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讲课过程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而且还可以借助巧妙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从而完成高效讲课的目标。因此可知,问题导学法对提高初中生的改革思维水平与处理问题能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意义;策略
  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理念的提出,怎样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其中,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问题导学法。运用导学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学生自觉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主动思考。问题导学法的核心要素是问题,课程中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也决定这学生是否能抓住课堂教学知识的核心。所以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教法,同时这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掌控课堂的整个环节,既要对教材知识烂熟于心,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水平,设置合理恰当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问题导学法还要求教师能够将所讲的知识与之前的内容发生联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问题导学法指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教学的职能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问题导学法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去面对问题,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关键就是要科学設置教学问题。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点,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加强重视,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一方面,问题的设置要符合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主,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学习可以有效掌握和理解知识。另一方面,问题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从而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都在强调情境,要将其作为课堂的一个重要要素,合理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对课堂气氛加以优化,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为活跃、生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迸发灵感、领悟到数学技能。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导学法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引入而更深入掌握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应用来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图形,为下面的问题探索来提供思维导向。例如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为例,通过展示这几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们去观察并总结这三类图形间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学生们在直观的观察、小组讨论下,总结出:这几种图形,都有四个边、四个角、四个顶点;区别在于正方形的四个边、四个角相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则是不同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再结合以花坛面积设计、篱笆墙搭建等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对不同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教学。
  (三)问题的设计要求前后呼应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运用,是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联系,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效的帮助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转变为生活中容易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轻松的将问题解决,将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理解和掌握。但是,教师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要注意前后呼应,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师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若是不能将问题前后呼应,就失去了问题导学法的内涵。未能设计前后呼应的问题,就谈不上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多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巧设问题,促进学生交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问题,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前后呼应,起到导学的作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穆道龙.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1.
  [2]潘燕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數学学习与研究,2019(01):31.
其他文献
陕北的绿,弥足珍贵,是它与南方一年常绿相比较,时间太短了的缘故。陕北的绿来的晚、去的早,真正大面积的绿就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八月的四个月时间,只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人们在一年当中,很长的时间想念绿、等待绿和盼望绿,很短的时间接触绿、拥抱绿和享受绿。在绿色与苍凉交替的过程中,那种期待、喜悦和惜别的感觉是南方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陕北的绿,代表的不仅仅是大地的植被和颜色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生活,一种由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起到了重要的培养作用,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小学数学的难点以及重点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学活动展开的效果更加理想。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心理  数学作为小学的三大主课之一,在小学生的整体成绩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
摘要:昆嵛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山东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此诞生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是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武装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胶东;昆嵛山;根据地  昆嵛山是胶东东部的一座主要山脉,绵延百里有余,处于牟平、文登、乳山三市区交界之处,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5座,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东部之巅。昆嵛山山域广阔,总面积达到109平方公
摘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差异性更有亲和性,正是两者在中国大地上互补共生,才最终形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亲和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经阐释:“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
摘要:曹植,是曹植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群雄争霸,百姓民不聊生,无数的文人墨客想要上战场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但是,由于他们无法打仗,只好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出现了“建安风骨”,在建安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他们的作品无不在抒发自己意志。最出名的要数“建安七子”,曹植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是建安时期文人的代表。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
期刊
(1)别让犹豫阻挡了你的梦—读《住在橘子里的仙女》读后感  仙女是住在橘子里吗?结局是什么?越是往后看越是气愤不已,却又让人潸然泪下。  故事的主体是一位善良而又美丽的、住在橘子里的仙女,一次又一次的遭到侍女陷害,最终与心爱的王子修成正果的故事。  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同时又把自己的感情带入,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善良的仙女泽玛姬宽容大度,不会斤斤计较,深得小王子的欢心,但却让侍女拉珍眼红。她跟泽玛姬
期刊
摘要:“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明代,山海关隶属于北直隶管辖,是北边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关口。太祖时,开始重视儒学的发展。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重视选拔人才,力图教化民众,所以儒学开始发展起来。至正统时期,是地方儒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山海关儒学则就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本文从山海关儒学建置时间、规模、管理方面来进行对地方卫学的理解。经笔者研究发现,当时地方儒学的发展效果不佳,这
摘要:语文是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学习中华优秀思想的重要途径。从学科角度来看,语文学习是贯穿于学生们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从文化角度而言,语文教学起着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要掌握好语文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自学能力是值得研究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策略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
摘要:多文本阅读是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部分教师未能将多文本教学与读写教学融合起来。目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融合,另外,还需融入群文阅读模式,使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写作,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多文本;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至关
摘要:高职院校和其他学校不同,其主要在于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正是这种不同,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要求才会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方面要基于全面健身计划,在教学中融入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关键词:全民健身;民族传统;高职体育  全民健身计划是群众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可以推广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