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福州市马尾区的64岁老人丁顺发,今年冬天出现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老人自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就到药店买些止咳平喘药服用,但效果不佳。近日在清晨散步时突然晕倒在公园,被工作人员送往医院紧急抢救。医生诊断他患的是心力衰竭,出现的哮喘是心源性哮喘。
敲响心衰“警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心衰患者高达2 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我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目前在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引起心脏功能“造反”的病理现象,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在我国,急性心力衰竭大部分因心脏病引起,如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大面积心梗等。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不好时也会引起其发作。心衰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施治,并且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是急性心衰发作,千万不能使用各种平喘药,这些药可能加重心衰症状,甚至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
预防急性心衰的发作,一定要控制好各种基础疾病,并且定期体检、延缓病情发展。临床上建议高危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做各种检查以及依病情变化作出评估,例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心衰标志物的浓度等。
撕下心衰“伪装”
心力衰竭擅长“伪装”,许多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并且常常会表现出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的症状。其中心源性哮喘就与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难以区分。
左心衰患者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程度可轻可重,轻者起病并不凶险,无重度哮喘及发绀,病人可下床活动,伴少量黏痰,两肺可闻及水泡音及哮鸣音,与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极其相似。因此,很多患者发病时无法准确判断呼吸困难是急性心衰引起的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所致。
事实上这两种哮喘是有明显区别的。心衰引起的咳嗽和哮喘症状与患者的体位关系密切,患者取卧位时症状加重,而取坐立时症状减轻;且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憋醒后发生,其痰液呈白色浆液性泡沫状。若于夜间睡眠时发作,坐起后缓解,即支持“心源性哮喘”的诊断。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是患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
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哮喘症状与体位的变化无关。一般患者在咯出白色黏痰后,癥状常可缓解。同时,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咯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因此,一旦出现持续的憋气、咳嗽、喘不上来气时,千万别总是“一根筋”惦记着是“哮喘”犯了,脑子里要多根“可能心脏出问题”的弦。尤其是以往已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电图异常、胸片异常等有明确心脏病的患者,更要警惕心源性哮喘。对于60岁以上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的患者,特别应该先想到心脏病,因为支气管哮喘发病多在青少年,很少有老年人第一次发作哮喘。
谨慎“判决”心衰
临床上,对于60岁以上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首先想到心脏病,仔细询问冠心病等相关病史,并追问哮喘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程度及缓解方式,若于夜间睡眠时发作,坐起后缓解,即支持“心源性哮喘”的诊断;若哮喘持续存在,与体位无关,则可基本排除。
对于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不能根据肺部啰音而诊断为肺部感染。心源性哮喘也可出现肺部啰音,存在于双肺底部,且多伴心界扩大、心率增快,或有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体征。对于顽固性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咯痰,经抗感染、平喘治疗症状无缓解,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治疗,若症状逐渐好转,就可能是左心衰所致,需进一步寻找病因。
左心衰时,X线片多表现为心影增大,心胸比例大于0.5,两肺下野透亮度减低,肺门呈蝴蝶状,可有少量胸腔积液;而肺部感染多有片状阴影及肺纹理增重。心电图检查时,左心衰者可表现为左室肥厚、劳损,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而哮喘多无此改变。彩超检查可显示左室壁厚度、左室腔内径及其射血分数,以估计心功能,并可观察到瓣膜反流,这些指标的改变都有助于左心衰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心衰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貌似胃肠炎的症状,以及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另外,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心率、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增高,头昏、乏力、夜卧不安,不寻常的大汗,轻微活动即感心慌、胸闷、气促,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或伴夜尿多,均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心内科就诊,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敲响心衰“警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心衰患者高达2 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我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目前在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引起心脏功能“造反”的病理现象,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在我国,急性心力衰竭大部分因心脏病引起,如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大面积心梗等。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不好时也会引起其发作。心衰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施治,并且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是急性心衰发作,千万不能使用各种平喘药,这些药可能加重心衰症状,甚至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
预防急性心衰的发作,一定要控制好各种基础疾病,并且定期体检、延缓病情发展。临床上建议高危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做各种检查以及依病情变化作出评估,例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心衰标志物的浓度等。
撕下心衰“伪装”
心力衰竭擅长“伪装”,许多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并且常常会表现出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的症状。其中心源性哮喘就与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难以区分。
左心衰患者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程度可轻可重,轻者起病并不凶险,无重度哮喘及发绀,病人可下床活动,伴少量黏痰,两肺可闻及水泡音及哮鸣音,与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极其相似。因此,很多患者发病时无法准确判断呼吸困难是急性心衰引起的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所致。
事实上这两种哮喘是有明显区别的。心衰引起的咳嗽和哮喘症状与患者的体位关系密切,患者取卧位时症状加重,而取坐立时症状减轻;且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憋醒后发生,其痰液呈白色浆液性泡沫状。若于夜间睡眠时发作,坐起后缓解,即支持“心源性哮喘”的诊断。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是患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
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哮喘症状与体位的变化无关。一般患者在咯出白色黏痰后,癥状常可缓解。同时,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咯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因此,一旦出现持续的憋气、咳嗽、喘不上来气时,千万别总是“一根筋”惦记着是“哮喘”犯了,脑子里要多根“可能心脏出问题”的弦。尤其是以往已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电图异常、胸片异常等有明确心脏病的患者,更要警惕心源性哮喘。对于60岁以上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的患者,特别应该先想到心脏病,因为支气管哮喘发病多在青少年,很少有老年人第一次发作哮喘。
谨慎“判决”心衰
临床上,对于60岁以上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首先想到心脏病,仔细询问冠心病等相关病史,并追问哮喘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程度及缓解方式,若于夜间睡眠时发作,坐起后缓解,即支持“心源性哮喘”的诊断;若哮喘持续存在,与体位无关,则可基本排除。
对于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不能根据肺部啰音而诊断为肺部感染。心源性哮喘也可出现肺部啰音,存在于双肺底部,且多伴心界扩大、心率增快,或有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体征。对于顽固性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咯痰,经抗感染、平喘治疗症状无缓解,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治疗,若症状逐渐好转,就可能是左心衰所致,需进一步寻找病因。
左心衰时,X线片多表现为心影增大,心胸比例大于0.5,两肺下野透亮度减低,肺门呈蝴蝶状,可有少量胸腔积液;而肺部感染多有片状阴影及肺纹理增重。心电图检查时,左心衰者可表现为左室肥厚、劳损,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而哮喘多无此改变。彩超检查可显示左室壁厚度、左室腔内径及其射血分数,以估计心功能,并可观察到瓣膜反流,这些指标的改变都有助于左心衰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心衰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貌似胃肠炎的症状,以及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另外,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心率、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增高,头昏、乏力、夜卧不安,不寻常的大汗,轻微活动即感心慌、胸闷、气促,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或伴夜尿多,均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心内科就诊,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