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以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那么,良好的作文习惯主要有哪些?其内涵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三个方面矛以浅析。
一、养成观察生活,收集材料的积累习惯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些丰富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而现实是有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写不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这和他们缺乏生活的发现和感受不无关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对客观世界的人、事、物都要随时随地地留心。应该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趣,辨别善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日记、卡片、生活素描等方式,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记录下来,建立材料仓库。日积月累,这个仓库就会成为真正的“聚宝盆”,到写作文时就会文如泉涌,一挥而就。所以我所教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说话本”——说给自己的话,而不是日记。虽然实质一样,但从心理上讲,使那些谈“作文”色变的学生本能产生一种轻松心理。刚开始写时其内容不作限制,可以是“真情实感”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观察生活的几句话;当然,也可以摘录名言警句、文章的精彩片段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首先觉得有内容可写,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培养其练笔的习惯。天长日久也就由习惯成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它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牛不喝水强按角”的弊病。由“让我写日记”,变为“我要写日记”,这种“用心”得来的知识会使他们一生收益无穷——随时“下笔”,随时“如遇神助”。通过几年的实践,从各届学生信息反馈看,效果确实很好,最起码是让学生都觉得在他们以后的写作中有材料可写。
二、养成敢于破常规,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
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性。这就为作文的创新求异提供了条件,对于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段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才能道人所未道,见人所未见,形成新的思想。“成功的一个诀窍就是与众不同。”平时的作文教学,就要启迪他们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去创新,培养他们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能力,真正让他们的作文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最佳境界。如《生日》这个题目,给人的第一感就是人的生日。事实上,在实践中75%到85%的学生写的要么是爸爸妈妈的生日,要么是自己的生日,所以这就难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时就要“敢破常规”换一种思维,由人到“物”——写写诸如“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可以将“物质化”了的生日提升到精神层面生发议论,这样不是更具匠心吗?
再如《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通过审题都知道是写三者关系的,什么关系呢?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都这样想了,写出的文章也就缺乏新奇感了。所以这时候要“创新求异”。由此可以联想到足球的振兴。因为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势就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树木),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推进(森林),因为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类此,只有更多的人参与也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命运。
同样这个题目也可以联想到“一”的作用。因为气候的改变需要森林的调节,而繁茂的森林的形成,不就是一棵棵树木聚集而成的吗?所以说,没有这“一”棵棵的树木,何以成森林?何以形成美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在生活工作中,我们珍惜“一”的力量,发挥“一”的作用,才能形成“众的力量”。这样的作文写出来,能不引起读者的瞩目吗?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三、养成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写作习惯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南宋诗人戴复古也有诗云:“草就篇章只待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琢磨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文从改中出”,这些说的都是改文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作文写完便交差,如释重负,依赖于教师的评改,根本无心过问文章的优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改与写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属于学生。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教师要教给他们基本修改常识和惯用符号,指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文质兼美。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作文的错误观念,而且可以提高修改水平,培养写作技能。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又有利于砥砺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养成观察生活,收集材料的积累习惯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些丰富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而现实是有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写不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这和他们缺乏生活的发现和感受不无关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对客观世界的人、事、物都要随时随地地留心。应该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趣,辨别善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日记、卡片、生活素描等方式,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记录下来,建立材料仓库。日积月累,这个仓库就会成为真正的“聚宝盆”,到写作文时就会文如泉涌,一挥而就。所以我所教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说话本”——说给自己的话,而不是日记。虽然实质一样,但从心理上讲,使那些谈“作文”色变的学生本能产生一种轻松心理。刚开始写时其内容不作限制,可以是“真情实感”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观察生活的几句话;当然,也可以摘录名言警句、文章的精彩片段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首先觉得有内容可写,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培养其练笔的习惯。天长日久也就由习惯成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它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牛不喝水强按角”的弊病。由“让我写日记”,变为“我要写日记”,这种“用心”得来的知识会使他们一生收益无穷——随时“下笔”,随时“如遇神助”。通过几年的实践,从各届学生信息反馈看,效果确实很好,最起码是让学生都觉得在他们以后的写作中有材料可写。
二、养成敢于破常规,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
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性。这就为作文的创新求异提供了条件,对于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段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才能道人所未道,见人所未见,形成新的思想。“成功的一个诀窍就是与众不同。”平时的作文教学,就要启迪他们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去创新,培养他们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能力,真正让他们的作文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最佳境界。如《生日》这个题目,给人的第一感就是人的生日。事实上,在实践中75%到85%的学生写的要么是爸爸妈妈的生日,要么是自己的生日,所以这就难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时就要“敢破常规”换一种思维,由人到“物”——写写诸如“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可以将“物质化”了的生日提升到精神层面生发议论,这样不是更具匠心吗?
再如《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通过审题都知道是写三者关系的,什么关系呢?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都这样想了,写出的文章也就缺乏新奇感了。所以这时候要“创新求异”。由此可以联想到足球的振兴。因为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势就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树木),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推进(森林),因为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类此,只有更多的人参与也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命运。
同样这个题目也可以联想到“一”的作用。因为气候的改变需要森林的调节,而繁茂的森林的形成,不就是一棵棵树木聚集而成的吗?所以说,没有这“一”棵棵的树木,何以成森林?何以形成美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在生活工作中,我们珍惜“一”的力量,发挥“一”的作用,才能形成“众的力量”。这样的作文写出来,能不引起读者的瞩目吗?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三、养成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写作习惯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南宋诗人戴复古也有诗云:“草就篇章只待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琢磨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文从改中出”,这些说的都是改文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作文写完便交差,如释重负,依赖于教师的评改,根本无心过问文章的优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改与写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属于学生。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教师要教给他们基本修改常识和惯用符号,指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文质兼美。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作文的错误观念,而且可以提高修改水平,培养写作技能。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又有利于砥砺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