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倡导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型期的重要理念之一,环保不仅得到国家的重视,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处于各方面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期,在这个时期进行环保教育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如下四个方面探求如何帮助幼儿提高环保意识。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环保意识 有效策略
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未来我国的环境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应当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应当如何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促使孩子们在无形中养成环保意识,自觉发起环保行为?本文笔者从教师要树立环保教育理念;充分结合教材在活动中渗透环保内容;创设多样环境有效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家园互动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环保教育这四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教育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是各类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就需要从自身的思想认识着手,自己首先要能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为热衷于环保的参与者,只有自己对环保有充分的认知,建构完善必要的环保知识支架,这样在开展和带动幼儿开展各类环保活动时才能心余而力足。
首先,教师要能够在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平时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学习环保相关内容,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互动学习环保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并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搜集相关书籍研读充实自我,这样才能在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时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能够在环保理念的倡导下改变自我的行为,幼儿的向师性很强,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和举动影响孩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教师在平时带领幼儿吃饭前洗手时,可以在水管下接一个小盆,洗完手要及时关水龙头,盆里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大扫除时洒地,节约用水;平时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让幼儿懂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性等。
二、充分结合教材在活动中渗透环保内容
单独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知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教师除了设计既定的课程对幼儿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和环保意识培育,还可以综合挖掘五大领域中的各个环保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基于幼儿主体选择合适的方法渗透环保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课给幼儿渗透环保意识,比如通过组织开展《小手绢》《废物商店》《好看的花儿我不摘》等绘本阅读活动,向幼兒渗透环保意识;又如,教师还可以在科学活动中,比如结合“水”“声音”等知识让幼儿明白干净的水和安静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又如,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搜集相关的环保歌曲引导幼儿明白爱护大自然的意义,促使幼儿能够像在歌曲中唱的那样去行动,去保护大自然。
三、创设多样环境有效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区域环境的有效营造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和能力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很多时候幼儿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教师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比如,教师在布置幼儿园主题墙和室内外环境时,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环保材料进行布置,可以将幼儿用环保材料创作的作品挂在楼道和墙面上,以“地球妈妈的墙饰”这一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废旧的泡沫板在走廊的墙上制作一个三维的“地球妈妈”,很多幼儿在家里搜罗了各种材料,如方便面碗和冰棒杯,还有幼儿动手剪出各种小花和小鸟的造型将其粘贴在墙上,为“地球妈妈”造了一所“七彩房子”,能保护地球妈妈。这样,在肯定幼儿艺术创作的同时装饰了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欣赏造型各异的画面中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到环保材料创作的重要性。
四、家园互动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父母作为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是应当参与到环保活动中的,在幼儿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抓住父母的榜样作用,将父母拉入亲子活动中,通过亲子互动让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父母平时也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在家长群中搜集相关的环保教育知识和宣传环保的内容发送到群中,让家长也能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幼儿的表率,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细节,如逛超市时要及时拿着环保购物袋出门,平时的垃圾要及时放到合适的垃圾桶中,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教师和社会持之以恒实施的重要课题,只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养成自觉行为习惯才能对我们祖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重视幼儿阶段的环保教育,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各种途径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促使幼儿养成从小热爱资源和环境的良好习惯,在丰富幼儿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的同时内化幼儿的环保行为。
参考文献:
[1]郝江玉.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的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64-66.
[2]毛蕊.幼儿园环保教育——幼儿的环保意识的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158-160.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环保意识 有效策略
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未来我国的环境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应当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应当如何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促使孩子们在无形中养成环保意识,自觉发起环保行为?本文笔者从教师要树立环保教育理念;充分结合教材在活动中渗透环保内容;创设多样环境有效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家园互动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环保教育这四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教育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是各类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就需要从自身的思想认识着手,自己首先要能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为热衷于环保的参与者,只有自己对环保有充分的认知,建构完善必要的环保知识支架,这样在开展和带动幼儿开展各类环保活动时才能心余而力足。
首先,教师要能够在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平时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学习环保相关内容,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互动学习环保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并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搜集相关书籍研读充实自我,这样才能在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时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能够在环保理念的倡导下改变自我的行为,幼儿的向师性很强,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和举动影响孩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教师在平时带领幼儿吃饭前洗手时,可以在水管下接一个小盆,洗完手要及时关水龙头,盆里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大扫除时洒地,节约用水;平时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让幼儿懂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性等。
二、充分结合教材在活动中渗透环保内容
单独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知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教师除了设计既定的课程对幼儿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和环保意识培育,还可以综合挖掘五大领域中的各个环保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基于幼儿主体选择合适的方法渗透环保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课给幼儿渗透环保意识,比如通过组织开展《小手绢》《废物商店》《好看的花儿我不摘》等绘本阅读活动,向幼兒渗透环保意识;又如,教师还可以在科学活动中,比如结合“水”“声音”等知识让幼儿明白干净的水和安静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又如,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搜集相关的环保歌曲引导幼儿明白爱护大自然的意义,促使幼儿能够像在歌曲中唱的那样去行动,去保护大自然。
三、创设多样环境有效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区域环境的有效营造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和能力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很多时候幼儿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教师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比如,教师在布置幼儿园主题墙和室内外环境时,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环保材料进行布置,可以将幼儿用环保材料创作的作品挂在楼道和墙面上,以“地球妈妈的墙饰”这一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废旧的泡沫板在走廊的墙上制作一个三维的“地球妈妈”,很多幼儿在家里搜罗了各种材料,如方便面碗和冰棒杯,还有幼儿动手剪出各种小花和小鸟的造型将其粘贴在墙上,为“地球妈妈”造了一所“七彩房子”,能保护地球妈妈。这样,在肯定幼儿艺术创作的同时装饰了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欣赏造型各异的画面中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到环保材料创作的重要性。
四、家园互动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父母作为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是应当参与到环保活动中的,在幼儿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抓住父母的榜样作用,将父母拉入亲子活动中,通过亲子互动让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父母平时也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在家长群中搜集相关的环保教育知识和宣传环保的内容发送到群中,让家长也能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幼儿的表率,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细节,如逛超市时要及时拿着环保购物袋出门,平时的垃圾要及时放到合适的垃圾桶中,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教师和社会持之以恒实施的重要课题,只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养成自觉行为习惯才能对我们祖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重视幼儿阶段的环保教育,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各种途径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促使幼儿养成从小热爱资源和环境的良好习惯,在丰富幼儿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的同时内化幼儿的环保行为。
参考文献:
[1]郝江玉.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的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64-66.
[2]毛蕊.幼儿园环保教育——幼儿的环保意识的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