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剧的舞台是表演儿童剧的场域,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呈现了创作者对布景、声光效果、服装、道具、音乐、舞蹈、表演的设计和创意,还蕴含着创作者想传递给观众的艺术理念。当代艺术认为,创作过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所以舞台不仅是完整作品呈现的空间,也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展现。对于参与演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从参与排练到最终呈现的全部过程,其实也都凝结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将围绕自己创作指导的音乐舞台剧跟大家分享我对儿童剧舞台的理解。
我根据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改编了一部同名的音乐舞台剧,分别和来自德国、中国的孩子排练并演出过两个版本。《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是一个关于自我认同和成长的故事。全书的图画以黑白两色为主,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表现故事,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文字看似天真朴实却富有哲理。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年人阅读。成长是关于每一个人的,我希望在这部剧中能更多地展现孩子们自己的个性,让孩子们在与故事的对话中生发出自己的想法,拥有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希望能将他们的思考融入舞台表演中。
舞台布景的设计
绘本的画面往往是五彩缤纷的,多数儿童剧的布景也充满了各种色彩和装饰。但这个绘本里的画面大多由黑白两色构成,简单又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线条、大面积的留白给人物和故事情节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对舞台布景的设计也延续了极简的风格,仅在舞台的后方布置了纯黑的背景板,不再添加任何装饰。
这本绘本中,每一页的画面都有一条地平线,所有的人物和情节也都是在这条地平线上进行的。在我看来,这条地平线既是画面中的分割线,也是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还可以是人物成长的坐标轴。为了让这条线在舞台上得以生动地表现,我用了长长的白色纸带铺设在舞台的地面,当灯光暗下来,这条白色的地平线便缓缓地出现,它不仅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还把关键情节有趣地串联起来。
服装道具的准备
这部剧唯一的主角是“失落的一角”,它是一个细长的小三角。在剧中,“失落的一角”一直处于不断寻找的状态,希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从而组合成一个大圆满。这个角色是孤独的、渺小的,但又是坚韧的、勇敢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会伴随着迷茫和孤独,我希望这部剧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于是,在排练时,我安排所有的孩子都扮演属于自己的“失落的一角”,让每个孩子给自己准备一套白色的衣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身体的某个部分装饰自己,从而表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有的孩子给自己涂了指甲油,有的孩子给自己戴了一个小领结,有的孩子给自己穿了一双彩色的袜子……这样的服装安排,在统一中也尊重了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够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也符合故事的角色和主题。在剧中,有一段舞蹈表现的是“失落的一角”想要通过打扮自己来吸引别人注意的情节,和孩子讨论后,我决定让每个孩子自己装扮自己。这种方式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男孩子找来了墨镜和礼帽,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最能显示自己的帅气。女孩子跟妈妈借来了各种款式的围巾,还找出了最喜欢的项链和发饰戴在身上,每个孩子都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同时,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发现,有些道具穿戴起来不太方便,无法在短时间内换装。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大家寻找到了最能展现自己魅力、穿戴也最便捷的道具。这个过程既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探索、思考的能力。
音乐情境的創设
作为一部音乐舞台剧,同时也作为我所在的音乐与律动专业的毕业作品,音乐在这部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部剧均使用原创音乐,并且需要孩子们在现场演奏。其中有一段为“失落的一角”的内心独白,每个孩子在完成独白的同时,还要使用乐器配合自己的语言表达。在两版演出中,我分别使用了非洲鼓和三角铁,因为这两种乐器都具备多种音色,能满足孩子们对不同情绪的表现,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尽管孩子们演奏的是同一种乐器,但因为每个孩子对角色的理解不同,因此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失落的一角”内心的孤独、疑惑、失落和纠结。例如:孩子们在使用三角铁时,颤音可以表现小三角的疑惑,长音刻画出小三角深深的孤独感,一连串密集的演奏则让人感觉到小三角在不断寻找……孩子们在对乐器的探索和表现中,也感受着器乐音响的戏剧性和对情感的渲染,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为了让贯穿整部剧的主题曲更易于表现,我对乐曲进行了改编。故事开始时由钢琴独奏配合孩子独唱,表现小三角一直孤独等待的心情。当小三角遇到各种形状的朋友,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部分时,我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小三角内心的困惑。而当小三角终于明白,就算自己只是一个不完整的三角,也一样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向前,最终变成自己的大圆满时,主题曲以一种明亮、快乐的情绪再次出现,预示着“失落的一角”终于变成了自己的“大圆满”。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也用动情的演唱展现着他们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是舞台表现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能带给孩子们更全面的舞台体验。同时,舞台上的各种乐器也成为舞台布景的一部分,丰富了舞台艺术效果。
儿童剧的舞台不一定要追求色彩鲜艳的布景,我们也可以用简约的方式更纯粹地展现故事的内涵。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到,儿童剧的内容其实可以更广泛,除了那些贴近孩子生活的题材,我们也可以选择抽象的主题,给孩子留有更多想象和探索的空间,激发孩子深刻的思考,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舞台表演中。
我根据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改编了一部同名的音乐舞台剧,分别和来自德国、中国的孩子排练并演出过两个版本。《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是一个关于自我认同和成长的故事。全书的图画以黑白两色为主,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表现故事,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文字看似天真朴实却富有哲理。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年人阅读。成长是关于每一个人的,我希望在这部剧中能更多地展现孩子们自己的个性,让孩子们在与故事的对话中生发出自己的想法,拥有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希望能将他们的思考融入舞台表演中。
舞台布景的设计
绘本的画面往往是五彩缤纷的,多数儿童剧的布景也充满了各种色彩和装饰。但这个绘本里的画面大多由黑白两色构成,简单又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线条、大面积的留白给人物和故事情节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对舞台布景的设计也延续了极简的风格,仅在舞台的后方布置了纯黑的背景板,不再添加任何装饰。
这本绘本中,每一页的画面都有一条地平线,所有的人物和情节也都是在这条地平线上进行的。在我看来,这条地平线既是画面中的分割线,也是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还可以是人物成长的坐标轴。为了让这条线在舞台上得以生动地表现,我用了长长的白色纸带铺设在舞台的地面,当灯光暗下来,这条白色的地平线便缓缓地出现,它不仅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还把关键情节有趣地串联起来。
服装道具的准备
这部剧唯一的主角是“失落的一角”,它是一个细长的小三角。在剧中,“失落的一角”一直处于不断寻找的状态,希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从而组合成一个大圆满。这个角色是孤独的、渺小的,但又是坚韧的、勇敢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会伴随着迷茫和孤独,我希望这部剧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于是,在排练时,我安排所有的孩子都扮演属于自己的“失落的一角”,让每个孩子给自己准备一套白色的衣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身体的某个部分装饰自己,从而表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有的孩子给自己涂了指甲油,有的孩子给自己戴了一个小领结,有的孩子给自己穿了一双彩色的袜子……这样的服装安排,在统一中也尊重了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够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也符合故事的角色和主题。在剧中,有一段舞蹈表现的是“失落的一角”想要通过打扮自己来吸引别人注意的情节,和孩子讨论后,我决定让每个孩子自己装扮自己。这种方式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男孩子找来了墨镜和礼帽,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最能显示自己的帅气。女孩子跟妈妈借来了各种款式的围巾,还找出了最喜欢的项链和发饰戴在身上,每个孩子都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同时,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发现,有些道具穿戴起来不太方便,无法在短时间内换装。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大家寻找到了最能展现自己魅力、穿戴也最便捷的道具。这个过程既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探索、思考的能力。
音乐情境的創设
作为一部音乐舞台剧,同时也作为我所在的音乐与律动专业的毕业作品,音乐在这部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部剧均使用原创音乐,并且需要孩子们在现场演奏。其中有一段为“失落的一角”的内心独白,每个孩子在完成独白的同时,还要使用乐器配合自己的语言表达。在两版演出中,我分别使用了非洲鼓和三角铁,因为这两种乐器都具备多种音色,能满足孩子们对不同情绪的表现,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尽管孩子们演奏的是同一种乐器,但因为每个孩子对角色的理解不同,因此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失落的一角”内心的孤独、疑惑、失落和纠结。例如:孩子们在使用三角铁时,颤音可以表现小三角的疑惑,长音刻画出小三角深深的孤独感,一连串密集的演奏则让人感觉到小三角在不断寻找……孩子们在对乐器的探索和表现中,也感受着器乐音响的戏剧性和对情感的渲染,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为了让贯穿整部剧的主题曲更易于表现,我对乐曲进行了改编。故事开始时由钢琴独奏配合孩子独唱,表现小三角一直孤独等待的心情。当小三角遇到各种形状的朋友,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部分时,我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小三角内心的困惑。而当小三角终于明白,就算自己只是一个不完整的三角,也一样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向前,最终变成自己的大圆满时,主题曲以一种明亮、快乐的情绪再次出现,预示着“失落的一角”终于变成了自己的“大圆满”。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也用动情的演唱展现着他们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是舞台表现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能带给孩子们更全面的舞台体验。同时,舞台上的各种乐器也成为舞台布景的一部分,丰富了舞台艺术效果。
儿童剧的舞台不一定要追求色彩鲜艳的布景,我们也可以用简约的方式更纯粹地展现故事的内涵。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到,儿童剧的内容其实可以更广泛,除了那些贴近孩子生活的题材,我们也可以选择抽象的主题,给孩子留有更多想象和探索的空间,激发孩子深刻的思考,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舞台表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