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基于手机APP的英语移动学习逐渐得到推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手机APP;移动学习;英语教学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因其特有的便捷优势,移动学习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Alexzander Dye在文章“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中提到:“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国内研究刘晓莉、敬国东(2016)总结提出,移动学习是“任何人(Any One)在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等任何东西(Any Thing),是一种可以完美实现学习者与教育者灵活、及时、在线交互的泛在式学习”。较之于以往的其他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具有教学实时性、学习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优势特点。
智能手机是开展英语移动学习的主要设备和最基本的硬件条件。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利用手机APP进行移动语言学习得到了进一步推广。APP,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一般指安装在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或应用程序。本文所指APP专指基于苹果或安卓系统的各种英语学习软件。由于手机APP的便捷性,用来帮助学习提高英语语法、口语、听力、记单词、四六级考试等APPs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二、高职英语的“教”与“学”
近年来高职大学英语课时不断被压缩,有些专业甚至直接取消开课。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单纯依靠较短的英语课时显然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如何有效发挥英语课堂效果,并且进行课堂外的英语学习延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移动学习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笔者对身边承担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调查发现,仍有教师采用传统常规的上课方式,没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有些教师只是偶尔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比如在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上存在较大困难。能否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成为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新挑战。
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笔者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因为高考英语分数过低而导致高考总分不高,上不了本科。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上主要表现为掌握的词汇量少、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弱、阅读量小、写作水平较为初级等特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习惯于被动学习、依赖式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内在动机,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氛围有待加强,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进行行之有效学英语的时间较少。
另一方面,作为90后乃至00后的高职学生具有思维个性化、兴趣多元化、善于运用手机移动设备等特点。他们喜欢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网购、社交、娱乐等,乐于尝试高科技。因而“做中学”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手机APP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英语APP的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英语学习变得随时随地皆有可能。基于手机APP的语言移动学习,成为辅助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新型模式。
三、移动学习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首先,笔者基于蓝墨云班课APP开展整学期的一系列适合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是一款即时反馈教学互动信息的移动教学助手APP,具有强大的智能助学和智能助教功能。笔者每学期期初会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建立班级,邀请学生进入班课。
根据教学设计,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APP的资源、活动模块有效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例如,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引入微课、音视频、图片、网络文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手机推送有效的教学内容,或者发起头脑风暴、投票调查等相关活动,进行话题引入和知识铺垫。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可以掌握学生的预习动态,有助于课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课堂上,通过使用课堂表现中的举手、抢答、摇一摇、手动选人及小组评价与学生展开全面互动。笔者亲身实践发现,在蓝墨云班课通过举手、抢答功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传统课堂中实际举手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通过发起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答疑讨论、作业任务等活动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上或课后通过测试、作业/小组任务等方式,得到即时学习数据反馈,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另外,通过私聊、点赞、送心意等功能,与学生保持双向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教师进行及时的情感激励。学生在蓝墨云班课APP上随时查看自己在班级的经验值及排名,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其次,每学期期初笔者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英语学习APP和英语微信公众号。教师推荐几款适合高职学生的APP供学生下载,例如背单词类的笔者建议学生下载百词斩APP,英语听说类的建议下载英语流利说APP,英语阅读类的建议使用微信公号“百词斩爱阅读”等,便于整学期的交互学习和检查。学生利用英语APP的移动学习活动被纳入到学期考核中,作为形成性评价来考核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监控调节学生的移动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困难在班级群及时与小组成员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笔者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展示自己的移动学习成果,如课堂上分享百词斩爱阅读的文章,朗读或背诵,课堂上进行英语流利说短视频配音展示。笔者定期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发起活动,要求学生截屏晒图,晒一晒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通过让学生在蓝墨云班课上分享自己使用英语APP的进度,将移动学习软件和交互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全班英语学习的热情,形成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督促和激励每个同学养成英语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整学期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结语
移动信息时代下,基于智能手机APP的移动学习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推进了语言教学手段与形式的创新。将英语APP在线平台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通过借助在线平台,教师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保持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构建高效教学交互环境。通过将线上线下英语学习进行延伸与拓展,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开展英语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有助于自主學习习惯的养成。总而言之,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顺应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萍.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黄建国. 利用手机APP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
[3]陆红宏. 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4]刘晓莉,敬国东.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
[5]http://www.dye.no/articles/a_glance_at_the_future/introduction.html
作者简介:周秀娟(1984-),女,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关键词:手机APP;移动学习;英语教学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因其特有的便捷优势,移动学习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Alexzander Dye在文章“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中提到:“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国内研究刘晓莉、敬国东(2016)总结提出,移动学习是“任何人(Any One)在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等任何东西(Any Thing),是一种可以完美实现学习者与教育者灵活、及时、在线交互的泛在式学习”。较之于以往的其他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具有教学实时性、学习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优势特点。
智能手机是开展英语移动学习的主要设备和最基本的硬件条件。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利用手机APP进行移动语言学习得到了进一步推广。APP,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一般指安装在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或应用程序。本文所指APP专指基于苹果或安卓系统的各种英语学习软件。由于手机APP的便捷性,用来帮助学习提高英语语法、口语、听力、记单词、四六级考试等APPs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二、高职英语的“教”与“学”
近年来高职大学英语课时不断被压缩,有些专业甚至直接取消开课。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单纯依靠较短的英语课时显然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如何有效发挥英语课堂效果,并且进行课堂外的英语学习延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移动学习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笔者对身边承担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调查发现,仍有教师采用传统常规的上课方式,没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有些教师只是偶尔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比如在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上存在较大困难。能否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成为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新挑战。
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笔者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因为高考英语分数过低而导致高考总分不高,上不了本科。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上主要表现为掌握的词汇量少、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弱、阅读量小、写作水平较为初级等特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习惯于被动学习、依赖式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内在动机,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氛围有待加强,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进行行之有效学英语的时间较少。
另一方面,作为90后乃至00后的高职学生具有思维个性化、兴趣多元化、善于运用手机移动设备等特点。他们喜欢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网购、社交、娱乐等,乐于尝试高科技。因而“做中学”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手机APP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英语APP的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英语学习变得随时随地皆有可能。基于手机APP的语言移动学习,成为辅助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新型模式。
三、移动学习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首先,笔者基于蓝墨云班课APP开展整学期的一系列适合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是一款即时反馈教学互动信息的移动教学助手APP,具有强大的智能助学和智能助教功能。笔者每学期期初会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建立班级,邀请学生进入班课。
根据教学设计,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APP的资源、活动模块有效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例如,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引入微课、音视频、图片、网络文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手机推送有效的教学内容,或者发起头脑风暴、投票调查等相关活动,进行话题引入和知识铺垫。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可以掌握学生的预习动态,有助于课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课堂上,通过使用课堂表现中的举手、抢答、摇一摇、手动选人及小组评价与学生展开全面互动。笔者亲身实践发现,在蓝墨云班课通过举手、抢答功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传统课堂中实际举手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通过发起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答疑讨论、作业任务等活动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上或课后通过测试、作业/小组任务等方式,得到即时学习数据反馈,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另外,通过私聊、点赞、送心意等功能,与学生保持双向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教师进行及时的情感激励。学生在蓝墨云班课APP上随时查看自己在班级的经验值及排名,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其次,每学期期初笔者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英语学习APP和英语微信公众号。教师推荐几款适合高职学生的APP供学生下载,例如背单词类的笔者建议学生下载百词斩APP,英语听说类的建议下载英语流利说APP,英语阅读类的建议使用微信公号“百词斩爱阅读”等,便于整学期的交互学习和检查。学生利用英语APP的移动学习活动被纳入到学期考核中,作为形成性评价来考核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监控调节学生的移动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困难在班级群及时与小组成员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笔者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展示自己的移动学习成果,如课堂上分享百词斩爱阅读的文章,朗读或背诵,课堂上进行英语流利说短视频配音展示。笔者定期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发起活动,要求学生截屏晒图,晒一晒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通过让学生在蓝墨云班课上分享自己使用英语APP的进度,将移动学习软件和交互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全班英语学习的热情,形成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督促和激励每个同学养成英语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整学期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结语
移动信息时代下,基于智能手机APP的移动学习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推进了语言教学手段与形式的创新。将英语APP在线平台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通过借助在线平台,教师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保持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构建高效教学交互环境。通过将线上线下英语学习进行延伸与拓展,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开展英语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有助于自主學习习惯的养成。总而言之,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顺应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萍.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黄建国. 利用手机APP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
[3]陆红宏. 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4]刘晓莉,敬国东.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
[5]http://www.dye.no/articles/a_glance_at_the_future/introduction.html
作者简介:周秀娟(1984-),女,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