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师彦洁(1983.12-),女,汉,河南开封,助教,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黄静(1981-),女,汉,河南驻马店助教,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于雪丽(1983-),女,汉,河南开封,讲师,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摘 要:柔性管理是遵从人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心理存在各种问题。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柔性管理模式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利用文献搜索考察了柔性管理的渊源,本质,阐述了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H6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56-01
1.柔性管理的渊源
提到管理,常常有人会产生错觉,认为管理就是发号施令,我管你听。事实上管理模式当中有种柔性管理模式,其中蕴含着中国道家老子的丰富思想,如“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等。也蕴含着儒家思想,如“以仁治国,以仁治人”。在西方柔性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时代的特征要求新的管理模式要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充分的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要能提供宽容和支持的环境作为为团体协作的基础。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根据新时代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取灵活多变,自由选择的管理方式,目的是使个体工作的动力与组织意志相一致[1]。柔性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管理的新向度,在于它的核心价值满足了时代的要求,其核心价值是强调“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2]。
2.柔性管理的本质与特征
(1)柔性管理的本质。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依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遵从个体心理需要,关注个体情感体验的管理模式,它要充分的展示个人在管理中的自主作用。柔性管理的本质最主要体现在其工作方法,他用间接的方式发布工作信息,直接方式管理即让人与人面对面沟通。它的关键就在于感情沟通,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更容易被管理对象接受也更能体现柔性管理的特点[3]。柔性管理根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而进行的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以尊重人的心理需要,遵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人心健康发展为终结点。
(2)柔性管理的特征
第一,本质内在驱动性。内在驱动型是柔性管理的最大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最本质区别。它不依靠权利的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等) ,而是依赖于管理过程对人内在驱力的激发性和对人心理需要的调动性。它能够根据个体内在需要,调动个体主动性,激发个体内在潜力和创造性。
第二,影响的持久性。正是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内在驱动性”,可以激发个体的需要,调动个体的行动力把自己内在意志调整到与外在规定相一致,更好者可以形成心理契约。一旦转化完成,这种内在意志便可以推动个体自觉地完成工作,这种影响力也会对个体有很强的持久性。
第二,激励的有效性。柔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个体通过完成任务来满足个体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柔性管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个体的深层次热情,不仅使个体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标准,而且愿意挖掘其自身潜能,发挥其自身天赋,进而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形成集体主义[4]。
柔性管理的其他特征。柔性管理在其内容上具有模糊性、在其考核方式上具有非线性、在其使用方法上具有感应性、在其对人的作用上具有塑造性,在其管理效果上具有滞后性。
3.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的方法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行为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二是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三是享乐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四是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五是积极性强,主动性弱。六是独立性强,解决问题能力弱[5]。新时期大学生管理选择柔性管理模式是最佳方案。柔性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独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校不能称为学校,如何对学生实施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而柔性管理符合了这种管理要求。其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做为管理的最终目的[6]。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制定目标和计划时,都应该紧紧围绕着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充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身心发展。
第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自小受到家庭的极致关注,普遍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意识不够成熟。他们极其渴望独立,心理又相当脆弱,不喜欢被拘束。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摆脱生活的迷茫和学习的无助,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第三,充分授权,自主管理:大学生的管理应该与该群体的特征结合起来。更应该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的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尊重学生需要,尊重学生选择的管理模式。如何尊重就要实施充分授权管理模式,令大学生实施自主管理。这种模式要求管理者充分的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相信他们是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采取的行动。当然,充分授权,自主管理,大胆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问,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人生经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7]。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来看,柔性管理将是高校大学生管理的最佳方式,也能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管理的热点。
(作者单位:1.开封大学;2.河南大学;3.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梦宁.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刊(季刊),2002(3):43-44.2.
[2]张娜. 幼儿教师管理的新向度:柔性管理[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
[3]赵帆.浅谈柔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69.
[4]陈书华.也谈柔性管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3);69.
[5]张立奇.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24.
[6]俞慧刚.心理疏导和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4(11) :41.
[7]彭礼进,李红.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80.
黄静(1981-),女,汉,河南驻马店助教,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于雪丽(1983-),女,汉,河南开封,讲师,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摘 要:柔性管理是遵从人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心理存在各种问题。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柔性管理模式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利用文献搜索考察了柔性管理的渊源,本质,阐述了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H6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56-01
1.柔性管理的渊源
提到管理,常常有人会产生错觉,认为管理就是发号施令,我管你听。事实上管理模式当中有种柔性管理模式,其中蕴含着中国道家老子的丰富思想,如“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等。也蕴含着儒家思想,如“以仁治国,以仁治人”。在西方柔性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时代的特征要求新的管理模式要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充分的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要能提供宽容和支持的环境作为为团体协作的基础。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根据新时代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取灵活多变,自由选择的管理方式,目的是使个体工作的动力与组织意志相一致[1]。柔性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管理的新向度,在于它的核心价值满足了时代的要求,其核心价值是强调“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2]。
2.柔性管理的本质与特征
(1)柔性管理的本质。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依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遵从个体心理需要,关注个体情感体验的管理模式,它要充分的展示个人在管理中的自主作用。柔性管理的本质最主要体现在其工作方法,他用间接的方式发布工作信息,直接方式管理即让人与人面对面沟通。它的关键就在于感情沟通,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更容易被管理对象接受也更能体现柔性管理的特点[3]。柔性管理根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而进行的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以尊重人的心理需要,遵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人心健康发展为终结点。
(2)柔性管理的特征
第一,本质内在驱动性。内在驱动型是柔性管理的最大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最本质区别。它不依靠权利的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等) ,而是依赖于管理过程对人内在驱力的激发性和对人心理需要的调动性。它能够根据个体内在需要,调动个体主动性,激发个体内在潜力和创造性。
第二,影响的持久性。正是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内在驱动性”,可以激发个体的需要,调动个体的行动力把自己内在意志调整到与外在规定相一致,更好者可以形成心理契约。一旦转化完成,这种内在意志便可以推动个体自觉地完成工作,这种影响力也会对个体有很强的持久性。
第二,激励的有效性。柔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个体通过完成任务来满足个体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柔性管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个体的深层次热情,不仅使个体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标准,而且愿意挖掘其自身潜能,发挥其自身天赋,进而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形成集体主义[4]。
柔性管理的其他特征。柔性管理在其内容上具有模糊性、在其考核方式上具有非线性、在其使用方法上具有感应性、在其对人的作用上具有塑造性,在其管理效果上具有滞后性。
3.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的方法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行为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二是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三是享乐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四是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五是积极性强,主动性弱。六是独立性强,解决问题能力弱[5]。新时期大学生管理选择柔性管理模式是最佳方案。柔性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独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校不能称为学校,如何对学生实施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而柔性管理符合了这种管理要求。其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做为管理的最终目的[6]。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制定目标和计划时,都应该紧紧围绕着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充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身心发展。
第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自小受到家庭的极致关注,普遍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意识不够成熟。他们极其渴望独立,心理又相当脆弱,不喜欢被拘束。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摆脱生活的迷茫和学习的无助,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第三,充分授权,自主管理:大学生的管理应该与该群体的特征结合起来。更应该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的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尊重学生需要,尊重学生选择的管理模式。如何尊重就要实施充分授权管理模式,令大学生实施自主管理。这种模式要求管理者充分的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相信他们是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采取的行动。当然,充分授权,自主管理,大胆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问,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人生经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7]。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来看,柔性管理将是高校大学生管理的最佳方式,也能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管理的热点。
(作者单位:1.开封大学;2.河南大学;3.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梦宁.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刊(季刊),2002(3):43-44.2.
[2]张娜. 幼儿教师管理的新向度:柔性管理[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
[3]赵帆.浅谈柔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69.
[4]陈书华.也谈柔性管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3);69.
[5]张立奇.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24.
[6]俞慧刚.心理疏导和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4(11) :41.
[7]彭礼进,李红.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