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荀子》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伟大著作,其蕴含的教育观独树一帜,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去重新解读它的教育观价值,意义重大,并且对新时期的人文导向、社会形态构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荀子》 教育观 价值
“轴心时代”的圣贤哲人是立足于天道人伦的高度来阐发人事变迁、轮回纠葛的,其中,荀子被后世文人尊奉为先秦诸子中的 “最后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儒家学说,并兼容各家思想而自成一派,成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一书也因其蕴含的深厚思想底蕴而得以流传后世,成为指导后世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想巨著,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当下社会形态的构造、人性理念的重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踏步迈进,但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跳跃式的快节奏,社会中的部分人群似乎有些应接不暇,人心极度浮躁,物欲侵蚀人心,私利膨胀为患,当群体发展触碰到个人利益时,冷漠的抵触会是人们的第一反应,当下社会的某些群体只注重利益的价值,崇高只存在于私利往来,传统的被奉为高尚的人文情怀惨遭淘汰,人际往来被简单化,情感交流被陌生化,平等观念成为畸形存在,真心付出沦为异端表现,所以如何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继续蔓延成为当下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情怀,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国悠久厚重的文化精髓中寻溯精神养分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荀子》中所蕴含的教育观恰恰是教化不良社会风气所必需的思想理念。
一、人性本恶
在荀子看来,人性之欲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 “今人之性,饑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这些都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在欲望面前不分圣人与普通人,因为这是每个人人性本质中所必有的,但是如果任由这种私利物欲膨胀蔓延,势必危机社会稳定,影响和谐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荀子从人的物质欲望和生理欲望出发证明了人性恶的事实,为强调后天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性恶论”不是为了指出人的劣根性,而是出于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渴望人性朝着美好的境遇发展,所以《荀子》注重后天教育的培养,去除人性中的污点,净化性情,完美人生。《荀子》所宣扬的天道观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运行,自有其定数规律,人性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他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观点,主张人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明于天人之分”则突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改变事物原有的发展节奏的,人性中恶的因素亦可在后天的改造中消磨殆尽,充分洋溢出真善美的情缘特质,使得恶的人之本性实现质化的蜕变,从而走向美好。
二、隆礼重法
《荀子》承袭儒家“礼”的思想主线,又引“法”入“礼”,将二者完美结合,兼容并蓄,互为表里,共同发挥作用,“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们所具备的忠孝仁义的优良秉性并非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受教获得的,但是荀子认为,单靠礼义的教化是不行的,对于那些靠礼教不能起作用的人,法治则是礼治的必要补充。“礼”是利用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来要求人们的行为处事,是凭借人类的优良道德秉性来发挥作用的,所以它的约束力相较于“法”还是逊色不少的,法治有其特定的处事规则,一旦有人行事触碰到法治规则的底线势必遭受到强制性的惩治,以此来发挥劝恶向善的作用。礼治与法制的结合使人同时接受来自自我灵魂与外来行为准则的双重约束,保证了人在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的教化制约下去恶向善。故而《荀子》中所提倡的“隆礼重法”的教育思想是一套软硬兼施的统治法规,于当下社会则要求人们既要加强自身道德情操的培养,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三、化性起伪
《论语·阳货》中有一句关于人性的论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性情本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后天的发展中逐渐显示出了善恶的差别,荀子身为儒家后学,对于人性的思考与孔子相似,所不同的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并且恶是人性中不可更除的自然属性,但是“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可以通过后天的感化教育使得人性中恶的成分发生质变。“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外部环境对于人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善恶明辨,黑白自分,在美好的环境中生存必然接触到善良真诚的人,长此以往自然积累到善良美好的人性基因,使得人性之恶发生质变,所谓“积水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善心的累积是人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外部美好环境的影响下,人性中的恶得到约束,善的一面不断彰显出来,并在实践生活中得到认可和发扬,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素养,自然而然的成为人性中占主导地位的情愫。
我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自然就有新要求,不论是国民素质还是社会氛围都应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个个体都应从身边做起,积极培养自身素质,提升个人品性,积善成德,与人为善,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荀子》 教育观 价值
“轴心时代”的圣贤哲人是立足于天道人伦的高度来阐发人事变迁、轮回纠葛的,其中,荀子被后世文人尊奉为先秦诸子中的 “最后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儒家学说,并兼容各家思想而自成一派,成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一书也因其蕴含的深厚思想底蕴而得以流传后世,成为指导后世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想巨著,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当下社会形态的构造、人性理念的重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踏步迈进,但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跳跃式的快节奏,社会中的部分人群似乎有些应接不暇,人心极度浮躁,物欲侵蚀人心,私利膨胀为患,当群体发展触碰到个人利益时,冷漠的抵触会是人们的第一反应,当下社会的某些群体只注重利益的价值,崇高只存在于私利往来,传统的被奉为高尚的人文情怀惨遭淘汰,人际往来被简单化,情感交流被陌生化,平等观念成为畸形存在,真心付出沦为异端表现,所以如何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继续蔓延成为当下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情怀,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国悠久厚重的文化精髓中寻溯精神养分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荀子》中所蕴含的教育观恰恰是教化不良社会风气所必需的思想理念。
一、人性本恶
在荀子看来,人性之欲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 “今人之性,饑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这些都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在欲望面前不分圣人与普通人,因为这是每个人人性本质中所必有的,但是如果任由这种私利物欲膨胀蔓延,势必危机社会稳定,影响和谐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荀子从人的物质欲望和生理欲望出发证明了人性恶的事实,为强调后天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性恶论”不是为了指出人的劣根性,而是出于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渴望人性朝着美好的境遇发展,所以《荀子》注重后天教育的培养,去除人性中的污点,净化性情,完美人生。《荀子》所宣扬的天道观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运行,自有其定数规律,人性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他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观点,主张人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明于天人之分”则突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改变事物原有的发展节奏的,人性中恶的因素亦可在后天的改造中消磨殆尽,充分洋溢出真善美的情缘特质,使得恶的人之本性实现质化的蜕变,从而走向美好。
二、隆礼重法
《荀子》承袭儒家“礼”的思想主线,又引“法”入“礼”,将二者完美结合,兼容并蓄,互为表里,共同发挥作用,“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们所具备的忠孝仁义的优良秉性并非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受教获得的,但是荀子认为,单靠礼义的教化是不行的,对于那些靠礼教不能起作用的人,法治则是礼治的必要补充。“礼”是利用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来要求人们的行为处事,是凭借人类的优良道德秉性来发挥作用的,所以它的约束力相较于“法”还是逊色不少的,法治有其特定的处事规则,一旦有人行事触碰到法治规则的底线势必遭受到强制性的惩治,以此来发挥劝恶向善的作用。礼治与法制的结合使人同时接受来自自我灵魂与外来行为准则的双重约束,保证了人在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的教化制约下去恶向善。故而《荀子》中所提倡的“隆礼重法”的教育思想是一套软硬兼施的统治法规,于当下社会则要求人们既要加强自身道德情操的培养,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三、化性起伪
《论语·阳货》中有一句关于人性的论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性情本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后天的发展中逐渐显示出了善恶的差别,荀子身为儒家后学,对于人性的思考与孔子相似,所不同的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并且恶是人性中不可更除的自然属性,但是“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可以通过后天的感化教育使得人性中恶的成分发生质变。“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外部环境对于人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善恶明辨,黑白自分,在美好的环境中生存必然接触到善良真诚的人,长此以往自然积累到善良美好的人性基因,使得人性之恶发生质变,所谓“积水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善心的累积是人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外部美好环境的影响下,人性中的恶得到约束,善的一面不断彰显出来,并在实践生活中得到认可和发扬,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素养,自然而然的成为人性中占主导地位的情愫。
我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自然就有新要求,不论是国民素质还是社会氛围都应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个个体都应从身边做起,积极培养自身素质,提升个人品性,积善成德,与人为善,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