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精神永驻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国珍老师走了,这天是2016年6月15日,距离他被送到新余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刚好100天。这位终身未娶、无儿无女的老人,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事业并无私资助2万多名学子,在生命最后的旅程,这座城市的人们用不间断的陪伴和深深的牵挂,给了他深深的爱和祝福。
  他是全村最富的人,也是全村最穷的人
  蒋老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的小学离休教师,是新余家喻户晓的“名人”,自1979年平反以来,他先后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种红薯,种黄豆,种花生,种芝麻,种一切能卖钱的农作物,收入所得除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其余全部用于捐资助学。这是除退休工资外,蒋老捐资助学资金的又一处来源。在开荒辟出的菜地里,老人戴着草帽、打着赤脚在地里忙活着。再次见到蒋老的身影,是2012年央视十套播出的“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纪录片。镜头里还是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顶着38度的高温天,拖着蛇皮袋在罗坊街上捡废品。画外音响起:他是全村最富的人,每月退休金几千元。他也是全村最穷的人,每天生活费1块钱……知道他爱吃鱼,央视来的记者问他多长时间没吃鱼了,他笑着摇摇头不说话,实在躲不过去了,才说:“我现在不吃鱼了,现在一般就吃鸡蛋。”记者继续问:“为什么在嘴上亏待自己?”他不高兴地回答:“怎么说亏待呢,村里一般人的生活还不如我。”
  他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想接受特殊照顾
  2013年教师节前夕,听说因为蒋家村的祖居在一次暴雨中倒塌,蒋老师已经搬到政府为他安排的新居——下山桥小学的一处独门院落生活。想到老人终于搬离了没有电灯、年久失修的祖居,真很为他高兴。
  没想到,在粉刷一新的新居见到蒋老师时,发现虽然硬件改善了,但老人的生活还是那么朴素。两居室的新房里,从老房子搬来的一张床、两个旧柜子、一张桌子依然是全部家当。屋里堆放着各式农具,还有菜地里收获的老南瓜、老冬瓜。“上次看新闻,市领导来看你,不是送了你一台电视机吗?怎么没看到。”他满不在意地说:“太费电,我送给了别人。”
  这个抠门的倔老头,帮助了那么多人,自己却不愿意享受一丁点特殊照顾:逢年过节,市、区、镇和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都会登门慰问,送来的水果、食品、慰问金,往往还没捂热就被他转送给了别人。去年冬天,新余遭遇罕见低温极寒天气,罗坊镇领导请他去罗坊镇卫生院的空调病房住几天,他拒绝了。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生活自理越来越困难,镇领导想安排他住进罗坊敬老院,依然被他婉言谢绝。
  他无儿无女,却在爱的包围中安然走过最后一程
  蒋老师生病了!记者、医生、各级领导齐聚罗坊,为他检查身体,借参观之名“骗”他住进了罗坊敬老院。就在人们以为蒋老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时,另一个噩耗传来:3月8日,老人因患鼻咽癌住进了新余市人民医院。
  蒋国珍患病住院的消息被公布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爱的暖流: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受市委书记刘捷,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健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医院看望蒋国珍老人,社会各界数以万计的热心人士纷纷前往医院看望。
  肆虐的癌细胞正一步步夺走他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身体上要承受极大的痛苦,但他始终带着安抚的微笑看着别人。他拒绝打镇痛针,“不起作用了,浪费!”迎着老人羡慕的目光,一位记者把自己的磁扣党徽别在他的病号服上,他伸出手爱惜地抚摸了一下,又用含混的声音示意侄子蒋金根:“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直到记者用手势反复向他解释“我有四枚党徽,这一枚送给你”,他才安心收下。
  100天的朝夕相处,让老人和护理他的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对侄子蒋金根说:“我自己无儿无女,这些志愿者就是我的子女。”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会给照顾他的志愿者取小名“萝卜”“菠菜”,和他们说说笑笑。爱心人士送来的水果、牛奶,他总以“你们不吃我也不吃”的方法和志愿者分享。就在过世前不久,看到窗外下起瓢泼大雨,他还让家属拿钱去给志愿者每人买一把雨伞……
  当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一切荣誉和赞誉都将归于大地。一位老人走了,一座城市哭了,社会各界数千名民众以最高礼遇自发为这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送行。他走过的86载大爱人生路,已筑成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
其他文献
“我要争取活到明年,把旴江医学研究的大部分事情做完,提供一个系统、深度的史料,以便深入发掘旴江医学的宝贵遗产和传承前人的丰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光大中医药这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谢强教授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乐此不疲地置身书海,整理旴江医学史料的老教授。若不是刻意提及,并不知晓身患绝症的他曾一度被预言只剩下3个月时间。满怀对旴江医学的情愫,瘦弱的谢教授面对着,坚韧着,仿佛命运的刁难从未在他
期刊
宇航站在树荫凉底下。手里拿着一本书,但并没看书,而是望着远方。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样。  他是我堂弟的孩子,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着上学。刚刚考完期末考试。可放假,爷爷奶奶就一遍一遍地催促着:“念书去,念书去!”  但宇航温习功课,就喜欢到门前的树底下。这样,就脱离了爷爷奶奶的视线。就算被看见了,手里有书,还能装装念书的样子。当然,他还有个小心思:能听到树上知了的歌声。说这话时,宇航声音低低的,眼睛
期刊
2014年11月,我有幸去了澳大利亚,对那里的教育进行考察、学习。从澳大利亚回来,我默默地回想访学见闻并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在笔记本中写下了三句话: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存;教育,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教育,是为了人获得发展。  ■  在澳大利亚,出乎我意料的是,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作业,没有统一的考试。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自主搜集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  随
期刊
与教育谈恋爱,不能讲求不经意回眸一刹那的怦然心动,不能追求花前月下的浪漫。它是一种刻骨铭心却又淡然的相处,是一种甘愿付出为自己能爱而甜蜜的幸福。这是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这是一场精神的自我满足远大于对方回报的恋爱。  有感染力、让人洗心革面的教育是存在的,但期望教育会超越一切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自己别样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陪伴式的潜移默化是深入骨髓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只能是熏
期刊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积极组织委厅党员干部职工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认真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引发了一股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坚定信仰,保持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有力的创新举措,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
期刊
一个农民从外地买回一批优良的麦种,第一年种下后喜获丰收。面对丰硕的成果,农民喜出望外,但在高兴之余又忧心忡忡。因为这个农民害怕这么好的种子被他人发现后会向自己讨要,而自己是不情愿和他人一同分享种子的。  这个农民思考再三,最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绝妙的做法:不对任何人讲出麦种高产的秘密,哪怕对自己的邻居也不讲。但是事情并不是农民想象的那样,麦种并没一直高产下去。等到第三年,他的收成还不如其他种普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体分为三个部分,讲了四个自信,提了八次不忘初心。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刻,气势磅礴,内涵丰富,给人鼓舞,给人力量,催人奋进。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政治宣言,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
期刊
“在一堂课上,讲课的老师在大声发问:‘谁是党员?能否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虽然是党员,但是还真回答不了老师的提问,当时真是羞愧难当……”5月31日,在“星火引航 青春开讲”——南昌大学2016年学生及辅导员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上,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2013级学生邓慧慧这样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邓慧慧被评为“十佳党员标兵”,她和其他5名优秀学生及辅导员代表,当选为报告会成员,当
期刊
“百校联百企、千博进千企,万师访万家”正在赣鄱大地蓬勃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领导带头,全面系统深入学,用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改革,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通过专题报告、送教上门、事迹报告、榜样带动、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了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创造、干事创业的激情,掀起学习典型、争创一流的热潮,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满活力、接入地气,落
期刊
革命烈士方志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90多岁的老人守望当红军的丈夫胜利归来;龚全珍倾其所有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动人心弦事件都被南昌师范学院大学生通过故事这种艺术形式,将革命前辈的精神财富,传递给青年一代。  6月16日,南昌师范学院举办“两学一做”学习汇演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江西故事”首届故事大赛原创作品展。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次次直抵心灵的震撼,掌声、泪水交融在一起,久久地回荡在该院艺术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