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新年好”主题,对于科学区域的环境以及材料创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科学区域;空间;材料
(一)科学区域的环境创设
我们班的区域环境创设,始终都是跟着变更的主题而走,以前我们都是把科学区的空间固定死,把孩子的探索思维感知困死在我们的可控制范围内,但是到了大班,孩子们越来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向外的好奇探索欲望,所以活动的空间必须要求更强的灵活性,在这学期我们打破常规,做了大胆的尝试,将科学区域的活动空间进行了多方面的重要转变。
1.空间的拓展:从室内走向室外。这一次我们进行的主题是“新年”,我们尝试与邻居班达成一致,利用共有过道和走廊,创设“新年探索一条街”活动,这样的模式逐渐变为共享性的主题科学活动,更使我们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极大的拓展。如果主题相应的与大自然很符合的话,我们会挖掘出更广阔的空间资源。
2.空间的关系: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游戏活动时,我们往往会碰到有个别小朋友请求到别的区域去玩,但是我们都会一口拒绝,以前我们的观念就是觉得各个区域都是独立与固定的,但是在主题“新年”进行时,孩子们在科学区碰到了好多的问题,比如,小朋友在看完投放的新年传说故事书里,对所描述的乌龟是否冬眠,很好奇,一直想去仔细观察下自然角的小乌龟,我们这次同意了,并且很快意识到,虽然科学区与自然角相互独立,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求性,是相互牵引的,让空间上彼此的互通,让主题性活动区空间更具开放性。
3.空间的使用:从独享走向共享。幼儿园的活动区一般都局限于班级内部,也就是我们班的孩子自己去玩自己去探索,但是我们幼儿园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张主题性的活动区不仅要向本班孩子开放,更要同时的向其他班级的孩子开放,所以就产生了我们二楼的公共活动区域。针对“新年”这个主题,我们大班年级组做了很详尽的思考,逐渐推出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科学活动,不但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更鼓励孩子与其他班孩子大胆交流心得。
4.态性的转变:从静态走向动态。班级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这是我们一直注重的,我们早已抛弃了用隔离物来分割,完成区域划分,而是十分遵从孩子的意愿,提供教室内所能提供的所有工具,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比如主题“新年”中,孩子创意无限的要求模拟杨舍老街赶集的样子,整个活动任由他们自由组合,实际效果很惊人,教室所有能用到的空间,望眼过去琳琅满目,科学区的孩子跟美工區的孩子,摆成一个四方形的摊位,边制作边叫卖…….轮到老街“机器人表演”环节了,孩子们立马把所有的桌椅放到午睡室的走廊里,将桌子靠边,中间活动空间立马变大,孩子们模仿机器人也可以尽兴而动了。
(二)科学区域的材料提供
我们区域的材料,都是在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做修整与添加,适用的材料能够让幼儿区域活动得到间接的指导作用,以前我们老师针对主题的区域创设,投入的材料都是预知好的,以老师的想法为准,但是现在我们大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思考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师投入材料的基础上,会加入一些孩子提出的相应材料,这样我们的区域更具有吸引力。具体对材料提供的想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过程。
1.材料从客观存在到意向性存在。随着主题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材料也发生着变化,在原来材料的基础上我们添加一些更贴近于主题性的材料,那原来的材料就还是保持一尘不变么?那绝对是不可以的,比如在主题《新年》里,我们利用原本在沙地寻物里的大小磁铁,依托孩子们提出的新年送礼图,我们加入了人物纸片材料,孩子们利用;两块磁铁相吸的原理,成功的将新年送礼玩的有声有色。
2.材料从单一物质形态到物质与观念符合形态。主题《新年》里,有小朋友提出在古代的习俗中,很多地方的庆祝方式是看皮影戏,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资料,很快就知道那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但是光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孩子们要求现场来操作一下,但是很犯难的是材料去哪找?孩子们马上提议去各个区域去搜找能用到的材料,在回收站里找到了大白布,在美工区找到了符合新年主题的小福娃,拿上电筒一照,嘿,白布前面的人物样子,惟妙惟肖。
3.材料从孤立分散到有机联系。在主题《新年》里,孩子们对于新年有了很多的期待,有刚才所说的给亲戚朋友送礼的,还有小朋友提出每一个新年,都是一家人出去旅游,到达另外一个城市,我们的汽车会通过很多的高架桥、高速等等,科学区的孩子们很积极的在自个的区域里寻找材料,但是材料还是很有限,就有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到建构区去寻找建筑材料,利用积木平面的衔接,这个提议马上得到认可,孩子们立马去跟建构区的孩子去协商,材料有了,建构区的孩子也加入了队伍,电池小汽车开的飞快,发条小汽车也紧跟其后,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4.材料投放者: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对话。教师在区域材料的选择与布置方面经常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幼儿虽然也会参与其中,但往往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被动参与。家长通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被动的提供材料,扮演一个资源的提供者角色。但是在进行“新年”主题的时候,我们改变了模式,在班级群里面,教师把自己的想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投射进去,由家长自己去思考并决定需要带什么材料,比如说让孩子如何辨别重量不差多少的年货谁轻谁重,很多家长都带了秤,但是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秤、有天平秤、有电子秤、有老式的杆秤,这个让我们教师感到很欣喜,因为模式的不同,导致材料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孩子探索的方式就不同。
(三)科学区域的幼儿进区活动情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的能力。主题性区域活动相比于传统区域活动的独特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题性区域的观察具有了很多新的要求和特质,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1.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内容反映了集体活动中的经验在活动区中的拓展和运用。在某次区域活动时,两个小朋友选择了科学区的“十二生肖来排队”,这个内容是与我们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新年”主题活动是相关的,围绕“新年”主题,班级里曾开展过谈话活动“新年文化我知道”,孩子们讲了有关于新年的习俗、传说故事、新年里想做的事,等等……这个对本次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出现的内容影响是很大的,本次“新年”主题性区域活动中表现出的活动也正是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经验和拓展、提升和运用。
2.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方式和状态反映了幼儿某些经验有待于在集体活动、社区和家庭中整理、提升和丰富。在“新年”主题中,一开始幼儿对于科学区的材料投放是一片茫然的,为什么?因为孩子无法将一个有“感性”特色的主题去想象出它“理性”的一面,随后老师先举例,孩子们的思路才打开,不仅如此,在科学区域活动的时候,有时候孩子们面对一些材料,表现出来的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操作,例如,科学区域里投放了纸筒,孩子们一开始总以为这个是美工区的地方,后来老师参与了其中,利用了旁边泡泡水,给孩子们表演了纸筒吐泡泡,他们才真的相信原来纸筒也有大魔力。
3.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兴趣和水平为集体活动提供了有意义的课题。主题“新年”已经进行了4周时间,从孩子们的回答当中,幼儿已经关注到了这个话题的方方面面小点,从这个主题的小结环节中发现,幼儿有表达过新年有什么愿望,新年的打算又是什么?也讲述了从科学区域里面玩玩看看、观察分析中得到了哪些的科学小知识,还存在着什么样的科学小疑问,随后我们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回应,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为随后的集体活动的内容,深度挖掘,以及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帮助幼儿开展相关的活动。
结合主题“新年好”,我们的科学区域焕发了不一样的光芒,孩子们在里面收获了不同的感知与知识,实践操作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带来的神奇之处。
关键词:科学区域;空间;材料
(一)科学区域的环境创设
我们班的区域环境创设,始终都是跟着变更的主题而走,以前我们都是把科学区的空间固定死,把孩子的探索思维感知困死在我们的可控制范围内,但是到了大班,孩子们越来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向外的好奇探索欲望,所以活动的空间必须要求更强的灵活性,在这学期我们打破常规,做了大胆的尝试,将科学区域的活动空间进行了多方面的重要转变。
1.空间的拓展:从室内走向室外。这一次我们进行的主题是“新年”,我们尝试与邻居班达成一致,利用共有过道和走廊,创设“新年探索一条街”活动,这样的模式逐渐变为共享性的主题科学活动,更使我们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极大的拓展。如果主题相应的与大自然很符合的话,我们会挖掘出更广阔的空间资源。
2.空间的关系: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游戏活动时,我们往往会碰到有个别小朋友请求到别的区域去玩,但是我们都会一口拒绝,以前我们的观念就是觉得各个区域都是独立与固定的,但是在主题“新年”进行时,孩子们在科学区碰到了好多的问题,比如,小朋友在看完投放的新年传说故事书里,对所描述的乌龟是否冬眠,很好奇,一直想去仔细观察下自然角的小乌龟,我们这次同意了,并且很快意识到,虽然科学区与自然角相互独立,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求性,是相互牵引的,让空间上彼此的互通,让主题性活动区空间更具开放性。
3.空间的使用:从独享走向共享。幼儿园的活动区一般都局限于班级内部,也就是我们班的孩子自己去玩自己去探索,但是我们幼儿园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张主题性的活动区不仅要向本班孩子开放,更要同时的向其他班级的孩子开放,所以就产生了我们二楼的公共活动区域。针对“新年”这个主题,我们大班年级组做了很详尽的思考,逐渐推出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科学活动,不但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更鼓励孩子与其他班孩子大胆交流心得。
4.态性的转变:从静态走向动态。班级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这是我们一直注重的,我们早已抛弃了用隔离物来分割,完成区域划分,而是十分遵从孩子的意愿,提供教室内所能提供的所有工具,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比如主题“新年”中,孩子创意无限的要求模拟杨舍老街赶集的样子,整个活动任由他们自由组合,实际效果很惊人,教室所有能用到的空间,望眼过去琳琅满目,科学区的孩子跟美工區的孩子,摆成一个四方形的摊位,边制作边叫卖…….轮到老街“机器人表演”环节了,孩子们立马把所有的桌椅放到午睡室的走廊里,将桌子靠边,中间活动空间立马变大,孩子们模仿机器人也可以尽兴而动了。
(二)科学区域的材料提供
我们区域的材料,都是在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做修整与添加,适用的材料能够让幼儿区域活动得到间接的指导作用,以前我们老师针对主题的区域创设,投入的材料都是预知好的,以老师的想法为准,但是现在我们大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思考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师投入材料的基础上,会加入一些孩子提出的相应材料,这样我们的区域更具有吸引力。具体对材料提供的想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过程。
1.材料从客观存在到意向性存在。随着主题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材料也发生着变化,在原来材料的基础上我们添加一些更贴近于主题性的材料,那原来的材料就还是保持一尘不变么?那绝对是不可以的,比如在主题《新年》里,我们利用原本在沙地寻物里的大小磁铁,依托孩子们提出的新年送礼图,我们加入了人物纸片材料,孩子们利用;两块磁铁相吸的原理,成功的将新年送礼玩的有声有色。
2.材料从单一物质形态到物质与观念符合形态。主题《新年》里,有小朋友提出在古代的习俗中,很多地方的庆祝方式是看皮影戏,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资料,很快就知道那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但是光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孩子们要求现场来操作一下,但是很犯难的是材料去哪找?孩子们马上提议去各个区域去搜找能用到的材料,在回收站里找到了大白布,在美工区找到了符合新年主题的小福娃,拿上电筒一照,嘿,白布前面的人物样子,惟妙惟肖。
3.材料从孤立分散到有机联系。在主题《新年》里,孩子们对于新年有了很多的期待,有刚才所说的给亲戚朋友送礼的,还有小朋友提出每一个新年,都是一家人出去旅游,到达另外一个城市,我们的汽车会通过很多的高架桥、高速等等,科学区的孩子们很积极的在自个的区域里寻找材料,但是材料还是很有限,就有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到建构区去寻找建筑材料,利用积木平面的衔接,这个提议马上得到认可,孩子们立马去跟建构区的孩子去协商,材料有了,建构区的孩子也加入了队伍,电池小汽车开的飞快,发条小汽车也紧跟其后,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4.材料投放者: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对话。教师在区域材料的选择与布置方面经常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幼儿虽然也会参与其中,但往往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被动参与。家长通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被动的提供材料,扮演一个资源的提供者角色。但是在进行“新年”主题的时候,我们改变了模式,在班级群里面,教师把自己的想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投射进去,由家长自己去思考并决定需要带什么材料,比如说让孩子如何辨别重量不差多少的年货谁轻谁重,很多家长都带了秤,但是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秤、有天平秤、有电子秤、有老式的杆秤,这个让我们教师感到很欣喜,因为模式的不同,导致材料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孩子探索的方式就不同。
(三)科学区域的幼儿进区活动情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的能力。主题性区域活动相比于传统区域活动的独特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题性区域的观察具有了很多新的要求和特质,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1.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内容反映了集体活动中的经验在活动区中的拓展和运用。在某次区域活动时,两个小朋友选择了科学区的“十二生肖来排队”,这个内容是与我们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新年”主题活动是相关的,围绕“新年”主题,班级里曾开展过谈话活动“新年文化我知道”,孩子们讲了有关于新年的习俗、传说故事、新年里想做的事,等等……这个对本次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出现的内容影响是很大的,本次“新年”主题性区域活动中表现出的活动也正是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经验和拓展、提升和运用。
2.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方式和状态反映了幼儿某些经验有待于在集体活动、社区和家庭中整理、提升和丰富。在“新年”主题中,一开始幼儿对于科学区的材料投放是一片茫然的,为什么?因为孩子无法将一个有“感性”特色的主题去想象出它“理性”的一面,随后老师先举例,孩子们的思路才打开,不仅如此,在科学区域活动的时候,有时候孩子们面对一些材料,表现出来的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操作,例如,科学区域里投放了纸筒,孩子们一开始总以为这个是美工区的地方,后来老师参与了其中,利用了旁边泡泡水,给孩子们表演了纸筒吐泡泡,他们才真的相信原来纸筒也有大魔力。
3.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兴趣和水平为集体活动提供了有意义的课题。主题“新年”已经进行了4周时间,从孩子们的回答当中,幼儿已经关注到了这个话题的方方面面小点,从这个主题的小结环节中发现,幼儿有表达过新年有什么愿望,新年的打算又是什么?也讲述了从科学区域里面玩玩看看、观察分析中得到了哪些的科学小知识,还存在着什么样的科学小疑问,随后我们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回应,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为随后的集体活动的内容,深度挖掘,以及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帮助幼儿开展相关的活动。
结合主题“新年好”,我们的科学区域焕发了不一样的光芒,孩子们在里面收获了不同的感知与知识,实践操作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带来的神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