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力图创新,学会创新,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呢?下面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容声冰箱,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乐万家商场标着‘冰箱八折大酬宾’,林峰商场标着‘冰箱一律九折优惠’。你说老师应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在学生的争论声中达成一致协议:先摸清商场冰箱的原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然后计算出冰箱卖出的现价,看哪家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既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
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自由的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探索而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了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在这节课中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动手操作,为学生拓宽自主探索的空间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等的各两根小棒。上课时,先和学生一起复习“周长”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操作:把与长方形的长、宽相等的两根小棒分别与长方形相应的边重合,学生根据周长的概念知道:这四根小棒的总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这时,我再启发学生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该怎样算呢?学生都很积极,很快就总结了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1)长×2+宽×2;(2)长+宽+长+宽;(3)(长+宽)×2。此时,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得出求长方形周长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知识的时空,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问题导向,为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
数学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增长点。这一点通过自主探索可以得到。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积时,当揭示课题后,可向学生提出两个探索性问题,一是圆柱体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二是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我做好向导,使学生明确:第一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柱—已学过的图形—两图之间的关系—体积公式:第二个问题的方向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求解。在学生探索圆柱体积公式来源时,我教给他们思维方法。①猜想圆柱接近学过的什么图形:②转化。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学具把圆柱切拼成学过的图形,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学会转化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运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能力;③推导。学生发现评成的图形与圆柱之间的几组对应关系,根据内在联系,推导公式。最后由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探索方法。
总之,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自主探索的氛围。在这中氛围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参与,促使学生勇于自主探索、乐于探索和善于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容声冰箱,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乐万家商场标着‘冰箱八折大酬宾’,林峰商场标着‘冰箱一律九折优惠’。你说老师应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在学生的争论声中达成一致协议:先摸清商场冰箱的原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然后计算出冰箱卖出的现价,看哪家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既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
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自由的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探索而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了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在这节课中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动手操作,为学生拓宽自主探索的空间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等的各两根小棒。上课时,先和学生一起复习“周长”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操作:把与长方形的长、宽相等的两根小棒分别与长方形相应的边重合,学生根据周长的概念知道:这四根小棒的总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这时,我再启发学生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该怎样算呢?学生都很积极,很快就总结了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1)长×2+宽×2;(2)长+宽+长+宽;(3)(长+宽)×2。此时,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得出求长方形周长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知识的时空,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问题导向,为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
数学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增长点。这一点通过自主探索可以得到。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积时,当揭示课题后,可向学生提出两个探索性问题,一是圆柱体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二是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我做好向导,使学生明确:第一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柱—已学过的图形—两图之间的关系—体积公式:第二个问题的方向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求解。在学生探索圆柱体积公式来源时,我教给他们思维方法。①猜想圆柱接近学过的什么图形:②转化。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学具把圆柱切拼成学过的图形,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学会转化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运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能力;③推导。学生发现评成的图形与圆柱之间的几组对应关系,根据内在联系,推导公式。最后由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探索方法。
总之,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自主探索的氛围。在这中氛围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参与,促使学生勇于自主探索、乐于探索和善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