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什么?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这样问自己。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爱好活动,生活经验不丰富,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不强。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生活情境。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
一、情景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巧妙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进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课堂实效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好像并不好找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有时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问题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以我执教过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为例,课上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赋予抽象的教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乐与教”。例如,当学生完成“一格当2人”的统计图后,我提出:“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人?”注重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自主探索性地学”的新课程理念,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是生活中的事情的合理应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
还是《统计》一课,我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得很好。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创设了全新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喜洋洋动画情境引入,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出来,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欲望极高。接着,在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讨论中很自然地进入课程的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新知阶段。第三环节的巩固练习阶段中紧密结合这几天的天气变化,设计了反映天气情况的统计情境(这几天天气的突然变化是学生切身体会到的)。第四环节是欣赏生活中的统计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和决策作用。课程设计最后的拓展延伸作业则是让学生调查本校“讲文明,纠行为,树正气”活动情况,制成统计表,更是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充当汽车司机,先让2名学生当乘客坐在车上,然后,一边唱儿歌一边前行。“嘟嘟嘟,汽车跑,我是汽车的司机,汽车到了蓝猫站”,这时,又有4名“乘客”上车,汽车继续行驶。到另一站时,停车有3名“乘客”下车。这时要求学生编应用题,并提出问题。因为乘车是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所以他们轻而易举地编出了应用题,当我问到谁列式计算时,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并答出2+4-3=3(人)。正是因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对称时,我亲自拍摄石家庄各个公园的对称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建筑、北京阅兵式的图片,拍摄超市里的衣服、物品等。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想办法知道自己的身高,学生用的方法很多,如“我的身高到妈妈的脖子底下”“我的身高比一张桌子还要高”“我的身高是1米32”等,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学习乘法的基本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给每个小组发7个本子,6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个本子?”学生自己计算7+7+7+7+7+7感到很麻烦,这时教师引入简单的7×6=42,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生活化。学生乐在其中,快乐学习。
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一页,出示学校校园的场景图,学生见到熟悉的场景,对学校有所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图中的人物和事物都与10以内的数有关,这就让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身边。
又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比较,如我和妈妈比高低,小猪和大猪比长短,并将比较的人和事进行分类。有同类的比较和不同类的比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应用生活化
作业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如学习了《厘米》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回家量一量家具和电器的长是多少厘米,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爸爸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并比一比家里谁最高。再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购物,并记录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等。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张梅玲教授曾说过:“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张教授的话非常有哲理,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利于学生独立探究生活中的实例,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责编 张亚欣)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
一、情景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巧妙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进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课堂实效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好像并不好找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有时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问题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以我执教过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为例,课上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赋予抽象的教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乐与教”。例如,当学生完成“一格当2人”的统计图后,我提出:“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人?”注重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自主探索性地学”的新课程理念,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是生活中的事情的合理应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
还是《统计》一课,我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得很好。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创设了全新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喜洋洋动画情境引入,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出来,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欲望极高。接着,在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讨论中很自然地进入课程的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新知阶段。第三环节的巩固练习阶段中紧密结合这几天的天气变化,设计了反映天气情况的统计情境(这几天天气的突然变化是学生切身体会到的)。第四环节是欣赏生活中的统计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和决策作用。课程设计最后的拓展延伸作业则是让学生调查本校“讲文明,纠行为,树正气”活动情况,制成统计表,更是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充当汽车司机,先让2名学生当乘客坐在车上,然后,一边唱儿歌一边前行。“嘟嘟嘟,汽车跑,我是汽车的司机,汽车到了蓝猫站”,这时,又有4名“乘客”上车,汽车继续行驶。到另一站时,停车有3名“乘客”下车。这时要求学生编应用题,并提出问题。因为乘车是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所以他们轻而易举地编出了应用题,当我问到谁列式计算时,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并答出2+4-3=3(人)。正是因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对称时,我亲自拍摄石家庄各个公园的对称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建筑、北京阅兵式的图片,拍摄超市里的衣服、物品等。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想办法知道自己的身高,学生用的方法很多,如“我的身高到妈妈的脖子底下”“我的身高比一张桌子还要高”“我的身高是1米32”等,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学习乘法的基本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给每个小组发7个本子,6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个本子?”学生自己计算7+7+7+7+7+7感到很麻烦,这时教师引入简单的7×6=42,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生活化。学生乐在其中,快乐学习。
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一页,出示学校校园的场景图,学生见到熟悉的场景,对学校有所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图中的人物和事物都与10以内的数有关,这就让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身边。
又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比较,如我和妈妈比高低,小猪和大猪比长短,并将比较的人和事进行分类。有同类的比较和不同类的比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应用生活化
作业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如学习了《厘米》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回家量一量家具和电器的长是多少厘米,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爸爸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并比一比家里谁最高。再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购物,并记录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等。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张梅玲教授曾说过:“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张教授的话非常有哲理,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利于学生独立探究生活中的实例,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责编 张亚欣)