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玉器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蚌埠不产玉,却是全国闻名的玉器生产、加工、销售、集散中心。目前,蚌埠玉器产业有超过3万从业人员,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在中国的玉器市场中,蚌埠玉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玉文化在蚌埠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左传》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著名的荆山之玉——和氏璧,也与蚌埠有关;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怀远龙王庙遗址、五河台子山遗址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原始社会时期的玉器和制玉工具,2008年蚌埠双墩春秋钟离国君“柏”墓中出土了13件精美玉器。在蚌埠市博物馆也可以看到本地出土的各时期的精美玉器。
  蚌埠现代玉器制作是从解放初期开始的,1958年3月蚌埠玉雕厂前身——综合工艺社凭借一件玉雕产品“链条瓶”,打开了市场,蚌埠玉雕从此走上了兴盛之路。从1961年开始,凤阳工艺厂、淮南玉雕厂等相继并入蚌埠综合工艺厂,来自扬州、苏州、上海、南京等地的一大批玉雕艺人来到蚌埠玉雕厂。1964年6月,逐渐壮大的综合工艺社正式更名为“蚌埠玉雕厂”。蚌埠玉器因玉雕厂的成立而盛极一时。
  蚌埠玉雕主要用各种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高中低档原料,雕刻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产品,其中以炉瓶类最为出名。蚌埠炉瓶玉雕在南方流派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其既有南方的精细玲珑,又有北方的敦实稳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蚌埠玉器行业也迎来了辉煌期,玉器开始供不应求,学习玉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规模不等的玉器作坊和企业在玉雕厂附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不断壮大,如今已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巨大的文化产业。当初蚌埠玉雕厂培养的一批技艺精湛的玉雕工人,成为今天全市数千家古玩玉器生产作坊的技术支撑,同时一些大的玉器生产企业和作坊也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使蚌埠玉器的工艺水平居于全国领先。
  蚌埠的玉器市场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目前有南山路玉器古玩城、延安小区、北工地、余庆苑小区、华海玉器城等几个集中地,生产经营商家达到3000多家。目前蚌埠的玉石雕刻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同时,蚌埠也是全国知名的古玩玉器的集散地。
  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文化厅和蚌埠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次“安徽(蚌埠)玉器奇石古玩盆景博览会”,为广大的玉器商家提供了宣传、交流、交易的平台。
  2007年4月,蚌埠成立了蚌埠市玉石雕刻艺术协会;2008年7月,又成立了蚌埠玉文化促进会。
  2007年12月,蚌埠玉器加工技艺被列入蚌埠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10月,总投资4亿元的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正式启用,改变了蚌埠玉器生产、经营分散的现状,四期商铺陆续开业以后,将成为蚌埠最大最集中的玉器市场。
其他文献
唐宋之际,在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云南大理地区,兴起了彝族、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大理国两个相继的地方政权(649年至1253年)。其控制范围最必盛时曾东至云南曲靖地区,尔南达越南北部,西南直达今缅甸曼德勒,北以大渡河为界,东北抵达今贵州遵义一带。  南诏,大理国是历史的一个传奇。南诏把佛教作为自己立国的依据,却历尽刀光剑影,在杜甫和白居易的诗篇中都曾留下了战祸的记忆。大理国22代国王,有9位逊位为
期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石雕琢对中华文明影响之悠久、之深远从这些古代诗词中可见一斑。悠悠数千载,玉雕作为传统手工艺在历史长河中行至今日,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作为玉雕创作者,笔者有幸亲历了當代玉雕数十年来的演变,对海派玉雕发展的体会尤为深刻。  海派玉雕,顾名思义,是以体现上海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玉雕艺术流派,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期刊
明代 文征明 泛舟图  文征叫(1470-1559),明代中期著名画家、书法家。初名壁,一作璧,字征明,以字行,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文天祥后裔,以岁贡生芦试史部,授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他文学宗吴宽,书法宗李应祯,画宗沈周,三人均为其父好友,其面名满当世,影响颇大,有吴门派之称。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和祝允明、唐寅、徐
期刊
中国玉器以其温润莹洁的玉料、端庄多姿的造型、华美典雅的纹饰、精美绝伦的做工而为人们所珍爱,更以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而为世人所崇敬。它作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高层次物质载体,一直为华夏子孙所挚爱、珍藏和研究。  当代中国玉器在传承了数千年中国玉文化的基础上,有了卓越的进步。近几十年来,一批优秀的玉雕大师及玉工巧夺天工地创作了许多优秀精美的玉雕作品,为中国玉文化增添着华美的新篇章,
期刊
历史的渊源  中国的玉器文化源远流长,但严格地说,玉器在历史上大的发展高潮仅有三次,分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汉代和明清时期。在这里,且不说良渚文化时期,江南一带就有玉器制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玉文化;也不说北宋时,朝廷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许多玉工。就说明清时,苏州的玉雕曾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琢玉的主要地区在江南一带,苏州和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两个琢玉地。明代起,苏州成为东南经济
期刊
扬州玉雕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几千年历史变革中,随着扬州城的兴衰起伏,扬州玉雕也经历了几度枯荣。历代玉雕艺师创新求变,勤谨实践,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体现、代表扬州传统玉雕特色的“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历史上曾与北方玉雕形成两大流派,即“北雄南秀”。而在当代玉雕的发展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沛然而
期刊
清张祖翼、元寓《观获读书后图卷》,纵29.5厘米,横697厘米。纸本,设色。由张祖翼《观获读书后图》题签、元寓绘《观获读书后图》、汪绍志《题观获读书后图》、方铸《题观获读书后图》、张祖翼《观获读书后图记》、附录《秦文恭公原题》等六部分组成。始作于光绪三十二(1906年)年冬月,完卷于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嘉平月。  张祖翼《观获读书后图题签》,隶书:“观获读书后图”,行书:“光绪三十三年丙午嘉
期刊
零散上拍的日本资金银壶,2011年秋拍呈现规模化顺向,甚至形成了专
期刊
由同家文物局组织的2011年度文物拍卖企业々业人员资格考试于
期刊
江苏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既成的传统文化定势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收藏观念的确立与形成。这不仅对江苏绘画本身的发生发展、绘画流派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巨大影响,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