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质教育。文道结合,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逐渐升华到理性认识,把知识、能力、品德教育组成一体,形成“三位一体整体设计”,充分利用語文课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育人
一、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中国有句古话:“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首先是非常尊重学生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体现老师专业道德的修养,教师的人格,职业修养和教学风格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教育学生乐观向上,教师本身不能萎靡不振,教育学生助人为乐,教师自己就应热情助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光明磊落的胸怀,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何况,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我们教师必须方方面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之,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够 高,往往无意识地流露出一些不适当的言论,反映出不健康的思想,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肓人”的使命。
二、教材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凭借
1.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多是正面形象,不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都是值得学习的。如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雷锋;聪明好学,勤于思考的爱迪生。又如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读书的詹天佑、童第周等,这些人物以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精神品质,从爱国主义到集体主义,从道德品质到学习态度、做人道理等,几乎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效地从其人物身上进行迁移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等,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诗文作者的人格力量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就犹如是一面镜子。例如:诗人的高尚人格是学生的榜样,可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李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这一系列崇高的形象无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3.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素质教室的中心目标是进到语文素质教育,即全面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是,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常识课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展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外阅读是不可忽视的育人阵地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双翅,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不能忽视这片阵地,多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并经常给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成为学习的有心人,激发上进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掌握(学会)为智能发展(会学)的统一,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四、说、写是检验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方式
说、写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也能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程度,对于学生在说话及写作中流露出来的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走入思想的误区。如口语交际教学就一定要体现互动,使教学进程真正具有“交际”性,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善于发现学生语言的亮点。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学习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家的交际度,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艺术;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亲他性,逐渐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在写作文,处理对与错,是与非等问题,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反思索的过程。如布置写《身边的雷锋___》时,学生都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体现他人的良好品质,身边的雷锋是谁?是勤于打扫卫生的___,是乐于为了同学整理书桌的___还是___。学生把这些细节倾注笔端的同时,也在思索助人为乐的美好行为。只要老师稍作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应向他们学习些什么,为什么他(她)们能成为大家身边的雷锋,从而升华自己,发展自己。
总之,语文学科的教育因素很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在渗透,重在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语文课中思想道德的特点,也是优势。
【参考文献】
【1】常玉芬.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探讨.教育革新,2005(10)
【2】李延国.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7)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质教育。文道结合,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逐渐升华到理性认识,把知识、能力、品德教育组成一体,形成“三位一体整体设计”,充分利用語文课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育人
一、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中国有句古话:“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首先是非常尊重学生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体现老师专业道德的修养,教师的人格,职业修养和教学风格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教育学生乐观向上,教师本身不能萎靡不振,教育学生助人为乐,教师自己就应热情助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光明磊落的胸怀,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何况,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我们教师必须方方面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之,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够 高,往往无意识地流露出一些不适当的言论,反映出不健康的思想,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肓人”的使命。
二、教材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凭借
1.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多是正面形象,不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都是值得学习的。如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雷锋;聪明好学,勤于思考的爱迪生。又如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读书的詹天佑、童第周等,这些人物以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精神品质,从爱国主义到集体主义,从道德品质到学习态度、做人道理等,几乎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效地从其人物身上进行迁移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等,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诗文作者的人格力量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就犹如是一面镜子。例如:诗人的高尚人格是学生的榜样,可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李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这一系列崇高的形象无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3.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素质教室的中心目标是进到语文素质教育,即全面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是,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常识课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展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外阅读是不可忽视的育人阵地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双翅,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不能忽视这片阵地,多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并经常给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成为学习的有心人,激发上进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掌握(学会)为智能发展(会学)的统一,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四、说、写是检验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方式
说、写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也能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程度,对于学生在说话及写作中流露出来的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走入思想的误区。如口语交际教学就一定要体现互动,使教学进程真正具有“交际”性,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善于发现学生语言的亮点。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学习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家的交际度,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艺术;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亲他性,逐渐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在写作文,处理对与错,是与非等问题,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反思索的过程。如布置写《身边的雷锋___》时,学生都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体现他人的良好品质,身边的雷锋是谁?是勤于打扫卫生的___,是乐于为了同学整理书桌的___还是___。学生把这些细节倾注笔端的同时,也在思索助人为乐的美好行为。只要老师稍作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应向他们学习些什么,为什么他(她)们能成为大家身边的雷锋,从而升华自己,发展自己。
总之,语文学科的教育因素很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在渗透,重在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语文课中思想道德的特点,也是优势。
【参考文献】
【1】常玉芬.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探讨.教育革新,2005(10)
【2】李延国.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