚标实。此期当以治本为主,标本兼顾,分清证型,辨证论治,或攻补兼施,或以补为主。方用补肾壮筋汤加减,药用杜仲15 g、熟地黄15 g、山萸肉12 g、白芍12 g、当归15 g、狗脊15 g、土鳖虫10 g、川牛膝12 g、青皮10 g。水煎服,每日1劑。偏阳虚者,加鹿角胶(烊化)5 g、肉桂6 g;偏阴虚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15 g。配合自拟经验方通痹舒筋丸口服,每次5 g,每日2次,假以时日,可收全功。李现林教授从事脊柱临床与教学工作30多年,根据《治验百病良方》中马钱子丸加减结合临证经验自拟通痹舒筋丸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其药物组成为麻黄、苍术、川牛膝、乳香、没药、全蝎、僵蚕、细辛、制天南星、制马钱子等,具有补肝肾、祛风湿、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之功用。前期急慢性毒理实验证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和强直性脊柱炎有效且安全[12]。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53岁,2019年11月3日就诊。以腰部酸困疼痛1个月余,加重2 d为主诉。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部酸困疼痛,久站久立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略减轻,曾自行以膏药治疗,酸困不适略有缓解。2 d前患者弯腰后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加重,不能弯腰、直坐,腰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者仍自行贴敷膏药治疗,并口服布洛芬,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痛苦面容,纳可,眠差,大便干,小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脉弦。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活动受限,腰5~骶1棘突旁有压痛(+),叩击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4”字试验(-),双下肢肌力正常,巴宾斯基征(-)。腰椎DR:腰椎退行性变,腰5~骶1椎间隙变窄。腰椎MRI:腰5~骶1椎间盘突出(中央型)。西医诊断:非特异性腰痛。中医诊断:腰痛(血瘀型)。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活血汤加减,药用柴胡10 g、当归尾15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15 g、枳壳10 g、茯苓15 g、血竭(冲服)2 g、大黄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患者佩戴腰围,消痛贴2盒,每日1贴。
   2019年11月11日二诊,患者诉腰部酸困疼痛较前缓解,口苦,二便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改用活血止痛汤加减,药用当归12 g、赤芍10 g、川芎10 g、土鳖虫10 g、陈皮12 g、乳香6 g、没药6 g、三七(冲服)3 g、栀子10 g。10剂,余治疗同前。
   2019年11月21日三诊,患者诉腰痛较前明显减轻,无酸困感,但仍不能久站久坐,二便正常,舌暗,少苔,脉细弦。方用补肾壮筋汤加减,药用杜仲15 g、生地黄15 g、山萸肉12 g、白芍12 g、当归15 g、狗脊15 g、土鳖虫10 g、川牛膝12 g、青皮10 g。7剂。上药服完后口服李现林教授自拟方通痹舒筋丸加以巩固。为进一步明确治疗的后期效果,2020年8月18日电话回访,患者于5个月前停药,停药时腰痛症状基本消退,至今无再发。
   按语: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摄生不当,过度劳累,最终导致腰部疼痛不适。因肾中精气不足,腰部筋脉失养,又因弯腰不慎最终导致腰痛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此即本虚标实。此时虽有肾虚于内,但主要矛盾仍是外力所致气滞血瘀,筋脉痹阻,不通则痛。根据急则治其标原则,此期以活血消肿、化瘀通络、减轻疼痛为主,方以活血汤加减,待疼痛有所减轻后可改用活血止痛汤加减。20 d左右疼痛明显减轻,此期应以补肾治本为主,方用补肾壮筋汤加减并联合通痹舒筋丸内服。通痹舒筋丸为李现林教授自拟经验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气血、祛湿通络止痛之功,对于肾精亏虚、久病入络的慢性腰痛效果较佳。
  4 小 结
   腰痛在急性期治疗尤为重要,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腰痛。急性期多为外邪侵袭、跌扑闪挫导致,此时邪气强盛,正气相对较足,正邪斗争剧烈。若为腰椎间盘病变急性期,病理改变多是纤维环破裂,局部渗出水肿;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造成下肢疼痛麻木[11]。此时当制动休息,可配合牵引,降低盘内压力,外用膏药,避免腰部重手法推拿按摩。高龄患者突发腰痛,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骨髓水肿,卧床休息更为重要。因此急性腰痛治疗要疗程充足,使病变完全修复,降低复发率,避免病情出现演变。若治疗不当,病情延误势必转为慢性腰痛。慢性腰痛虽疼痛不及急性期明显,但却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治疗棘手,此时治疗应以补肾通络为主。《备急千金要方·诸风》云:“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因此,中医学多将腰痛责之于肾,认为腰痛是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是其本,气血不通是其标,久病亦可入络。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的重要部分[13]。《证治汇补·腰痛》篇指出:“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气血。”这种分清腰痛的标本缓急,急性期以祛除外邪为主、缓解期以补肾通络为主的治疗原则,对临床治疗腰痛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秋蕾,贾文睿,孙启胜,等.《内经》腰痛之经络辨治[J].中国针灸,2017,37(6):658-662.
  [2] 梁育磊,高谦.非特异性腰痛诊疗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7,38(4):376-379.
  [3] 孔亮,崔宏勋,刘永辉,等.多裂肌源性慢性下腰痛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1):73-75,80.
  [4] 徐长辉,王世岩,李忠轩.李用粹腰痛证治经验述
  要[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6):3-5.
  [5] 夏群,梁威.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进展[J].天津医药,2015,43(11):1244-1249.
  [6]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1):2-6.
  [7] 张震,林晓生,王宏波,等.李济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5):689-691.
  [8] 李泊泊,杜旭召.杨豪教授运用温肾利湿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4):40-42.
  [9] 戚智健,沈晓峰.李宇卫教授辨治椎间盘源性腰痛经验介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3):82-84.
  [10] 王楠,唐田,钱宇章,等.谢林从络病学说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7):733-736.
  [11] 王宏杰,张永兴,赵庆华.椎间盘源性腰痛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3):248-250.
  [12] 李现林,刘卫红,薛华珍,等.通痹舒筋丸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34(9):1-7.
  [13] 孙小祥,任锡禄,乔晓阳,等.邹本贵教授辨治腰痛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2):44-46.
  收稿日期:2020-10-12;修回日期:2020-1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湿热瘀阻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湿、热、瘀均可阻滞脉络肌腠,表现为络病的病理状态,不通则痛。因此,秦国政教授临床基于“络病理论”,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治法,采用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患者,多获良效。   【关键词】 痛风;络病理论;治疗经验;湿热瘀阻;秦国政   秦国政教授是云岭学者、云岭名医
期刊
【摘 要】 三焦痹为六腑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三焦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三焦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火郁饮热证、气血两燔证),正虚候(阴虚内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肾阳虚证),痰瘀候(肝郁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三焦痹;系统性红斑狼疮;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
期刊
【摘 要】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以湿热痹阻证多见,此期关节肿胀、热痛明显,活动受限,是减少残疾的关键治疗期。中药膏外敷是临床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以清热除湿、通利关节为主,活血止痛为辅。中药膏外敷通过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缓解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费用低等优势。采用患者临床结局报告量表评价中医外治法对活动期
期刊
【摘 要】 相关文献发现,白芷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中使用频次较高。白芷所含的香豆素类、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可配伍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化瘀通络等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但目前研究仍有不足,需要深入研究白芷及其复方制剂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机制,探索更有利于吸收的外用剂型及辅助工具。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白芷;有效成分;外治   痛风是由于嘌
期刊
【摘 要】 膝骨关节炎基本中医证型是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和寒湿阻滞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以肾阳虚模型、血瘀模型和寒湿模型为主。肾阳虚证模型是研究最早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西医病理造模和中医病因造模,但两者都存在不足,所以病证结合模型备受关注。科学评价病证结合模型,应采集动物“四诊信息”,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宏观微观综合评价,必要时运用经典方剂佐证。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王钢主任医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有急慢性之分,病证有虚实之别,将实证归为湿热蕴结证和痰瘀互结证,虚证归为肾气亏虚证,既体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也符合疾病的演变过程。在临床上常以自拟痛风饮为基础方加减,急性发作期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稳定期补益助气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取得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自拟痛风饮;加减;临床经验;王钢  王钢主任医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
期刊
【摘 要】 彭江云教授认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主要病因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阳气先虚,风寒湿邪气侵袭筋脉骨节。临床治疗注意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重视温扶阳气,顾护脾胃,采用补中桂枝汤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甚佳。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小儿痹;补中桂枝汤;名医经验;彭江云   彭江云为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岭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云
期刊
【摘 要】 郭会卿教授临床上综合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肩关节周围炎进行分型辨治,辨证属寒湿痹阻证,采用肩周炎汤加减以祛风通络、温阳散寒、除湿止痛;辨证属气滞血瘀证,采用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以活血祛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辨证属肝肾亏虚证,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培补肝肾、舒筋通络止痛;辨证属气血不足证,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湯加味以健脾益气、养血通脉、温经蠲痹。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辨证论治;临证经验
期刊
【摘 要】 邓素玲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多为肾虚督寒,筋脉失养,气血不调,以温肾通督作为治疗大法。早期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加功能锻炼,中、后期治疗另配合推拿按摩、针刺挑治和药物温敷,从而使患者维持“筋柔骨荣”的状态,避免筋挛骨萎以致“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型;温肾通督;治疗经验;邓素玲   邓素玲教
期刊
【关键词】 雷公藤治疗风湿病研究;刘健;新书;评介   2021年新年伊始,我收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教授与万磊博士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雷公藤治疗风湿病的学术专著《雷公藤治疗风湿病研究》,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认真阅读,很是欣喜,为我国风湿病中医药领域又出新成果而欢欣鼓舞。本书有以下特点。  1 汇聚中医中药仁爱之术,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本书汇聚了雷公藤治疗风湿病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