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头中学是深圳市第一批、南山区第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自1801年创办至今已有212年历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的“凤冈书院”。学校曾是深港两地的最高学府,学子遍布海内外,被誉为“深圳教育的根”。两个世纪以来,学校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进入新百年,学校于传承与创新中,确立“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个孩子”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教育向纵深发展。
理念践行:教育家文化的支撑体系
(一)创新管理文化:激发教育者自主成长
管理文化是教育家文化建设的保障和助推器。学校建设了“方向、激情、专业、品位”为核心的管理文化。
以教育家文化建设为方向,通过层级清晰的管理机构,分行政和专业两条线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实践,实行学校学术委员会、教育科研奖励、中层干部竞聘、家长委员会、教师专业标准、职称聘任等系列管理制度,明确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的目标。倡导每一位教育者保持教育的激情,通过明天教育家论坛、明天教育家工作室、明天教育家家长学校,以及各种研讨活动,为教育工作“保险”,远离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激励每一位教师走向专业,迈向教育家型教师的个人目标。通过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发展规划、对话教研、发展性评价等措施,引领每一位教师走向专业的课程建设,筑就成长的阶梯。努力让每一件教育教学工作从精细到专业,发展为品牌,形成学校个人的品位。
“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一个孩子”的理念,提倡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在教育家文化的引领下,构建了“三核拓展式”学生人格养成模型——以五大文化结构板块促进学生“阳光、服务、责任”为核心的人格养成,此三个人格核心是创造性人格中最有效的动力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创新课程文化: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课程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家文化实践的主要途径。
在教育家文化指引下,学校着力建设了课程文化,建立“设计课程就是设计学生未来”的课程价值观,确立了“每一门课程都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课程理念,把“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表”作为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规范 选择”,建设策略为垂直充实和水平充实,实施途径为“四大整合”。构建“生成性、多元性、选择性、发展性”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基。
课程整合是实现轻负高质、解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学生需求、发展特长爱好的孵化器,也是帮助学生体验学科关联、进行知识创新重组的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基于课程整合,开展“四大整合策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打破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壁垒,跨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边界,设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程,设置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促进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建立拓展课程体系,建立完全的无边界课程。按知识拓展、特长培养、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和活动体验五大类别,共开发校本课程近200门,编纂有计30万字的《校本课程说明书》,每学期有40多门精选课程供学生网络选课。在课程构建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自主参与的“三参与”模式,曾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三)创新学习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学用结合”的学习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实践,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思、好问、博学、创新。把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和学用结合的追求融进课程,通过课程整合提供促进个性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内容;融进思维课堂,建立对应的教学模式,融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读书、社区实践活动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新课堂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提出建设“思维课堂”,其核心内涵是“问题导学,深度思考”,其主要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文化特质是“鼓励挑战和创新,包容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质疑探究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激励思维的独特性,强调反思的深刻性”。
思维课堂的包容、自主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问题导学的合理方向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保障,深度的思维活动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课堂中,教师或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科内容,提出想深入研究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对比研究的问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观点,学习中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相互借鉴成为常态。在集体展示中聚焦学科体系,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发散和聚合间灵活切换,提倡思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新环境文化:涵养创造性人格
学校历史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环境文化,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
创新历史文化环境。传承学校三大文化传统:书院文化传统,继续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髓,濡养今日的书香校园和诗意校园;革命文化传统,继续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海洋文化传统,继续“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思考,不断拓展现代教育的视野。
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支持成长的和谐环境,是学校一直以来的追求。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校园是创新人才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灵动的校园文化,能够解放、呵护学生的身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创新人格,让学校成为创新人才萌发的温床。
培育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开发“四梯四力”教师专业标准,把创新导学和关爱学生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重塑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以教师的价值导向、情感关注、过程陪伴、成长激励,推动学生成长。学校“重道敬业、崇实惟新”的教风,“三个论坛”(专家论坛、名师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的开设,“凤冈青年联合会”“读书会”等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明天教育家工作室”、学术委员会、文化工作室的诞生,学科对话教研、中外合作教研的开展等,形成了探索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理念成效:教育家文化下的“南中质量”
(一)活动推进,阳光成长:人才是“长”出来,不是“教”出来的
以“阳光、服务、责任”为主旨的德育主题活动。两年来,开展公民教育、契约精神教育、社团文化行动、绿色网络行动、快乐家访行动、幸福家长行动和“中华民族魂”等主题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推动学生阳光成长。
以“诗社、诗刊、诗歌网、诗歌节”为载体的诗教系列活动。我校诗社为全国百佳,诗刊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刊,诗网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性中学生诗歌教育网站,诗歌节一年一届,诗教是常态课程,一批小诗人在校园里脱颖而出。
以“南中大讲堂”与“读书广场”为常态的书香活动。共开设讲座200余场;每年度进行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评比,
以“国学修身”等为代表的特色课程活动。国学修身课程,自编了30余万字的校本教材; “CPS” 等德育综合课程,每年有3千人次的学生参与实践;辩论、戏剧等社团品牌课程,辩论社获深圳市中学生辩论赛四连冠,戏剧社获深圳市中学生首届名著新编短剧大赛一等奖,创意社获中国创意年度大赛一等奖等。
以美术体育为代表的特色艺体活动。近两年共向高校输送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近百名,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电影、中国传媒、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近两年本科率高达100%。
(二)经验成果,文化效应: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
以理念文化的战略构建,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了五个组织:即学校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文化工作室、家长委员会、校友会。推进了四大机制:即动态与长效机制、推进与监控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分享与推广机制。
以创新方法塑造文化品牌。三个途径:校园文化网、社团文化节、十大文化行动。三个结合:理念文化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文化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主题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三个联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校友;学校与社区。
南头中学的学校理念文化逐步产生了品牌效应,在区内外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个孩子”,这是南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以文化创新促教育变革,实现教育愿景,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使命。
理念践行:教育家文化的支撑体系
(一)创新管理文化:激发教育者自主成长
管理文化是教育家文化建设的保障和助推器。学校建设了“方向、激情、专业、品位”为核心的管理文化。
以教育家文化建设为方向,通过层级清晰的管理机构,分行政和专业两条线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实践,实行学校学术委员会、教育科研奖励、中层干部竞聘、家长委员会、教师专业标准、职称聘任等系列管理制度,明确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的目标。倡导每一位教育者保持教育的激情,通过明天教育家论坛、明天教育家工作室、明天教育家家长学校,以及各种研讨活动,为教育工作“保险”,远离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激励每一位教师走向专业,迈向教育家型教师的个人目标。通过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发展规划、对话教研、发展性评价等措施,引领每一位教师走向专业的课程建设,筑就成长的阶梯。努力让每一件教育教学工作从精细到专业,发展为品牌,形成学校个人的品位。
“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一个孩子”的理念,提倡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在教育家文化的引领下,构建了“三核拓展式”学生人格养成模型——以五大文化结构板块促进学生“阳光、服务、责任”为核心的人格养成,此三个人格核心是创造性人格中最有效的动力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创新课程文化: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课程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家文化实践的主要途径。
在教育家文化指引下,学校着力建设了课程文化,建立“设计课程就是设计学生未来”的课程价值观,确立了“每一门课程都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课程理念,把“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表”作为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规范 选择”,建设策略为垂直充实和水平充实,实施途径为“四大整合”。构建“生成性、多元性、选择性、发展性”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基。
课程整合是实现轻负高质、解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学生需求、发展特长爱好的孵化器,也是帮助学生体验学科关联、进行知识创新重组的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基于课程整合,开展“四大整合策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打破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壁垒,跨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边界,设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程,设置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促进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建立拓展课程体系,建立完全的无边界课程。按知识拓展、特长培养、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和活动体验五大类别,共开发校本课程近200门,编纂有计30万字的《校本课程说明书》,每学期有40多门精选课程供学生网络选课。在课程构建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自主参与的“三参与”模式,曾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三)创新学习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学用结合”的学习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实践,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思、好问、博学、创新。把自主学习、深度思维和学用结合的追求融进课程,通过课程整合提供促进个性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内容;融进思维课堂,建立对应的教学模式,融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读书、社区实践活动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新课堂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提出建设“思维课堂”,其核心内涵是“问题导学,深度思考”,其主要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文化特质是“鼓励挑战和创新,包容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质疑探究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激励思维的独特性,强调反思的深刻性”。
思维课堂的包容、自主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问题导学的合理方向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保障,深度的思维活动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课堂中,教师或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科内容,提出想深入研究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对比研究的问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观点,学习中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相互借鉴成为常态。在集体展示中聚焦学科体系,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发散和聚合间灵活切换,提倡思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新环境文化:涵养创造性人格
学校历史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环境文化,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
创新历史文化环境。传承学校三大文化传统:书院文化传统,继续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髓,濡养今日的书香校园和诗意校园;革命文化传统,继续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海洋文化传统,继续“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思考,不断拓展现代教育的视野。
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支持成长的和谐环境,是学校一直以来的追求。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校园是创新人才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灵动的校园文化,能够解放、呵护学生的身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创新人格,让学校成为创新人才萌发的温床。
培育教育家型教师文化,开发“四梯四力”教师专业标准,把创新导学和关爱学生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重塑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以教师的价值导向、情感关注、过程陪伴、成长激励,推动学生成长。学校“重道敬业、崇实惟新”的教风,“三个论坛”(专家论坛、名师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的开设,“凤冈青年联合会”“读书会”等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明天教育家工作室”、学术委员会、文化工作室的诞生,学科对话教研、中外合作教研的开展等,形成了探索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理念成效:教育家文化下的“南中质量”
(一)活动推进,阳光成长:人才是“长”出来,不是“教”出来的
以“阳光、服务、责任”为主旨的德育主题活动。两年来,开展公民教育、契约精神教育、社团文化行动、绿色网络行动、快乐家访行动、幸福家长行动和“中华民族魂”等主题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推动学生阳光成长。
以“诗社、诗刊、诗歌网、诗歌节”为载体的诗教系列活动。我校诗社为全国百佳,诗刊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刊,诗网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性中学生诗歌教育网站,诗歌节一年一届,诗教是常态课程,一批小诗人在校园里脱颖而出。
以“南中大讲堂”与“读书广场”为常态的书香活动。共开设讲座200余场;每年度进行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评比,
以“国学修身”等为代表的特色课程活动。国学修身课程,自编了30余万字的校本教材; “CPS” 等德育综合课程,每年有3千人次的学生参与实践;辩论、戏剧等社团品牌课程,辩论社获深圳市中学生辩论赛四连冠,戏剧社获深圳市中学生首届名著新编短剧大赛一等奖,创意社获中国创意年度大赛一等奖等。
以美术体育为代表的特色艺体活动。近两年共向高校输送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近百名,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电影、中国传媒、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近两年本科率高达100%。
(二)经验成果,文化效应: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
以理念文化的战略构建,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了五个组织:即学校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文化工作室、家长委员会、校友会。推进了四大机制:即动态与长效机制、推进与监控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分享与推广机制。
以创新方法塑造文化品牌。三个途径:校园文化网、社团文化节、十大文化行动。三个结合:理念文化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文化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主题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三个联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校友;学校与社区。
南头中学的学校理念文化逐步产生了品牌效应,在区内外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个孩子”,这是南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以文化创新促教育变革,实现教育愿景,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