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国珍老师走了,这天是2016年6月15日,距离他被送到新余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刚好100天。这位终身未娶、无儿无女的老人,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事业并无私资助2万多名学子,在生命最后的旅程,这座城市的人们用不间断的陪伴和深深的牵挂,给了他深深的爱和祝福。
他是全村最富的人,也是全村最穷的人
蒋老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的小学离休教师,是新余家喻户晓的“名人”,自1979年平反以来,他先后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种红薯,种黄豆,种花生,种芝麻,种一切能卖钱的农作物,收入所得除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其余全部用于捐资助学。这是除退休工资外,蒋老捐资助学资金的又一处来源。在开荒辟出的菜地里,老人戴着草帽、打着赤脚在地里忙活着。再次见到蒋老的身影,是2012年央视十套播出的“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纪录片。镜头里还是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顶着38度的高温天,拖着蛇皮袋在罗坊街上捡废品。画外音响起:他是全村最富的人,每月退休金几千元。他也是全村最穷的人,每天生活费1块钱……知道他爱吃鱼,央视来的记者问他多长时间没吃鱼了,他笑着摇摇头不说话,实在躲不过去了,才说:“我现在不吃鱼了,现在一般就吃鸡蛋。”记者继续问:“为什么在嘴上亏待自己?”他不高兴地回答:“怎么说亏待呢,村里一般人的生活还不如我。”
他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想接受特殊照顾
2013年教师节前夕,听说因为蒋家村的祖居在一次暴雨中倒塌,蒋老师已经搬到政府为他安排的新居——下山桥小学的一处独门院落生活。想到老人终于搬离了没有电灯、年久失修的祖居,真很为他高兴。
没想到,在粉刷一新的新居见到蒋老师时,发现虽然硬件改善了,但老人的生活还是那么朴素。两居室的新房里,从老房子搬来的一张床、两个旧柜子、一张桌子依然是全部家当。屋里堆放着各式农具,还有菜地里收获的老南瓜、老冬瓜。“上次看新闻,市领导来看你,不是送了你一台电视机吗?怎么没看到。”他满不在意地说:“太费电,我送给了别人。”
这个抠门的倔老头,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愿意享受一丁点特殊照顾:逢年过节,市、区、镇和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都会登门慰问,送来的水果、食品、慰问金,往往还没捂热就被他转送给了别人。去年冬天,新余遭遇罕见低温极寒天气,罗坊镇领导请他去罗坊镇卫生院的空调病房住几天,他拒绝了。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生活自理越来越困难,镇领导想安排他住进罗坊敬老院,依然被他婉言谢绝。
他无儿无女,却在爱的包围中安然走过最后一程
蒋老师生病了!记者、医生、各级领导齐聚罗坊,为他检查身体,借参观之名“骗”他住进了罗坊敬老院。就在人们以为蒋老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时,另一个噩耗传来:3月8日,老人因患鼻咽癌住进了新余市人民医院。
蒋国珍患病住院的消息被公布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爱的暖流: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受市委书记刘捷,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健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医院看望蒋国珍老人,社会各界数以万计的热心人士纷纷前往医院看望。
肆虐的癌细胞正一步步夺走他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身体上要承受极大的痛苦,但他始终带着安抚的微笑看着别人。他拒绝打镇痛针,“不起作用了,浪费!”迎着老人羡慕的目光,一位记者把自己的磁扣党徽别在他的病号服上,他伸出手爱惜地抚摸了一下,又用含混的声音示意侄子蒋金根:“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直到记者用手势反复向他解释“我有四枚党徽,这一枚送给你”,他才安心收下。
100天的朝夕相处,让老人和护理他的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对侄子蒋金根说:“我自己无儿无女,这些志愿者就是我的子女。”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会给照顾他的志愿者取小名“萝卜”“菠菜”,和他们说说笑笑。爱心人士送来的水果、牛奶,他总以“你们不吃我也不吃”的方法和志愿者分享。就在过世前不久,看到窗外下起瓢泼大雨,他还让家属拿钱去给志愿者每人买一把雨伞……
当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一切荣誉和赞誉都将归于大地。一位老人走了,一座城市哭了,社会各界数千名民众以最高礼遇自发为这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送行。他走过的86载大爱人生路,已筑成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
他是全村最富的人,也是全村最穷的人
蒋老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的小学离休教师,是新余家喻户晓的“名人”,自1979年平反以来,他先后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种红薯,种黄豆,种花生,种芝麻,种一切能卖钱的农作物,收入所得除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其余全部用于捐资助学。这是除退休工资外,蒋老捐资助学资金的又一处来源。在开荒辟出的菜地里,老人戴着草帽、打着赤脚在地里忙活着。再次见到蒋老的身影,是2012年央视十套播出的“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纪录片。镜头里还是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顶着38度的高温天,拖着蛇皮袋在罗坊街上捡废品。画外音响起:他是全村最富的人,每月退休金几千元。他也是全村最穷的人,每天生活费1块钱……知道他爱吃鱼,央视来的记者问他多长时间没吃鱼了,他笑着摇摇头不说话,实在躲不过去了,才说:“我现在不吃鱼了,现在一般就吃鸡蛋。”记者继续问:“为什么在嘴上亏待自己?”他不高兴地回答:“怎么说亏待呢,村里一般人的生活还不如我。”
他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想接受特殊照顾
2013年教师节前夕,听说因为蒋家村的祖居在一次暴雨中倒塌,蒋老师已经搬到政府为他安排的新居——下山桥小学的一处独门院落生活。想到老人终于搬离了没有电灯、年久失修的祖居,真很为他高兴。
没想到,在粉刷一新的新居见到蒋老师时,发现虽然硬件改善了,但老人的生活还是那么朴素。两居室的新房里,从老房子搬来的一张床、两个旧柜子、一张桌子依然是全部家当。屋里堆放着各式农具,还有菜地里收获的老南瓜、老冬瓜。“上次看新闻,市领导来看你,不是送了你一台电视机吗?怎么没看到。”他满不在意地说:“太费电,我送给了别人。”
这个抠门的倔老头,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愿意享受一丁点特殊照顾:逢年过节,市、区、镇和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都会登门慰问,送来的水果、食品、慰问金,往往还没捂热就被他转送给了别人。去年冬天,新余遭遇罕见低温极寒天气,罗坊镇领导请他去罗坊镇卫生院的空调病房住几天,他拒绝了。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生活自理越来越困难,镇领导想安排他住进罗坊敬老院,依然被他婉言谢绝。
他无儿无女,却在爱的包围中安然走过最后一程
蒋老师生病了!记者、医生、各级领导齐聚罗坊,为他检查身体,借参观之名“骗”他住进了罗坊敬老院。就在人们以为蒋老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时,另一个噩耗传来:3月8日,老人因患鼻咽癌住进了新余市人民医院。
蒋国珍患病住院的消息被公布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爱的暖流: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受市委书记刘捷,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健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医院看望蒋国珍老人,社会各界数以万计的热心人士纷纷前往医院看望。
肆虐的癌细胞正一步步夺走他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身体上要承受极大的痛苦,但他始终带着安抚的微笑看着别人。他拒绝打镇痛针,“不起作用了,浪费!”迎着老人羡慕的目光,一位记者把自己的磁扣党徽别在他的病号服上,他伸出手爱惜地抚摸了一下,又用含混的声音示意侄子蒋金根:“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直到记者用手势反复向他解释“我有四枚党徽,这一枚送给你”,他才安心收下。
100天的朝夕相处,让老人和护理他的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对侄子蒋金根说:“我自己无儿无女,这些志愿者就是我的子女。”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会给照顾他的志愿者取小名“萝卜”“菠菜”,和他们说说笑笑。爱心人士送来的水果、牛奶,他总以“你们不吃我也不吃”的方法和志愿者分享。就在过世前不久,看到窗外下起瓢泼大雨,他还让家属拿钱去给志愿者每人买一把雨伞……
当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一切荣誉和赞誉都将归于大地。一位老人走了,一座城市哭了,社会各界数千名民众以最高礼遇自发为这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送行。他走过的86载大爱人生路,已筑成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