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孙珍所著的《苦乐留痕》为我们已渐行渐远的生活留下了一份难以抹去的情感记忆。文集以翔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朴实的语言,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温馨的回忆,更引起许多过来人强烈的共鸣。
《苦乐留痕》犹如一本情感备忘录,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阅读《苦乐留痕》,就像在照镜子,能从作者的记忆里看到自己早年的生活;又像是听留声机,心灵的指针沿着文字的韵脚慢慢回溯,播放出那些业已消散的时代跫音。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读到生活中的美丽和不堪,重拾业已忘却的真实与苦难,并寻找到烙在作者记忆深处的生活印记。
如果你对那些“80后”“90后”的孩子说起过去人们打电话的种种趣事,他们会以为那是天方夜谭。散文《电话》讲述了电话在我们生活中的变迁。这种变迁不单单是一种文字记录符号,更是通过电话勾勒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轨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乡村都没有通电,家家户户还是用煤油灯照明,汽灯是公家才用得起的奢侈品。作者在《灯》中对“灯”的描述,那份细腻与真实瞬间点燃了人们遗失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今天,当人们看到城市里华丽的灯饰、美丽的夜景,看到“村村通”亮化工程惠及农村的千家万户时,有几个人能记起煤油灯和汽灯呢?而存在于作者记忆深处的小油灯、汽灯,不仅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留念,更表达了作者对今日变化的欢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生活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今的人们买了新房,就要考虑装修和买家具,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家具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纯手工制作的家具的风味了。木匠完全蜕变成了装卸工,他们把成品搬进家里,用螺丝拧紧结合部,就“打造”好了一件家具。在《木匠那些事儿》中,作者为我们描述道:“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擅长大木的以建房为主,擅长小木的以做家具为主……小木也分几等,手艺一般的,做家具不敢用半榫。半榫指的是榫头不能穿过木料……一般人以为用出榫做的家具更牢固,其实这是不敢做半榫家具的木匠忽悠人的。半榫工艺因为密封好,木料不容易腐蚀和霉烂,才真正经久耐用。不信,你看保存下来能卖到大价钱的老家具,没有一件不是半榫的。”看了他的描述,我委实不敢恭维今天“木匠”所干的活儿了。说一句悲哀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木匠这个行当就真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时光才流逝了三十多年,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寻常事,有的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完全消失于我们的视野。然而,“记忆需要唤醒,能够唤醒记忆的力量是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是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襟抱。”感谢《木匠那些事儿》给我们备忘了即将忘却的记忆。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孙珍是父母的养子,读过《母亲还在》《难言的隐痛》,你会被作者孝敬父母的真情所感动。人生风雨几十年,无论他是生活在养父母的身边,还是离家在外地工作,他对养父母的衣食起居,无时无刻不记挂着。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养母的孝敬所获得的馈赠,那就是养母对他的教诲,让他终身受益,也使他在“仕途”上脚踏实地地一路走来。所以,他会说:“母亲在世时,我从来没有说过祝母亲快乐的话,好像乡下人也不会这样说。再过一个多小时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此时此刻,我只想对九泉之下的母亲,真心地问候一声:‘妈妈,节日快乐!’”读到此,恐怕心肠再硬的人也会潸然泪下。
我们经常说,生活要俭朴,过日子要节俭。只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才能体会到物质匮乏给生活带来的窘迫。“在林孙珍笔下,脚踏车、电话、取暖器、凭票年代的各种票据、煤印子、柴火间、灯等微小的事物都具有各自的‘情史’,凌乱的记忆因此有了秩序,平静的历史也因此出现了涌动。”《脚踏车》《煤印子,柴火间》《“蒲城担,崇安担”》《消失的补丁》《凭票年代》等散文,为我们保留了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普通百姓的种种生活印记。现如今,粮票、油票、布票、豆腐票、糖票等票证只能在博物馆看见了。而在三十多年前,它们却有着许多优越的象征:只有吃国家粮的城镇居民,才享有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特权,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就没有这些荣幸了。在当时,穿上打补丁的衣服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现在却成了前卫的装扮;挑肩、磨担在过去是生活来源的基础,现在已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作者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忘却了过去,也就丢弃了做人的根基。
《苦乐留痕》备忘了我们逐渐遗忘的生活。正如周圣伟先生所说,《苦乐留痕》像一幅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方乡村风俗画。几十年后,如果有人把它汇编成书,可以取名为《百年前中国老百姓生活现状》,说不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感受。这种感受没有任何的矫饰和煽情,只有留存在读者记忆中的温馨和亲切,他以质朴的文字抒写了没有任何伪造的原生态。尽管过去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在林孙珍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如此干净、朴实,没有丝毫怨气。“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睿智,也反映出无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感恩的心一直珍藏在他的心底。我们如果能像林孙珍那样,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怨艾,多一些热爱、少一些冷淡,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隘,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影,我们就能活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刘华.个人记忆的时代纹理[N].光明日报,2013-4-14(5).
[2]林孙珍.苦乐留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文贵良.风物的情史——评《苦乐留痕》[N].文艺报·文学评论,2013.3.1(3).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校)
《苦乐留痕》犹如一本情感备忘录,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阅读《苦乐留痕》,就像在照镜子,能从作者的记忆里看到自己早年的生活;又像是听留声机,心灵的指针沿着文字的韵脚慢慢回溯,播放出那些业已消散的时代跫音。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读到生活中的美丽和不堪,重拾业已忘却的真实与苦难,并寻找到烙在作者记忆深处的生活印记。
如果你对那些“80后”“90后”的孩子说起过去人们打电话的种种趣事,他们会以为那是天方夜谭。散文《电话》讲述了电话在我们生活中的变迁。这种变迁不单单是一种文字记录符号,更是通过电话勾勒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轨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乡村都没有通电,家家户户还是用煤油灯照明,汽灯是公家才用得起的奢侈品。作者在《灯》中对“灯”的描述,那份细腻与真实瞬间点燃了人们遗失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今天,当人们看到城市里华丽的灯饰、美丽的夜景,看到“村村通”亮化工程惠及农村的千家万户时,有几个人能记起煤油灯和汽灯呢?而存在于作者记忆深处的小油灯、汽灯,不仅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留念,更表达了作者对今日变化的欢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生活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今的人们买了新房,就要考虑装修和买家具,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家具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纯手工制作的家具的风味了。木匠完全蜕变成了装卸工,他们把成品搬进家里,用螺丝拧紧结合部,就“打造”好了一件家具。在《木匠那些事儿》中,作者为我们描述道:“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擅长大木的以建房为主,擅长小木的以做家具为主……小木也分几等,手艺一般的,做家具不敢用半榫。半榫指的是榫头不能穿过木料……一般人以为用出榫做的家具更牢固,其实这是不敢做半榫家具的木匠忽悠人的。半榫工艺因为密封好,木料不容易腐蚀和霉烂,才真正经久耐用。不信,你看保存下来能卖到大价钱的老家具,没有一件不是半榫的。”看了他的描述,我委实不敢恭维今天“木匠”所干的活儿了。说一句悲哀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木匠这个行当就真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时光才流逝了三十多年,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寻常事,有的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完全消失于我们的视野。然而,“记忆需要唤醒,能够唤醒记忆的力量是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是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襟抱。”感谢《木匠那些事儿》给我们备忘了即将忘却的记忆。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林孙珍是父母的养子,读过《母亲还在》《难言的隐痛》,你会被作者孝敬父母的真情所感动。人生风雨几十年,无论他是生活在养父母的身边,还是离家在外地工作,他对养父母的衣食起居,无时无刻不记挂着。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养母的孝敬所获得的馈赠,那就是养母对他的教诲,让他终身受益,也使他在“仕途”上脚踏实地地一路走来。所以,他会说:“母亲在世时,我从来没有说过祝母亲快乐的话,好像乡下人也不会这样说。再过一个多小时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此时此刻,我只想对九泉之下的母亲,真心地问候一声:‘妈妈,节日快乐!’”读到此,恐怕心肠再硬的人也会潸然泪下。
我们经常说,生活要俭朴,过日子要节俭。只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才能体会到物质匮乏给生活带来的窘迫。“在林孙珍笔下,脚踏车、电话、取暖器、凭票年代的各种票据、煤印子、柴火间、灯等微小的事物都具有各自的‘情史’,凌乱的记忆因此有了秩序,平静的历史也因此出现了涌动。”《脚踏车》《煤印子,柴火间》《“蒲城担,崇安担”》《消失的补丁》《凭票年代》等散文,为我们保留了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普通百姓的种种生活印记。现如今,粮票、油票、布票、豆腐票、糖票等票证只能在博物馆看见了。而在三十多年前,它们却有着许多优越的象征:只有吃国家粮的城镇居民,才享有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特权,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就没有这些荣幸了。在当时,穿上打补丁的衣服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现在却成了前卫的装扮;挑肩、磨担在过去是生活来源的基础,现在已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作者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忘却了过去,也就丢弃了做人的根基。
《苦乐留痕》备忘了我们逐渐遗忘的生活。正如周圣伟先生所说,《苦乐留痕》像一幅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方乡村风俗画。几十年后,如果有人把它汇编成书,可以取名为《百年前中国老百姓生活现状》,说不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感受。这种感受没有任何的矫饰和煽情,只有留存在读者记忆中的温馨和亲切,他以质朴的文字抒写了没有任何伪造的原生态。尽管过去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在林孙珍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如此干净、朴实,没有丝毫怨气。“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睿智,也反映出无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感恩的心一直珍藏在他的心底。我们如果能像林孙珍那样,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怨艾,多一些热爱、少一些冷淡,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隘,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影,我们就能活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刘华.个人记忆的时代纹理[N].光明日报,2013-4-14(5).
[2]林孙珍.苦乐留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文贵良.风物的情史——评《苦乐留痕》[N].文艺报·文学评论,2013.3.1(3).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